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空管设备维护体系能否适应空管业务发展的需要,直接影响到空管事业发展的进程。现行的空管设备维护体系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为民航空管事业的发展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民航空管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现行设备维护体系的一些弊端已经在某些方面影响到了空管事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地更新观念,立足现实,面向未来,以创新的思维来开展各项工作,促进空管事业健康、快速的发展,逐步从民航大国向民航强国的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2.
北京航天城伴随着中国航天事业的蓬勃发展而闻名遐迩,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一张名片。6月13日下午,北京航天城迎来一位尊贵的客人——韩国副总理兼科技部部长金雨植。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副总经理雷凡培代表张庆伟总经理热烈欢迎金雨植副总理一行。韩国客人兴致勃勃地参观了五院会展  相似文献   

3.
刘钊 《空中交通管理》2006,(B12):32-33,43
空管系统设备的运行状况直接关系到飞行安全,随着全球民航事业的飞速发展,民航总局对空管系统设备的运行标准提出了更高要求。以地空通信系统为例:甚高频地空通信中断时间不能超过30秒,航路甚高频地空通信中断时间不能超过1分钟,无线通信设备的运行正常率需达到99.98%,设备完好率需达到90%以上。随着新设备的不断引进,原有设备的逐渐老化,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任务日益艰巨。民航总局空管局在2004年10月颁布的《中国民航通信导航系统运行、维护规程》(以下简称《运行维护规程》),明确提出空管系统设备运行维护工作的任务和准则。对由人为原因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事故、差错进行严格划分,以减少人为因素对设备运行维护工作造成的影响。技术保障部门必须重视对《运行维护规程》等规章规程的学习,在日常工作和安全检查中以规章规程作为标准和依据,消除影响系统正常运行的安全隐患。加强各项管理工作,做到有章可循,有法可依,将人为因素对空管系统的影响降至最低。  相似文献   

4.
杨成 《航天员》2013,(6):75-75
11月22日上午,中国航天基金会与江苏新日电动车股份有限公司在北京国宾酒店举行了签约授牌仪式,新日公司被授予“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荣誉牌匾,成为支持中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支生力军。中国航天基金会副理事长承文、秘书长张玉江、宣传部部长申行运、联络部部长袁茂富等领导参加了此次签约授牌仪式。  相似文献   

5.
开拓中国发展最快之通讯事业“九五北京国际无线通信设备展览会”将隆重举行现今中国的通讯业,特别是无线通讯业,正高速地发展,人们对通讯的要求也大大提高,并急切需要外国注入这方面的知识和资产。有鉴于此,“一九九五年北京国际无线通信设备展览会”(PT/WIR...  相似文献   

6.
罗萍 《空中交通管理》2007,(B12):48-50,57
良好的技术装备,要有科学的管理方式与之相适应。随着民航气象事业的不断发展,各种气象设备不断引进与更新,加强对设备的科学化、规范化管理工作力度日益凸现出来。如何做到设备的全面、有效管理,使设备的生命周期平稳结束,并最大化合理利用设备资源,是每个设备管理部门、设备维护者长期面临的问题。本文结合德国AWOS设备的全过程(1995年-2006年)管理经验,分析设备管理的全部流程,力求探索一套设备管理的科学方式。  相似文献   

7.
随着民航通信、导航、雷达事业的迅速发展,从1990年开始,全国各重要机场先后引进了意大利ALENIA公司的航管雷达设备,该套设备在我局运行已有六年,由于雷达设备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多次避免了飞行事故征候,有利地保障了我局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黄颖 《空中交通管理》2009,(12):47-48,55
目前.空管设备的合并管理已是大趋势.集中机房管理模式与过去各类设备分别放置和管理的模式相比,不管是从人力、物力、环境等方面都符合了国家提出的“节能减排”要求,优势非常明显。但是,集中机房运行管理却需要一些先天条件,在北京、上海、广州以及成都等先后建设的大区域管制中心里,  相似文献   

9.
引言随着空管事业的飞速发展,空中交通管制方式从程序管制变化成雷达管制以及RVSM的实施,空中交通管制对通信雷达导航监视设备的倚重越显突出,设备保障的压力越来越大,新技术、新设备在民航  相似文献   

10.
隶属于总局空管局的民航飞行校验中心承担着全国机场及航路用的导航设备、通信设备、机场灯光、雷达及飞行程序的飞行校验任务。随着民航事业的不断发展,机场及航路助航设备的不断增加,近年来,飞行校验任务量迅速增加。为此,飞行校验中心不断加强对飞行校验的组织与管理力度,保证按规定周期合理安排飞行校验任务,安全、高效、及时地完成定期及不定期的飞行校验任务。  相似文献   

