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 毫秒
1.
太阳帆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简要阐述了太阳帆的概念、主要结构和技术,参考美国L’Garde公司的太阳帆展开设计,对涉及的充气及刚化予以概述,为研究分析太阳帆的展开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2.
文章简要阐述了太阳帆的概念、主要结构和技术,参考美国L’Garde公司的太阳帆展开设计,对涉及的充气及刚化予以概述,为研究分析太阳帆的展开技术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航天柔性展开结构技术及其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综述了航天柔性展开结构的技术特点及其在航天器中的研究应用情况,围绕航天柔性展开结构应用涉及的薄膜褶皱、充气张力结构的屈曲失稳、展开动力学、精度测试、刚化材料等关键理论和技术基础,评述了航天柔性结构技术应用中的关键问题及未来研究重点,最后给出了航天柔性展开结构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Al_2O_3纤维在空间充气式气动阻尼结构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分析了空间充气式气动阻尼结构(IADS)柔性热防护系统(TPS)的性能、特点和结构,及Al2O3纤维的性能,通过介绍美国充气式气球伞、充气式回收飞行器、充气阻尼式再入飞行器的TPS,对Al2O3纤维在IADS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5.
充气式空间可展开天线结构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气式空间可展开结构是国外空间结构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当前,充气天线是充气式空间可展开结构研究的重点和主要应用方向。文章首先概述了充气天线的结构特点以及应用前景,然后介绍了充气天线的国外研究情况,最后对充气天线涉及的充气薄膜材料技术、充气薄膜材料硬化技术、充气和展开技术、型面精度的摄影测量方法、充气天线制造技术以及结构设计与分析技术等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充气展开式结构在航天器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充气展开式结构是以柔性薄膜材料制造的可充气展开的一种新型结构,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成本低的特点。文章介绍了充气展开式结构的设计原理,以及充气展开式结构在航天器中的应用和研究现状,并对充气展开式结构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最后对其在我国航天活动中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空间展开结构具有能构建大型结构、轻质而且成本低廉的特点。在航天器中呈折叠状的空间结构在空间充气展开后,要呈刚化,使其不因温度变化而引起变形并且不会因空间碎片或流星体的碰撞而被损坏。文中提出了展开前的折叠方法和包装效率评估方法。提出了两种刚化薄膜,在储存状态下易于折叠并能保持其所有的性能。一种采用单层薄膜浸渍长储存寿命树脂基的三轴编织纤维,另一种采用宽广温度范围长储存寿命的交互编织纤维刚性薄膜。  相似文献   

8.
空间展开结构具有能构建大型结构、轻质而且成本低廉的特点。在航天器中呈折叠状的空间结构在空间充气展开后,要呈刚化,使其不因温度变化而引起变形并且不会因空间碎片或流星体的碰撞而被损坏。文中提出了展开前的折叠方法和包装效率评估方法。提出了两种刚化薄膜,在储存状态下易于折叠并能保持其所有的性能。一种采用单层薄膜浸渍长储存寿命树脂基的三轴编织纤维,另一种采用宽广温度范围长储存寿命的交互编织纤维刚性薄膜。  相似文献   

9.
缓冲气囊作为一种着陆缓冲手段,具有质量轻,折叠性能好,成本低等优势,成为了回收着陆领域的重点研究方向。自充式缓冲气囊是一种利用环境气体作为缓冲介质的缓冲气囊,其主要依靠骨架式充气结构作为缓冲气囊展开的驱动。通过这种设计,可以有效减少缓冲气囊充气装置的携气量,拓展缓冲气囊的应用范围。文章对自充式缓冲气囊的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并对自充式缓冲气囊的缓冲过程进行了仿真研究。研究过程主要针对骨架式充气结构充气压力对气囊缓冲性能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充气压力进行了优化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对骨架式充气结构的充气压力进行优化,可以改善自充式缓冲气囊的性能。最后,引用相关试验结果,对优化结果后的充气展开性能进行了佐证。  相似文献   

10.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材料成型固化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体积小,质量轻,可用于构建大型空间结构,在航天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空间充气展开结构需要采用柔性材料,通过充气展开成型固化使柔性材料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成型固化是研制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关键技术之一,文章介绍了四种成型固化技术:铝/聚合物薄膜成型固化技术、热成型固化技术、热塑性/形状记忆成型固化技术和紫外线成型固化技术。通过分析,认为在目前条件下铝/聚合物薄膜成型固化技术更接近于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着眼于利用柔性压电元件获取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动力学特性,文章基于通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考虑压电耦合的空间充气展开结构频率响应分析方法,依次进行非线性充气预应力分析、模态分析和频率响应特性分析。以空间充气杆为例,分别利用有限元仿真和地面实验的方法得到其频响曲线,两者共振峰频率偏差小于2.3%,验证了充气展开结构有限元仿真方法的有效性。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分析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动力学特性和实施结构优化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针对钝锥阻力体航天器降落伞高空开伞试验采用低成本小直径火箭外形包络受限问题,提出在箭体上安装柔性充气环和充气裙锥两种变构型方案,用于模拟降落伞开伞过程真实流场环境。采用三维雷诺时均N-S(Reynolds Averaged Navier-Stokes, RANS)方程方法分别对某钝锥构型返回舱、某小型火箭以及火箭尾部加装充气环和充气锥裙4种构型进行流场数值模拟,并对比各种构型的尾流流场特征。计算结果表明,箭体上加装充气环和充气裙锥都可从一定程度上改善尾流特性;相比之下,采用充气裙锥方案更接近返回舱真实尾流流场。  相似文献   

