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介绍了虚拟仪器技术的基本概念,并结合具体的起落架落震试验要求,利用VXI/VEE虚拟仪器软件开发平台,构建了一套包括七个功能子模块的起落架落震试验测试分析系统。通过试验证明,该系统有效地改善和提高了起落架落震试验的测试精度和自动化程度。  相似文献   

2.
起转和回弹载荷的模拟是影响起落架落震试验结果的重要因素。通过在立柱式落震试验台上进行不同模拟跑道的起落架带转落震试验,得到了某些典型起转和回弹载荷模拟情况下的落震试验结果。通过对这些落震试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了在立柱式落震试验台上进行落震试验时合理的起转和回弹载荷的模拟方式。研究结果表明 :在立柱式落震试验台上进行起落架落震试验时,使用合理的起转和回弹载荷的模拟方式,可以将机轮与模拟跑道之间定点摩擦对试验结果的影响减到最小。  相似文献   

3.
起落架落震试验测试系统的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能动地我国起落架落震试验测试系统发展的现状进行分析,指出了落震试验测试系统所存在的问题,说明了未来的发展重点及方向。  相似文献   

4.
金秀芬  李凯 《航空工程进展》2012,3(4):453-456,504
起落架是飞机的重要组成部件,起落架缓冲器的设计好坏必须经过落震试验的验证。2001年5月9日FAA颁布的N0.25-103修正案对起落架落震试验要求进行了修订。本文对该修正案提出的原因进行说明,并以修正案的内容为基础,与CCAR-25-R3版进行详细地对比和影响分析;通过对起落架动态特性的解析,提出起落架落震试验修正案的验证思路。结果表明:落震试验方法没有本质变化,但是对于试验目的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研究结果可为起落架落震试验的验证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针对多轮多支柱起落架落震试验的技术需要,通过调节支柱相对高度差方法等效支柱变间距试验,消除了因间距变大给夹具刚度可能带来的影响,节约了试验成本;研制了一套用于多支柱的测量平台,实现了多支柱起落架落震试验的载荷测量,应用新的机轮带转方案,解决了多机轮同步同速带转关键技术.结果表明测试系统稳定可靠,试验结果可以作为多轮多支柱起落架方案设计和理论研究的依据.此次试验也可为国内落震试验拓展新思路和新方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杜金柱  孟凡星  卢学峰 《航空学报》2018,39(4):221375-221375
为通过理论分析建立一套用于起落架落震试验评定的基本准则,提出了一种使用起落架缓冲系统设计要求或其等效形式进行落震试验评定的方法,并从能量分析的角度给出了适用于陆基飞机起落架落震试验评定的统一设计要求。对于在落震试验中无法直接验证的耗能设计要求,通过能量等效的方法,研究了不同落震试验方法中的等效形式。对于仿升法落震试验,提出了利用反行程阻尼系数进行耗能评定,并建立了反行程阻尼系数与缓冲系统消耗能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在此基础之上,结合正反行程时间的限制条件,给出了耗能极值问题的计算方法。对于减缩质量法落震试验,建立了缓冲系统耗能系数和机轮不跳离地面之间的联系,研究了随过载增大实现机轮不跳离地面的可行性。最后,研究了两种落震试验方法的能力范围,并给出减缩质量法和仿升法等效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以某型飞机前起落架为研究对象,利用CATIA建立数字化样机并导入到ADAMS/Aircraft中建立落震虚拟样机。建立了起落架落震动力学仿真分析模型,对缓冲支柱力和轮胎的航向力、垂向力分别进行了建模。进行了设计着陆试验的落震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小于5%。进而进行了充填参数容差和储备能量试验的落震仿真分析,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相差均小于5%。模型能够有效地模拟落震试验,为下一步的改型设计奠定了基础,有一定的工程应用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飞机起落架落震试验数值模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大型商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某机起落架建模,并进行落震试验数值模拟。通过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的比较,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为落震试验数值模拟提供了一种新的手段。  相似文献   

9.
固定翼舰载机的全机落震是飞机设计和研究的关键技术之一,舰载机应通过在试验室实施的全尺寸飞机落震试验,考核飞机在各边界着舰条件下的强度。飞机起落架和机身各部件应承受巨大的冲击载荷而不产生结构失效,以此验证机体的结构完整性。基于对飞机设计和试验规范的分析研究,本文给出了全机落震试验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0.
舰载机全机落震试验是在实验室环境下测试舰载机着舰时结构动态载荷、动态响应以及机载设备冲击环境下功能可靠性的重要试验手段。本文提出了舰载机全机落震试验的试验方法,并对试验过程中机翼升力模拟、试验件下沉速度控制、试验件航向速度模拟及机体动态载荷测试等试验过程中的关键技术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并通过试验对技术方案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全机落震试验系统验证了试验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为舰载机着舰动态载荷及响应的测试提供了可行的试验方法,并为舰载机研制提供可靠的试验数据。  相似文献   

