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介绍计量技术规范的内涵和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概况,按照计量检定规程、计量校准规范、计量器具等级图、计量通用基础规范四个类别,详细阐述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体系构成,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重点。  相似文献   

2.
<正>国防计量工作是实现国防现代化建设。发展国防科技工业的一项重要技术基础工作,是进行科学试验、保证产品质量,评价武器装备性能、鉴定科研成果水平和提高技术经济效益的重要手段和科学依据,是军工产品质量保证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聂帅指出:科技要发展,计量须先行。计量是现代化建设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技术基础。国防计量更是重要!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为了加强国防计量工作的监督管理,保证军工产品的量值准确一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制定了《国防计量监督管  相似文献   

3.
2004年9月13日"国防军工计量期刊工作座谈会"在济南召开,这是继2003年7月之后在济南召开的第二次国防军工计量期刊工作会议。三个期刊主办单位的代表和国防军工计量计划秘书组部分成员共计10人参加了座谈会。  相似文献   

4.
UPS作为一种确保供电系统稳定运行的电源设备,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在型号地面测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对UPS的工作原理与分类进行讨论,提出了UPS的主要校准项目及校准方法。目前该方法已成为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院级标准,直接服务于型号任务的计量保障工作。同时,民用领域也可参照此方法进行UPS校准,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宇航计测技术》2010,30(1):56-56
2009年是“二中心”计量科研成果的丰收年,日前十项国防军工“十一五”计量科研项目顺利通过成果鉴定。作为国防军工第二计量测试中心,“十一五”期间承担了四十余项国防军工技术基础计量科研项目。此次通过计量科研项目成果鉴定的是“低失真度标准”、“矢量调制信号校准技术研究”、“信号模拟器校准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与德国马普研究所等国外基础科研机构的创新机制、科研投资与经费管理、科技评估体系、科研人才培养情况。同时,介绍了国防军工计量科研工作的历史沿革、管理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分析了面临的新形势。为保证"十三五"计量科研规划全面落实,要进一步完善计量科研管理机制,规范科研管理行为,提高国家投资效益,促进军工计量科技自主创新,强化科技成果推广应用,着力提升国防军工计量科研水平,为武器装备科研生产和建设先进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7.
《宇航计测技术》2014,(3):F0002-F0002
##正##依据《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办法》(科工技[2012]498)号文的有关规定,3月25日,国防科工局以科工技[294]号文发布了《模拟集成电路测试系统检定规程》等50项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自2014年8月1日起实施。这是继2012年12月以来国防科工局发布的第二批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为满足国防军工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需要,2013年国防科工局组织  相似文献   

8.
《宇航计测技术》2023,(1):16-16
为贯彻创新驱动,质量强国等国家发展战略,落实“十四五”国防军工计量发展指导意见,持续推动国防军工计量高水平自立自强,支撑年度计量科研项目指南与量子计量专题规划编制工作,加强量子计量理论与技术探索研究,推进高端量子仪器国产化研发,建立高水平量子计量学术交流平台,展示军工量子计量科研成果。“2023量子计量高端论坛”拟定于2023年5月中下旬召开。  相似文献   

9.
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对于保证武器装备研制生产中计量单位统一、测量设备受控、测量数据准确具有重要作用。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依法逐步规范计量技术规范管理工作,统一计量技术规范代号,梳理计量技术规范体系,开展计量技术规范制修订,保证了军工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工作的顺利实施。未来国防科技工业要加强计量技术规范全过程管理,制订极值、动态、特殊环境条件等方面的计量技术规范,将适应军工量值传递需要的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纳入国防军工计量技术规范体系,修订和废止不满足量值传递需求的计量技术规范。  相似文献   

10.
《宇航计测技术》2008,28(1):43-43
2007年,中国航天203所5项计量科研项目分别获国防科学技术进步奖。“军工系统频率标准远程溯源技术研究”和“脉冲功率计量标准”获得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军工系统频率标准远程溯源技术研究”解决了各军工计量站实现远程频率校准的迫切需求,为计量用户提供了一条经济有效的溯源链路,  相似文献   

