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印度将与俄罗斯联合开展月球初航-2月球探测计划,其中俄罗斯负责提供新一代的“月球车”(Lunokhod),印度提供飞行模块和发射支持。“月球车”将于2011-2012年发射,旨在研究月球矿物资源。两国还可能联合研发新型载人航天器。此外,印俄两国正在运载火箭及其组件、两用系统和GLONASS导航系统及其任务控制、地面跟踪设备等领域开展合作。例如,印度参与研发了俄罗斯GLONASS-K导航卫星,从2009年起这些卫星将由印度火箭从印度发射。■印度将与俄罗斯合作开展多项航天计划@小光  相似文献   

2.
1995年2月6日,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成功地实现了与俄罗斯和平号空间站的首次交会活动,从而拉开了今后3年俄美联合载人航天的序幕。1994年6月,俄罗斯航天局(RKA)同美国航宇局(NASA)联合签署了一项载人航天合作协议。根据这项协议,在今后3年内,即1995~1997年,美国航天飞机将与和平号空间站进行7次对接并联合开发空间的科学实验活动。作为启动费,1994年美国支付给俄罗斯1亿美元,以后每年支付1亿美元。今年2月的交会活动,正是为以后的7次对接活动作准备。这次交会活动的成功,为将来的对接活…  相似文献   

3.
1993年5月,俄罗斯控制中心飞行部主任弗拉基米尔·索罗维约夫曾介绍了和平号空间站今后飞行计划的细节。半年后,能源公司又决定把替换现在轨乘员的计划推迟到1994年1月(已实施)。目的是完成美国波音公司的微重力下蛋白质品体生长试验并加紧回收试验样品。这一改变打乱了原来的载人飞行计划。俄罗斯除给波音公司进行的试验以优先权外,还同美国谈判有关美国派宇航员参加和平号空间站的飞行和美国航天飞机访问和平号空间站的问题。将根据谈判结果,最终确定新的和平号载人飞行计划。这一计划将是美俄未来共同载人空间站计划的前…  相似文献   

4.
10月17日,印度空间研制组织(ISRO)向辛格总理表达了用本国飞船和火箭在斯里哈里科塔发射场将印度航天员送入太空的意愿。据悉,总理未表达任何反对意见,也未做出同意或不同意的决定,按照程序,事情将在3到6个月内确定下来。  相似文献   

5.
2008年的世界航天活动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景象,各国基本完成了预定的发射计划,特别是欧洲、日本和中国,都顺利执行了重要的载人航天任务,印度也发射了盼望已久的第1个月球探测卫星。  相似文献   

6.
为了给计划在2015年进行的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做准备,印度航天员训练中心将在2012年建成。中心建设工作将耗资100亿卢比,占地超过40.5公顷,由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与印度空军航空医学研究所合建,地点在航空医学研究所所在的班加罗尔郊外,训练设施包括离心机和飞船模拟器等。  相似文献   

7.
按照计划,航天飞机将于2010年全部退役,美国航宇局因此在2005年实施了星座计划,开发新一代载人航天系统。以下图片将展现星座计划各部门的进展情况,包括“猎户座”乘员探索飞行器、战神1号和战神5号火箭以及它们的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8.
飞出地球、步入宇宙空间是人类早已梦寐以求的理想。我国在远古就有嫦娥奔月的美好传说。俄罗斯的航天技术理论奠基人——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曾预言:人类不会永远停留在地球上!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虽然没有思维来得那样快捷,但在1957年,人类终于将自己的第一个人造天...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联邦航天局10月称,俄罗斯将最早于2009年向环绕火星的卫星发射探测器。该局局长佩尔米诺夫说,正在研究实施这一项目,其目的是获得科学和技术数据。此外,这一项目还可以收集到有关太阳系其他星球的信息,其中包括未来行星际载人飞船人员将来可能会利用的潜在资源。他表示,就飞往其他星球的载人航天项目而言,  相似文献   

10.
经过5年的默默努力,两份重要商业合同的签订显示了印度航天的莫大气魄。这两份合同分别是与国际通信卫星组织(IN-TELSAT)、美地球观测卫星公司(Eosat)签订的。INTELSAT首次租用印度的卫星转发器。装有11个C波段转发器的卫星预计于1997年由俄罗斯质子号火箭发射,定位于东经83”的地球同步轨道上。此后10年内,印度可望收取1亿美元的租金。印度与Eosat的协议是今年的另一大合同。双方就美国关注的遥感产品市场化问题取得了原则上的一致。这些遥感产品来自于印度希望于2005年部署完毕的10…  相似文献   

