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北斗卫星作为独立的全球性卫星系统,在民航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本文从民用航空领域对卫星导航系统的实际需求出发,结合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功能性能指标,分析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应用于民用导航的前景,并根据飞行验证需求,设计了具体验证科目和验证方法。  相似文献   

2.
2020年7月31日,中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开通服务,成为信息社会万物互联和万物智能的基础.本文结合中国北斗三号系统的服务类型与物联网应用北斗的主要模式,通过对物联网架构和关键技术的分析,提出了以北斗定位和时间基准数据为主要感知信息,以北斗短报文等特色服务为主要信息传输手段,融合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北斗物联...  相似文献   

3.
基于“北斗”的低空空域通航飞机导航监视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ADS-B发射机定位信息主要取自GPS以及自身传输链路距离受限的问题,研究了基于"北斗"的ADS-B监视技术,在深入研究ADS-B报文协议的基础上,将"北斗"通信作为ADS-B传输链路的补充,研究了通航飞机的无缝导航监视技术,设计了基于"北斗"定位源的多网融合的机载监视终端系统。利用锐翔电动飞机RX1E和搭建的监视中心系统对机载终端的ADS-B和"北斗"传输进行测试验证,实验结果表明:数据传输链路实现了对低空空域通航飞机的广域监视,机载终端发送的飞行态势信息实现了监视中心对低空通航飞机的在线态势感知。研究结果为服务我国通航飞机作业安全以及提高低空空域管理的信息化水平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针对海洋环境复杂多变,没有手机等无线通信网络的特点,为了及时准确的报警,结合北斗一代卫星通信短报文的独特功能,设计了一款体积小、重量轻的北斗报警终端,主要应用于海事活动中的应急报警,可随身携带,配备到每个船员。终端采用业界体积最小的北斗通信四合一模块BGM7014,通过单片机控制,实现了遇险后,可主动申请定位,并把遇险信息和位置信息发射出去。经测试表明,终端可以实现遇险报警功能,且定位通信成功率均在95%以上。  相似文献   

5.
立方体卫星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立方体卫星是由加州理工学院和斯坦福大学提出的一种纳卫星标准。立方体卫星以其成本低和标准化等优势获得了广泛关注,研究应用日益增多。本文概述了立方体卫星特点及其标准,深入总结了立方星结构热控系统、星载综合电子系统、姿态控制系统、电源以及通信等核心系统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并且在分析在轨立方体卫星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立方体卫星的主要应用。最后,以“南理工一号”立方星为例阐述了高校研究立方体卫星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针对小卫星迅猛发展对标准化的需求,全面分析了现阶段国际标准化组织(International Standardization Organization,ISO)制定的小卫星方面的标准,给出了国际标准化工作中对小卫星的定义,小卫星与传统卫星的差异性分析,详细介绍了ISO/TC20/SC14组织制定的小卫星包括设计、发射、验证、运行4方面的国际标准和立方星标准。  相似文献   

