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管春磊 《航天员》2013,(1):42-45
航天员洞穴探险(CAVES)是一项全新的训练科目。训练中,航天员乘组进入一个复杂的洞穴系统(有些部分甚至没有地图资料或未被勘察过),在6天完全与外界隔离的时间里。他们在黑洞中居住、探险、勘查和测绘,并进行一系列科学实验项目,例如寻找生命。通过实施这样的任务,可为实际航天探索做准备。  相似文献   

2.
胡德良 《航天员》2014,(3):50-51
2011年2月,美国向国际空间站发射了全球首个机器人航天员Robonaut-2,并表演性地与航天员进行了第一次太空中的人机握手,该机器人能在舱内协助航天员开展相关工作,但不具备舱外操作的条件。2013年8月,日本研制的世界首款语音机器人Kirobo抵达国际空间站,并发出空间站机器人航天员的第一声,Kirobo可以与航天员进行简单的交流互动,为长期处于隔离环境下的航天员提供情感支持。  相似文献   

3.
邸乃庸 《航天》2009,(12):51-53
2002年11月,奋进号航天飞机将长、宽、高、重量部与右舷第一组构架结构(S1)相同的左舷第一组构架结构(P1)运送至国际空间站,组装在SO构架结构的左边。同时为国际空间站送来了3名第六批长住航天员,并接回第五批长住航天员。  相似文献   

4.
《航天》2011,(7):F0002-F0002
5月24日凌晨6时27分,搭载着国际空间站第26-27长期考察组三名航天员的“联盟”TMA20载人飞船安全降落在哈萨克斯坦的草原上。这三名航天员分别为俄罗斯航天员、指令长康德拉吉耶夫、美国女航天员凯瑟琳。科尔曼和意大利航天员保罗。内斯波利,他们已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了159天。载人飞船飞越大气层轨道时,超负荷飞行耗费了航天员们很多体力和精力,  相似文献   

5.
2007年3月7日,韩国候选航天员李素研和高山在俄罗斯莫斯科郊外的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开始了前往国际空间站的艰苦训练。2008年4月,他们两人中将有一人能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于前往国际空间站,在空间站停留一周左右时间,并开展18项科学试验。韩国科学技术部和韩国航空宇宙研究院表示,两位候选人于1月15日至30日期间在俄罗斯加加林航天员训练中心、医学生物学问题研究所、国立中央临床医院等接受了体检,检查结果显示两位幸运儿身体指标符合要求。  相似文献   

6.
《航天员》2014,(1):51-52
日航天员大西卓也入选第48/49长期考察组 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网站2013年11月29日报道,日本航天员大西卓也(Takuya Onishi)入选国际空间站第48/49长期考察组,计划于2016年6月搭乘俄罗斯“联盟”号飞船飞往国际空间站,驻站时间约为6个月。  相似文献   

7.
航天员在长期飞行中,由于失重等因素的影响使航天员的工作能力下降,为保障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并提高工作能力,美俄在国际空间站上均采取了一系列防护措施。本文主要介绍了国际空间站俄罗斯服务舱内的微重力对抗措施装置及部分训练程序。  相似文献   

8.
沈羡云 《航天员》2013,(5):50-53
2013年8月9日NASA网站发布消息,NASA航天员迈克尔·弗勒(Michael Foale)正式宣布退役,结束了他近30年的航天职业生涯.弗勒曾执行过6次航天飞机任务,并分别在“和平”号空间站及国际空间站长期工作。在飞行任务期间,他执行过4次太空行走任务,太空飞行时间总计375天,成为人类载人航天史上最有飞行经验的航天员之一,也是一位在NASA颇受尊敬的航天员。  相似文献   

9.
《航天员》2009,(4):66-67
2009年5月20日,国际空间站上举行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庆祝酒会。空间站上航天员们细品的,是他们自己的“尿液”——经处理后的尿液,略带些碘酒味的纯净水。  相似文献   

10.
欧空局女航天员萨曼莎·克里斯托弗雷蒂将于2014年12月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她的首次太空值守任务。自2009年5月正式成为欧空局的一名航天员以来,克里斯托弗雷蒂一直在世界各航天机构进行培训和训练。我刊曾在2012年第五期刊登了她于2012年初在俄罗斯进行野外生存训练时写的一篇博文,时隔一年半,我们再次通过她写的一篇有关空间站消防演习的博文,进一步了解这位即将飞天的女航天员的近期心路历程!  相似文献   

