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本文采用系统工程设计概念评比自旋稳定通信卫星和三轴稳定通信卫星总体方案的综合性能。文中以功能、费用、时间、可靠性和适应性五个目标函数组成多目标函数作为评比准则。为了获得定量分析结果,文中以设计一颗具有十六部通信转发器的国内通信卫星为例,计算了两种方案的多目标函数。通过比较,得出了三轴稳定卫星方案优于自旋稳定卫星方案的结论,为总体方案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 同步定点轨道双自旋稳定卫星(以下简称同步自旋卫星)目前广泛应用于通信卫星和气象卫星。卫星总体结构方案设计牵涉面、综合性强,它不仅涉及卫星的总体方案和各分系统的方案及要求,而且涉及卫星所遇到的各种环境、地面试验以及与运载火箭的联接和分离等问题。该项设计技术也比较复杂,要把这项工作做好,必须进行广泛的调研、全面的分析和大量的计算,有时还需做必要的试验工作。除此之外,这项设计还包含大量的协调工作,其中包括缩比模型和1:1的模型工作。本文拟对同步自旋卫星总体结构方案设计进行综合概述。  相似文献   

3.
进一步研究了快速方案选择和概念设计新方法.结合概念设计过程,给出星座方案选择和卫星概念设计的基本模型,在方案探索和概念设计中集成了风险和不确定性分析;应用系统综合设计优化平台(SDOF)开发卫星星座概念设计集成系统,实现卫星星座方案探索优选;集成系统交互、演进、分布式协同设计,可自动运行优化过程,同时可监视和控制设计任务单元运行状况,优化完成后用户可定制设计报告内容和格式;最后介绍了对地观测卫星星座概念设计实例,采用多岛遗传算法进行优化,初步验证了该系统在技术原理上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页数24 38 58 27 1 29 1 5231JI 2 2 3 4 4 5 56 空间飞行器系统工程关于卫星鉴定试验产品用于飞行的初步探讨用层次分析法实现航天发展目标决策自旋稳定静止卫星热设计中若干问题的探讨信息传输卫星方案的综合和分析双弯反射面天线方向图的计算机设计卫星研制成本划分方法静止卫星轨道的高精度确定带电卫星寿命问题的讨论空间平台与卫星成本的比较期号︻了内匕,d J.lJ16 飞行动力学风对探空火箭飞行弹道影响的分析多级航天器在有限推力情况下的最优变轨问题探讨测控技术和数据处理OU工卜J Qkl厅该O甘Od氏口二口,曰叹口nJ月性2 3 4 5 5…  相似文献   

5.
分析国内外卫星综合软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设计软件体系结构的重要性.提出一种卫星综合软件的分层模块化体系结构,对此体系结构进行详细地分析和说明,并对其在软件复用、软件开发和测试方面的应用以及优点进行分析,表明分层模块化软件体系结构是提高卫星软件开发效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以空空导弹总体方案设计为例,简单扼要介绍了导弹系统总体方案设计的全过程,给出了设计流程图,介绍了方案评估时加权系数的确定方法及方案评估方法,这一方法有利于通过人机交互在计算机上实现总体方案设计,改变了传统设计方法,最后给出了空空导弹的设计结果并明确了使用时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针对现代卫星高可靠、长寿命的要求,从卫星系统整体角度出发,根据卫星数字化系统/设备的特点,应用网格技术和多学科综合技术实现卫星内部、甚至卫星个体之间的柔性重组,提高卫星及星座的系统可靠性.提出柔性可靠性技术、测试技术和故障诊断与处理的融合技术,将可靠性、测试性和故障诊断与处理的设计分析与产品功能/性能设计紧密结合,建立综合应用的设计分析模型,实现一体化设计,并尝试对此进行综合应用仿真,以达到卫星数字化系统/设备简单、经济和高可靠的目的.   相似文献   

