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9 毫秒
1.
广西读者佟斌问飞船上天的次数有限,有许多没有机会参加飞行的航天员以后会从事什么行业呢? 四方帽博士答::因为飞船的一次飞行任务只能是一个或几个航天员上,这就有个选择的问题,就有个相对的排序。不等于这次没参加飞行,就是不合格。关于飞行乘员组的安排,不是“单打一”的。一般是“上一组、备一组、再备一组”,三个乘组形成一次飞行任务的梯队。这个梯队中的航天员都参加飞行前最后阶段的强化训练和任务准备,都做好“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2.
太空中的“天使”不久前,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拍到了一组天空中的奇妙镜头。在其中一组传回地球的照片中,有一些活生生的生命体出现在镜头前。天文学家们本来认为,是那架价值1.5亿美元的哈勃太空望远镜出了毛病,所以才拍到这些很不寻常的影像。不过当他们把资料输入电脑进行分析、整理后,才发现那些影像是真真实实存在的。最初科学家们还以为他们发现了一个新天体,但是后来他们却发现那些光都是具有生命的人形物体,而并非是什么天体。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哈勃太空望远镜拍摄到的影像,早在1985年7月,就被飞行在太空中的前苏…  相似文献   

3.
陈丹 《太空探索》2004,(5):44-47
通过望远镜.我们可以掌握宇宙中各种天体的模样。但是.这些无体被浓浓的气体覆盖.即使是大型望远镜,也无法直接看见它们的内部结构。“数字天文学”就是经由电脑与理诧.阐明我们通过望远镜看不到的天体内部结构。  相似文献   

4.
覃育 《飞碟探索》2006,(9):49-49
望远镜的透镜一般都由光学玻璃制作而成。光线在透过玻璃时,不能100%透过去。对于一块玻璃来说,光线在透过前后两个表面时都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因此只有80%~90%的入射光通过。反射光量的大小与镜片的折射率有关,以普通的冕牌玻璃为例(折射率为1.5),镜片的前表面的反射光为4%,后  相似文献   

5.
佚名 《飞碟探索》2006,(9):45-48
每个喜爱天文、热爱观星的同好,大概都既希望又渴望并奢望拥有天文望远镜,每每看到天文杂志上的新型望远镜,眼睛都快突出来了!但是望远镜的种类那么多,就算预算充足,也总不能每样都买吧(呃……其实是蛮想这么做的)!到底要怎样来选购一部适当的望远镜呢?相信这是很多同好心中共同的问题!既然有问题,我们就来解答一下吧!一组完整的望远镜是由镜筒部与架台部组成的。镜筒部就是指望远镜本身,有折射式、反射式、折反射式三种。架台部指的是承载望远镜的部分,有经纬仪与赤道仪两种。由于望远镜是获得天体影像的关键,所以本文只讨论望远镜部分。一…  相似文献   

6.
覃育 《飞碟探索》2008,(9):34-35
望远镜的支架分为两种:地平式和赤道式。地平式支架一般较便宜,重量较轻,搬运、调试都比较方便。但当你需要对天体进行自动跟踪时,地平式支架就显得力不从心了,尽管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望远镜可以在地平状态下进行自动跟踪,但由于整个视场会绕视场中心旋转,无法进行天体摄影。因此赤道式支架是进行跟踪天体摄影的必备器材。无论选择哪一种支架,  相似文献   

7.
《太空探索》2007,(4):58-59
20年前,天文学家目击了一次400年来最明亮的恒星爆发。这颗被称作SN 1987A的巨大超新星自1987年2月23日被发现之后就以超过太阳1亿倍的能量燃烧了几个月。在过去的20年里,哈勃空间望远镜以及其他大量地面,空间望远镜都在关注着SN 1987A。[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陈丹 《太空探索》2003,(7):45-47
观赏月食是一项很从容的活动,不需要特别的滤光片,甚至可以不动用望远镜,只用肉眼就行,而且位于地球的黑夜面的人都能看见。实际上,这种定期发生的天文奇景,亘古以来就为一般观星者带来不少的乐趣。  相似文献   

9.
季明 《飞碟探索》2006,(5):50-50
笔者一开始拍天文照片,是用Vixen的50S赏鸟望远镜拍月球及日、月食,另外拍一些星迹。这些照片当然是不忍卒睹,但是由于没有前辈的指导,所以当时也颇沾沾自喜。一直到专五,学校装了一台高桥FCT-150折射望远镜后,才算正式踏人天文摄影中追踪摄影的境界。  相似文献   

10.
珀金-埃尔默公司已经从美航宇局接到了一份价值十七万美元的合同,该公司将在14个月内研制出比哈勃空间望远镜分辨率高十倍的新一代天基(space-based)光学望远镜。这样一个直径24米的望远镜,仅一个元件费用就十分昂贵,不要说一组望远镜阵列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将监测彗星撞向木星1994年7月中旬,一颗冰块彗星Shoem-aker—Levy9将与木星相撞,进入木星大气层。这是第一次预测到的天体相撞,因此,在太阳系飞行的航天器和地球上的大型望远镜都瞄准木星。美国巴尔的摩空间科学院的一位天文学家韦沃说:“...  相似文献   

12.
人类自从进入空间时代以来,天文学家就梦想把望远镜送到太空中去观察宇宙,因为浓密的大气层是天文学家观测研究宇宙天体的一大障碍。有一位科学家描绘得很形象,他说:“在地面上观测恒星是很费劲的,就像从湖底去看飞鸟一样困难。”地球大气对天文观测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大气对光有衍射效应,一个点光源经过大气以后会变成一个衍射斑,比如用地面望远镜不可能把一对近距双星分辨清楚,这就是大气衍射效应造成的,这大大降低了地面望远镜的  相似文献   

