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便携式防空导弹系统是由单兵携带、肩扛发射,或由兵组携带、单兵操作发射的防空导弹系统。美国从1966年开始研制红眼睛单兵肩射的便携式防空导弹以来才二十年,但技术发展迅速,型号和装备数量迅速增加,据预测,各国对这类导弹的需要量(尤其是中、小国家)比其他类型导弹的需要量都大得多,它占整个面空导弹销售量的40.66%左右。其主要原因是这类导弹具有  相似文献   

2.
法国马特拉公司的“西北风”导弹系统是一种能够满足陆、海、空三军不同要求的超近程防空系统。其型号有:便携式、轩载式、舰载式、直升机载式等。各种型号均使用同一“西北风”导弹。“西北风”是一种发射后不管”导弹,装有红外导引头、激光引信和高爆战斗部。其推进装置可使导弹的速度在3秒之内达到2.5马赫。上图和左下图为便携式“西北风”的使用情  相似文献   

3.
随着坦克性能的不断提高,为了确保作战速度和生存能力,部队要求反坦克导弹要具备“发射后不管”(F·F)性能。但是要保证反坦克导弹具有完全“发射后不管”性能,需要寻的装置。而地面目标比空中目标背景复杂,而且干扰多,所以导弹跟踪地面目标更加困难。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出现具有完全“发射后不管”性能的反坦克导弹。激光半主动制导方式虽然不具备完全“发射后不管”的性能,但它可以使导弹获得同样效果,因而受到重视。它是利用激光具有良好方向性的特点,用比较简单的寻的装置进行高精度制导的。激光波束角在一  相似文献   

4.
马特拉公司现正在为法国海军研制一种新的超音速发射后不管冲压式发动机导弹.  相似文献   

5.
防区外发射导弹,从广义上来讲是指防区外发射的各类导弹;从狭义上讲是专指由飞机携带到目标防区外进行发射、精确打击地面各类目标的空面导弹。由于对“防区”的定义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因此防区外发射导弹通常指的是中程战术空对地导弹。防区外发射导弹有许多优点。  相似文献   

6.
引言在本文中我们把采用激光制导或驾束制导的反坦克导弹称为“第三代”导弹,装有更先进的探测器和制导装置(如红外成象,主动或被动式毫米波制导)的发射后不管导弹则称为“第四代”导弹。当然,这个分类法并未被普遍采纳。本文还用了“直接攻击”、“顶部攻击”和“飞越攻击”三个术语。过去,这些术语指的是导弹的飞行弹道:即“直接攻击”表示导弹沿瞄准线飞行,主要攻击主战坦克的正面;“顶部攻击”表示导弹沿高抛弹道飞行,即以俯冲方式攻击目标;“飞越攻击”表  相似文献   

7.
垂直     
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2 0 0 5年 2月底 ,欧洲导弹集团 (MBDA)成功进行了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的发射试验。试验中 ,装有红外导引头的防空导弹直接命中 1 0km远处低空飞行的小型靶机。垂直发射型米卡防空导弹系统是中距空空型米卡导弹的车载型 ,由战术行动中心、探测雷达和数辆 (一般为 4辆 )导弹发射车组成 ,彼此通过光纤连接。每辆发射车携带 4枚雷达主动制导或红外成像制导的米卡导弹 ,可对多目标进行快速齐射 ,发射间隔 2s。该系统能 3 60°全方位防御固定翼飞机、直升机、无人机和空射导弹等目标 ,具有发射后不管和全天候…  相似文献   

8.
苏联即将在今年把新的潜地弹道导弹SS-NX-20部署到“台风”级导弹核潜艇上。SS-NX-20导弹是固体推进剂多级导弹,弹长约15米,弹径约2米左右(估算值),射程8300公里,投掷重量比SS-N-18大,并能携带12个分导式多弹头。1980年1月,该导弹首次进行陆地发射  相似文献   

9.
袁俊 《中国航天》2001,(9):44-45
美国于东部时间 7月 14日进行了“国家导弹防御”( NMD)系统的第四次导弹拦截试验。当日晚 10时 39分(格林尼治时间 15日 2时 19分),从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一枚改进型“民兵” 2导弹,作为试验中要拦截的“来袭”导弹。该导弹携带了装有遥感仪器和探测器的模拟弹头。为了验证拦截器识别真假弹头的能力,在拦截区域上空施放了若干个能不断发送假信号的黑色气球诱饵。 21分 34秒后,波音公司研制的地基拦截导弹从距范登堡 7680公里的南太平洋马绍尔群岛的夸贾林导弹靶场发射升空,对“来袭”导弹实施拦截。地基拦截弹携带…  相似文献   

10.
RIM—116A旋体导弹(原名ASMD)是由美国、西德、丹麦为其海军研制的一种超音速舰空旋体导弹,该种导弹成本低、重量轻、火力强,反应快,并且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旋体导弹是在六十年代中期,尤其是在两枚苏制廉价而结构简单的SS—N—2“冥河”巡航导弹击沉以色列“埃拉特”驱逐舰后开始研制的.旋体导弹计划是以原始的2.75英寸“红眼睛—2”计划(1972年)为  相似文献   

