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将强度关联量子成像理论引入到雷达成像技术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微波关联成像方法。向目标发射多个幅度、相位可控的单元信号,同时记录各个信号的状态并结合距离信息制作"成像底版",通过对回波信号和"成像底版"的关联结果进行数理统计后可实现雷达高分辨成像。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雷达的射频(RF)隐身性能,结合最优匹配照射-接收机(OTR)理论与序贯假设检验(SHT)方法,提出了一种新的射频隐身雷达信号设计方法。通过发射信号了解外界环境信息,然后反馈这些信息给雷达系统,系统根据这些信息自适应设计雷达发射信号,形成一个闭环系统。以雷达目标识别为具体应用,实验仿真表明,设计的雷达信号自适应变化,减小了信号间的相关性,并且减少了照射次数,降低了辐射功率,从而实现了雷达系统的射频隐身性能。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基于DRFM的高分辨雷达扩展目标回波信号仿真方法,该方法将舰船等复杂目标视为扩展目标,其雷达回波信号可以看作扩展目标各散射中心产生的回波信号的叠加。应用该技术产生的模拟目标回波信号和假目标干扰信号,由于携带雷达发射信号和照射目标特征信息,能顺利进入末制导雷达接收机,仿真效果优于一般常规仿真技术。  相似文献   

4.
信号的复制生成理论及其在通信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其善  王钢  金明录 《航空学报》2001,22(Z1):30-33
信号的复制生成理论是基于复制方法生成信号的理论,它主要研究信号(序列)的复制特性、在不同的复制信息和复制方式下信号(序列)的生成原理和性质。在简要介绍信号的复制生成理论的基础上,着重介绍了利用复制理论提出的一种新的伪随机码捕捉方法。  相似文献   

5.
机载预警雷达技术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世界各国预警雷达发展概况,分别对一至四代预警雷达的功能等进行了研究;论述了新一代预警雷达的工作原理、雷达组成、功能、工作过程和技术特点;指出了机载预警雷达未来发展的关键技术,包括有源相控阵雷达技术、数字阵列雷达技术、共形相控阵技术,双/多频段雷达技术及先进的信号处理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相参雷达典型干扰信号产生及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一种基于DRFM的相参雷达典型干扰样式信号产生方法,并对其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该干扰信号能够携带雷达发射信号的相位等细微特征信息,可以用于在实验室条件下对相参雷达进行抗干扰性能测试。  相似文献   

7.
吴迪  朱岱寅  田斌  朱兆达 《航空学报》2012,33(10):1905-1914
单脉冲技术通过比较单个脉冲多路回波信号的信息实现对目标角度位置的精确测量,广泛运用于跟踪雷达中。在雷达成像中引入单脉冲技术可以显著提高前视这一合成孔径雷达(SAR)与多普勒波束锐化(DBS)成像盲区雷达图像的清晰度。本文着重对单脉冲成像算法的成像效果分析方法进行研究。从单脉冲和差比的概率密度函数出发,提出了目标图像位置失真、分辨率以及图像信噪比3个对图像质量进行衡量的指标。分析了决定这3个指标的系统及外部环境参数,并给出了相应的计算方法。最终通过数值积分以及Monte-Carlo仿真实验对理论分析结果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8.
基于Agent理论的飞机敏感性评估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帅  宋笔锋  裴扬  程涛 《航空学报》2014,35(2):444-453
在以信息战为核心的现代战争中,各机种、多平台之间的信息交互成为影响战争结果的关键因素。因此进行飞机敏感性设计时,应当置于信息对抗的环境中并考虑信息交互过程。本文阐述了网络中心战的理论,建立了基于Agent理论的战场模型以及飞机对抗模型,通过对Agent对抗过程中的3个阶段(探测阶段、信息交互阶段、作战阶段)进行建模仿真,研究了预警机探测能力、飞机雷达散射截面(RCS)、信息传输时延和红外电子对抗能力等因素对飞机敏感性的影响,得到了雷达特征参数、飞机RCS与探测概率之间的关系,传输时延与先敌发射概率之间的关系,以及红外干扰弹的最优发射区间,为飞机的敏感性设计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雷达告警器通过接收威胁源的雷达信号,经计算机处理、分析其信号特征,进而判别其类型、方位等信息,实时为空勤人员提供视、听觉告警信号,因而成为现代战机必备的电子对抗设备。以往相关文献中仅讨论了地面雷达对地面目标的定位问题,本文就机载全向雷达告警器的双机空中定位问题,经过严密的数学推导,利用方向余弦给出了威胁源的空间坐标计算公式,该公式简洁明了,程序运行时间短,为对威胁源进行实时监测提供了理论保障,同时本文对定位误码率差从两个角度做了理论分析,并相应给出了误差区和最大误差限。  相似文献   

