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宇航员在太空如何睡眠? 太空和地面有一个重要区别,这就是在地面上是1g重力环境,而在太空中是微重力或失重环境。在地面上最好的睡眠方式是躺在床上睡,实在不得已,也可坐有椅子上睡,极少有人站着睡,可能没有人会倒立着睡。但在失重条件下,睡眠不受姿势的限制,可以躺着睡,坐着睡,站着睡,甚至倒立着睡。在失重条件下睡眠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床。你只要在居住舱内找一个角落,没  相似文献   

2.
1996年7月5日晚19点,夜幕下的南口镇异常地发生了停电。我抱怨着想去睡觉,拉上窗帘后刚欲上床,突然,窗帘被照得通亮,我好奇地拉开窗帘,看到东大桥的山坡附近有个发光的物体。它好像发生了什么故障似的,大约每隔半分钟就发一次光,光很强,通过观察我可以断...  相似文献   

3.
航天器在地面待发射期间和空间实际飞行过程中,热控元件光学太阳反射器要遇到各种地面和空间环境,为了航天器的可靠和长寿命,必须对所制备的OSR涂层进行各种地面和空间环境试验并对其各项性能检验与考核,该文就这一系列试验的目的和规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生活在太空     
在太空这个全新的生活环境中,宇航员的生活方式自然与在地球上时迥然不同,在太空的衣食住行既有不少惊险,又有许多奇趣。 太空中如何穿衣 ? 宇航员在密封的座舱中穿的服装与在地面上穿的没什么区别。只是在太空失重环境中,衣服失去了重量,将衣服展开,它可以在空间中保持原状,只要将手臂伸进袖筒就穿上了。 宇宙空间几乎是一个真空的环境,若宇航员要走出座舱,进入宇宙空间,就必须穿上特制的宇航服才能生存和工作。宇航服实际上是宇航员个人的独立生命保障系统,每件造价高达上百万美元,重约一百多千克,真可称得上是世界上最“…  相似文献   

5.
前哨 《太空探索》2003,(2):16-18
其实你不用当航天员,也不用上天,在日常生活中就可以享受到许多太空技术。因为有些太空技术是天地两用的,既可以在天上使用,又可以在地面使用;另外有些太空技术经过再次开发,即可转为地面使用。本文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太空技术。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11月24日,"国际空间站"(ISS)的航天员们成功地在太空用3D打印机制造出第一件3D物体,开启了太空制造的新时代。目前,所有航天任务都要完全依赖于地面和向太空运送设备的运载火箭来完成。距离地面越远,运送设备的时间就越长,费用就越高。人类一旦具有了在太空中制造物品的能力,就可以彻底变革现有的太空活动方式。到那时,航天员们将不再需要通过火箭和飞船,运送每台重要设备的零部件,而只需安装一台3D打印机,备好所需的原材料,就能制造出他们需要的任何硬件。  相似文献   

7.
经过10年呕心沥血研制的我国“东方红三号”通信、广播、电视传输卫星,今天就要启程奔赴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了。 记者有幸登上了这趟被定为二级“特运”的专列。由数名荷枪实弹的武警战士在前后押运的这列29节车厢的列车,除载着严密包装好了的“东方红三号”卫星和各种地面测试设备外,中间挂的10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索》2007,(4):58-59
20年前,天文学家目击了一次400年来最明亮的恒星爆发。这颗被称作SN 1987A的巨大超新星自1987年2月23日被发现之后就以超过太阳1亿倍的能量燃烧了几个月。在过去的20年里,哈勃空间望远镜以及其他大量地面,空间望远镜都在关注着SN 1987A。[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爻辞——九五(续)牛顿识破天机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弄不明白,叶落为什么总是归根;苹果熟了只能往地面掉;被大风和上升气流卷入空中的沙尘和鹅毛,在气流平静以后也要落回地面;人不能离开地面半步,你用力往上跳,在须臾之间就会跌回原地;你生气  相似文献   

10.
空间遥感器图像对地球要有一定的覆盖率,而且应有较高的地面景物分辨力。地面景物分辨力是衡量遥感器性能的重要指标。由于卫星的飞行将使地面景物在像片上的影像产生像移,所以必须进行精确的像移补偿,才能提高遥感器的地面景物分辨能力。设计了一个起动快、功耗小、抗干扰能力强、精度为0.1%的锁相环,它可以满足低轨道、地面景物分辨力为5m 的遥感器的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1.
茫茫黑夜中,一闪而过。流星,又常称为火流星,真可谓“来无影,去无踪”。原来,在浩瀚的太阳系中,有无数的尘埃和固体碎块,纷纷沿着椭圆形轨道绕太阳转动,它们被称做流星体。大多数流星体都很小。当它们偶然地闯入地球大气层时,由于速度达到每秒十几千米甚至七八十千米,和大气发生剧烈的摩擦,温度升高到几千甚至上万摄氏度,于是燃烧发光,这时我们就看到,天空中出现了一颗流星。小的流星体在地面上空好几千米的地方就燃烧完了,而一些大的流星体却可以把一大片天空照得通亮,这叫大流星。最后没有烧尽的流星体落到地面上,成为陨…  相似文献   

