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迟惑 《太空探索》2012,(5):14-18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电影《星球大战》及其同名小说就风靡世界,在中国也拥有大量拥趸,许多青少年是被这本小说点燃了对宇宙和航天的兴趣。在《星球大战》中,有两个主角是机器人。其中一个是不会说话的维修机器人,叫做R2D2,小说的中文版中称它为"阿图迪图";另外一个是碎嘴唠叨的勤务机器人,叫做C-3PO,中文版中称它为"希斯瑞普"。两人一唱一和,为影片和  相似文献   

2.
正2019年12月12日,美国空军与国防部战略能力办公室在加利福尼亚州范登堡空军基地开展陆基中程弹道导弹飞行试验,导弹飞行超过500公里后落入太平洋。此前美国退出《中导条约》后曾成功试射一枚陆基中程巡航导弹,本次试验是美国退约后首次试射陆基中程弹道导弹。那么美国为什么要退出《中导条约》?退出后又干了些什么呢?《中导条约》全面废止  相似文献   

3.
正平行宇宙的概念从何而来?科幻显然是源头之一:20世纪60年代,《星际迷航》里的柯克船长在《魔镜,魔镜》一集里遇到了"另一个自己",而菲利普·迪克的小说《高堡奇人》(1963)则幻想了一个美国是纳粹傀儡政府的平行世界。自那时起,平行宇宙的想法就进入了主流,一系列文艺作品为我们提供了其他世界的图景,其中包括浪漫喜剧《滑动的门》(1998),以及菲利普·罗斯的小说《反美阴谋》(2004)中令人毛骨悚然的"万一呢"的假设(这部小说设想反犹太飞行家查尔斯·林德伯格在1940年的总统大选中击败了罗斯福)。但也有科学依据支持  相似文献   

4.
正近几年,在很短时间内,陆续发现了一些史前绘画,它们的绘制年代更为久远。这些发现证实人类最早的艺术之灵不单单产生于人类祖先的堂兄尼安德特人的心中。那么谁是艺术之父?我们?尼安德特人?会不会我们不过是继承着我们与尼安德特人生活在5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的艺术呢?艺术之源是在欧洲还是在东南亚?回答这些问题之前,还是让我们参观  相似文献   

5.
正研究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的基因,可以帮助我们复原欧洲和亚洲的人类演变过程。但是,在地球的另一处,被誉为"人类的家园"的非洲曾经发生过什么事呢?这里的人科是如何进化的呢?俾格米人2011年9月,亚利桑那大学的遗传研究小组组长马依克·哈姆米尔宣称:"我们已经找到今天人类的祖先在非洲杂交的遗迹。"其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  相似文献   

6.
<正>据法新社报道,法国科研人员日前宣称,木星冰冷的卫星木卫二可能拥有与地球类似的活动构造板块。由于此前科学界一直认为,板块构造是地球所独有的,因而这一新发现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原来的研究曾提出木卫二生命假说,新的研究成果又充实了此一结论。那么,木卫二对人类的宜居性到底有多大?未来人类又将如何探测它呢?或拥有板块结构木星是太阳的第五颗行星,也是  相似文献   

7.
美国影片《天地大冲撞》的上映,引发了人们对近地天体的关注。什么是近地天体?它们究竟会不会撞上地球?如果撞上地球会产生什么后果,一系列有关人类生存与命运的问题由此而生。为此,我们特请中国科学院北京天文台副研究员、北京天文台施密特CCD小行星计划的王持者朱进先生撰写此文,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正>社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复杂,机器越来越智能化,人类对机器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会不会有那么一天,机器或机器人具备了自主意识和自我设计的能力,进而群体反叛人类,甚至把人类置于其有效控制之下,最终成为掌控地球的新势力?在北京电视台《非常故事汇》节目录制现场,放过科幻电影《机械公敌》那惊心动魄的片断之后,主持人英达把问题抛给了王渝生和我  相似文献   

9.
张森凤 《飞碟探索》2010,(10):34-35
<正>机器人(Robot)是捷克作家查培克在20世纪20年代写的剧本《罗莎姆万能机器人公司》中的主角。它的出现给人类大家庭增加了一个新的家族。是科幻作家笔下最感兴趣的题材,对于未来的世界,机器人将充当什么样的角色呢?  相似文献   

