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1年2月12日,俄罗斯医学生物问题研究所对外发布,载有3名"火星-500"项目志愿者的登陆舱当天成功模拟在"火星"表面着陆。据悉,登陆舱内载有来自中国的王跃以及2名分别来自俄罗斯和意大利的志愿者。  相似文献   

2.
《航天》2010,(11):16-16
如果把嫦娥二号卫星比作"嫦娥"家族"二姑娘"的话,那么长三丙火箭就是长三甲火箭家族的"三弟"。嫦娥二号卫星的发射,实现了"二姑娘"和"三弟"的完美联姻,可谓创造了中国航天器不同家族的传世佳话。  相似文献   

3.
心榕 《航天》2012,(3):40-43
如今,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航天飞行器的"翅膀"越来越硬,它们不仅飞出了地球,而且飞向了更遥远的宇宙空间。不过,当它们进入太空前还在地球上的时候却"寸步难行",不得不依靠汽车、火车、轮船这样的"代步工具",到了关键的时候还得求助航空技术这位"老兄"伸出手来拉兄弟一把。  相似文献   

4.
小月 《航天员》2010,(2):36-41
2010年2月1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对外宣布将取消"星座"计划,这枚"重磅炸弹"在美国航天界引起轩然大波,质疑声和反对声此起彼伏,国际社会高度关注。2009年,"星座"计划运载工具——"阿瑞斯"(Ares)火箭首飞成功的消息,还入选世界载人航天十大新闻。然而刚刚过去几个月的时间,"星座"计划便突然下马,令人始料不及。  相似文献   

5.
美国“民兵”3和“三叉戟”2导弹改进计划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入21世纪后,美国为了继续保持其核威慑的需求,确定了继续改进现役型号战略弹道导弹的发展方向,即用新技术对成熟的现役型号更新、延寿、改进,使"民兵"3导弹更新改进型和"三叉戟"2导弹延寿改进型的服役期分别延续到2020年和2040年以后。美国通过现役型号的改进计划,在21世纪头10年,保持了战略弹道导弹部署数量的稳定。美国国防部在2010年明确表示,要使"民兵"3导弹的服役期进一步延长到2030年,并将进行新型战略导弹的初始研究。  相似文献   

6.
八股文是明清时期用于科举考试的一种文体,从其产生到现代,批判之声不绝于耳。其实,八股文并非一无是处,仅从语言审美的角度对"破题"进行分析,就可发现其富有韵律美。"破题"是对题目的解读,被喻为"八股的小全篇"。"破题"凝结着士子们的语言智慧,在字里行间表现出了整齐、回环、抑扬的韵律美。  相似文献   

7.
现今,许多人都认为美国和俄罗斯的航天员们在地球轨道工作和生活是理所当然的,从"航天飞机-和平号"计划到现在的国际空间站,他们一直合作了很多年。但是,这两个"冷战"对手1 975年第一次在轨会面之前,如此的合作关系几乎不可能。  相似文献   

8.
天浪 《航天员》2010,(5):36-37
回首去日,可怕的不再可怕2010年9月13日,"火星500"计划的6名志愿者在试验舱里度过了第105个"飞行日",这项计划也顺利走完了它的第一程。无疑,这是一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志愿者们自然想到了和"火星500"计划第二阶段(105天实验)的志愿者们曾聊过的情况。  相似文献   

9.
沐照 《航天》2014,(9):6-9
2014年5月20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以下简称北航)校园内,伴随着鲜花和掌声,三位志愿者谢倍珍、董琛、王敏娟结束了105天的"宫中科学试验",从"月宫一号"密闭舱中走出。这标志着历经十年研究,北航研制的月球基地生命保障人工闭合生态系统地基实验装置"月宫一号"成功完成我国首次长期多人密闭试验。  相似文献   

