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神奇的航天育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背景航天技术是人类在20世纪发展最迅速的高科技领域之一。作为民用航天的卫星通讯、导航定位、地球资源普查和太空资源开发等领域的商业开发方兴未艾,在带动全球经济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有这四个领域中,发展最迟、前途最为远大的是太空资源开发。太空资源包括太空能源、月球、火星和小行星的矿产资源、太空环境资源等。太空环境的特点是高远位置、高洁净、高真空、微重力、多种宇宙射线、重粒子和交变磁场等。这个特殊的环境给金属冶炼、合成材料、制药、旅游观光、天文观测和诱变育种创造了理想的条件。中国的航天专家、农业育种专家、遗传专家通过多年的努力,利用太空环境作为诱变因子培育优良农作物品种方面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在10月10日的“世界空间周”学术报告会上,中国宇航学会理事长刘纪原教授的报告非常生动,他以大量的事例和具有说服力的对比照片,阐述了航天育种的神奇。  相似文献   

2.
充分利用空间环境资源 传统意义上的资源是上地、矿藏、水利等.人类进入地球轨道和外层空间后发现,太空的特殊环境和条件也是人类可以利用的重要资源,浩瀚无垠的太空具有高运的位置高真空、高洁净、无污染、微重力、强宇宙粒子射线辐射,是地面所不县备的及其宝贵的资源,这种得天独厚的太空环境对发展空间工业有着远大的潜在开发前景,其中空间微重力环境的开发和利用尤其重要。开发和利用空间环境资源必须有人的参与才行,因此需要发展载人航天。  相似文献   

3.
太空环境对人的生存虽然十分不利.但是人类毕竟已经进入了太空,正如前面介绍过的,人类在太空呆的时间最长的一次.达到了连续生活了438天。  相似文献   

4.
神舟飞船和舱外航天服的任务,是在茫茫太空中创造出一个人能够生存的环境。航天员的地面训练设备则承担着相反的使命——在地面上创造出一个模拟太空的环境,让航天员在其中进行适应性训练。  相似文献   

5.
本期选登的"希望号"奥运星搭载方案——"太空环境中水在各种温度下的状态以及部分基于水的实验"是由湖南省常德市一中的周千竣、欧阳雪、朱佳成提出的,此方案获得了初中组一等奖。实验目的:探究太空中的水在各种温度下的状态,为以后人类长时间的太空活动的生命维持探索可行方案,甚至为建立一个太空的人  相似文献   

6.
舱外航天服(上)13.航天员太空行走为什么要穿舱外航天服?舱外航天服与舱内航天服有何不同?航天员在太空中行走,由于太空环境非常恶劣,不仅有高真空、缺氧、极度的温度变化和可怕的宇宙辐射,而且还有太  相似文献   

7.
1993年11月,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在执行任务时,将把一个飞碟形的卫星送入太空(见下图)。这个飞碟形卫星名叫“尾区屏蔽装置”(Wake Shield Facility),是用来在太空中试验生产高速、大功率芯片用的高纯度砷化镓半导体材料的。如果这项试验成功,将使人们在太空开办高效的半导体生产工厂的梦想向现实跨进一步。在航天飞机或其他航天器上进行空间材料加工,曾经做过几十次试验,都是利用空间飞行中的失重环境来制取无缺陷的大块晶体。而“尾区屏蔽装置”卫星则是第一次利用太空的高真空、高洁净环境进行材料加工试验,以制取前所未有的高纯度半导体。  相似文献   

8.
空间态势感知的主要任务是为太空攻防提供基础和保障,它包括探测跟踪和识别太空目标、监测太空环境、进行太空威胁告警和为太空攻击提供目标信息。为了强化太空控制能力,美国近期高度重视空间态势感知的能力建设,不但将空间态势感知提升为独立的太空任务领域,而且加快装备建设,提升指挥与控制能力,强化国际合作,多条腿走路,快速提升能力。2014年,美军多颗高轨空间态势感知卫星入轨,并继续研发立方体卫星与通用传感器技术,发展一体化指挥与控制能力,普遍加强与盟国的空间态势感知数据共享与能力共建,新型地基太空监视系统建造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9.
空间态势感知的主要任务是为太空攻防提供基础和保障,它包括探测跟踪和识别太空目标、监测太空环境、进行太空威胁告警和为太空攻击提供目标信息。为了强化太空控制能力,美国近期高度重视空间态势感知的能力建设,不但将空间态势感知提升为独立的太空任务领域,而且加快装备建设,提升指挥与控制能力,强化国际合作,多条腿走路,快速提升能力。2014年,美军多颗高轨空间态势感知卫星入轨,并继续研发立方体卫星与通用传感器技术,发展一体化指挥与控制能力,普遍加强与盟国的空间态势感知数据共享与能力共建,新型地基太空监视系统建造工作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10.
《太空探索》2008,(4):21
太空武器的威慑作用要大于其他常规武器,以至于同核威慑有几分相像.完全可以预计到太空武器化对世界安全将产生严重的影响,主要包括:引发代价高昂的军备竞赛、影响国际安全环境和恶化太空环境等.  相似文献   

