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7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与质量控制贯穿于机场沥青道面施工的全过程,只有按要求生产出高质量的沥青混合料,道面的施工质量才有保证。该文对比进行了系统地分析研究,提出了机场道面沥青混合料的生产与质量控制的内容和方法。  相似文献   

2.
本文对用沥青拌制储存式冷铺沥青混合料的方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一个常温条件下保存6个月的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方法。对提高道面快速修补速度、及时恢复机场使用功能、保障部队正常飞行训练具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为进一步研究性能更好的抢修材料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厦门高崎机场跑道道面损坏评价及其成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跑道为研究对象,在道面病害调查及机场有关数据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现场检测及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室内试验,对厦门高崎机场跑道道面的损坏性状进行了评价,道面损坏成因也给予了科学的分析,为沥青道面的损坏评价积累了数据,对沥青道面的材料性能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近些年民用航空事业的发展,飞机的总重量和轮胎压力不断提高,因此对机场跑道道面提出了更高的质量要求,不仅要求具有足够的承载力,而且要具有良好的使用品质。我国地域辽阔,温度差异大,有些地域气候复杂多变,使用沥青做跑道道面,对沥青各方面指标都有很高要求,现阶段沥青道面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①高温车辙及变形;②水损坏严重;③寒冷地区沥青道面温缩裂缝。而这些问题的存在又都与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性质有着密切的联系,为了解决  相似文献   

5.
本文介绍了袋装冷铺沥青混合料在生产温度、低温和负温条件下,抢修机场道面的做法及通过实践得出的结论,并对袋状冷铺沥青混合料的生产和包装等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沥青砼道面经过多年使用后,均需要进行改造,沥青砼加盖便是其中的一种方式,有的水泥砼道面也需要进行沥青砼加盖。新旧沥青混合料一起构成的道面结构,就其性能的好坏而言,新旧沥青混凝土加铺层能否有效粘合显然是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7.
在大量调研国内外机场沥青道面设计方法的基础上,介绍了国内外典型的机场沥青道面设计原理和方法:结合中国现有民用机场沥青道面设计规范,综合分析了各种设计方法的指标体系,探讨了现有设计方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中国的机场道面设计方法研究与发展进行了讨论,提出了一些规范修订的改进建议,为中国民用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设计理论的完善和修订提供一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8.
阐述了香港赤腊角机场刚性道面设计、材料选择和施工方法等问题。道面结构的设计、优质材料的选择、合理的混合料设计、混合料施工机械选用,以及有效的养护措施和施工质量保证体系等,对于道面的长期性能来说都是特别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该项研究是以某机场为试验工程,针对湿陷性黄土地区机场跑道产生大面积沉陷而展开的研究课题。修复工程包括沉降原因分析及治理对策研究和道面修复技术研究两部分。本文论述了道面修复技术和道面质量保障技术的研究成果,探讨了用沥青砼修复沉陷道面的技术,并从材料筛选、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试验和施工工艺等方面探讨保证道面质量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机场道面有两种主要类型:水泥混凝土道面(又称刚性道面)和沥青混凝土道面(又称柔性道面)。水泥混凝土道面与沥青混凝土道面相比,具有刚度大、强度高、稳定性好、抗侵蚀能力强、使用耐久和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近年来,有关水泥混凝土道面设计、施工和材料等方面的科学研究和实践,使水泥混凝土道面在技术上日臻完善,经济上显示出优势,促进了水泥混凝土道面的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机场沥青道面结构设计方法与指标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详细分析了现有沥青道面结构类型、损坏模式、设计方法发展趋势和设计指标的选取,对适应新一代大型飞机的机场沥青道面设计方法与设计指标进行分析探讨。结果表明道面结构设计主要考虑疲劳开裂、轮辙和低温开裂等损坏模式;以CBR法为代表的经验法已不能适应新一代大型飞机复杂起落架的要求,力学经验法已成为道面设计方法发展的趋势;柔性沥青道面与半刚性道面设计指标的选取应该独立,分别采用相应结构层的应力、应变等指标控制对应损坏的出现。研究结果能满足B777、A380等新一代大型机的荷载要求,可为中国构建新的沥青道面设计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改性沥青可以改善普通沥青道面性能带来的缺陷。如高温软化、轮辙、泛油、低温开裂等。在机场柔性道面中得以广泛应用。本文通过对机场改性沥青技术要求、改性沥青技术标准、改性沥青混合料技术标准阐述其在机场道面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高木  舒欣 《机场工程》2002,(3):65-73
本文介绍了东京羽田国际机场扩建中,将原有道面拆除的混凝土块和沥青混凝土块回收并加以利用,使粒料的利用率高达70%;旧沥青掺和改性剂后,使其达到改善沥青性能,用于道面基层和底基层,对土质和其它细粒料加工为密度为1.0-1.2吨/米^3,抗压强度达到600千牛/米^2的轻混合料处理土,用作跑道和滑行道下的回填材料以减轻自重,减小对下部构筑物的压力。  相似文献   