10.
王敏  五轩摄影 《航天》2014,(1):12-13
嫦娥三号探测器,是我国第一个"有腿"的航天器,也是中国人首次用来尝试地外天体软着陆的航天器。"三姑娘"长什么样,与此前的嫦娥一号、二号相比有什么特点,是如何设计出来的?记者采访了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的有关专家。  相似文献   

11.
《航天器工程》2012,21(4):82-82
据NASA网站2012年6月13日报道,NASA的"核光谱望远镜阵列"(NuSTAR)在当日从太平洋中部海域发射入轨。发射时,轨道科学公司的L-1011"占星者"(Stargazer)载机先将"飞马座"(Pegasus)火箭及NuSTAR卫星悬挂在飞机机腹下方,一起运至空中;然后,火箭被抛落,  相似文献   

12.
《航天》2010,(6):58-58
北京一六一中培训中心成立于1997年,并从1999年起开始开展全国"少年宇航技师"的培训活动。学生们在这里学习航天基础知识,制作、发射模型火箭,参加航天科普活动,撰写航天科技小论文……十多年来,有数千人参加了培训,其中1000余人获得全国"少年宇航技师"三级证书,400余人获得全国"少年宇航技师"二级证书。  相似文献   

13.
栾玥 《航天员》2010,(5):58-59
当地时间2010年9月20日晚(北京时间21日上午),在通往佛罗里达州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的宽广大道上,一辆名为"阿波罗时代"的大型履带运输车缓缓行进,车上运载的便是初定于1 1月1日发射的"发现"号航天飞机。这将是"发现"号在航天飞机退役之前的最后一次飞行,也是谢幕之旅。  相似文献   

14.
尹怀勤 《航天》2010,(6):34-38
2010年4月25日,世界各地的天文学家共同迎来了哈勃空间望远镜的20岁生日。这个给人类对宇宙的认识带来了巨大变化的近地轨道望远镜,其所以能够工作这么长的时间,是与航天飞机多次载人上天在太空对其进行维修密不可分的。尤其是2009年5月,"阿特兰蒂斯"号航天飞机运载航天员在太空完成对哈勃望远镜的第五次维修任务,才使它"起死回生"。  相似文献   

15.
王庆国  徐春庆 《航天》2014,(9):52-55
2014年3月,俄罗斯媒体报道,俄罗斯总统普京原则上同意向中国出售最新型防空导弹武器系统——"凯旋"S-400,中俄双方正在就采购数量和价格进行谈判。S-400系统性能如何?与美国"爱国者"PAC-3相比如何?出口中国会产生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8日,俄罗斯"联盟TMA-M"载人飞船于顺利飞往国际空间站。该飞船是2002年发射的"联盟TMA"飞船的最新现代化改型,俄罗斯"能源"火箭航天集团第一副总设计师、  相似文献   

17.
《空间电子技术》2011,(3):61-61
"火星500"是由俄罗斯组织、多国参与的国际大型试验,其目的是探索人类模拟登陆火星过程中所能够耐受的一切,包括将来人类真正登陆火星所需要的必要生理保证和物质保障。  相似文献   

18.
2011年1月20日,美国航天局宣布,航天飞机在集体退役前将增加一次飞行任务,这"最后一飞"将由"阿特兰蒂斯"号于2011年6月28日执行。美航天局介绍说,在这次飞行中,"阿特兰蒂斯"号将携带名为"拉斐尔"的多功能后勤舱,  相似文献   

19.
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当天,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召开2011年知识产权工作会,系统总结了"十一五"期间知识产权工作取得的成绩,分析了当前和未来五年的形势,全面部署了"十二五"知识产权工作的重点任务。  相似文献   

20.
思飞 《航天》2014,(9):40-43
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6月22日报道,随着土星最大的卫星土卫六迎来夏至,该星球变暖,神秘"魔幻岛"浮现。这是科学家2013年通过"卡西尼"号探测器的雷达图像做出的新发现,刊登在22日出版的《自然-地学》杂志上。鉴于土卫六是太阳系中可能孕育生命的天体之一,因而人们对其新的发现较为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