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许多人都是通过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一书而了解到现代进化论的一些知识。这本书所持观点在学术界属于“基因选择主义”,即认为基因是自然选择的作用单位。这个学派是威廉斯和梅纳德·史密斯在20世纪70年代创立的,由于道金斯的普及才广为人知,并被称为“自私的基因”理论。尽管道金斯在书中一再说明“自私”的说法只是比喻,  相似文献   

2.
英国动物学家理查德·道金斯为他的名著取了一个有出乎意料的不幸后果的名字“自私的基因”,许多读者真的把基因当成了有意识的自私自利的东西,甚至为此感到“绝望”。其实道金斯不过是用这个比喻说法表示一个根据自然选择原理做出的推论:只有那些善于复制自己的——“自私的”——基因才会保留下来,而“利他的”基因会很快被淘汰。但是在动物界普遍存在着许多利他的本能行为,其后果是给自己的生存带来危险甚至牺牲自己。  相似文献   

3.
道金斯其人:英同皇家学会院士,农业学家之一,1941年生于肯尼亚.长大后回祖国就读牛津大学,受业于动物学大师、诺贝尔奖得主丁伯勤,获动物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70年回到牛津大学担任动物行为学讲师,1989年出任动物学荣誉讲师.道金斯目前以自创的电脑程序"肓眼钟表师"进行自私基因理论的深入研究.他是当行的权威及代言人.其次,道金斯也已经是全球知名的科学作家.  相似文献   

4.
关乎伟大与平凡——国外读者眼中的道金斯道金斯其人:英国皇家学会院士,农业学家之一,1941年生于肯尼亚。长大后回祖国就读牛津大学,受业于动物学大师、诺贝尔奖得主丁伯勤,获动物学博士学位。之后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1970年  相似文献   

5.
薛莫 《飞碟探索》2009,(11):31-33
刚看完了理查德·道金斯的《自私的基因》,与其说这是一本讲述遗传学的书,还不如说这是一部关于进化、行为和生物本质的书。在我看来,里面的观点比《凉人的假说》更惊人,认为生命的本质是基因,是那些核苷酸,是序列,而生物个体仅仅是这些东西制造出来发展、繁荣自身的工具;生物个体是会死亡的,然而基因是不朽的,流传千古的。另外,很多从传统生物个体进化理论看来很难解释的行为,如果从自私的基因角度来看就突然变得那么理所当然。  相似文献   

6.
分子遗传学的创建者弗兰西斯·克里克在评论理查德·道金斯的《盲目钟表匠》一书时说:“为了拯救你的灵魂,我要催促你去读道金斯的书。”的确,任何对进化论有疑问的,或是想知道生物学家为何深信自然选择能够创造最精致的生物结构的人,都应该去读道金斯的这本书或其续作《攀登不可几山》。而任何对科学心存疑瞑的,  相似文献   

7.
著名诗人济慈认为,牛顿用三棱镜把白色光分解成七色光谱,将彩虹的诗意破坏殆尽。就在人们真正理解彩虹构成的那一刻,它那诗歌般的美也就永远一去不复返了。科学,真的是诗意的破坏者和冷酷的制造者吗?著名科普作家理查德·道金斯以他的不朽名作《自私的基因》而广为人知。尽管道金斯在书中一再说明自私的说法只是个比喻,绝不意味着基因有意识、有感情,但这个比喻的确已经让一些读者产生了不必要的  相似文献   

8.
薛莫 《飞碟探索》2010,(3):31-31
生物学家道金斯曾说:“如果宇宙的本质实际上是不经设计、没有目的、非恶非善、盲目且无情冷漠的话,那么我们所观察到的宇宙正是我们预期的样子。”这真是科学家说过的最尖锐的评论了。  相似文献   

9.
晓云 《飞碟探索》2008,(12):10-12
2008年7月,一个惊天秘闻传遍全世界——曾在1971年乘坐“阿波罗14”号飞船登陆月球,成为全世界第6个登上月球、现年77岁的前航天员埃德加·米切尔在接受美国“克朗”电台节目主持人尼克·玛格里森采访时透露:当年他从月球返回“阿波罗14”号太空舱时,竞遭遇了外星人!  相似文献   

