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气闸舱是航天员太空行走时进出太空的“门户”。气闸舱的英文是Airlock,直译是气闸、气锁或气塞,是指居于两个大气压力不同的空间之间的一个舱室,舱室两边装有两扇不透气的门,目的是防止两个空间之间的气体交流。为什么要气闸舱?从载人飞船上进行太空行走一般都不需要气闸舱,虽  相似文献   

2.
气闸舱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闸舱是航天员进行出舱活动的“门户”。一般只有空间站和航天飞机才有气闸舱,除苏联上升-2飞船外,载人飞船上一般都没有气闸舱。  相似文献   

3.
正太空是个充满魅力的神奇世界,在太空中的生活更是充满魅力。运行于轨道上的空间站里,每件东西都是漂浮的。这篇文章采用图解的方式,告诉读者航天员们在空间站里所要做的工作。航天员有时需要到舱外执行任务,比如对空间站外部部件进行维修。维修对象是舱外的电子器件和机械部件。舱外维修时,航天员需要穿好航天服,然后打开气闸舱舱门,系上安全绳。气闸舱有内外两层闸门,及时  相似文献   

4.
武岩 《国际太空》2006,(12):19-20
1 航天飞机气闸舱 □□航天飞机的气闸舱是比较标准的气闸舱,内径为1.58m,长为2m,内部容积为4.2m3,能同时容纳2名穿着航天服的航天员.前后有2个压力密封的舱门,内舱门与中层甲板舱相通;外舱门与航天飞机的货舱相通.舱门呈D字形,直径为1m.气闸舱的舱门具有以下特点:从舱门的2边都能锁上和打开;使用寿命达2000次;身穿航天服的航天员用一只手就能打开和关闭;在前后方向上能耐受20gn的冲击力;压差在1.38 kPa时仍能打开舱门;开关的手柄最大能承受132N的力.  相似文献   

5.
正气闸舱苏联航天员列昂诺夫乘坐上升2号飞船进行世界上第一次舱外活动时,使用了附加的、可伸缩的过渡舱,其出舱活动过程是:展开过渡舱并向内充气;当过渡舱与飞船座舱内气压一致时,开启飞船舱门,航天员进入过渡舱;关闭飞船舱门,释放过渡舱内气体;气体释放完毕,开启过渡舱外舱门,航天员进入太空活动;结束舱外活动后,航天员  相似文献   

6.
《太空探索》2010,(1):21-21
2009年11月10日,俄罗斯联盟U型火箭在拜科努尔发射了国际空间站的新对接舱“探索”,与已在站上的“码头”基本相同,将装在“恒星”舱的上方,作为联盟号和进步号飞船的对接口和太空行走的气闸舱。它还将为科学实验和物品存放提供更多空间,并为将由俄科学院研制的两个外部科学有效载荷提供供电和数据传输接口。“探索”舱由能源火箭航天公司建造,重4吨,直径2,6米,长4.6米,内部容积为12.5立方米。  相似文献   

7.
2001年航天员承担了更为繁重的太空建筑任务.为国际空间站增添了三个舱段(美国命运号实验舱、美国探索号气闸舱和俄罗斯码头号对接舱)和一只手臂(第一套遥控机械臂系统).  相似文献   

8.
江山 《太空探索》2005,(1):F003
2004年11月29日,俄联盟TMA-5号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的码头号气闸舱分离后只用了不到半小时就成功与国际空间站上的曙光号功能舱完成重新对接,目前两名航天员已经返回空间站。莫斯科时间12点29分联盟TMA-5号载人飞船开始与码头号气闸舱分离,3分钟后船站分离。接着航天员操纵飞船,飞到距码头号30米的位置,然后再驾驶飞船重新飞向国际空间站,于莫斯科时间12点52分与空间站的曙光号功能舱完成对接。整个重新对接的过程用了23分钟,比原计划的31分钟缩短了8分钟。对接完成后,两名航天员花费了约一个半小时检查对接口的密封状况。在确认一切正…  相似文献   

