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王建民 《中国航天》1999,(10):24-26
改革开放20年来,航天三院人团结奋进,负重拼搏,在拓展飞航导弹事业的道路上留下了一串串坚实的脚印,创造出了一组组令人信服的数字。创建于1961年的航天三院,是我国研究、设计、试制和批生产飞航式导弹的科研生产基地。建院37年来,经历了创业、起步发展和创新发展三个阶段,先后研制成功了多个系列、10余种性能良好的飞航导弹,不仅结束了我国有海无防、有舰无弹的历史,而且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改革开放的20年,是我院创新发展的新时期,也是我院成就最大、业绩最辉煌的历史时期。从1978年以来,我…  相似文献   

2.
1989年11月11日三院工艺技术处在院机关召开了三院航天工艺通讯员会议。三院的全体通讯员参加了会议。院工艺技术处领导主持了会议。会议首先重学了航天工艺编辑部发的“航天工艺征稿简则”和“航天王艺通讯员职责”。随后通讯员们交流了情况,交谈了对航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飞航导弹事业进入了不惑之年。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及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飞航导弹型号的研制工作,从20世纪60年代引进仿制,70年代自行设计,80年代创新,到90年代全面发展,经历了创业、发展和创新三个历史阶段。几代航天三院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把一个主要从事火箭发动机、空气动力研究试验的型号保障院发展成为一个集研  相似文献   

4.
《中国航天》2001,(9):12-12
本报讯 中国的飞航导弹事业进入了不惑之年。 40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以及上级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正确领导下,飞航导弹型号的研制工作,从 20世纪 60年代引进仿制, 70年代自行设计, 80年代创新,到 90年代全面发展,经历了创业、发展和创新三个历史阶段。几代航天三院人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把一个主要从事火箭发动机、空气动力研究试验的型号保障院发展成为一个集研究、设计、试制、试验和批生产为一体的飞航导弹研究院,完全靠我国自己的力量闯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飞航导弹事业发展的道路,结出了丰硕成果,创造了令世人…  相似文献   

5.
航天系统数控技术交流会于1992年5月26日至30日在三院地区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航天系统各院、局、基地和直属校、厂、所共35个单位的57名代表。 与会代表听取了部综合计划司专业规划处张长江同志作了“八.五”期间航天系统发展数控  相似文献   

6.
正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成立十六年来,已成为航天尤其是商业航天领域的重要标志性企业,其发展动态被国内航天界密切关注,并时常被各方作为例证。本文基于对国内外商业航天发展的跟踪调研,从大型航天企业的视角,提出关于借鉴SpaceX模式的"三个不宜"和"三个宜"思路。一三个不宜借鉴国内大型航天企业在企业定位、商业发展、重型运载火箭研制三个方面不宜借鉴SpaceX公司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7.
按照总公司1998年航天标准化科研计划纲要,紧密结合航天型号研制和航天科研生产管理工作,坚持三个“面向”和三个“服务”(型号、基层、管理)的原则,突出航天特色,做好航天标准化工作,拟定1998年《航天标准化》报道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8.
按照总公司1998年航天标准化科研计划纲要,紧密结合航天型号研制和航天科研生产管理工作,坚持三个“面向”和三个“服务”(型号、基层、管理)的原则,突出航天特色,做好航天标准化工作,拟定1998年《航天标准化》报道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9.
经上级领导批准,《航天工艺》编辑部于1991年2月22日就办好《航天工艺》期刊和调整并组建第三届编委会事项进行了讨论和座谈。参加会议的有部科技司曹中俄司长、预研处汪川腾同志。交流中心负责人刘序功、一院技术部李志积副部长、二院技术部王克刚处长、三院技术部于澄海副部长、张宝明副处长、五院技术部郭志诚副部长、五院工艺技术处宋文娴同志。座谈会由主办单位尚育如副厂长主持,《航天工艺》常务副主任兼主编站立德同志汇  相似文献   

10.
三月二十七日,三院召开了院届厂、所《航天工艺》的编委和通讯员会议,会议由院技技处张宝明副处长主持。《航天工艺》编辑部全体成员参加了会议,熊泽茂、刘铁成、胡睛云三位同志向到会的同志汇报了编辑部的工作情况。三院沈世绵总工程师,技术部于部长和  相似文献   

11.
航天工业总公司设计规范编写经验交流会在陕西航天管理局的精心筹备以及在陕各航天单位的支持下,于1995年11月1~3日在西安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总公司质量技术监督部和一、二、三、五、八院,七○八所,061、062、066、068基地以及在陕各航天单位等29个单位共85名代表。陕西航天管理局黄旺生局长以及型号研制的主要厂、所领导出席了会议。  相似文献   