11.
载人航天事业的特点是技术难度大和耗资巨大。世界各国,甚至美国和原苏联,都极难单独承受这种巨大的人力和财力的消耗,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航天事业的迅速发展。从另一方面讲,对宇宙的探索和开发会给全人类带来利益,应该是地球上整个人类的共同事业。因此,在载人航天领域进行广泛深入的国际合作是一个必然趋势。60年代的国际合作航天领域内国际合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代末、60年代初。在初期阶段,这种合作带有极大的局限性:(1)合作仅限于无人飞行方面;(2)国际合作只限于东西两大阵营内成员国之间。如1965年1…  相似文献   

12.
1993年9月12日,美国东部夏令时间7时45分(格林尼治时间11时45分),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57次飞行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第17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STS-51。主要任务是;一、施放美国先进通信技术卫星(ACTS)。卫星本体重3吨,耗资3.63亿美元,由轨道科学公司和马丁·玛丽埃塔公司制造的转移轨道级(TOS)助推器价值1亿美元。按照设计,ACTS卫星传输数据的速度比现有的通信卫星快20倍,并可试验将地面接收天线直径缩小到1.5英尺(合0.46米)…  相似文献   

13.
苏联现正实施一项长期的载人航天计划,它把空间站、载人/货运飞船和航天飞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航天基础。去年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发射成功使其信心倍增,同时也证明其已掌握了所需的复杂计算机技术。苏联一航天官员说:“现在,我们己具备了创造大型在轨基地的基本条件。”苏联长期航天计划的内容如下: 1.研制数架航天飞机——苏联打算至少建造3架航天飞机。苏联计划官员认为,3架航天飞机足以满足一段时期内需执行的在轨服务、  相似文献   

14.
阿龙 《国际太空》2001,(12):7-9
1 雄心勃勃□□多年以来 ,印度的航天计划都被一层神秘面纱所笼罩。但自 2 0 0 1年 4月印度成功将地球静止卫星运载火箭 - D1(GSL V-D1)送上天以来 ,关于印度未来航天计划的各种细节不时见诸报端。 2 0 0 1年 7月 7日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 (ISRO)主席卡斯图里兰甘在孟买表示 ,印度最雄心勃勃的探月计划将分为两个阶段 ,有关可行性研究的第 1阶段计划将在 3年内完成。目前 ,印度已指定一个特别工作组负责这项价值 35亿卢比(1美元 =47卢比 )的计划。如果 3年后可行性研究报告能够出炉 ,印度将对它进行评估和详细的复查 ,评估结束后 ,可能…  相似文献   

15.
2007月1月10日,印度用极轨卫星运载火箭-C7(PSLV-C7)成功发射了首个返回式太空舱--太空舱返回实验-1(SRE-1)和3颗卫星.这是2007年的世界首次发射,为该国实现载人航天计划迈出了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6.
江山 《太空探索》2012,(11):19-19
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拉达克里希南近日对媒体称,印度至少在未来5年内不会送人上天。他说,尽管印政府已批拨约15亿卢比(2800万美元)进行预先论证,但载人航天项目尚未获政府正式批准。印2006年宣布的最初规划提出要送两名航天员上天,进行一周的轨道飞行,  相似文献   

17.
2010年12月25日,印度用GSLV-F06运载火箭托举着GSAT-5P通信卫星从斯里哈里科塔航天发射中心点火起飞,不料升空148秒后,火箭突然偏离轨道,随之在空中猛烈爆炸,冒出浓烟大火,最后坠落大海。这使印度航天雄心遭遇严重挫折。  相似文献   

18.
2005年的航天发射从次数上讲,虽不像2004年那样有八箭十星,但长征火箭的五次发射,特别是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的圆满成功,仍飘溢出强烈的、把“自主创新”的内涵揭示得更加充分和更加深刻的信息。  相似文献   

19.
刘登锐 《国际太空》1999,(12):11-16
空间站的问世是载人航天技术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特别是1986年2月20日前苏联发射上天的和平号空间站,至今已在轨道上成功地飞行了近14年,创造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录。和平号空间站的长期载人飞行,是20世纪科学技术进步的一项伟大成就,在人类航天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它定于2000年2月~3月在太空“舞台”消失。在它即将退役之际,让我们再回眸一下和平号的发展历程以示纪念。1 最大的组合式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是航天员在太空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基地。和平号本体长13.13m,最大直径4.2m,质量21t,设计寿命…  相似文献   

20.
美国发现号航天飞机于1995年2月3日美国东部标准时间12时22分(格林尼治时间17时22分)从肯尼迪空间中心发射升空。这是美国航天飞机的第67次飞行和发现号航天飞机的第20次飞行,飞行任务代号为STS-63。这次飞行也是1995年内美航天飞机的首次飞行。因机上一个惯性测量装置发生故障,发射推迟一天,以进行更换。这次飞行的主要任务是:一、作为美俄空间合作协议的一部分,进行首次美航天飞机轨道器与和平号空间站交会/接近飞行。和平号空间站自1986年2月核心舱入轨以来,已绕地运行50000周,共有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