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后缘襟翼是现代民用飞机的关键增升装置,运动机构是其重要的支撑结构。根据后缘襟翼运动机构特点和损伤容限要求,提出了破损安全设计要求和不同类型的破损安全结构应用场景。基于裂纹扩展方法和主、副结构裂纹独立扩展的原则,给出了不同类型破损安全结构的裂纹扩展曲线、检查门槛值和重复检查间隔的确定方法;针对主流铰链襟翼和滑轨襟翼运动机构的传力和连接特点,从主、副结构的相对位置出发提出了同位结构和异位结构的分类方式,从结构特点出发提出了平板结构和铰链结构的分类方式,给出运动机构破损安全设计流程,并提出了典型富勒襟翼滑轨等待破损安全最小设计间隙确定方法,对民用飞机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民用飞机襟翼下沉铰链机构是一种被广泛采用的收放运动机构,其维护成本对运营经济性影响较大。针对民用飞机襟翼下沉铰链机构维护成本预计与实际运营差距较大的问题,基于MSG-3(Maintenance Steering Group 3)分析法提出一种维护成本预计方法。以损伤容限分析结果为参考数据,通过MSG-3 分析得到襟翼下沉铰链机构的检查方法、门槛值和检查间隔;根据维护任务的性质和来源,建立直接维护成本预计模型,对襟翼下沉铰链机构维护成本进行预计;以具体机型的襟翼下沉铰链机构为例,验证维护成本预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维护成本预计方法能够较为全面地预计机体结构维护成本,相对其他方法更贴近实际运营。  相似文献   

3.
低利用率下民机结构维修间隔确定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贾宝惠  刘彦波  卢翔  童帅 《航空学报》2018,39(1):221516-221516
制定民用飞机结构维修大纲的核心内容之一是确定结构维修间隔,现有的分析模型普遍没有综合考虑民机利用率对维修间隔各指标的影响。以民机在环境损伤下的金属结构维修间隔为研究背景,综合考虑利用率对确定结构维修间隔各个指标的影响,应用K-means算法和AHP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熵值法,建立了一种某型国产民机低利用率下金属结构环境损伤维修间隔的确定模型,并通过选取相似机型的典型结构进行了实例验证。分析结果表明:所建模型与飞机利用率匹配关系良好,符合工程实际,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国产民机制定维修大纲的过程中,由于缺少运营数据和维修数据而导致维修间隔的确定偏于主观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民用飞机闪电和高强度辐射场维修大纲的制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闪电和高强度辐射场作为民用飞机的外部电磁干扰源,对飞机造成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必须对飞机进行防护设计并确定维修要求,以确保安全性。本文介绍了运用MSG-3分析方法制定飞机闪电和高强度辐射场维修大纲的过程,其中主要阐述了分析对象、任务类型和任务间隔的确定以及敏感性分析,对民用飞机L/HIRF维修大纲的制定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讨论了雷击防护的适航要求,以MSG-3作为分析基础对民用运输类飞机维修大纲L/HIRF防护进行研究,将MSG-3中对于L/HIRF防护的规定分成四个部分进行分析,提出L/HIRF防护敏感度等级、检查间隔以及任务类型确定所采用的方法。本文可为民用飞机初始预定维修大纲的制定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6.
工龄探索作为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的重要部分,一般是指在飞机服役后通过收集飞机使用维修信息从而对飞机初始维修大纲制定时的缺省问题重新回答,以合理地优化飞机预防性维修任务及其间隔的过程。工龄探索过程分为准备阶段、分析阶段和跟踪阶段,针对不同类型及故障后果的预防性维修任务具体分析了开展工龄探索的一般方法及逻辑决断流程,为我国飞机维修大纲适用性与有效性评定和预防性维修任务及间隔持续优化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基于CBR的智能维修决策技术,可以为新型国产飞机维修大纲制订人员提供有用的决策信息,提高制定飞机维修大纲的智能化水平和效率。研究的核心问题就是基于CBR的维修任务和维修间隔制订方法,它们为维修决策支持系统提供理论指导与核心算法。最后开发了基于CBR、以SQL Server作为后台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民用飞机维修决策系统,并以新舟600(MA600)飞机ATA32起落架系统组件为实例进行验证,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基于改进AHP的民机结构偶然损伤检查间隔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吴昊  左洪福  孙伟 《飞机设计》2008,28(3):57-61
确定飞机结构偶然损伤检查间隔是制定飞机结构维修大纲的关键问题之一。在国内缺乏相关使用数据的前提下,经过对多种机型维修大纲制订政策和程序手册以及国际主流机型维修大纲的研究,分析了飞机结构偶然损伤的影响因素,建立了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了基于粗糙集理论和层次分析法(AHP)的指标权重确定方法,在此基础上,应用综合评价等级和间隔的对应关系,建立了飞机结构偶然损伤维修间隔的制定方法。最后对某机型飞机的重要结构项目进行实例分析,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9.
按破坏是否对飞机安全必需的结构完整性产生影响,对潜在的适航限制项目候选项进行分类。给出通过计算候选项目的寿命得到检查门槛值和重复检查间隔的方法,以及基于检查门槛值、重复检查间隔确定结构适航限制项目的原则。  相似文献   