11.
人在太空能呆多久 ?医学专家对宇航员进行了大量的身体检查和测试,他们从人体主要的三大生理系统 (神经的前庭系统、心血管系统以及肌肉和骨骼系统 )在太空产生的各种问题和生理反应中得出结论认为,人在太空连续逗留的时间最好在 90天~ 120天之间,这样返回地球后,经过一定的恢复时期,还可以再次上天。如果在太空呆的时间过长,将造成后遗症,且终生不能恢复正常。从医学的观点看,这是不允许的。   医学家们发现,人体三大系统中,只有心血管系统能承受太空环境中的各种变化,不受太空时间长短的影响。而另外两大生理系统要想经受…  相似文献   

12.
《太空探索》2008,(4):21
太空武器的威慑作用要大于其他常规武器,以至于同核威慑有几分相像。完全可以预计到太空武器化对世界安全将产生严重的影响,主要包括:引发代价高昂的军备竞赛、影响国际安全环境和恶化太空环境等。  相似文献   

13.
正太空是关系国家战略安全的高边疆。早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时任美国总统肯尼迪就公开宣称:"谁能控制太空,谁就能控制地球"。今天,太空的军事、政治、民用、商业价值愈发凸显,主要航天强国均大力发展空间装备,谋求更好地实现进入太空、利用太空、控制太空的目标。  相似文献   

14.
开发和利用太空的前景无限美好,可是恶劣的空间环境给人类在太空的生存活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要使人类在太空停留,需要有庞大而复杂的环境控制系统、生命保障系统、物质补给系统、救生系统等,这些系统的耗资十分巨大。  相似文献   

15.
正不管是不是航天界的爱好者,现在几乎每个人都知道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以下简称Space X公司)。然而在16年前的2002年5月6日,当一个叫做"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企业在加利福尼亚埃尔塞贡多市的一座仓库里成立时,恐怕两位创始人马斯克和穆勒都不会想到在16年后的今天会有如此高的知名度,更不会想到太空探索技术公司会彻底改变商业航天发射市场格局。在美国人的语言习惯中,如果一项技术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迅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在太空中作业和制造的需求必将变得越来越强烈.在太空环境中,对于智能、自主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提出将平行机器、平行制造等和空间技术相结合,采用平行系统理论和方法,为实际的机器或者制造系统建立人工系统,在人工系统中进行计算实验得到合理的解决方案,通过平行执行指导实践.通过该方法,能够更好地应对太空中的不确定性和意外情况,尤其是通过平行增材制造实现快速、智能的补给和维修.  相似文献   

17.
太空照片美得令人窒息太空,一个充满了神秘、幻想的地方。参加太空任务的航天员们可以看到从脚底下划过的流星、充满迷幻色彩的极光、城市上空闪烁的光线、远方不眨眼睛的星星、失重环境下日常生活中的奇异现象……这些景色在地面是绝对看不到的。航天员在太空执行任务期间,  相似文献   

18.
中国航天     
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惊现神秘魔方外观以浩瀚的宇宙为背景,仿佛是太空飘来的神秘魔方悬浮在空中,以异型的支柱与地面轻盈连接,形成一种摆脱重力的效果……这就是灵动而富有创意的2010年上海世博会太空家园馆。太空家园馆将围绕和谐城市,人与太空的主题,运用互动体验手段,展示中国航天的辉煌成就和电子科技的先进技术。太空家园馆将通过天-地-人的展示脉络,展现航天技术发展对人类的贡献,以及绿色、安全、智能  相似文献   

19.
太空新航线     
欢度“太空情人节” 很多人都知道2月14日是西方的情人节,可知道4月12日是人类首飞太空纪念日的人恐怕不太多。今年4月12日是尤里·加加林首飞太空41周年纪念日。“尤里之夜”网站的组织者们在每年的这一天都要组织庆祝活动。加加林是第一个飞上太空的人,也是第一个从太空看地球的人。在太空,他看不到国境线,看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视野中的地球是一颗神奇的星球,是茫茫宇宙中的一小块绿洲,是  相似文献   

20.
《太空探索》2010,(5):61-61
航天育种技术是一种培育优良种子的新技术。是通过返回式卫星把农作物的种子带到太空环境当中,利用太空微重力、太空辐射、无空气等特殊环境,对种子诱发变异,返回地面选育新品质、新材料,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从而在更大范围内促进农作物增产和农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