13.
无论是刚入门的天文初学者或是有经验的观测者,双筒望远镜都是不可或缺的天文观测最佳辅助工具,它有着专业天文望远镜无法取代的优点。就光学特性而言,一架适合看星星的双筒望远镜成像明亮、视野宽阔,就机械性能而言,双筒望远镜较专业天文望远镜轻便、操作容易、机动性强。对于想一窥星空奥秘的初学者而言,购买双筒望远镜要比投资专业天文望远镜在经济上的负担轻得多,所以笔者在此要推荐大家使用双筒望远镜了。下面我们首先讨论一下如何选择双筒望远镜,其次再说说双筒望远镜在天文观测中的实际应用。  双筒望远镜是一种非常实用的…  相似文献   

14.
宇宙空间是个充满剧烈活动的场所:恒星接二连三地爆炸,在它们巨大的中心里不停地释放各种元素。星系互相碰撞,又分崩离析,温度高达几百万摄氏度,物质被能量强大的巨型黑洞无情地吞没这些景象只有在地球大气层之外的有利位置上,借助于高能X射线才能看到。令人欣慰的是,美国计划于1999年4月在太空部署一部轨道X射线高技术望远镜。这部望远镜耗资1-3亿美元,是人们经过20年努力的结晶,被称为“昌德拉”望远镜。如果一切顺利,在由“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送入近地轨道之后,这部重5吨、长13-8米的望远镜将为X射线天文…  相似文献   

15.
美国的哈勃太空望远镜是1990年4月25日由航天飞机送入太空的,带有5台光学仪器。哈勃望远镜在地面测试检查中均顺利通过,直到在轨测试才发现望远镜的主镜片和副镜片中,至少有一个由于制造工艺上的缺陷产生球面像差,致使入射光线聚焦不足,成像模糊。结果广角/行星相机拍摄照片的分辨率比地面望远镜高不了多少,微光天体相机的观测距离也达不到预期的要求。这颗造价14亿美元的哈勃望远镜只能完成预期任务的一半。哈勃望远镜设计的工作寿命为15年,来日方长。发现故障后,NASA就决定研制一台新的广角/行星相机和一套“纠正光学空间望远  相似文献   

16.
茫茫宇宙 ,辽阔星空 ,究竟是如何形成的 ,又是如何演变的?千古之谜牵动着人类的心弦。人类是用肉眼来观察事物的 ,可面对浩瀚无边的宇宙 ,人类是那么的渺小 ,仅靠肉眼来探索神秘的宇宙就显得远远不够了。于是天文学家们便制造了一只“巨眼”———天文望远镜。天文望远镜是人们为观测遥远的天体而专门设计的一种望远镜 ,它是人类观测天体 ,认识和了解宇宙的重要工具。天文望远镜比一般的望远镜要大得多 ,也精良得多。目前常用的有折射望远镜、反射望远镜和折反射望远镜三大类。天文望远镜一般都有较大的孔径 ,具有很好的聚光能力 ,可以比人…  相似文献   

17.
望远镜的作用首先是能够放大远方物体的张角,使人眼能看清角距更小的细节,而人眼的分辨能力是较弱的;其次,望远镜能集中比人眼瞳孔直径粗的多的光束使人眼看到本看不到的暗弱物体发出的光线。望远镜一般由物镜和目镜两组镜头及其他配件组成。为了减小望远镜的像差,物镜和目镜通常由多个元件组成。望远镜所能收集的最大的光束直径,称为口径;所能观测到的范围称为视场,通常以角度来表示。其视场大小和目镜的结构相关,对于同样的目镜,视场直径与放大倍数成反比:放大率越高,视场越小。   按物镜的结构,天文望远镜分为折射望远镜…  相似文献   

18.
黑洞望远镜和黑洞城市畅想其实,前面介绍的黑洞发电机、黑洞激光器,在目前来说,它们与黑洞望远镜和黑洞城市一样,都带有科幻的性质。这里,我们就来畅想黑洞望远镜、黑洞城市和其它黑洞科幻。望远镜的主要器件是透镜。所谓黑洞望远镜,就是用黑洞作透镜的望远镜。根据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一个恒星或星系发出的光,经过另一个引力强大的天体时,光线会发生弯曲。如果从这两个天体很远的正前方看去,在中间那个天体的周围,有日全食一样的光环,或形成后面那个天体的两个、甚至四个影像。在这里,中间那个引力强大的天体,正是起着透镜的效应,被称为“…  相似文献   

19.
射电望远镜与光学望远镜相比有致命的弱点:分辨率低,又不能成像。射电天文望远镜的空间分辨能力与口径大小成正比,与波长成反比,这与光学望远镜是一样的。当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可跟踪天线口径是100米;最大的光学望远镜口径是10米。但是,射电波段的波长比光学波段要长约百万倍,因此,分辨能  相似文献   

20.
徐克 《飞碟探索》2001,(2):13-14
自从 1609年伽利略从望远镜中观测月球表面以来,许多天文学家和业余爱好者都曾目击到月面上闪光点的移动、雾状物的涌出、气体的喷发,以及火山口和在 50年间就改变得面目全非的月面地貌。这些现象与我们历来所认为的月球是一个真空的死寂世界,毫无相同之处。由于到目前为止,这些现象究竟是怎么回事、缘何发生,还不能做出确切的判断,所以月球并没有成为广泛议论的话题。很多学者认为,在月面观测到的异常现象无论如何不能归于自然现象;而且即使是自然现象,那么也不应当在我们已知的月球自然条件下发生。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如果不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