10.
复合材料正逐渐成为当今民用飞机的主要结构材料,大大降低飞机的结构重量,提高了飞机性能。本文介绍了运用MSG-3分析方法制定飞机复合材料结构维修大纲的过程,其中主要阐述了复合材料环境损伤(ED)评级过程中所考虑的因素以及民用飞机复合材料结构检查方式和方法的确定。  相似文献   

11.
对于民用飞机来说,在满足适航要求的前提下,如何形成一套简洁高效的维修大纲,是所有航空公司和飞机生产制造商都要面对的问题。采用目前广泛使用的MSG-3分析方法,以机体结构维护性分析为样例,对结构MSG-3分析的目的、流程、分析方法和结果等方面的讲解,使读者可以初步了解MSG-3分析方法的应用情况,并能够在日常设计工作中,逐步学习了解民用飞机维修性分析方法,明确维护性要求,深入研究,以期在工作中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民用飞机系统部件维修间隔确定方法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昊 《飞机设计》2011,31(6):58-60
维修方案中规定了各种部件的维修类型和维修间隔,由于各部件的维修类型相对固定,所以维修间隔的确定是制定维修方案的关键。针对这种特点,同时为了能更准确的反应部件实际情况,本文采用飞机部件的使用可靠性数据来确定其维修间隔。为此,针对符合威布尔分布的部件,研究了利用中位秩及最小二乘法对两参数威布尔分布的参数进行估计,并根据其寿...  相似文献   

13.
计划维修任务间隔是反映飞机可靠性和经济性的重要指标,而飞机服役后维修及故障数据的累积对 维修间隔调整提供依据。通过梳理飞机维修任务间隔优化的流程,确定数据抽样样本量的方法;给出基于数据 拟合的故障趋势分析方法对间隔优化的必要性进行判断;定义维修间隔优化的假设检验准则,对提出的优化方 法进行算例验证。结果表明:本文的方法能够对新维修任务间隔的可行性进行判断,指导维修大纲的更新。  相似文献   

14.
结构检查的可达性对于航空公司的定检维修相当重要,而针对民用飞机的结构可达性分析的研究相对较少。从适航条款的要求出发,结构可达性可分为目视检查(一般目视检查和详细目视检查)任务、无损检测任务和更换、调整任务,而检查类型任务才是可达性分析的重点。提出了一种结构检查可达性的分析方法,总结了目视检查任务和无损检测任务两种类型任务的检查要求,根据检查任务的检查要求,基于人体实体可达性、结构本体可达性、光照情况和维修资源使用情况四个角度,提出可达性检查等级,可达性检查等级结合检查任务实施的检查门槛值和检查重复间隔,给出可达性分析结论。通过某型飞机详细目视检查任务和无损检测任务的案例分析,可以看出此结构检查可达性分析方法易于操作,并可以给出明确的可达性结论,为可达性措施条款的符合提供了一种分析途径。  相似文献   

15.
大型民用飞机试飞和航线运营期间,对其外观表面进行绕机外观检查是适航性安全检查的必要工作.目前飞机的绕机检查主要采用人工绕机方式,该方式,且成本高、效率低,易出现漏检、误检等人为因素,因此智能外观表面检查方法的研究是一项迫切的任务.相比于其他工业检测任务,飞机外观检查智能识别目前无公开数据集,且飞机真实外观损伤类型多样....  相似文献   

16.
民用飞机结构非计划直接维修成本预计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民用飞机结构非计划直接维修成本在设计阶段难以预计。介绍DMC构成要素及影响因素,建立DMC预计流程、预计模型及预计调整模型;以前中机身上蒙皮壁板为例,基于工程设计输入及统计报告,计算来自MSG-3,DTA,DSEA的非计划维修任务DMC数值,对比并分析金属及复合材料非计划DMC预计结果。结果表明:该预计方法可行,反映预计模型准确性,金属结构环境退化及疲劳损伤是影响该结构DMC的主要因素,复合材料的使用可显著降低飞机结构非计划DMC。  相似文献   

17.
目前,预测性维修技术尚未在维修大纲领域广泛应用,但随着大数据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以预测性为中心的维修逐渐受到关注。本文梳理了维修理论和维修方式转变的发展历程,分析了预测性维修技术的发展条件;基于 IP-180 和 MSG-3 研究了以预测性维修为中心的维修项目建立方法,指出计划性维修项目转化为预测性维修项目是可行的;总结了当前飞机预测性维修项目建立存在的困难,并给出了适用于飞机预测性维修项目建立的建议和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