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苏联(俄罗斯)各种载人航天器的研制、试验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2.
载人飞船是一种能保障少量航天员在太空轨道上生活和工作、且能使航天员座舱以弹道式或弹道-升力式再入路径安全返回地面的航天器。它在太空轨道上独立飞行的时间不长(一般几天到十几天),内部容积较小(几立方米),乘员不多(一般1~3名),只能一次性使用(可重复使用的载人飞船尚处于概念研究阶段)。按运动范围,载人飞船分为卫星式载人飞船和登月飞船,今后还可能出现登火星的载人飞船。在迄今已出现过的载人飞船中,除一种型号曾用于载人登月外,其它型号的飞船都是往返地球表面和近地轨道的卫星式载人飞船。载人飞船是出现最早…  相似文献   

3.
士元 《中国航天》2001,(4):19-23
1月10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神舟二号飞船.向实现载人飞行迈出了重要一步。有人说,宇宙飞船已经过时:其实.它正方兴未艾。  相似文献   

4.
5.
介绍了美国各种载人航天器的研制、试验和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文中主要概述了美国载人飞船回收技术的发展,介绍了保证载人飞船安全返回着陆的方法,采用的回收控制技术,地面再入返回段的测控支持,载人飞船的回收作业,载人飞船的应急返回和回收救援等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7.
何英 《中国航天》1993,(5):31-32
美国通用动力公司(GD)提出了一项利用现有技术以减少成本和风险进行载人登月计划的建议并可能动员欧洲各国参加此项计划。 该公司预计,如果1994财年开始这项工作,载人登月任务可在2000年进行。与月球有效载荷相对接并将之送至月球。 头两次任务均不载人。首次发射定于1999年,由一四脚月球短途飞行器(LEV)将重约9.7公吨的科学/支援设备送到月球表面。这些设备包括一个密封舱和与乘员居住设施有关的设备,一个地球物理站,遥控漫游车,一台光学望远镜,以及太阳阵。第二次  相似文献   

8.
欧洲载人航天计划的现状孙功凌1994年9月18日,我国考察团参加了在英国范保罗举行的国际航空展览,并对英国和德国的一些公司进行了顺访。这次考察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当前世界有关载人航天方面的动态,特别是欧洲的情况。考察团参观了位于朴次茅斯的马特拉·马可尼系...  相似文献   

9.
简述了国外主要载人航天器的种类、技术参数和发展过程。介绍了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概况和主要技术指标,并分析了我国发展载人航天在科学、经济和政治等方面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文章概述了美国 NASA 约翰逊航天中心(JSC)进行“阿波罗”飞船热真空试验的经验,介绍了近年来中心在热真空试验设施(容器 B)中进行载人热真空试验的经验和有关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航天》2003,(3):31-33
从1961年初人类首次乘载人航天器进入太空,载人航天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此期间,人类已发射了3种载人航天器,即载人飞船、空间站和航天飞机。  相似文献   

12.
13.
文章总结了33年间美国和前苏联发展载人航天所走过的坎坷的成功之路并做了剖析,对西欧和日本等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的计划所经历的波折做了评估。  相似文献   

14.
国外载人航天飞行器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闻新  周露 《上海航天》1998,15(4):46-50
综述了国外载人航天飞行器故障发生的特点及其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过程;给出了国外在系统仿真基础上建立的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现状,分析了基于人工智能的国际空间站的故障诊断系统。最后,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今后有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文章介绍了中国“神舟号”载人飞船系统1992年~1995年总体设计技术的发展,该发展包括了四个阶段,即:载人飞船系统技术、经济可行性论证阶段,载人飞船系统技术、经济可行性方案复审阶段,载人飞船系统方案论证阶段和载人飞船系统方案设计阶段。文章论述了“神舟号”载人飞船总体主要方案和技术状态的确定,包括载人飞船舱段组成的论证与设计、载人飞船轨道舱留轨利用方案的论证、载人飞船应急救生方案的论证和设计、载人飞船降落伞方案的论证和设计、返回舱构型和总体布局设计。最后,文章给出了“神舟号”飞船总体方案设计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6.
长期载人航天的医学和医学工程问题(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的长期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重返月球和载人火星飞行,即行星际的载人飞行。未来开展的长期载人航天活动必将会遇到许多新的医学、心理学、工效学和医学工程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21世纪航天医学工程的发展方向。一、21世纪的载人航天1989年,美国政府正式宣...  相似文献   

17.
18.
19.
10月17日,航天员费俊龙和聂海胜走出神舟六号返回舱瞬间的镜头被定格成了一种语言——神舟六号载人飞行获得圆满成功,中国载人航天飞行成功地向前跨出了一大步。在夺取最后胜利的前夕,航天人在主着陆场发起了最后的总攻。搜救行动分空地两队参加主着陆场回收任务的航天科技集团  相似文献   

20.
《航天》2011,(12):20-21
神舟八号载人飞船的研制,不仅承担着突破交会对接技术的重要任务,同时,还承担着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后续任务验证运输飞船的重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