12.
随着技术的进步和科技发展,各单位数控加工设备日益增多,数控加工技术在航天型号产品的研制和批量生产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日益发展的高速加工和复合加工技术,提高了批量生产的效率和效益,适应了型号研制快速反应的需求。为给广大工艺技术人员创造一次交流的机会,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根据航天华北技术交流站工作计划,由三院航天数控加工技术交流站承办,并会同航天华北技术交流站、航天华东技术交流站、航天工具协会航天分会于 2004 年 11 月 26 日至 30 日在厦门联合举办了航天数控加工技术交流会。来自航天系统单…  相似文献   

13.
为了贯彻落实《航天工艺》办刊十周年总结会议精神,把《航天工艺》办成具有综合性、实用性、新颖性、可读性更强的刊物。用新的成绩,迎接《航天工艺》第二个辉煌的十年,二院系统于1993年11月10日召开了《航天工艺》通讯员和技术交流人员会议。院科研生产部副部长、《航天工艺》编委会副主任高砚臣亲自主持了会议,《航  相似文献   

14.
《航天电子对抗》2006,22(4):48-48
2006年6月23~25日,中国宇航学会无人飞行器分会电磁信息技术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年会在南昌召开,共有19个单位的49位代表出席了会议。开幕式上,本届年会承办单位航天二院207所肖志河副所长、无人飞行器分会办公室吕慧英主任、主任委员单位航天八院八部朱士青副总师、副主任委员单位航天8511所李明副所长分别致词。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黄培康院士出席会议并作了大会报告。  相似文献   

15.
祝贺十周年认真总结经验再上新台阶狠抓落实措施──一院召开《航天工艺》通讯员工作会一院质量技术部李祯《航天工艺》创刊十年,是航天工艺战线的一件大事。作为工艺战线的"喉舌"、"园地",它的发展与繁荣,反映着航天工艺的进步和工艺工作地位的提高;作为"纽带"...  相似文献   

16.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航天科技领域最新成果和科研动态,为学报组织高水平的文章,更好地为航天科技工作者服务,《宇航学报》编辑部及常务编委关世义、编委常伯浚、郭吉丰、张克等一行7人,于2006年3月30日、31日两天,与上海航天第八研究院的领导及专家进行了座谈,并重点参观、调研了509所,805所及八院八部。30日下午,八院科技委杜磊副主任主持召开了“中国宇航学会《宇航学报》与八院工作座谈会”。八院所属各所的科技委领导同志及八院科技委办公室宋为民主任和顾永明副主任参加了座谈。杜副主任对学报来八院调研表示欢迎,认为此次学报来八院进…  相似文献   

17.
重要会讯     
重要会讯《航天工艺》办刊工作会在京召开《航天工艺》办刊工作会日前在京举行,来自各院、局、基地和厂、所的50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编委会副主任尚育如主持会议,主编刘春飞汇报了三年来办刊工作情况。院、厂、所的代表在会上交流了经验。总公司工艺处王彩林处长宣布...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产业发展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航天事业起步于1956年。50年来中国航天在取得辉煌成就的同时,也经历了巨大的转变,近年来由军工研制生产行业,逐步转变成为面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技术产业。航天产业为了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求,积极开拓应用卫星和卫星应用市场,形成了6个应用卫星系列及其卫星应用领域,对外商业发射服务也取得了新的进步。本世纪头2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也是我国航天产业发展的重要机遇期,“十一五”时期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推进航天产业由试验应用型向业务服务型转变,发展通信、导航、遥感等卫星及其应用,形成空间、地面与终端产品制造、运营服务的航天产业链”。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航天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航天产业要实现形成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的目标,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9.
《质量与可靠性》2005,(5):54-54
由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和航天标准紧固件研究与检测中心共同举办的“国防科技工业2005年紧固件学术研讨会”于2005年9月28至29日在北京召开。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杨多和处长、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科技委庞海涛副秘书长、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质量部仲崇斌和徐建良处长参加了会议并讲了话。全国紧固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主任、秘书长及顾问出席了会议,国防科技工业通用零部件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也派代表参加了会议。来自航天科技集团一院、五院、六院、时代电子公司、航天科工集团二院、三院、四部、061基地、066基地、航天标准件厂、航天物资供销公司,以及航空、兵器、船舶、机械、汽车等行业的标准化研究所、企事业单位的工程技术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会议由国防科技工业质量与可靠性研究中心和航天标准紧固件研究与检测中心主任、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所长卿寿松主持。  相似文献   

20.
航天系统工程随着航天科技工业和国家科技水平的提高不断发展、不断变革和不断创新。经过近50年航天型号研制的实践与探索,航天系统工程融合了几代航天人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也积淀了深厚的质量文化底蕴。创业初期,在聂荣臻等老一辈革命家和钱学森等老一辈科学家倡导下,航天系统工程就开始树立起“严肃的态度、严格的要求、严密的方法”的“三严”作风。1966年,周总理提出了“严肃认真,周到细致,稳妥可靠,万无一失”的十六字方针。几十年来,周总理的“十六字方针”一直作为航天科技工业科研生产及质量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成为几代航天人的座右铭。本文将结合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的质量控制战略,谈谈航天系统工程的预防型质量文化建设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