7.
数据综合系统(Data integrated system,DIS)作为星上电子系统和信息管理的核心,在卫星研制和运行管理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天巡一号"(NHTX-1)微小卫星的任务需求,对数据综合系统进行硬件及软件设计。着重描述了VxWorks操作系统的使用、整星安全模式、计算机板故障监测和计算机板主备份自主切换等关键技术及创新设计。另外对卫星在轨期间数据综合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工作稳定,功能性能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UAT数据链的通信原理,分析了RS算法在UAT数据链中的关键作用。根据UAT数据链的RS算法类型,估算RS算法在UAT数据链中的纠错能力,并通过Matlab仿真了RS算法和信道误码率之间的关系,给出了UAT数据链中长报文和短报文的RS算法的误字率的仿真和分析,为UAT数据链的设计和使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在轨实时信息处理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光学遥感微纳卫星在轨实时信息处理的迫切需求,进而阐述了光学遥感微纳卫星在轨实时信息处理技术应用限制条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光学遥感微纳卫星在轨实时处理系统设计思路。面向几类典型应用探讨了光学遥感微纳卫星在轨实时信息处理系统设计方案,为光学遥感微纳卫星在轨实时信息处理技术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针对2006年5月18日乌鲁木齐国际机场出现的强雷暴天气,利用常规天气资料、机场跑道自动观测系统(以下简称AWOS)采集的实时观测资料、卫星云图、雷达回波、大气层结演变等资料进行了分析,希望能对雷暴天气的预报和服务提供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1.
本文研究了用全球定位系统/捷联惯导/无线电高度表(GPS/SINS/RA)组合导航系统进行飞机精密进场着陆的可行性。提出了系统的组合方案。建立了组合系统的数学模型,应用组合卡尔曼滤波技术,按18颗导航星的布置方案,应用GPS仿真器,在考虑飞机沿3°倾斜角下滑线进行着陆飞行时,对组合系统进行了计算机仿真。仿真结果表明,当GPS接收机采用P码,或采用C/A码再使用差分和伪卫星技术时,组合导航系统能够达到国际民航组织(ICAO)提出的精密进场着陆时的定位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12.
GPS/DNS组合导航系统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误差分析的方法,给出了用卫星全球定位系统GPS的位置、速度信息作为观测量的GPS/DNS组合导航系统的数学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应用卡尔曼滤波器,估计出导航参数误差并对系统进行校正,从而实现了GPS与多普勒导航系统(DNS)的组合。GPS/DNS组合导航系统克服了多普勒导航系统定位误差随时间发散的缺点,使得导航精度与时间无关,弥补了GPS实时性的不足。仿真结果表明,该组合方案可获得高的导航定位精度。该系统丰富了组合导航系统内容,且体积小、成本低,便于工程实现,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本文研究了分布式卡尔曼滤波器在GPS/INS组合导航系统中的应用。给出了系统的结构框图和动态方程,设计一个分布式卡尔曼滤波器,并进行了计算机误差模拟分析。结果表明;采用分布式卡尔曼滤波器的组合系统可减少计算时间,且导航位置误差小于15m。  相似文献   

14.
中国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星座的方案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首先简要介绍了欧洲、日本发展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情况。阐述了我国第二代区域卫星导航系统的必要性。指出了采用因轨道同步卫星和静止星的星座方案的优缺点。用计算机仿真详细研究了倾斜椭圆轨道同步卫星的轨道参数与定位性能关系。设计了一个静止卫星和椭圆同步卫星组成的7星星座,并且评估了该星座在我国及周边地区的性能。仿真计算表明,这种星座能够满足现阶段我国区域导航系统需要。  相似文献   

15.
电离层对普通GPS和位置差分GPS定位误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没有选择可用性条件下,差分GPS定位精度完全取决于电离层的空间不相关性,为了改进差分GPS的校正算法,本文在月平均电离层时延等值图的基础上,建立了一个简单而又逼真的电离层模型,并分析了普通GPS和位置差分GPS仅电离层单一因素引入的定位误差。  相似文献   

16.
圆轨道同步卫星在区域导航系统中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阐述了我国建立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的必要性和区域性卫星导航系统的特点,进一步研究了倾斜圆轨道同步卫星在区域导航系统中的应用,最后设计了一种静止卫星和倾斜圆轨道同步卫星相结合的星座,并且初步研究了它的性能,通过仿真教育处表明,实现区域卫星导航系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
多重直扩信号的快速捕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重直扩信号的快速捕获得卫星定位及通信系统研制过程中遇到的一个主要课题,它的实现,不仅可以提高系统的多址能力,而且也是系统实现的必备条件,本文阐明了多重直扩信号的来源以及可被分离的理论依据,给出了多重直扩信号快速捕获的硬件实现方案及部分实验结果,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  相似文献   

18.
DESIGN & REALIZATION ON GPS/INS INTEGRATED NAVIGATION SYSTEM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讨论了应用卡尔曼滤波器的GPS/INS组合导航系统,其中包括理论、方案与实际的INS和GPS接收机的结合,研究的重点是对系统误差的建模及组合的实现,以及松组合和紧组合等各种组合方式等。该GPS/INS组合导航开发系统,可以有效和经济地用于组合导航系统的研究和设计,在实际应用中起到了非常有效的作用。该系统不仅仅是一个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而且可以对实际获得的惯导和GPS数据进行半物理仿真。开发系统的核心软件可以方便地转换成实际组合系统中的工程应用软件。应用结果表明,开发系统的设计思想和组合方案是成功的,可以取得良好的导航结果。  相似文献   

19.
在采用伪距差分的全球定位系统(GPS)中,分析了电离层时延校正不完善而产生电离层时延伪距残差的原因,指出了差分参考站和用户相对于导航卫星位置不同,引起了电波穿越电离层处的垂直TEC和角度不同是产生这种残差的主要原因,提出了一种改进的伪距差分算法,并且用计算机仿真验证了其改进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