9.
<正>短期载人空间实验室航天飞机太空实验室短期运行的太空实验室,均是依附在航天飞机轨道器货舱中,借助于轨道器的飞行条件、生活条件、能源条件等实现其太空实验功能的航天器。图为欧洲研制的太空实验室,实验室前边是与轨道器气闸舱和轨道器中舱相通的直径1米的通道,实验室后边安装的是暴露于太空的实验设备。欧洲太空实验室呈圆柱形,长度为6.9米和4.2米两种,依据任务需要进行选配。实验室分核心段和实验段两部分,核心段安装有全部操  相似文献   

10.
由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研制并决定在轨道上与美国空间站对接的日本空间舱,是一个为广大用户提供各种实验用的组装式多用途实验室,广大用户将利用其微重力、高真空、高洁净环境进行材料实验、生命科学实验、地球观测、天体观测和理工实验等。它由加压舱、外部舱、气闸、机械手、后勤舱等组成。原计划JEM将于1994年发射并完成在轨组装等任务,由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以及美国空间站研制计划没能按期进行,使整个开发计划推迟,因此美国、ESA、日本等国经过协调,确定空间站的组成部件  相似文献   

11.
宗河 《国际太空》2001,(10):30-32
美国当地时间 2 0 0 1年 7月 12日 0 5∶0 4,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在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 ,13日深夜它与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对接成功。阿特兰蒂斯号原计划在太空中停留 11天 ,但后来增至 13天。它载有 5名航天员其中 1名是女航天员。这 5名航天员计划在太空进行 3次太空行走 ,执行代号为 STS-10 4的任务 ,将一个重达 6 .5 t的美制探索号气闸舱安装在空间站上。气闸舱是空间站的出口 ,可供航天员走出空间站修理其外部设备。安装完成之后 ,国际空间站就可以开始完全地发挥功能了。美国航宇局发言人说 ,这是对空间站的第10次组装 ,并…  相似文献   

12.
<正>技术实验载人航天器"上升"号飞船"上升"号飞船是苏联第二代载人飞船,是以"东方"号飞船为基础改进而成的,长约5米,最大直径2.4米,质量5.32吨,乘员舱内空间1.6立方米。它具有两种状态,一种是乘坐3人状态(左图),另一种是进行舱外活动状态(右图,尚未安装过渡舱)。为了实现航天员舱外活动,"上升"号飞船在其两个圆形舱门中的一个舱门外侧安装了一个过渡舱。当航天员进行舱外活动时,航天员从座舱进入过渡舱,然后关闭过渡舱与座舱之间的舱门,当过渡舱气压降低至零时,开启过渡舱通往太空的舱门,航  相似文献   

13.
7月12日,美国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从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的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13日深夜,它与建设中的国际空间站成功对接,机上5名航天员和原国际空间站上的3名长住航天员胜利会师。 编号STS-104的这次飞行是航天飞机第10次到访国际空间站。此行的目的是为国际空间站送去名为“探索”的联合气闸舱以及与之配套的4个高压气罐。在站上第二批长住客以及由前一架航天飞机送上站的机械臂的帮助下,阿特兰蒂斯号上的两名航天员迈克尔-杰恩哈特和詹姆斯·雷利进行了3次舱外行走,圆满完成了“探索”号及高压气罐的安装和启用等所有预定任务。  相似文献   

14.
苏联准备在1988年底和1990年初向和平号空间站发射两个新舱段:D舱和T舱。这是苏联扩建和平号空间站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 D舱(Module D)为服务舱,原计划1989年10月16日发射,但在地面测试时,发现Kurs自动对接系统存在问题,不够可靠,因而推迟到11月26日发射,并与和平号空间站对接。D舱全长12.4米,最大直径4.35米,重19.5吨,有效载荷重7吨,舱内温度18~28℃。 D舱由3个压力舱室组成:过渡密封舱室、设备/科学舱室、服务/  相似文献   

