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在带漆层焊接的机理中沿用漆层汽化和碳化的论点。本文在电枢绕组与换向器接入端带漆层焊接中,提出了漆层解聚液化以及换向器接线台作为焊接电极的新观点。并以漆层解聚液化挤出后的聚合物分布状况作为评定焊点质量可靠性的准则。  相似文献   

2.
随着飞机设计的发展,复合材料广泛应用于民用飞机短舱结构。由于碳纤维复合材料结构的导电性以及抗雷电损伤能力比铝合金结构差,复合材料短舱结构雷电防护能力已成为影响飞机飞行安全的一项关键问题。依据相关适航条款和相应的国际标准,阐述了民用飞机短舱复合材料雷电防护试验验证方法,并依据验证方法对漆层厚度的损伤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短舱常规蒙皮构型的复合材料试验件,在不同漆层厚度下的雷电防护试验结果表明,漆层较薄时,漆层对短舱复合材料的雷电直接效应防护能力无明显的影响;当漆层厚度达到一定厚度时,较厚的漆层将显著降低短舱复合材料的雷电直接效应防护能力,最严重时将造成复合材料蒙皮的击穿,损伤蒙皮内部系统设备,从而危害飞行安全。试验结果与理论的机理分析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对民用飞机短舱复合材料结构的雷电防护设计提供了指导方向和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基于激光刻蚀方法对导光板面板漆层的加工工艺进行研究,分析了激光束能量和光斑大小、激光刻蚀次数、加工距离精度对漆层刻蚀效果的影响。通过验证表明,采用激光刻蚀方法可实现导光板面板表面标记和字符的准确复刻修理。  相似文献   

4.
本文针对漆层厚度对涡流探伤灵敏度的影响进行了探讨。论证了在一定漆层厚度下带漆零件的涡流探伤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5.
机载拖曳天线动力学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拖曳天线在空中的构型及垂直度是检验天线能否正常发射甚低频信号的主要依据,是设计人员必须着重考虑的因素.通过对其运动状态及其受力进行分析,建立机载甚低频拖曳天线动力学模型.针对其稳态动力学模型,运用Newton-Raphson迭代进行求解,计算出了天线垂直构型和天线的张力分布情况.通过与AD报告计算结果进行比较,证明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是可信的.最后分析了空气系数和天线末端质量对天线垂直构型和天线张力分布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根据修理需要,进行飞机框板原位带漆涡流检测的可行性研究。试验方面,首先确定对比试样,选择代替漆层的非导电弹性膜片,由此确定检测频率;理论分析方面,确定允许带漆检测的漆层厚度和带漆检测时能有效检出的最小缺陷当量;最后以带自然缺陷的零件为例,对研究结果进行了试验验证,确保了带漆涡流检测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7.
采用纳秒脉冲光纤激光器在3种不同扫描速度(900、720、540 mm/s)工艺条件下,对2A12航空铝合金表面丙烯酸聚氨酯复合漆层进行了激光清洗实验,研究了不同激光扫描速度对清洗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当900 mm/s时,面漆全部去除,底漆部分去除;当720 mm/s时,底漆余量进一步减少,氧化膜显露;当540 mm/s时,漆层基本除净,但部分氧化膜破坏,基材外露。研究发现,清洗过程形成了“烧蚀-等离子体冲击-烧蚀”除漆机制交互作用的特点,烧蚀会引起漆层中功能性氧化物粒子和面漆着色剂脱漆沉积,凹坑为主要清洗特征;等离子体冲击主要发生在凹坑间隔区间,其产生的爆轰波主要对漆层产生破坏或去除作用;烧蚀和等离子体冲击一方面会触发瞬态加热膨胀除漆机制,使残余漆层发生应力碎裂或剥离;另一方面将使残余漆层受到热影响,导致部分自由基发生位置重排和置换。  相似文献   

8.
基于Realizable κ-ε湍流模型对直升机飞行过程中雷达天线的非定常气动特性进行了CFD数值模拟分析,并对全尺寸和缩比雷达天线进行了不同雷诺数下的绕流计算,得到了雷达天线的非定常流场分布和气动载荷,通过处理得到了雷达天线脱落涡的频率和对应的斯脱拉哈数St.计算结果与风洞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给出了基本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9.
某型飞机减速板作动筒经高温100℃浸液压油后再进行高低温试验,其漆层发生起泡故障。本文通过试验分析,找到了故障原因。  相似文献   