10.
一种半实物雷达仿真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雷达半实物仿真是通过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信号处理技术等各种技术来复现雷达信号的产生、传递等动态过程,作为雷达系统测试的有效手段,半实物雷达在雷达系统的研制和调试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半实物雷达仿真测试更是系统功能实现的关键环节。文章基于半实物雷达系统对射频信号发生模块、试验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回放模块进行结构与参数的设计,最终完成了各个模块的开发与集成,实现了半实物雷达仿真测试系统的设计。  相似文献   

11.
防空辅助决策系统中部署方案的评估计算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防空辅助决策系统中,对战斗部署方案进行评估是防空作战中非常关键的一环,评估计算模型的优劣对结论起着重要的影响。防空战斗部署主要包括防空兵器战斗部署和情报预警雷达组网部署两部分。首先分析了防空兵器战斗部署的评估指标体系,用数学规划的方法对其作战能力进行评估。然后运用开马尔可夫排队网络对情报预警能力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12.
结合BP神经网络对飞航导弹备件进行消耗预测,提出了基于粗糙集和BP神经网络的预测法。该方法充分发挥了粗糙集在处理冗余数据上的优势,提高了预测速度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人工神经元网络(ANN)具有本质的非线性特性、并行处理能力以及自组织自学习的能力,但单独使用ANN处理问题时,往往会存在一些缺陷。文章介绍导弹驾驶仪故障智能诊断的一种新方法:首先,利用粗糙集原理约简故障特征属性数据;其次,用带动量项的批处理BP神经网络方法对故障数据进行训练并检验;最后,将故障数据处理后输入神经网络分类器,对故障实施诊断。  相似文献   

14.
基于CBR的机载雷达故障诊断专家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故障诊断的理论和方法为基础,综合运用神经网络、基于案例推理(CBR)和专家系统理论,对雷达装备的故障诊断问题进行研究,形成一个集成的智能诊断专家系统。介绍了系统的总体结构和工作原理,并给出具体的诊断实例,此方法充分利用神经网络和CBR的优点,将提高雷达装备故障诊断的正确性和效率。  相似文献   

15.
通过建立干扰条件下地对空雷达上视工作和空对地雷达下视工作的数学模型,结合在发现概率和虚警概率给定情况下检测因子为定值的雷达检测理论,推导出了从干扰机干扰地对空雷达时的干扰效果等效外推到干扰空对地雷达的干扰效果的推理模型。该模型具有外场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6.
飞机空中使用环境谱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中环境谱是飞机使用环境谱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对影响飞机结构完整性的污染物元素浓度进行了空测,其次应用模糊聚类理论确定了空中环境谱的水平区域尺度大约为200 km,高度区域尺度大约为2 km,最后应用SPSS统计软件研究了污染物元素浓度随高度的分布规律,得到了统计意义上的预测模型,预测结果与实测结果有“较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17.
基于粗糙集理论的编队协同空战决策规则提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对空战过程中大量的冗余信息进行约简,以提高空战决策的实时性,将粗糙集理论引入到编队协同空战战术决策研究中,提出了一种用于提取空战关键信息和战术决策规则的属性约简算法。并将单一决策属性下的属性值约简方法推广,讨论了更适于编队作战分析的多决策属性下的属性值约简问题。最后,通过一个编队空战战术选择示例对该算法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空战的冗余信息是可以约简的;此算法可提取出对空战起主要作用的属性,即雷达/中距弹信息;并且在保证空战关键分类结果不变的情况下,可生成用于战术决策的最小简化策略,所提取的决策规则与编队空战的实际相符合。  相似文献   

18.
针对日益增长的空中交通流量所带来的严重航班延误,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终端区(TMA)飞机排序方法。在介绍粗糙集综合评判方法的评判过程基础上,建立了TMA飞机排序问题评判指标体系,进行了飞机排序综合评判过程的算例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方法简单可行,能够客观得到各评判因素权重,并且与先到先服务(FCFS)排序方法比较,影响范围减少50%,累计延迟时间减少23%,说明方法排序结果优于FCFS排序结果。  相似文献   

19.
非合作目标动态RCS仿真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戴崇  徐振海  肖顺平 《航空学报》2014,35(5):1374-1384
针对非合作目标难以开展动态测量的问题,根据空气动力学原理提出了一种非合作目标动态雷达散射截面(RCS)仿真方法。该方法首先建立测量背景下典型飞行航路模型,然后计算雷达视线在机体坐标系上的时变姿态角。根据姿态角开展电磁计算,获得F-117A隐身攻击机在侧站平飞、背站拉起、对站俯冲、侧站盘旋4种航路下的动态RCS数据。着重分析了动、静态RCS特性在起伏目标检测性能评估上的差异。结果表明:静态RCS特性难以反映目标运动时真实的雷达特性,利用静态数据描述目标特性可能导致错误结论,而文中方法获取的动态RCS数据可以提高结论的完整性和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