8.
卫星遥感图像信息作为姿态敏感器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陆标敏感器可以从卫星遥感图像信息中提取卫星的姿态信息,它根据卫星实时图像与基准图像之间的偏移量,计算出卫星的姿态。对陆标敏感器的总体方案进行了设计,在图像匹配技术中采用基于区域特征的先粗匹配、后精匹配的匹配算法,在姿态确定算法中对可能达到的姿态测量精度进行了理论分析,研究表明陆标敏感器可以获得较高精度的卫星姿态信息,作为新型光学姿态敏感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为了弥补单层卫星网络的缺点,综合各单层卫星网络的优点,形成优势互补,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质量,混合卫星网络应运而生.针对不同的卫星接入算法对卫星的服务质量的影响各不相同,重点研究设计更好的混合卫星网络和卫星接入算法.在分析GEO、MEO、LEO和HEO卫星网络各自的特点的基础上,综合其性能的好坏和设计实现的难易程度,设计并提出5 GEO+66 LEO的双层卫星网络及多QoS约束的卫星接入算法.最后通过仿真分析,验证该算法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0.
故障安全设计是确保同步轨道卫星长寿命、高可靠运行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首先对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进行了详细的调研;然后简要描述了国内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的特点,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最后综合国内外调研状况,对未来中国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提出了建议和意见,以期为中国同步轨道卫星故障安全设计提供有益的借鉴,切实提高中国同步轨道卫星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1.
文章论述了移动通信的发展过程;通过地面移动通信和卫星移动通信的比较,指出发展卫星移动通信的必要性;通过对同步轨道和低道卫生移动通信的比较,单一成型波束和多点波束的比较,提出了适合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卫星技术水平的卫星移动通信的发展途径:除参加全国性卫星移动通信系统解决部分国际移动通信外,应该走发展同步轨道多点波束的卫星移动通信道路。  相似文献   

12.
减少卫星在轨故障,使卫星按设计寿命要求在轨执行飞行任务是卫星设计的一个重要课题.为了分析在轨卫星故障的原因,探索最新的卫星故障诊断方法,首先收集了2003~2021年卫星典型在轨故障案例,然后对卫星故障从不同的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包括卫星平台与卫星故障的相关性、卫星在轨时长与卫星故障的相关性等,最后介绍了基于...  相似文献   

13.
本文给出了卫星全景相片的几何校正模型。该模型由三部分组成:1.推导了卫星全景相片的几何校正模型;2.给出了计算卫星姿态运动和卫星轨道运动的计算公式;3.用系统辨识方法估算卫星姿态运动公式。  相似文献   

14.
卫星星座述评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正> 在卫星的各种实际应用中,包括通信、导航、预警、测地、侦察和气象等,都希望在轨道上同时有几颗卫星,组成卫星群或称卫星星座。通常主张用三颗静止轨道卫星组成星座来覆盖地面,但是实际上这种星座只能覆盖低纬度和中纬度区域,不能覆盖高纬度地区,特别是地球两极区域。  相似文献   

15.
In this paper,technological progress for China's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is intro-duced.New developments of the microwave remote sensing instruments for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FY-3,ocean dynamic measurement satellite(HY-2),environment small SAR satellite(HJ-1C) and China's lunar exploration satellite(Chang'E-1),geostationary orbit meteorological satellite FY-4M,are reported.   相似文献   

16.
基于遗传算法PID整定的卫星姿态控制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针对新一代资源卫星建立了带有有效载荷的卫星姿态动力学方程,并且使用遗传算法PID参数自整定的方法进行了卫星姿态控制,有效地消除了可转动载荷对卫星姿态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使用遗传算法PID参数自整定方法,对卫星的姿态系统具有较好的控制性能,并且克服了传统PID调参困难的缺点。  相似文献   

17.
星载GNSS确定GEO卫星轨道的积分滤波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星载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确定地球静止轨道(GEO),以解决目前应用星载全球定位系统(GPS)时导航卫星可见性差的问题。以风云卫星为例,分析了未来的GNSS相对于GEO卫星的可见性,针对GEO轨道上导航接收机采样间隔较长的问题,综合轨道积分和卡尔曼滤波方法的优点,提出了确定GEO卫星轨道的积分滤波方法。并利用STK软件仿真产生所需数据,用MATLAB对提出的算法编程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性能优越,定轨精度较高。  相似文献   

18.
提高卫星信道资源利用率,探索高效可行的端站接入机制是卫星通信发展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当前卫星通信DVB-RCS标准基于带宽预先规划的接入机制与端站随遇接入的需求矛盾凸显,因此提出一套信道反馈优化接入机制,综合考虑各端站数据业务需求,在不改变原有协议信令特征的基础上,探索性地引入谦虚度激励方法,创造性地构造动态协商反馈模型并加以求解,达到提高端站接入数量、满足随遇接入需求、提升信道利用效率、最大化整体带宽通信业务效益的目的。通过试验验证,带宽分配反馈优化机制比传统模式提高近1倍接入率,最大端站数接入时算法耗时约只有0.67s,可为卫星信道使用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一种兼顾不同轨道姿态的卫星热控优化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传统卫星的热控设计方案,提出一种能够同时满足太阳同步轨道和倾斜轨道条件的卫星热设计优化方法.基于该优化方法对某卫星在两种轨道条件下进行了热仿真分析,并对太阳同步轨道条件下的卫星进行热平衡试验和在轨验证.研究结果表明,采用该优化方法可减少倾斜轨道条件下卫星热设计的地面试验验证,缩短卫星研制周期并显著节约成本.研究结果可为卫星热控设计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