11.
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所目前正在执行4种导弹的研制计划及7项与导弹有关的技术研究项目。 研制计划中的4种导弹有一种是单兵携带的面空导弹,这是1987财年的重点研制项目。它是美国尾刺导弹的后继型,该项目的主承包商是东芝公司。  相似文献   

12.
据《宇航》一九八○年十二月报导:美国休斯飞机公司最近为美国海军发展了空一面“幼畜”导弹的一种新改型。该新导弹命名为 AGM—65F。它使用美国空军的 AGM(空—地)—65D“幼畜”的红外制导系统以及美国海军的 AGM—65E(激光制导)“幼畜”的推进器和战斗部。新导弹是一种自主式导弹(发射后脱离),造价低廉。其红外制导系统可以在白天或  相似文献   

13.
美国陆军的五年计划对1981年防空武器系统的研制和购置作出了以下规定:用新研制的“尾刺”导弹代替“红眼睛”导弹单兵肩射式“尾刺”导弹是第二代战场防空武器,特别是用来对付直升机和战斗轰炸机,这种导弹采用红外导引头。现正在进一步发展被动光学导引技术(POST),此外,导弹还将具有敌我识别能力。预计这项计划将耗资十五亿美元。从1981年起,可能将购买30,453套这种武器系统。提高“小懈树”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作战能力  相似文献   

14.
经过 12年的研制 ,“米卡”导弹已装备“幻影”2 0 0 0 5F战斗机。“米卡”是法国空军第一个装备了能对付多目标的火控系统 ,它具有发射后不管的能力 ,既可近距格斗又可中远距拦截 ,也是第一个具有两种导引头 (主动雷达 /红外成像 )互换的导弹。在执行中近距作战任务时 ,飞机和导弹之间无需数据链传输 ,只要导弹一发射 ,载机即可退出 ,转到安全空域。在大部分情况下 ,导弹一脱离发射导轨 ,载机的火控系统即刻会指挥其余的导弹进行以后的拦截。在远距拦截时 ,“米卡”先完成一段惯性飞行 ,中段时载机定期通过数据传输 ,将新的目标信息传给…  相似文献   

15.
后射式空空导弹R-73(AA-11)为使飞机免遭从后部受到攻击,俄罗斯导弹设计局研制了一种后射式红外制导空空导弹R-73(AA-11)。导弹从“苏”-27飞机上进行了试发射。导弹的特点是具有十/-60°全视场红外导引头和一个推力矢量控制机构。射程为1...  相似文献   

16.
81式近程地空导弹是日本第一个全部自行研制的导弹型号,已于1981年装备日本陆上和海上自卫队。该弹采用红外末制导,具有发射后不管能力。  相似文献   

17.
地空导弹共架发射控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空袭使用多种兵器进行全方位、饱和型攻击,为了与之进行有效对抗,不同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需要进行联合作战,其中将不同地空导弹武器系统采用共架发射,进行联合作战,除了能够拦截多目标,提升防空导弹武器抗饱和攻击性能外,还能提高武器系统的抗干扰能力和生存能力。本文通过对某型号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大小弹共架发射控制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车载防空导弹(甲型导弹)与单兵肩扛防空导弹(乙型导弹)共架发射的思想,并对这两种导弹武器系统采用共架发射的关键技术途径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8.
《宇航日刊》1985.9.30.《防务周刊》1985.9.9.报道:美国兰德公司的一项秘密研究报告认为,如果部署500枚有生存能力的弹头,经济效益最高的办法是制造携带3个弹头的6000磅重的导弹(类似改进型民兵Ⅲ),而不是研制单弹头3000磅重的侏儒导弹,这样可节省一半研制经费。美国防部正在研究一项称为“发射容器加固机动”的洲际弹道导弹(ICBM)部署新方案,这个方案是把 ICBM 装在加固发射容器内(能独立发射),由不加固的运输车运载着不停地在大量不加固的发射点(主要是  相似文献   

19.
周军 《中国航天》2001,(3):35-39
防区外发射导弹,从广义上来讲是指防区外发射的各类导弹;从狭义上讲是专指由飞机携带到目标防区外进行发射、精确打击地面各类目标的空面导弹。由于对“防区”的定义没有一个严格的界限,因此防区外发射导弹通常指的是中程战术空对地导弹。 防区外发射导弹有许多优点。首先,载机不必飞临目标上空,因此不易遭受目标区反飞机火力的攻击,飞机可从无防御或防御较薄弱的有利地点发射导弹。其次,获得发射位置和导引武器飞向目标所需的工作量与载机在目标附近发射武器时机组人员既要考虑精确发射武器又要考虑自身安全相比,其复杂性和压力都降低了。…  相似文献   

20.
华盛顿消息:美国国防部长布朗在写给参议员哈奇的信上,就MX导弹部署的机动方式问题曾披露,他无疑赞成水平跑道部署方式,而不主张垂直掩体式机动。理由是,前一种在若干小时内就可重新做好发射准备,而后一种“相应固定”的垂直掩体式机动,则需两天方可发射准备完毕;同时,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