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DMHS—H自动转报系统IP功能的分析,结合广州白云机场和广州区管中心两次转场期间DMHS—H系统的实际应用情况,介绍了如何充分利用DMHS自动转报系统的IP功能来解决远端用户的无缝接入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解决转报中专线的可靠性这一民航转报的难题,提出了转报高速网络备份手段的设计思想及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支线机场航班的流量不断增加,各种飞行信息量不断增大,对转报系统的处理速度和安全运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动转报系统的安全运行是支线机场运行系统安全性和可靠性的重要保障,直接关系到支线机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  相似文献   

4.
沈仲针  丘伟平 《民航科技》2001,(4):17-19,25
本文结合广州自动转报机的现状,提出了对现有的民航MV系列转报机的扩容方案,并在广州获得了扩容的成功,提高了主要用户的通信速率。在扩容的过程中设计了新2100板产品,在MV系列转报机中有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自动转报在民航通信系统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广州的在线转报机共有两套:一套是MV3600型,另一套是新引进的DMHS-M型,这两套转报机采用双机联网方式运作,它们担负着与民航总局、各大管理局、中南地区各个民航机场以及广州本场各终端用户之间进行空管AFTN和商务SITA电报的交换和传递任务,每天传递的电报总数大约十六万份。在维护这两套转报机的工作中,广州自动转报系统维护人员积累了一定的维护和故障处理经验。  相似文献   

6.
李妍 《机场建设》2005,(3):28-29,44
一、前言 综合电报处理系统是将来自转报机的各类空中交通管制部门所使用的电报进行识别和处理,通过统一格式和使用识别的方式,达到管制部门可进行人机界面直接处理的要求,并与飞行计划、飞行动态电报及相关的航班信息连接,为空中交通管制服务提供电报处理信息、场内航班信息,加工、发布与飞行计划相关信息的综合电报处理系统。  相似文献   

7.
简讯(二)     
民航电信DMHS系统通过入网审定DMHSGottheOnlineApproval由民航电信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开发成功的新一代自动转报机系统一D14llS电报及信息处理系统,9月17一18日在云南省昆明市通过了民航总局空管局组织的专家鉴定,并获得入网批准。在此次DMHS系统入网审定会上,民航电信公司副总经理村明向与会的专家组成员介绍了DMHS项目的开发、研制及系统所具有的新功能,并回答了有关专家的提问;昆明机场、浦东机场航管站代表用户单位宣读了用户试用意见,对DMHS系统表示满意专家组随后又来到昆明机场航管站机房观看了DMHS系统的实际运行…  相似文献   

8.
控制增稳系统与机械操纵系统交联仿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首先建立了控制增稳系统(CAS)与机械操纵系统(MCS)的交联耦合模型,通过对某机飞行操纵系统数学仿真与铁乌台架实测曲线比较,验证了它的正确性;然后对某机中存在的交联振荡进行了分析,通过分析发现了影响振荡的最关键的系统参量为操纵系统后段质量和CAS控制权限;最后提出了减缓振荡的办法,找出了产生振荡的根源。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空间站各系统密封材料的使用环境及对材料的性能要求;对空间站中气动系统、推进系统和液压系统使用的密封材料进行了配方研制;重点对气动系统密封材料的环境适应性与空间卫生性给出了评估。结果表明,材料满足航天器使用环境的需要。  相似文献   

10.
为了提升国内装备飞机飞控系统研制的适航安全性水平,对力传感器进行了设计技术和试验应用数据研究,提出了采用力传感器对飞控系统的位移指令进行异构的设计思路。通过梳理飞机的需求和力传感器的使用情况,明确了典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针对某型飞机飞控系统典型力传感器的应用形式,对比指令位移传感器的数据,分析了其数据的特点,提出了飞控系统指令采用力传感器的数据处理方法;通过进一步提炼应用力传感器相关特点,明确其作为飞控系统非相似指令的应用需求,提升飞机系统的总体性能,为国内研发高安全性飞机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本文分析了助航灯光系统对机场运行天气标准的影响,对民用机场助航灯光系统设置作了探讨;另外提出了进近灯光高程度设计与机场地势设计进行协调,避免出现灯光趋净空的情况。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针对如何界定全国话音交换系统联网的概念,是否有必要进行中国民航的话音交换系统的联网,以及采用何种联网技术进行联网提出个人看法,以供讨论;同时,本文也对我国民航的多媒体通信网络的建设和发展前景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
针对单频单星座地基增强系统(GBAS)无法满足飞机III类精密进近与着陆导航性能需求的问题,提出了将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与全球定位系统(GPS)进行融合,构建一种新型的基于GPS/BDS的双频双星座GBAS。首先,分析了GBAS的工作原理,并对Hatch滤波器的误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一种适用于双频GBAS的无码载偏离载波相位平滑伪距算法;然后,对机载完好性算法进行了研究,给出了H0和H1假设下的机载保护级计算方法;最后,进行了系统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单星座GBAS不能满足飞机III类精密进近与着陆导航的性能需求,GPS和BDS融合后可见卫星个数得到提升,优化了卫星几何分布,进而使得系统的可用性由80.6081%提升到大于99.9999%。  相似文献   