10.
宗合 《太空探索》2005,(6):16-17
岁月的时光已经流逝了35年,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1970年4月24日那一天,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一一东方红一号卫星,从太空中传来的东方红乐曲声,强烈地震撼了全世界亿万人的心。那么这首《东方红》乐曲又是如何上天的呢?  相似文献   

11.
有关飞碟的种种说法中,哪一种说法是最不可思议的呢?对于这个问题,专门从事飞碟研究的人可能得用半天的时间来辩论。会不会是乔治·亚当斯基的冒险故事,还是深入新墨西哥的杜尔西地下设施(据说,这里外星人存放着人类的躯体)的故事?但是,如果将范围缩小,并问飞碟的主要研究者,哪  相似文献   

12.
陶晶 《飞碟探索》2011,(4):34-36
古代的太空人:这个术语有它特殊的含义,掺杂着“失落的古代文明”、“外星人造访早期的地球文明”、还有“高智能的冒险”等。年少时读过科幻小说的人,都不会忘记那些精彩的短篇小说,小说的最后都是以在太空旅行者们或自行降落、或因飞行器失事而最终登陆地球而告终的。因此,当埃利希·冯·丹尼肯的作品《众神的战车》问世时,  相似文献   

13.
太空绳     
当人类起初考虑要在月球和地球之外的其他星球上定居时,他们可能不会想到用现代火箭技术。相反,太空旅行和定居可能会依赖于一项在有历史记载以前就发明的技术——绳子。怎样只用绳子就能推动物体穿越太空呢?让我们先考虑两种情景:第一种情景是两个人造卫星用一根粗粗的绳索连着,其中一个卫星可以用这根绳子把另一个扔到另一个轨道,就像是猎  相似文献   

14.
具有人类特征的机器人早在古代希腊就已存在?有关它们的描述纯属虚构吗?难道它们是现代人类黎明时分所发生的一些事件的遥远共鸣吗?切勿仓促做出结论.相反,应当从回顾历史的角度来审视这些古代的神话.  相似文献   

15.
<正>《流浪地球》中,人类要带着地球飞往哪里呢?当然是越近的地方越好了。我们知道,距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是"比邻星",只有4.2光年。当然,4.2光年对于我们来说也是巨大的空间尺度了,要知道1光年大约等于9.5万亿公里。目前,飞往外太空的最快探测器  相似文献   

16.
有读者来信问,宇航员在太空吃的全是“牙膏”状的食品吗?他们穿什么衣服呢?为回答这两个问题,我们特选辑美国中小学生太空课堂中的一些内容编成此文。  相似文献   

17.
2012来了,传说中和电影里描述的世界末日真的要来了吗?其实只要具有科学与理性精神,就会认识到"末日预言"只是谣言而已。本刊同时选编《2012,世界末日还是谣言末日?》及《彗星会撞上地球吗?》两篇文章,一方面是辟"世界末日"之谣,另一方面,是想提示人类应有危机意识,通过科学手段找到应对可能发生的地球灾难的办法。毕竟居安还要思危。  相似文献   

18.
茫茫大海,点点白帆,一叶扁舟既然可以往来于天涯海角,那么,浩瀚宇宙,耿耿银河,是否也可以乘帆船横渡呢?众所周知,江河湖海里的帆船曾是我们人类的重要水上交通和运输工具,由于蒸汽机和内燃机的发明和运用,这种较为古老原始的帆船才逐渐退伍了,慢慢让位于动力船.可是,航天科学家受帆船启发而设计了太阳帆船.科学技术的进步给帆船安上了翅膀,它不久的将来就要星海扬帆,展翅飞翔在太空了.  相似文献   

19.
随着和平号空间站轰轰烈烈地谢幕,人们不禁把担心的目光再次投向太空,投向那些正在运行或遭遗弃的航天器,会不会又有什么要掉下来呢? 好大一个垃圾场 和平号共运行了15年,航天员在上面进行了大量的科学实验,这些科学研究对人类作出了贡献,但  相似文献   

20.
机器人是20世纪人类的伟大发明之一,它的身影活跃在空间、天空、地面、大洋海底,从工业拓广到农、林、牧、渔,甚至进入寻常百姓家,人类在与机器人共处中也常常有一些隐忧,机器人会不会发疯?会不会有朝一日统治人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