15.
大飞机乘员舱热载荷是指当维持大飞机乘员舱内温度、湿度恒定时,单位时间内传入(或传出)的净热量,它是确定大飞机温度调节系统能力的依据.在查阅国外25种大飞机环境控制系统相关文献的基础上,提出了大飞机乘员舱热载荷的两种工程估算方法为:大飞机乘员舱热载荷与乘员数之间良好的线性关系,在确定乘员舱人数的前提下,采用工程估算模型1可以估算出乘员舱热载荷;大飞机乘员舱全舱结构壁传热系数为2.45~7.97W/(m2·℃),平均值为4.93 W/(m2·℃).在环控系统初步设计时,如有乘员舱外形和构想,采用工程估算模型2也可简便地估算出乘员舱热载荷.研究成果为大飞机的研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6.
随着锂离子电池的普及应用,其在航空低气压环境下的热安全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对此,在20~95 kPa的气压环境下,以30~100 W的加热功率诱导电池热失控,通过电池热失控现象、温度及时间的分析,研究航空低气压环境下加热功率对锂离子电池热安全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表明:气压的降低导致电池安全阀打开时间提前,但由于低气压环境下对流换热系数和特征达姆科勒数的减小,电池从安全阀开启到热失控的过渡时间延长;而加热功率的提高显著缩短了电池的热失控时间,加剧了电池热失控燃爆,同时也缩短了电池的加热时间,导致外部热源传递给电池的热量减少,热失控过程中电池表面峰值温度降低;在二者的综合作用下,电池的热失控时间总体呈现出随功率增加而减小的趋势,但气压的作用导致其变化规律呈现出明显差异。为实现气压及加热功率综合影响下电池热失控时间的预测,通过多项式拟合,构建电池热失控时间预测模型,预测精度控制在(3±2) s。  相似文献   

17.
张蕊 《国际太空》2010,(7):11-13
美国东部时间2010年5月14日14:20,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顺利从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升空。这次任务代号STS-132,是航天飞机第132次飞行和2010年的第3次飞行。此次飞行还是阿特兰蒂斯号的第32次飞行,也是它的最后一次飞行(不包括用于乘员救生的1次备份飞行)。在STS-132之后,航天飞机退役前,还有2次"国际空间站"任务(不包括1次备份飞行)。此次任务为期12天,为"国际空间站"运送了俄罗斯建造的迷你研究舱-1(MRM-1)。该舱可以提供额外的存储空间,同时还为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和进步号飞船提供一个新的对接口。迷你研究舱-1又名为黎明号(Rassvet),它被永久地安装到了空间站曙光号多功能货舱舱口的底部。在迷你研究舱-1的外部携带了重要硬件,包括散热器、气闸舱和欧洲机械臂各一个。此次任务进行了3次出舱活动,在空间站外部安装了备用部件,包括6块备用电池、1副Ku频段天线和用于加拿大机械臂的备用部件。  相似文献   

18.
常飞 《太空探索》2022,(12):12-15
<正>9月30日,经过约1个小时的天地协同,问天实验舱完成转位,中国空间站组合体暂时由“一”字构型变成“L”构型。11月3日,梦天实验舱通过相似的转位程序,使空间站形成了“T”字构型。那么空间站舱段转位需克服哪些技术难关?两次舱段转位又有何亮点呢?就让我们一探究竟吧。  相似文献   

19.
正近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完成大型试验后的总装并交付电测。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相比,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总装难度更大,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的质量约为8.6吨,分为两个舱。前舱为实验舱,是全密封环境。未来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飞船对接完成后,航天员的工作、生活都将在该舱进行。后舱则是资源舱,主要内置推进系统、  相似文献   

20.
云喻 《国际太空》1994,(8):16-16
阿里安-5火箭首次发射将携带两个载荷──欧空局再入舱和阿拉伯-2卫星据欧空局官员上周(1994年3月底)说,欧空局将于1996年4月发射一个3吨重的再入舱,并为阿拉伯联盟发射一颗商业通信卫星,这是阿里安一5火箭首次发射携带的两个主要载荷。现在世界上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