10.
安兆卫  王明皓  雷虹  洪铁山 《飞机设计》2009,29(6):32-34,43
机载天线间的隔离度是飞机系统电磁兼容性的主要参数之一,用来表征天线间的耦合强弱程度.在实际工程中,飞机上集中了大量天线,使得周围空间电磁环境很复杂.在研究机载天线电磁兼容性时,采用计算天线间的隔离度数值的方法来实现.本文先通过对配置在圆柱体模型上的两个天线的隔离度进行理论分析和计算,然后采用HFSS仿真软件对所需频带内的两个天线隔离度进行了仿真,并将其两者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从而实现对整个频带内的天线的电磁兼容性的正确预测和评估.  相似文献   

11.
雷达导引头天线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战术导弹雷达导引头天线技术的发展过程,提出当代雷达导引头天线应采用阵列天线的看法,并就圆形天线阵的性能及其在导弹导引头中的应用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由弹体自旋产生的弹载天线的旋转是引起地面测控站多普勒测速误差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线极化信号接收原理,对弹载天线旋转条件下接收的左旋和右旋信号多普勒偏差进行了理论推导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左/右旋接收信号将产生幅度相等、极性相反的多普勒偏差,多普勒偏差的均值与弹载天线旋转速率在数值上相等,多普勒偏差的方差随着目标视线与天线转轴之间夹角的增大而增大.为验证理论分析结果,开展了天线转台模拟实验,实验测量得到的多普勒偏差的均值和方差与理论分析结果基本一致.最后,根据理论分析和模拟实验结果,提出在实际任务中,可采用左旋和右旋多普勒偏差均值差的一半分别对左/右旋信号的多普勒进行补偿,以减小弹载天线旋转对测速精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为定量分析上行天线组阵增益损失的影响因素,提出一种通过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合成损耗的估计方法.首先基于天线原理和电磁波传输理论建立了天线组阵上行链路信号的数学模型,以统计学理论对数学模型进行分析,得到了影响上行链路信号的若干因素.通过分析得出,深空探测信号在远距离传输中因大气相位扰动引起的误差是造成天线组阵增益损失的最主要因素.再通过对大气相位扰动误差的进一步分析,构建S频段和X频段下大气相位扰动的空间自相关模型和时间自相关模型,得到组阵基线长度和工作仰角同合成损耗的关系.经过对各误差源的分析可知,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能够满足上行天线组阵工程应用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4.
采用频率无关移相器的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指向会随频率发生变化.实时延迟线是提高宽带相控阵天线指向精度的重要方法.分析了平面相控阵天线波束指向随频率改变而产生漂移的现象,理论分析和仿真结果均表明,当频率改变时,平面相控阵天线的波束指向仅在俯仰角面发生漂移,而在方位角的指向不变.详细讨论采用子阵分割技术,并在子阵级别用实时延迟线,单元内采用移相器的混合波束控制技术.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有效扩展相控阵天线的带宽.  相似文献   

15.
对波音737/300飞机通信导航系统的天线故障进行了分析.为加深理解,以模型方式讨论了天线对电子系统正常工作的各种影响的原因,同时对如何提高排故效率进行了探讨,最后介绍了一种无线电收发设备天线故障辅助检测方式.  相似文献   

16.
分析研究了如何设计平面相控阵雷达天线多波位相扫的基本原理,提出了36行平面相控阵雷达天线在俯仰上实现多波位发射波束、接收波束形成与展宽方法.通过微波暗室的测试,天线技术指标完全达到了平面相控阵雷达天线多波位相扫的技术要求,实现了一维相控阵面高增益、高灵敏度、低噪声、大动态范围技术指标.  相似文献   

17.
设计了一种可齐平安装的宽带超高频(UHF)天线.该天线由含有背腔结构的盘锥天线、盘锥顶盘与地板之间的短路结构、以及多板天线3个部分复合而成.这3个部分分别在频率的中端、低端和高端产生3个邻近的独立谐振点,从而有效地展宽了天线的工作带宽.分析了天线各主要结构参数对谐振频点和阻抗带宽的影响,给出了这些参数的最优值,并据此制...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由飞机雷达罩、雷达天线和雷达舱内高频部件构成的雷达天线系统的散射特性,并研究了其隐身机理和隐身措施.提出了飞机雷达舱气动,隐身,结构一体化设计概念.  相似文献   

19.
为了实现更大口径的展开天线,现有的单环周边桁架天线容易出现面外刚度不够,有必要进行改进.利用剪式铰展开单元,提出复环桁架天线结构方案,与已有的方案进行设计参数和工程可实现性比较.推导了剪式铰展开单元的刚度矩阵,进行剪式铰桁架天线结构的力学分析.利用广义逆矩阵理论,提出了一种切实有效的数学算法并构造了约束方程及其雅可比矩...  相似文献   

20.
在研究转角天线对固定式环形天线作用的基础上,利用模拟信号源和"准补偿"理论给出了一种不推飞机校正无线电罗差的方法,并分析了测量误差.实践表明,该方法科学易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