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前言自从一九五六年美国安培克斯公司首先研制成功四磁头录象机以来,录象技术20多年来有了惊人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磁带录象技术有了重大的突破。现在已达到高密度、高可靠性、高自动化、高稳定的程度。磁带录象机虽然是磁记录的一个分支,却对磁记录技术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磁带录象机除电视广播、家庭应用外,已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深入到科研、宇航、军事等部门。在国际上已作为传递情报的一种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
Ⅰ、引言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一种数字磁记录记录过程理论,该理论能帮助我们较深入理解数字磁记录过程,并能得出一些定性结论,对研制数字磁带记录器有一定的帮助。记录过程是把电脉冲信号由磁头变换成磁带表面的磁化状态的过程。因此,研究记录过  相似文献   

3.
概述中国航天记录器近五十年的发展历程,阐述航天记录器技术转型的十年过程,简要介绍目前航天记录器应用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4.
资源卫星所用的高密度数字记录器(HDDR)是为资源卫星专门研制的一种新型记录器。该记录器可记录50Mb/s的NRZ-L信号,记录时间为15min,总容量达4.8×1010bits。本文对该记录器的信道作了系统的介绍。对于作为通用接口的指令、系统、工作原理、电路结构、PROP码的帧结构、纠错系统、接口指令、运带机构及其设计应考虑的几个因素等作了介绍,最后,给出其指标。结论认为,误差指标远优于用户要求,功耗也比国外同类产品的低,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5.
旋转头磁记录器的数据存贮容量比纵向磁记录器的大得多,且具备一系列优点。文中简介19mm 旋转头磁记录器。它能满足数据存贮容量的要求,又能在恶劣的环境中工作。文中讨论其接口。主要的数据 I/O 接口是8位宽的单通串行口,此外,还有2个附加口,分别提供高速率的串行码和16位宽字。当多数据源被记录/重放时,为了和记录器连接,必须设置接口/多路调制器/解调器。文中介绍了三个配置实例,并简介各方案的特点。结果表明,旋转头磁记录器和多路调制器/解调器结合起来,为遥测系统提供了更大的存贮容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FY-1C星传输系统的任务、方案、主要技术指标和组成。系统采用极化隔离加带外频谱抑制的方法,达到了信道隔离的技术指标。概述了星载记录器由磁带记录器向固态记录器转变的技术因素以及磁带记录器、FLASH和DRAM固态记录器的研制过程。简述了传输系统在轨测试和运行状况。  相似文献   

7.
介绍一个用来记录雷达中频信号的记录器。本机为纵向走带、单头录放、调频记录的磁带记录器。记录频带上限为8.3MHz,走带速度高达20m/s,使用一英寸磁带,带盘直径为87cm,可容纳磁带一万米以上,记录时间6—8分钟。采用了12道全铁氧体宽带磁头,最佳环带道、“弓形弧”精密导向、滑差离合器大惯量伺服系统和使用电可变延迟线的时基校正电路,较好地解决了高速运带的头带接触问题,大惯量高速度的三单元同步及恒速控制问题和高精度的时基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8.
航天器空投试验用大容量数据记录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航天器空投试验中,数据记录器需要长时间高速采集试验数据,并将试验数据保存起来。记录器还要满足体积小和抗着陆冲击等恶劣环境的要求。文章介绍了数据记录器的特点、主要功能,硬件选型及软件设计等。提供了一种利用嵌入式技术来构成大容量高速率航天器空投试验用数据记录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南朝鲜的三星公司最近宣布已首先研制成4毫米摄录机.该机是用R.DAT(旋转磁头式数码磁带录音机)上的部件制成的,即用3.81毫米宽、尺寸为73×54×105毫米的超小型金属盒带,以及直径为30毫米的供  相似文献   

10.
航天数据固态记录器设计问题(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是航天工程数据固态记录器设计问题论文的第三部分。首先考察系统对于固态记录器的辐照加固要求与辐照试验方法,分析总剂量防护、单粒子翻转和单粒子闩锁的防护措施。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器件选用、容错设计和硬件与软件防护等方面,讨论固态记录器的辐照加固问题。给出固态记录器的核心部分存储阵列的可靠性计算公式。最后介绍固态记录器的3D封装工艺应用现状。  相似文献   