11.
<正>一、前沿在民航VHF通信网中,VHF设备通常接入内话系统或者遥控器工作。随着民航空管事业的快速发展,在许多情况下,VHF设备与内话系统、遥控盒异地部署,需要通过传输设备连接它们,因此解决不同设备之间接口的配合问题成为一个  相似文献   

12.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空管设备更新改造的项目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涉及的知识领域越来越广,对项目的范围、质量、时间、风险等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迫使人们寻找一种科学的手段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管理。项目管理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在各个工程领域中。下面结合空管设备安装项目谈一下项目管理在实际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航天器工程》2011,(1):163-I0003
2011年1月8日,由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主办、《航天器工程》期刊协办的“2011中国空间机械工程技术高峰论坛”在北京航天城圆满召开。中国工程院戚发轫院士,中国工程院范本尧院士,北京空间飞行器总体设计部林益明部长、刘燕宁书记、马世俊工程总师等空间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专家、学者,出席了高峰论坛。  相似文献   

14.
安全是民航事业的永恒话题。对民航而言,安全就是众多系统、各个领域、不同层次工作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按照设备维护人员为管制员、管制员为航空公司、航空公司为旅客这一系列服务理念,在2006年度,华北空管局技术保障中心以深入开展“安全管理年”活动为指导思想,紧紧围绕着“安全、稳定、改革、发展”八字方针开展工作,以确保安全生产为目标,较好地完成了设备保障、基础设施建设任务。  相似文献   

15.
长期以来,民航空管设备维护人才队伍始终受工作性质和环境的制约,存在不专、不精的问题,往往是大家业务水平相差不大,对每一类设备,或者对一类设备中的各个部分的了解程度大都在一个层面上,一般的问题大家都能解决,而疑难杂症却鲜有人能解决,这就给空管设备的安全运行带来极大的隐患。作为一个参加工作五年的空管雷达设备机务员,笔者在这里以做机务员的经历谈谈自己对空管设备维护人才培养的想法。  相似文献   

16.
在数字通信中,脉冲编码调制(PCM)在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和卫星通信等方面获得了相当广泛的应用。目前,民航北京、上海、广州三大区域管制中心中的华北大区甚高频建设已经接近尾声。甚高频建设显然要求具有容量大、传输可靠和误码率低等特点的光纤传输。在这一背景下,具有上述特点的光纤传输对于甚高频建设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华北大区甚高频项目采用了加拿大BAYLY公司的PCM设备作为光纤传输的中继设备,与电信光缆构成了大区甚高频传输的主用通路(备用通路由复用器与卫星通信构成)。作为参加华北大区甚高频建设的一员,笔者曾参与安装内蒙古地区七个站点的BAYLY PCM,在具体的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发现了BAYLY PCM的一些优缺点,有些心得体会,现将其列出,与大家探讨和商榷,以期更好地使用该设备,从而进一步提高光纤传输的效能和稳定性,为整个甚高频大区建设做出有力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10月10日,新疆精河导航站顺利完成通信、导航和附属设备的入冬换季工作。根据新疆空管局通信导航总站的安排和要求,新疆精河导航站组织全体工作人员对通信、导航和附属设备进行了认真仔细的换季工作。换季工作前,按照换季程序精河导航站积极与上级相关部门进行了有效的协调和沟通,实现了在保障飞行安全、通信导航信号不中断的情况下进行了设备换季检查。对所属设备进行了彻底的除尘;对设备的技术参数进行测试,并做了详实的记录。同时,更换了导航NDB200型号设备的功放电容。排除了设备隐患。通过此次换季工作,为今后新疆精河导航站通信、导航和附属设备安全运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随着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飞行流量和密度不断增大,给空管服务保障工作带来巨大压力。由于空管服务保障对空管设备的依赖性强,飞行安全对空管设备保障的关联度高,空管设备持续运行的风险性大,加强空管设备保障能力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从国际和国内民用航空有关资料统计情况看,因空管设备原因而导致飞行不正常事件时有发生,有的甚至直接影响到飞行正常和安全。  相似文献   

19.
《航天》2011,(1):38-39
国际空间站是国际合作的结晶,包括美国航宇局、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加拿大航天局、日本宇宙探索局和欧空局的11个成员国:比利时,丹麦,法国,德国,意大利,荷兰,挪威,西班牙,瑞典,瑞士和英国。世界各地的宇航机构有超过10万人参与了这项事业,美国37个州的设备制造商也参与了空间站组件的制造。  相似文献   

20.
吴国兴 《航天》2009,(5):35-37
62,航天员太空行走有哪些训练设备?航天员太空行走的训练设备有很多,归纳起来可分为四大类:1-g模拟设备、失重飞机、水下训练设备和专用训练设备。在这四大类设备中,最常用的是失重飞机和水下训练设备。水下训练设备主要是中性浮力水池,这是航天员太空行走训练的必备设备,是在地面模拟太空失重环境的比较理想的一种方法。专用训练设备包括虚拟现实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