12.
自由伊拉克作战“(Operation lraqi Freedom)是美军近年来最引人注目的作战,这场作战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就是美军的作战进击速度。美军在发起地面作战之后短短12天之内就打进了伊拉克首都巴格选,让声称要焦土抗战到底的萨达姆政权土崩瓦解。  相似文献   

13.
在现今世界上使用的绝大部分通信卫星都是部署在离地面35860公里的地球同步轨道上。在这种轨道上适当地部署三颗通信卫星就几乎可以为全球有人居住的地区提供通信服务。卫星通信概念很简单,只要通过地面站把信号发给处于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卫星,经过卫星转发器放大信号功率并改变其频率,然后再转发给地面,就可以实现卫  相似文献   

14.
玛雅人预言地球毁灭的时间终于过去了,很多人不由得长出一口大气。使某些人产生这种劫后余生感觉的是什么?不是迷信,也不是轻信,而是我们对地球生命遭受外力袭扰的科学知识了解得太少。殊不知,现在美国航空航天局地面观测站可以清晰观测到外太空向地球袭来的小行星,可以提前预知它们的体积、运行速度和运行轨迹。用不了多久,我们就可以利用微型核弹击毁威胁地球的小行星,或迫使它们改变运行轨迹,以确保地球的平安。  相似文献   

15.
<正>众所周知,自然界一切事物的发生、发展过程都是十分复杂的。天气预报之所以获得成功,是由于牢牢抓住了大气能量锋带的踪迹,摒弃了其它一些细节的纠缠。地震预报也必须牢牢抓住地震能量锋带的踪迹,摒弃一些细枝末节,才可以能达到预报目的。天气预报员每天都要关注着高空槽线和地面冷锋的动态,来做出每天的天气预报。由于高空槽线和地面冷锋是处于冷、暖湿气团的交界面上,沿交界面过渡带内具有较大水平温差。在气象学上,称之为"大气能量锋带",而大气能量锋带正是天气变化的制造  相似文献   

16.
徐菁 《太空探索》2005,(8):32-33
飞船和航天飞机要想停靠在“国际空间站”上,航天员或地面操作人员必须进行复杂的操作方能实现。那么,什么时候这种手动式交会对接能够有质的飞跃呢?2005年4月15日美国航宇局发射的“自主交会技术演示”卫星,第1次在轨演示了这种技术,但由于出现燃料问题,不得不遗憾地提前结束了这次被寄予厚望的任务。而俄罗斯人在多年以前就已掌握并使用了自动对接技术。‘  相似文献   

17.
虽然人们可以谈论间谍卫星具有15厘米的地面分辨率或者能够从160千米的高度上看到一个高尔夫球,但遗憾的是至今没有任何官方说法指出这类卫星到底能看到什么和不能看到什么。关于它们的高超本领,流传着众说纷纭的各种说法,这就使情况变得更加扑朔迷离。  相似文献   

18.
人造卫星在几百千米高的太空中自动地工作,一旦发生故障,甚至仅仅是一个螺钉松了或一根焊线断了,由于无法修理而报废,眼睁睁地看着科技人员多年的心血和亿万元的资金付诸流水。如果能够派人上去修理,或者把它从太空中收回来,带回地面进行修理,更换部分零件,补充一些燃料,然后重新把它送人空间为人类服务,就可以大大节省费用。  相似文献   

19.
《飞碟探索》2014,(6):7-7
空间是空的,还是充斥着某种介质?一项最新的理论认为,时空可能是一种“液态的超流体”。如果这一理论最终被证实,我们必须重新审视物理学的标准模型。研究人员表示,如果假定时空是一种“液态的超流体”,就可以实现量子论和相对论的完美统一。不过,要想构建一个流体的模型,就得知道其黏度。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有一个传说,魏晋时一位名叫刘伶的诗人,他在河北饮了中山国的名酒,这种酒"出门倒,千日醉",结果使刘伶一醉睡了3年才苏醒过来.外国却流传着另一件轶事:美国的发明大王爱迪生,曾经亲口说他每天只需要睡眠4小时就够了.所以他才有那么多的时间去研究发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