10.
在基因组这部伟大的"人之书"里,有一部分是最灰暗的关于我们自身命运的描述——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个科学词汇——基因,由科学共同体走进公众视野,越发变得热门起来了。基因离老百姓已不再遥远,中国目前已经设立了"基因门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医院遗传与基因组医学科。专家们通过基因诊断技术,确定疾病"内因",直接为普通患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1.
2003年10月15日,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载人飞船飞向太空,全世界都记住了一个中国人的名字——杨利伟。  相似文献   

12.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一个科学词汇——基因,由科学共同体走进公众视野,越发变得热门起来了。基因离老百姓已不再遥远,中国目前已经设立了“基因门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第一医院遗传与基因组医学科。专家们通过基因诊断技术,确定疾病“内因”,直接为普通患者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13.
希腊第一位自然哲学家泰勒斯(公元前640~560年)据说曾在埃及学得几何学知识,在美索不达米亚学到天文学,他根据迦勒底人的“莎罗”周期,预报了公元前585年所发生的日食公元前500年左右,古希腊人第一次对太阳的本质和大小作了科学的推测。爱奥尼亚学派成员、雅典的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25~547年)认为:太阳是一块灼热状态的石头,其大小与希腊的版图相仿;他还提出日食是月亮遮住太阳的结果。后来他被控告为无神论者,放逐于小亚细亚。这是阿那克西曼德使用土圭测量日影▲哥白尼和他的太阳中心体系波兰天文学家(1473~1543)。长期从事天文观测…  相似文献   

14.
这是发生在1978年10月21日,星期六傍晚的事,此事件是澳洲UFO研究中最有名的。事件主角是弗雷第克·保连奇,当时是20岁,驾驶的是单引擎飞机——“戴尔塔席拉朱丽叶”号。当天18时19分,他由莫拉比机场起飞,目标是国王岛。他沿着澳洲最南端靠近渥太威岬的巴斯海峡的上空飞行时,曾报道看到了UFO,后来他就和飞机一起失去踪影。弗雷第克当时曾经以无线电向基地指挥塔报告,  相似文献   

15.
"神舟七号已出舱,身体感觉良好,向全国人民,向全世界人民问候。"——翟志刚。2008年9月27日,他从神舟七号飞船上进行出舱作业,这是中国人首次漫步太空。浩瀚太空留下中国人第一行足印--27日17时,42岁的航天  相似文献   

16.
正2017年3月12日,一则不大不小的新闻在科学圈引起了一场不大不小的轰动:《科学》杂志同期刊发了中国学者4篇关于基因研究的文章。这个轰动不小,因为《科学》杂志是全世界最权威的学术杂志之一,在其上发表论文极其困难。科学家一生能在这样的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都足以引以为豪,而这次中国科学家竟然同时发表了4篇。这个轰动不大。因为最近几年,中国科学家频频在世界顶级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成  相似文献   

17.
高歌 《太空探索》2006,(9):20-21
1972年2月21日,是一个破合众国际社记者形容为“煦丽的冬天的日子”。当天11点28分,美国总统尼克松乘坐的“空军一号”专机在北京着陆,随后他和夫人一起走下舷梯,正式开始对华访问。对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美国电视台向全世界进行了直播。由于中国当时还没有情送电视节目的通信卫星,所以这颗卫星是中国从美国租用的。据说,通过这颗通信卫星,尼克松访问中国的每一条新闻不到一秒钟就传回了美国。  相似文献   

18.
粒子物理学是一门高深莫测的科学,而且将变得更令人胆战心惊。欧洲核子研究组织于2008年9月10日启动了全世界最强大的粒子加速器,将第一束粒子流射人位于地下100米深、27千米长的一个加速轨道,从而标志着近期最雄心勃勃,同时备受争议的粒子物理实验正式开始。一些批评人士担心,这项实验有可能会引发黑洞,从而吞噬整个地球。  相似文献   

19.
<正>好吧,从一种道德观的角度出发,我们没法否认耶稣之于《旧约》——那个残忍的吃人魔鬼,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事实上,如果耶稣曾经存在,那么他(如果他不存在的话,就是他的那些经文的作者)肯定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伦理革新家之一。他的"登山训众"远远超越了他的时代。他的"把左脸也转过来由他打"比甘地和马丁·路德·金早了2000年。  相似文献   

20.
武苑 《国际太空》2007,(12):8-12
2007年10月24日18:05,我国自行研制的第1个月球探测器——嫦娥—1月球探测卫星顺利上天飞向月球。此举使我国成为世界第5个发射月球探测器暨空间探测器的国家,因而引起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