14.
吴太欢  林麒  何升杰  柳汀  高忠信  王晓光 《航空学报》2020,41(9):123761-123761
研究绳系结构和绳索预紧力对全模颤振双索悬挂系统刚体模态频率的影响。首先,基于绳索并联机构理论,对双索悬挂系统进行静力学建模,引入加权矩阵,推导了双索悬挂系统静刚度模型;其次,建立双索悬挂系统无阻尼振荡方程,分析双索悬挂系统刚体模态频率变化规律;进而,搭建了双索悬挂系统地面样机,开展系统模态频率测试试验,研究系统刚体模态频率的影响因素及其变化规律;最后,参考试验结果修正所建数学模型。结果表明,随着绳索预紧力的增加,系统刚体模态频率呈上升趋势,但各阶刚体模态的固有频率上升速率不同,平动模态的固有频率受绳索预紧力影响比转动模态小得多;在转动模态方面,滚转模态的固有频率最大且上升快;在平动模态方面,升沉模态的固有频率大于横侧滑模态的固有频率;双索经过的机身前后滑轮与飞机模型质心之间的相对位置变化会不同程度地影响支撑系统俯仰模态、偏航模态的固有频率,但几乎不影响其滚转模态的固有频率。研究发现,通过控制悬挂绳索预紧力的大小,合理设计机身上的滑轮安装位置,能够有效降低双索悬挂系统刚体模态频率。研究结果对于优化设计全模颤振双索悬挂系统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对自修复飞控系统的关键技术--可重构飞控系统进行了论述。介绍了目前主要的一些重构控制方法的特点,并对控制算法的优缺点及实现条件进行了分析;针对已进行了的可重构飞控系统的飞行试验进行了分析,并对试验结果做出了评价;指出了未来可重构飞控系统的实现途径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6.
夏济宇  周洲  徐德  王正平 《航空学报》2023,(11):140-152
提出了一种适用于矢量电推进系统的气动-推进耦合模型,旨在通过结合理论模型与工程经验模型,实现对矢量电推进系统气动与推进性能的实时快速评估。为了准确描述系统的气动-推进耦合效应,首先,结合涵道推进增强系数公式与工程经验模型,建立涵道推进模型;紧接着建立了涵道气动模型,并基于推进效应影响完成了模型修正;然后,分析了涵道气流抽吸效应对机翼的影响,根据涵道是否倾转分别进行了讨论,完成了耦合推进系统的机翼增升模型的建立;最后,将所有模型统一至机体坐标系下,得到矢量电推进系统的气动-推进耦合模型,并依据CFD仿真计算进行了模型验证与分析。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气动-推进耦合模型可以准确描述涵道增推与机翼增升效应,能在极快的运算速度下保持较高精度,满足动力学系统与飞行控制系统的实时计算要求。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S/X航天测控与数据接收统一信道的概念,确定总体技术方案,并进行了信道设计;重点研究了利用高级在轨系统的插入业务实现伪码测距。  相似文献   

18.
根据襟翼电气操纵系统的通电故障,叙述了襟翼电气操纵系统功能、故障分析及线路改进过程。通过对机上线路的插头进行分解,进行导通和绝缘检测,排除了机上线路故障;通过对设计线路进行分析,发现在襟翼电气操纵系统与起落架收放操纵及信号系统的交联线路存在回流现象,致使在起落架收放操纵及信号系统通电检查时,襟翼系统不供电的情况下,电流从起落架信号断路器经过起落架信号盒,到襟翼系统的襟翼控制盒、襟翼电磁阀形成回路,导致襟翼在不给电的情况下被放下,设计原理存在严重的缺陷。提出了改进方案。和设计协商确认后,对襟翼电气操纵系统的原理、馈电图做了相应更改,对襟翼电气操纵系统与起落架收放操纵及信号系统进行了功能验证。试验证明:在线路改进后,襟翼电气操纵系统与起落架收放操纵及信号系统功能完好,而且故障得以排除,消除了重大的质量隐患。  相似文献   

19.
陈生发 《飞行试验》2000,(4):7-10,13
某型舰载反潜直升机攻潜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设计的以总线为传输方式的航空电子攻潜系统,为了验证该系统是否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分别对攻潜系统与IPS交连关系的正确性与可靠性;鱼雷投放时的入水角;攻潜系统、鱼雷投入控制的正确性、可靠性以及攻潜系统是否具备悬停、前飞和双机协同攻潜功能进行了试飞考虑,经专家评审,所采用的试飞技术及测试技术合理可行并具有一定的先进性。试飞结果表明,该型舰载反潜直长机反潜系统满足战术技术指标要求。  相似文献   

20.
田亮 《飞机工程》2006,(1):74-77
对国外大中型军用运输机货运系统常用的463L货运系统及其应用进行了简要的介绍。463L是一种从事后勤补给与空投任务的物资装卸系统,由航空终点站族;货物准备族;地面装卸族;飞机货物装卸族和非运输控制族5个相对独立但相互依存的设备族组成。对应用在A400M飞机上的主要设备的结构设计、承载能力、任务布局和空投方式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