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本文在文献[1,2]工作基础上,提出用Riccati传递矩阵原理建立转子支承系统的特征盘运动微分方程,并作了理论推导及实例分析。 一、特征盘运动微分方程的导出 为了一般性起见,设内、外转子的特征盘均为转子中间的某一盘,如图1所示。设从左边界传递到此特征盘的左端面为n段,从右边 相似文献
2.
本文提出了借传递矩阵法建立“特征盘”的运动方程,然后借直接积分法求解,用以求转子-支承系统的临界转速、振型、不平衡响应、及稳定性分析的方法。导出了在考虑其本身的转动惯量、质量、剪切应力影响下的轴段传递矩阵。以实例说明了借传递矩阵法建立“特征”微分方程组的过程。计算与实测了一个模型转子-支承系统的不平衡响应、临界转速及振型,二者基本吻合。 相似文献
3.
祁树胜 《西安航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1,19(3):24-27
控制系统最优化的概念包含性能指标的选择以及获得受物理条件限制的最佳控制系统设计这二部分。最佳控制系统和理想最佳控制系统之间的差别在于前受物理条件限制下可达到的最好结果;后是不可能达到的目标。本首先研究离散-时间系统的时间-最优控制系统,然后讨论连续时间系统的时间-最优控制系统。 相似文献
4.
5.
6.
本文提出的传递短阵阻抗耦合法,应用子结构综合的概念与机械阻抗数据的耦合,将传统的传递矩阵法推广应用到具有中介支承与异型结构的多转子、多支承的复杂转子支承系统,包括轴对称的与具有正交特性的无阻尼与阻尼系统的固有特性的分析。既可全部用数值计算,也可部分的与试验数据相结合,是一种精度高、成本低、适宜工程应用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7.
8.
根据梁的振动微分方程的解,推导出了考虑梁的分布质量时的梁单元传递矩阵公式.通过算例分析,在计算转子各点的振型及不平衡响应时它能有效地提高计算精度. 相似文献
9.
在计及轴向力作用并考虑剪切变形的情况下 ,本文对转子轴段的受力与变形状态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导出了两种不同形式的等直截面轴段传递矩阵精确公式。实例分析及其与实验结果的对比 ,不仅表明了轴向力对转子支承系统的动力特性确实存在着不宜忽略的影响 ,同时也验证了精确公式的良好准确性。 相似文献
10.
研究了无向连通图条件下带有输入延时的多智能体离散时间系统一致性问题,分析了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问题和离散时间系统稳定性之间的本质联系。利用广义Nyquist稳定性判定准则和矩阵特征值相关理论,推导出多智能体离散时间系统在信息交换拓扑为无向连通图且带有输入延时的条件下达到渐近一致的充分条件。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相符,在无向连通图条件下,当输入延时小于或等于该充分条件给出的标准延时,多智能体系统可以达到渐进一致。 相似文献
11.
提出了计算转子系统瞬态响应的精细迭代积分方法。采用精细积分法计算状态转移矩阵,可以得到齐次方程的精确解;结合轴承所提供的油膜力的特点,提出一种隐式积分法,允许使用较大的步长,并对各矩阵及向量适当分块,使非线形方程组的维数大为减小。此方法无条件稳定,可以保证较高的精度与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文采用有限元素法分析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学问题。给出了模拟转子-轴承系统的动力分析程序(FEPRS程序),该系统由刚性盘、弹性分布参量有限转子元素及离散轴承组成。用该程序能计算任何复杂转子系统在各种进动状态下的进动频率,并由计算机自动绘制相应的振型曲线。 相似文献
13.
14.
<正> 转子-支承-机匣系统动力特性分析有限元法在分析中可以计及单元的质量连续分布特性和变截面特性,利用这一特点来改进工程中目前常用的等直截面无质量杆传递矩阵法(以下简称方法2)即可得到计及单元的质量连续性和变截面特性的传递矩阵法(以下简称方法1)。有限元法用于旋转机械动力特性分析时所采用的基本单元常为2结点杆单元或壳单元。 相似文献
15.
利用非线性摄动等式,推导了实对称矩阵的重特征值模态灵敏度计算公式。该方法的优点是保持了原特征系统矩阵的对称性和带宽。数值算例表明该方法精度高,易于计算和实施。 相似文献
16.
尾旋自动防止系统非线性解耦控制律综合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非线性解耦控制理论应用于飞机尾旋自动防止系统中,给出一种考虑尾旋动态特性的解耦控制律综合方法。根据某架现代战斗机的数学模型,用这种方法设计了用升降舵、副翼、方向舵对迎角、侧滑角和滚转角速度解耦的尾旋自动防止控制律。相应的闭环系统数字仿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对非线性系统的反演设计方法进行综述,对该领域的某些重要的概念和思想进行了阐述,指出了未来的主要研究方向,期望对这一领域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一种非线性系统精确线性化的新方法——微分几何法,它是采用微分流形的概念,通过状态空间的微分同胚变换和状态反馈控制使得非线性系统线性化。文中在给出其基本概念的基础上,讨论了单输入单输出系统和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精确线性化方法及其在直升机控制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