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解决铝合金点焊问题,红安机械制造公司已将普通直流点焊机,改装为储能点焊机,于七三年九月改装成功,用于生产。 一、工作原理 网路交流电压提升后整流,使电容器充电,焊接时通过放电开关和焊接变压器初级绕组接通,利用感应到次级绕组中的电能进行焊接。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利用 80C196KC数字单片机通过所编制软件方式实现的模糊控制系统。该系统可以在焊接过程中消除网路电压波动对 CO2短路过渡焊电弧电压的影响,达到稳定短路过渡频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点焊工艺目前已广泛地应用于航空工业。点焊质量的无损检测是推广点焊工艺的关键一环,引起了有关人员的极大重视。六九年我厂与六二五所协作研究成功点焊超声波自动检测方法。这种方法不仅能及时地发现焊点内的裂纹、飞溅、缩孔等缺陷,而且还能可靠地检测出焊点内的危险缺陷——脱点,又能粗略地估算焊点熔化核心的大小。同时能做到边点焊、  相似文献   

4.
漆包线和绝缘材料的击穿试验是衡量材料电气性能的主要项目之一,不同的材料所能承受电压的高低差别很大。有的几百伏就击穿了,如电容器纸,有的要几千伏,如电绝缘纸板,漆包线等。有的要到数万伏的电压,如云母片、漆绸等。有的材料则要在直流下进行击穿试验,如氟一4薄膜等。为了满足生产需要,我们自行设计制造了一台交直流击穿试验装置,它可作低压击穿,高压击穿,还可作高压直流击穿。一般材料都可在此仪器上进行击穿和耐  相似文献   

5.
点焊一步法     
我车间是摩托车钣金、冲压、机加综合性钳焊车间。摩托车上有很多中小型钣金零件,通过点焊进行组合。由于点焊工艺流程长,点焊质量不稳定,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如何简化点焊工艺流程,缩短产品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率,是我车间亟待解决的一个新课题。83年长江750G和警车试制转入批生产时,我们选用前大灯套筒进行工艺流程的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  相似文献   

6.
飞机雷电防护的适航要求与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人类诞生以来,对雷电就产生了许多美丽的遐想和神话传说。也许正是雷电,使人类懂得了火,从而给人类带来最初的文明与进步,但对于人类的航空活动来说,雷电则是危险的。雷电是由大气层中不同湿度和温度的气流相对运动而形成的自然现象,一般分布在15千米左右以下的空间内,雷电电压可高达亿伏以上量级,当云层之间或云层对地之间的电场强度达到约1000千伏每米量级时,大气就会被电离,形成导电的等离子体气流,从而产生泄放和中和电荷的等离子体导电通道。通道上电流巨大,温度极高,使通道上的气体瞬间膨胀,便产生了明亮耀眼的闪电和…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搅拌针长度对Al5754/Al6111搅拌摩擦点焊接头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保持轴肩压入深度为500μm条件下,搅拌针长度从1.6 mm增加到2.0 mm的过程中,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变化;当搅拌针长度继续增加到2.2 mm时,点焊接头的力学性能迅速提高。通过分析提出高度锯齿状的HOOK形貌是点焊接头力学性能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利用超声波水浸聚焦入射法对1 mm厚的SUS304奥氏体不锈钢板点焊接头进行超声C扫描成像检测;研究了不同焊接工艺参数下获得点焊接头的超声波C扫描图像特征,据此分析了接头的焊核直径,并与焊核切口端面尺寸进行了比较;对点焊接头进行了拉伸—剪切试验,测试了接头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超声波水浸聚焦入射法能够观测出点焊焊核直径,并能有效地观测出焊核内部形貌特征。当焊接电流为定值(4k A),供给压力为0.15 MPa时,接头出现飞溅、焊穿等缺陷,并且在超声波C扫描图像中能够清晰地反映出来;当供给压力为0.45 MPa时,虽然点焊焊核直径增大,且未出现焊接缺陷,但是过大的供给压力导致接头厚度变小,影响了接头抗拉强度。当供给压力为定值(0.4 MPa),焊接电流为9 k A时,在C扫描图像上同样反映出飞溅、焊穿等典型的焊接缺陷,此时接头的失效载荷及能量吸收值急剧下降。  相似文献   

9.
交流接触器广泛用于金属切削设备、动力设备及热、表处理等设备上,是我们常见的一种电器,其工作好坏,直接影响设备的运行。 近几年来,为了改善交流接触器的运行状态,国内普遍讨论并积极推广交流接触器无声运行技术。推广的方案很多,但不管是直流起动直流运行,还是交流起动直流运行,基本上大同小异,多是采用电容降压及二极管续流等方法。笔者于1978年将控制三台空压机的六只300安交流接触器改为直流运行,即属于此种方案,效果较好。但这种方案的缺点是续流二极管耐压要求高,且易被击穿,控制电压为220伏时,此管耐压要在800伏以上,线路较复杂。另外,这种方案只适用于不太频繁操作的设备上,如空压机、深井泵、风机等,而对于有时频繁动作的电炉等设备,不太适用。  相似文献   