14.
根据机场荷载和交通量特点,基于对沥青道面损坏形式和原因的分析,提出进行设计控制的指标;针对军用机场沥青道面的典型荷载和典型结构对指标进行大量计算分析,指出对沥青道面的性能要求主要是强度而不是变形,结构设计以半刚性基层、底基层的拉应力为主要设计指标,面层拉应力和剪应力作为一定条件下的验算指标。  相似文献   

15.
<正>我国目前水泥混凝土道面加铺沥青混凝土道面多在公路桥梁及市政主干路面采用,在民航机场道面采用较少,同时低温环境下沥青混合料添加温拌剂施工在民航业内尚未进行过此项探索,因此需对其铺装关键性技术进行研究,通过研究在添加沥青质量3.5%的温拌剂情况下能够有效降低样本的成型温度,满足施工技术要求的道面成型温度140℃~156℃,加铺层结构稳定,观感良好,较大地缩短施工周期,有效降低工程成本。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香港赤腊角(CLK)新机场柔性道面的设计、道面类型和材料、设备的选择以及采用的施工方法。对机场道面的长期性能来说,尤其重要的是道面的设计、优质材料的选择、适宜的混合料设计、混合、摊铺和压实设备的合理使用以及有效的质量保证和控制体系。  相似文献   

17.
李长征 《机场建设》2005,(2):9-11,15
目前我国机场道面普遍采用水泥混凝土道面,而国际上采用沥青混凝土道面的机场明显多于采用水泥混凝土道面的机场。沥青混凝土道面外表美观,飞机滑跑舒适,噪音低,由于其“柔”的特点,对地基沉降有一定的适应性,不会出现很大的破坏,且破坏后容易修复,有利于分期修建。相信今后我国采用沥青混凝土道面的机场会逐渐增加。由于目前我国采用沥青混凝土道面的机场较少,观测资料相对缺乏,  相似文献   

18.
混凝土泌水是个技术难题,道面混凝土与水工、海工混凝土一样,时常遇到泌水现象。本文着重分析了道面砼混合料泌水的机理,泌水对道面混凝土质量的影响,影响道面混凝土泌水的因素,提出了解决道面混凝土泌水的措施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由于沥青混凝土道面属于柔性道面,采用机械化连续施工,竣工后道面平整度好,飞机起飞降落时,乘客感到平稳舒适。近年来在我国机场建设中,应用沥青混凝土修建机场道面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机场道面加铺改造中发挥其优越性,飞机可以不转场、不停航,利用夜间进行施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十分显著。但是,如果沥青混凝土道面的质量控制不好,将会引起早期破损,增大养护费用,影响飞行安全。[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TheOverlayTechniqueStudyofAsphaltConcreteonthePavementRefurbishmentinShanghaiHongqiaoAirport上海虹桥机场道面最早是水泥混凝土道面,因破损严重曾于1991年对跑道和平行滑行道进行过一次沥青混凝土盖被。由于近年来飞机架次的大幅度增加及机型的不断增大,使得道面的使用性能呈逐年下降趋势,对B机的正常运行和飞行安全带来隐患。经过多次论证,1995年决定对虹桥机场道面进行再次整修,并于1998年完工。由于这是我国民航机场第一个进行第二次沥青混凝土盖被的机场,技术难点较多。本文将结合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道面再次整修设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