11.
在航天器空投试验中,数据记录器需要长时间高速采集试验数据,并将试验数据保存起来。记录器还要满足体积小和抗着陆冲击等恶劣环境的要求。文章介绍了数据记录器的特点、主要功能,硬件选型及软件设计等。提供了一种利用嵌入式技术来构成大客量高速率航天器空投试验用数据记录器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一、磁记录器的基本结构磁记录器由于价廉、存储容量大、可多次使用用可长期保存等特点,一开始就作为数据存储元件,应用在遥测系统和多种领域中。磁记录器由下列五部分组成:磁头、运带机构、记录放大器,重放放大器。磁头是电磁换能器,它可分为记录磁头、重放磁头和消磁头。在记录期间,信号经记录放大器,转换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论述了各种磁头的录—放性能与磁头材料的主要磁特性之间的关系。由于磁记录系统向高密度方向的发展,对磁头几何参数的要求愈来愈高,铁氧体质硬而脆,因而对其精密加工性能提出了很苛刻的要求。文中讨论了影响磁头芯精密加工性能的各种物理因素。在选择磁头材料时,必须就其磁特性和其物理性能统盘考虑,作出恰当的选择。同时,在铁氧体磁头材料的研制和生产以及材料的系列化工作中,应该考虑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4.
高密度数字磁记录器是为资源等对地观测卫星专门研制的新型记录器。它记录两路NRZ- L信号 ,记录码速率可达 51.12 5Mb/ s,容量不小于 92 Gbit。该类型记录器技术指标、质量稳定性、可靠性等已经达到了 9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就该记录器的译码电路实现原理、实现方法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15.
本文叙述了在制做录象磁头时需要注意的事项,从磁路上简单地分析对录象磁头的要求。由于录象磁头是记录和重放合用的,所以在选译磁头的各项参数时,需要折衷考虑。简单地介绍了加工工艺过程,加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以及解决方法。最后介绍测试方法及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16.
航天工程数据存储技术正在从传统的磁带记录向固态记录转变。星上固态记录器的设计面临着一些新课题。在我国,固态记录技术的发展还处在起步阶段。为了促进我国航天工程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本文试图全方位地探讨航天工程数据固态记录器的设计问题。全文共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论述航天工程数据存储技术的发展趋势,讨论固态记录器目前常用的和富有发展潜力的半导体存储器。第二部分讨论空间辐射环境、单粒子效应及其预测方法。第三部分介绍辐照加固、容错设计、封装工艺,以及典型固态记录器的特性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闪速(FLASH)存贮器的特点,指出闪速存贮器芯片作为大容量、高速、高可靠数据记录器的存贮介质是很适宜的.介绍了我们新设计的二种闪速型数据记录器的组成、工作原理,阐述了它们的技术性能和突出优点。作者认为这两种闪速型数据记录器可广泛应用于要求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环境条件苛刻的场合。  相似文献   

18.
由于中频检前信号包含丰富的信息,对于事后数据分析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国内对中频检前记录器的需求呈上升趋势。新一代中频检前记录器不仅仅是作为实时解调器发生故障时的一种备份手段,而且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数据获取手段。介绍704所研制的新一代中频检前记录器的设计思路与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555S便携型远距离环境监测系统组成远距离自动气象站。该网络采用VHF通信。各分点的系统设备包括9英尺高的塔柱、一个风速/风向传感器、一个相对湿度/气温传感器和一个太阳能辐射罩、一个数据记录器等。各分点可独立编程控制,也可与中央处理机连结。与中央处理机的通信可通过电话网或无线通信网或卫星通信完成。文中对系统概况,传感器数据记录器和数据通讯等作了简介。  相似文献   

20.
一、前言七十年代,高密度数字记录(HDDR)在工业发达的西方国家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在航空、航天、遥感等领域获得广泛应用。1972年美国无线电公司(RCA)发表了“多道磁带记录器系统的设计研究报告”;1975年美国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