11.
回谷 《航天》2010,(9):56-59
现在,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器之间的空间交会对接已经不算什么新鲜事了。为了建造国际空间站,1994~1998年,美国航天飞机曾9次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对接飞行,送美国航天员到“和平”号上工作,以取得航天飞机与空间站交会对接经验以及美国航天员在空间站上长期生活和工作能力,降低建造国际空间站的技术风险。  相似文献   

12.
动态     
《航天员》2014,(3):39-41
据欧空局网站4月8日报道,欧空局航天员亚历山大·格斯特在NASA约翰逊航天中心进行了一项航天员眼部清洗的航天医学技能训练。在国际空间站零重力环境下,如果灰尘等其他有害物进入眼睛,航天员无法像在地面一样用自来水进行清洗。为此,NASA工程师设计了一种专门用来清洗航天员眼睛的清洗器一太空眼镜。该眼镜外形奇特,但技术含量并不高,仅需要一个泵和特制的眼部清洗液。航天员配戴眼镜,眼部冲洗溶液通过泵流入眼内并将异物冲走。尽管使用这种巧妙设计的装置感觉并不怎么舒服,但格斯特评论说:“我对这些装置感觉并不怪异,反而觉得空间站上有这些物品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是空间站上的主要系统之一。人在空间站能停留多长时间,空间站能容纲多少航天员在上面生活与工作,主要取决于该系统的性能,本文重点介绍国际空间站和“和平”号空间站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同时对两者进行了全面的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4.
《航天员》2009,(1):6-7
俄罗斯地面飞行控制中心发言人伦金2009年1月16日说,国际空间站的航天员当天在站内实施了修补技术演习,以应对空间站可能发生的泄漏事件。参与修补技术演习的包括俄罗斯航天员尤里·隆恰科夫、美国航天员迈克·芬克以及桑德拉·马格努斯。  相似文献   

15.
前言 让航天员身着航天服在中性浮力水槽中进行训练是航天员出舱活动(EVA)训练中的重要内容。早在2002年,NASA就注意到身着航天服在中性浮力水槽中进行训练的损伤明显增多。虽然很多损伤没有报告或没有被完全记录,但是在为准备国际空间站任务进行训练时,这些损伤的大量增加就必须引起重视。[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安德华 《航天员》2012,(1):55-56
你知道做一名航天员能领到多少工资吗?你知道他们上天飞行一次或者在国际空间站驻扎半年之久能拿到多少补贴吗?作为从事着特殊职业的一类人,航天员们的工资待遇向来是人们最感兴趣的焦点性话题。这里,我们将为您详细揭晓国外航天员的薪酬情况。  相似文献   

17.
最高团队     
刘瑞江 《航天员》2009,(3):46-47
第19长期考察组已经在国际空间站工作了两个多月,作为离地球最高的工作团队,这个乘组的航天员都有着不平凡的经历。在国际空间站上,根纳季·帕达尔卡和迈克尔·巴拉特将继续和刚刚到来的第20长期考察组的同事们一起,共同建设太空“家园”。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介绍在“和平”号轨道空间站第18、21和23次主要探险活动中,对获得的资料进行相关分析的结果,结果证明航天员的误操作与心理生理状态和工作休息制度的特点有密切联系,这个结论是制定综合分析航天员误操作方法的基础。这个方法可以用在详细分析航天员误操作的原因,以确定心理生理状成及其工作休息偏离合理要求在误操作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对完善航天员地面训练提出合理的建议,等等。以上述航天飞行得到的资料作为例子,证明使用这个方法可以预测航天员的误操作。  相似文献   

19.
《航天员》2012,(3):46-47
莫斯科时间2012年5月17日8点39分,3名航天员乘坐“联盟”TMA-04M载人飞船与国际空间站成功自动对接,与空间站上的3名航天员正式组成第31长期考察组,值守国际空间站。这是2012年人类的首次太空之旅,3名航天员即将在空间站度过126个不平凡的昼夜。  相似文献   

20.
动态     
《航天员》2013,(2):37-39
据俄新网2013年2月11日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颁布嘉奖令,将友谊勋章(OrderofFriendship)和航天探索成就勋章(Medal“tBrMeritinSpaceExploration”)分别授予了欧空局两名航天员安德烈·凯珀斯和罗伯托·维托里。本次授奖是为了表彰这两名航天员在国际空间站领域和加强双方友好关系方面做出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