11.
计量保证是型号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是保证型号研制、生产、试验、使用中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为支撑型号创新发展和保证型号产品质量发挥着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经过多年发展,计量保证已逐步融入型号质量工作,并通过质量管理条例、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有力地支撑着型号的研制生产。新时期,型号产品发展为计量保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对型号计量保证工作的现状、发展需求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后续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2.
计量保证是型号产品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是保证型号研制、生产、试验、使用中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重要手段,为支撑型号创新发展和保证型号产品质量发挥着基础性保障性作用。经过多年发展,计量保证已逐步融入型号质量工作,并通过质量管理条例、计量监督管理条例等相关法规和标准得到进一步的巩固,有力地支撑着型号的研制生产。新时期,型号产品发展为计量保证工作提出了新要求、新问题和新挑战,本文对型号计量保证工作的现状、发展需求和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后续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3.
《宇航计测技术》2007,27(1):F0002-F0002
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于2007年2月3日在北京组织召开了“2007年国防科技工业计量工作会”,国防科工委计量主管领导、各军工集团公司计量主管领导,各一级计量技术机构领导、部分二级计量技术机构领导、国防军工计量各支撑机构领导及有关单位代表共158人参加了会议。国防科工委科技与质量司马恒儒巡视员兼副司长在会上作了“国防科技工业计量2006年工作总结”报告和“国防科技工业计量2007年工作要点”报告。2006年工作总结报告指出,国防军工技术基础计量专业2006年在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成绩,计量技术机构行政许可工作全面平稳开展,计量人员…  相似文献   

14.
浅谈国防军工计量科学的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军事技术和新概念武器装备的发展,从四个方面叙述了国防军工计量科学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5.
《宇航计测技术》2020,(1):11-11
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创新驱动、质量强国等国家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十三五"国防军工计量发展指导意见,抓住国际单位制变革新机遇,深入研究量子化、太赫兹等计量测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推进高端测量仪器自主研发,加强计量与测试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展示军工计量与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与质量司指导,国防科技工业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计量与校准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宇航学会计量与测试专业委员会、URS1中国国家委员会电磁计量专业委员会、《宇航计测技术》编辑部联合主办的“2020国防计量与测试学术交流会”将于2020年9月在北京市召开。  相似文献   

16.
《宇航计测技术》2010,(5):53-53
由二中心自主开发的国防军工计量科研项目管理系统、实验室管理信息系统、计量管理信息系统、科研生产管理系统四款计算机软件获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相似文献   

17.
正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创新驱动、质量强国等国家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十三五"国防军工计量发展指导意见,抓住国际单位制变革新机遇,深入研究量子化、太赫兹等计量测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推进高端测量仪器自主研发,加强计量与测试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展示军工计量与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与质量司指导,国防科技工业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计量与校准技术重点实验室、  相似文献   

18.
正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创新驱动、质量强国等国家发展战略,全面落实"十三五"国防军工计量发展指导意见,抓住国际单位制变革新机遇,深入研究量子化、太赫兹等计量测试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推进高端测量仪器自主研发,加强计量与测试技术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展示军工计量与测试技术的研究成果,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科技与质量司指导,国防科技工业第二计量测试研究中心、计量与校准技术重点实验室、中国  相似文献   

19.
国防系统大力值计量最高基准1.1MN静重式力标准机建成旨在建立国防军工系统大力值最高计量标准的11MN静重式力标准机经过十余年的艰苦研制,日前在航天总公司第一计量测试研究所建成,并通过了由国防科工委主持的,国家计量科学院、国家技术监督局、中国测试技术...  相似文献   

20.
计量学是测量及其应用的科学。计量是实现单位统一、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计量技术水平体现了科技发展的先进程度,产品质量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精准的计量。本文通过搜集、整理单位制变革以及量子化技术、微纳尺度技术、空间计量技术、碳纳米材料技术、智能化计量技术等国内外大量文献资料,归纳并分析了国外先进计量技术发展动态与趋势,可为国防军工计量技术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