11.
落震试验机轮水平载荷测量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三点支撑落震平台的受力情况,考虑了平台的刚体惯性力及通过实测标定的支撑柱与平台之间的摩擦力,从而改进了现有落震平台测量机轮水平载荷的方法,并在落震试验中得到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飞机起落架受冲击载荷时的功量吸收状况,须在起落架落震试验中,对飞机着陆瞬间起落架机轮在空间三个方向上冲击位移的动态变化量进行测量。为此,本文设计了四自由度空间定位装置,并使其与计算机连接,实现了落震试验过程中,起落架在高速冲击状态下机轮三向位移的有效测量与记录。  相似文献   

13.
考虑机体弹性的起落架着陆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首先建立机身的有限元模型,该模型的模态与全机地面共振(GVT)试验测得模态相吻合.然后分析起落架缓冲器受力,并编制程序,计算出相关的曲线,LMS仿真平台调用上述曲线对单个起落架进行仿真,在单个起落架仿真结果与落震试验结果吻合的基础上,对某型飞机进行刚性机身全机落震仿真分析.最后调用机身有限元模型进行柔性机身全机落震仿真...  相似文献   

14.
着陆缓冲装置的性能主要依靠缓冲器来实现,而缓冲器的仿真建模是虚拟样机设计的关键,传统的缓冲器建模方法主要采用理论公式法,其精度较难确定。根据无人机的使用要求,设计一种适用于伞降回收的滑橇缓冲方案;运用缓冲器静压试验及缓冲器落震试验数据曲线建立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基于缓冲器动力学模型研究全机多刚体落震模型,对无人机着陆缓冲过程的动态特性进行仿真分析;应用有限元技术对滑橇结构动态响应进行非线性动力学仿真分析,并根据仿真结果优化滑橇缓冲装置设计参数。结果表明:仿真结果与全机落震试验结果相吻合;所建立的无人机落震模型精度较高,满足工程需要,能极大地减少试验成本,缩短研制周期。  相似文献   

15.
介绍HPVEE环境下针对HPVXI采集器的数据采集程序和Delphi语言环境下的数据处理程序,以及所形成的一套先进的起落架落震试验测试系统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6.
飞机起落架着陆撞击动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有油—气式缓冲器结构形式.针对模拟起落架着陆撞击过程的落震试验模型.考虑起落架航向刚度和阻尼的影响,依据撞击过程中各变量间的运动关系.建立了描述着陆过程中的运动微分方程组.并采用龙格库塔法对运动微分方程组进行求解。最后采用该方法对K8飞机主起落架(单腔)和某机起落架(双腔)落震试验过程进行了模拟.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发现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17.
一种自适应双腔缓冲器动力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一种基于弹簧自适应控制油孔面积的双气腔双油腔缓冲器动力学模型和分析方法,同时也建立了一种三维摇臂式起落架着陆动力学模型。对某飞机起落架着陆缓冲性能进行了计算分析,并进行了落震试验验证,结果证明了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和分析方法是正确的,并已成功地应用于工程。  相似文献   

18.
缓冲性能是气垫式起落系统的一个重要功能,基于以某型地效飞行器为背景的气垫式起落系统方案设计,建立了气垫式起落系统落震仿真模型.利用有限元理论和LS-DYNA仿真平台对气垫式起落系统缓冲性能进行仿真分析.结果表明气垫式起落系统在落震过程中未出现反弹,气囊最大压缩位移为1.015 m,小于允许最大压缩位移1.502 m;整个落震过程出现的最大过载为2.87 g,小于允许最大过载3 g.验证了气垫式起落系统在落震过程中缓冲行程及缓冲性能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9.
基于ADAMS/Aircraft的大型飞机起落架动态性能仿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利用ADAMS/Aircraft建立了支柱式起落架虚拟样机模型及全机虚拟样机模型,对建立的起落架缓冲系统进行了受力分析。应用以上建立的模型,分别进行了主起落架落震仿真试验和全机着陆动力学仿真试验,并分析了仿真试验结果。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起落架能够满足飞机着陆性能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徐明 《洪都科技》1990,(4):17-22
本文总结了近几年来在消化引进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计算机辅助振动试验(CAVT)系统的几点体会。该系统包括:计算机辅助飞机模态—颤振实时分析系统;计算机辅助振动测量分析和控制系统;16路信号并行高速采集分析系统;计算机辅助模态分析系统;飞机起落架落震试验分析系统等。经过两年多的使用证明:该系统软硬件是可靠的,已在公司产品研制中发挥了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