10.
钢/铝异种金属的复合结构具有轻量化兼具良好结构性能的优势,在航空、航天和汽车制造领域具有极大的应用前景。点焊是制造这种结构的重要技术手段。但是,钢/铝异种金属在焊接过程中会产生脆性金属间化合物,传统的电阻点焊连接钢/铝异种金属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对钢/铝异种金属的点焊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广泛的调研,着重对电阻点焊技术、电阻铆焊技术、CMT点焊技术、超声波点焊技术和摩擦塞-铆复合点焊技术等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比较与分析,并对钢/铝异种金属点焊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前,点焊工艺已广泛地应用于航空工业。点焊质量的检验,一般是采用X光。这种方法的缺点,一是不容易检查出脱点和极小核心,二是必须在点焊后进行,因此不能及时发现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厂与六二五所共同试验成功点焊超声波自动检测方法,用这  相似文献   

12.
为了生产一种具有各种功能的稳定电源,决定采用装有大功率可控硅的电控系统。这些功能包括以下项目:恒流控制、遥控、大电流起弧、电流缓升、电流衰减、氩弧点焊、脉冲电流焊接等等,它同样地意味着进行反馈控制和监控电压和电流,于是,电流及用于各种功能的参考电压信号均能被稳定。平滑可控硅整流器的输出焊接电流以限制纹波电压同样也是非常重要的。电流范围从7  相似文献   

13.
我在《热处理电炉的炉温分布及其测定》(见《洪都科技》一九七五年第一期)一文中,提到过炉温分布自动测定装置。应用这套装置测量热处理电炉炉温分布,可以将炉膛里各点温度变化情况记录在同一记录纸上,便于比较各点温度并求出这个炉子的炉温差、炉温波动振幅和波动周期。这套装置有着象便携式电位差计一样高的分辨率,又有象自动平衡记录仪一样能自动记录和直读温度的优点。我们称它为“装置”,是因为它由两个仪器组合而成,即由一个便携式直流电位差计和一个自动平衡记录仪组成的。自动平衡记录仪的刻度常数在应用时标定。  相似文献   

14.
论点焊和凸焊中的飞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述了点焊和凸焊中产生金属飞溅是由于焊接压力不够形成的.提出了自感电流、电位差、塞贝克效应对产生焊接飞溅的影响,并分析电压和电流变化应以新的热量公式为依据和设计焊接压力的原则.  相似文献   

15.
为什么数控机床存在安全设计和安全维护问题呢?我们知道,普通机床用的动力电是380伏(线电压)和220伏(相电压)的交流电,而数控机床除此(强电)之外,还有供计算机用的低压直流电(弱电),如+5伏、+12伏、±20伏等。强电和弱电是两种性质和作用完全不同的电源。如果将强电误接在弱电上,就会  相似文献   

16.
我们采用碘钨灯作热源,对产品进行高温试验,使介质温度从20℃升到120℃,最高达270℃;油温从20℃升到100℃,最高达160℃。与过去采用蒸汽、电炉、管状加热器比较,不需要复杂的设备,提高了热效率,节省电能,并比较安全。使用实践表明,碘钨灯作热源,可以对空气或油液进行直接热交换,甚至可在高压状态下与油液进行直接热交换。我们应用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   

17.
可折叠铍青铜豆荚杆的焊接成型是该类豆荚杆研制的难点之一,本文对铍青铜豆荚杆的储能点焊工艺进行了研究,分析了工艺参数及热处理对焊接接头名义剪切强度的影响,给出了优选的工艺参数为焊接电压180 V、保压7 s。在最佳工艺条件下成型并经过340℃/2 h时效处理后,焊接接头的名义剪切强度由52 MPa提高到68 MPa。铍青铜焊接接头的名义剪切断口随着焊接电压的增大,从焊接接头区域向热影响区转移。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不同焊接电流下钛合金板胶接点焊接头的A扫描信号和C扫描图像特征,并进行了拉伸-剪切试验。结果表明:通过观察C扫描图像的特征与A扫描信号的变化,能够划分胶接点焊接头的胶层区、热影响区、熔合区、熔核区以及焊接缺陷;随着电流(7~10 k A)的逐渐增大,接头熔核直径呈递增趋势,相应的失效载荷从7 231.5增加到10 939.0 N;当电流为7 k A时,在C扫描图像上反映出飞溅缺陷,此时接头失效载荷远小于没有出现飞溅的接头,可见飞溅降低了胶接点焊接头的拉剪载荷。  相似文献   

19.
不锈钢点焊自适应控制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析了1Cr18Ni9Ti不锈钢点焊过程中的动态电阻变化特性,研究了点焊工艺、结构等对动态电阻的影响,提出了用“相对电阻”进行点焊质量自适应控制,研制了以“相对电阻”为质量判据的单片机点焊质量监控系统。  相似文献   

20.
低控制电压的杂交阻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希农  陈灵  张景绘 《航空学报》1998,19(2):220-223
提出一种用多层压电片和约束阻尼层在低控制电压下进行结构振动的杂交阻尼控制方式。基于各种材料的本构关系,导出了多层压电片作用在梁结构上的力和所施加的电压以及结构的运动之间的耦合关系和系统的控制微分方程。讨论了多层压电片附加位置的优化。仿真计算表明,这种杂交阻尼控制方式有着良好的振动抑制效果和较低的控制电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