13.
缓冲气囊展开与缓冲着陆过程的仿真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基于显式有限元模型,采用控制体积法对缓冲气囊的展开及缓冲过程进行仿真分析。首先对单个球形气囊进行折叠展开过程模拟,之后依据NASA"猎户座"缓冲着陆器的缩比模型,建立了一个用以评估气囊着陆衰减系统的LS-DYNA有限元模型。分别研究了缓冲着陆器正碰和侧碰对缓冲气囊压力、着陆器的加速度和运动的影响。并与文献进行对比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数值模拟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4.
一种新型充气式重力梯度杆的研制和在轨展开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中国“新技术验证一号”卫星搭载的一种新型充气式重力梯度杆的研制和在轨试验情况进行了介绍。重力梯度杆在小卫星控制领域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而充气结构具有轻质、占用空间小、发射成本低的特点,采用充气式重力梯度杆可避免传统机械式重力梯度杆质量重、尺寸大和机构复杂的缺点,它以充气伸展臂为主要结构形式,通过充气展开伸直成为重力梯度杆,既作为卫星重力梯度杆又通过在轨试验验证空间充气展开结构的性能。在轨试验结果表明充气式重力梯度杆展开稳定、有序、性能可靠,可以满足小卫星的性能和功能要求。该试验也是中国首个成功的充气展开结构在轨技术验证试验,标志着中国的充气展开结构技术初步具备了工程化能力。  相似文献   

15.
Recent advances in materials technology have improved the performance capabilities of inflatable, flexible composite structures, which have increased their potential for use in numerous space applications. Space suits, which are comprised of flexible composite components, are a good example of the successful use of inflatable composite structures in space. Space suits employ inflatables technology to provide a stand alone spacecraft for astronauts during extra-vehicular activity. A natural extension of this application of inflatables technology is in orbital or planetary habitat structures. NASA Johnson Space Center (JSC) is currently investigating flexible composite structures deployed via inflation for use as habitats, transfer vehicles and depots for continued exploration of the Moon and Mars.

Inflatable composite structures are being investigated because they offer significant benefits over conventional structures for aerospace applications. Inflatable structures are flexible and can be packaged in smaller and more complex shaped volumes, which result in the selection of smaller launch vehicles which dramatically reduce launch costs. Inflatable composite structures are typically manufactured from materials that have higher strength to weight ratios than conventional systems and are therefore lower in mass. Mass reductions are further realized because of the tailorability of inflatable composite structures, which allow the strength of the system to be concentrated where needed. Flexible composite structures also tend to be more damage tolerant due to their “forgiveness” as compared to rigid mechanical systems. In addition, inflatables have consistently proven to be lower in both development and manufacturing costs.

Several inflatable habitat development programs are discussed with their increasing maturation toward use on a flight mission. Selected development programs being discussed include several NASA Langley Research Center habitat programs that were conducted in the 1960s, the Lawrence Livermore National Laboratory inflatable space station study, the NASA JSC deployable inflatable Lunar habitat study, and the inflatable Mars TransHab study and test program currently ongoing at NASA JSC. Relevant technology developments made by ILC Dover are also presented.  相似文献   


16.
充气展开式新型空间回收技术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介绍了可充气展开技术的概念及其发展情况 ,对基于此技术回收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探讨 ,提出了在新型热防护材料基础上 ,将充气展开技术和展开控制等方法相结合 ,应用到回收系统中去的新思路 ,并就未来 10到 2 0年间充气展开技术在回收技术中的应用予以展望。  相似文献   

17.
综述了国外充气式舱体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提炼了其质量、体积、空间布局等3项技术优势,总结了充气式舱体的多功能层合材料体系技术、无损折叠设计技术、刚化技术和地面试验验证技术等4项重点研究内容,对该领域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并提出我国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充气式再入减速器研究最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载人航天事业和行星探索任务的不断发展,再入返回运载工具受到运载火箭整流罩的大小限制越来越明显。针对降低返回系统重量以增加有效载荷的日益需求,一种新型充气式再入减速器成为国际上研究的热点。它具有易折叠包装、重量轻、展开阻力面积大,再入时弹道系数低和产生的气动热量小等明显优点,为航天员应急返回、深空探测以及有效载荷的回收提供了一种新的技术途径。重点对堆叠圆环型、单充气环薄膜型和双层锥形充气囊型等三种充气式再入减速器在结构设计、飞行测试、材料防热研究、气动特性仿真分析等方面的最近研究进展进行总述,并对充气式再入减速器的关键科学问题进行简要总结。  相似文献   

19.
充气太阳能帆板展开动力学数值模拟预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充气太阳能帆板是一种通过气体驱动支撑管展开的新型太阳能帆板。首先简要介绍其研究进展,然后针对充气展开支撑管,提出了分段式充气体积控制模型,基于LS—DYNA模拟了空间环境下Z型折叠充气太阳能帆板在支撑管无约束与有轴向约束控制时的展开过程,分析了支撑管每折叠段的气压变化,上横板的动力学特性以及基板的平面外振动,预报了展开过程中支撑管与基板的接触碰撞,并通过悬吊式展开试验验证了计算结果。结果表明,本文计算能够预报充气太阳能帆板在空间展开的动力学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