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主要引进了Nκ-投射半模的概念,并结合环中投射模与半环中投射半模的性质,得到了关于Nκ-投射半模的一些性质,这些性质是投射模与投射半模性质的推广。  相似文献   

2.
飞行器机模型振动是影响其风洞实验数据可靠性的主要因素之一。为此,通过专门研制的半模振动模型,采用对称翼型NACA0012和层流翼型NACA64-210两种半模机翼进行了低速风洞振动实验。选取五种激振方式,用直接测力法得到模型在静态和不同激振方式下升力特性变化曲线,研究了振动频率、自然转捩和固定转捩、数据采集方式等参数对机翼气动特性测量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振动对半模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程度因不同翼型构型、不同采集方式和翼面不同流动模式等而产生不同效果。结论对提高飞机模型风洞实验大迎角振动情况下的测量精准度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半模作为提高大型商用飞机风洞试验雷诺数的一种模拟手段而被广泛应用。首先回顾了半模试验的模拟方式及其优劣,进而选取当前发展趋势的附面层垫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值模拟研究了垫板高度变化对气动特性影响的内在机理。数值模拟结果和试验吻合较好,数值计算采用速度分布入口可以较好模拟风洞核心段边界层厚度,计算值和试验值更加接近;垫板高度的增加使得升力系数增加、阻力系数减小及俯仰力矩系数增加;垫板在机翼上游区引起的上洗使得机翼沿展向各剖面当地迎角增加5%、动压增加1%,从而使得机翼上翼面压力分布朝负值方向移动。有别于以往认为垫板的洗流只影响内侧机翼,结果表明垫板影响范围扩展至全翼展,当地迎角的增加是主要影响因素,垫板对机翼展向各剖面影响量值不一致,对内侧机翼影响较大。所得结论可更好用于民机半模风洞试验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工程实用性。  相似文献   

4.
涡流发生器研制及其对边界层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本文主要介绍了涡流发生器的机理和用途,涡流发生器研制和使用的一些重要参数,并进行了分析和验证。通过风洞试验段侧壁边界层和马赫数分布测量及半模型试验,证明该涡流发生器的研制是成功的。在风洞试验段侧壁安装涡流发生器情况下,在马赫数0.4至0.9范围,使涡流发生器下游880mm处侧壁上的边界层约减薄了71%,而且对流场均匀度没有影响,并使半模试验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5.
国内很多航空公司多基地间存在机组人员和航班任务数量不匹配的情况,导致各基地生成的任务环在机组派遣阶段难以被很好地执行,因此需在任务环生成阶段生成适量的可满足机组人员跨基地支援的任务半环,而传统的生成完整任务环的方案难以适用于该情况。在该问题中,通过顺序方法找到全局最优解是不可能的,因为在配对问题中做出的决策减少了机组分配问题的决策域。对此,创新性地提出了任务半环生成方案,并且创建基于时空网络的集合划分模型,分析任务半环生成总量约束的子问题目标函数项对列生成求解框架的影响,提出可以有效消除该影响的分治策略,采用实际数据验证算法可行性和有效性。与传统的方法相比,可显著节省成本并更好地满足机组人员分配不平衡问题。  相似文献   

6.
为了验证翼型振动测压试验结果和有关振动数值模拟文献的计算结果,设计完成了对称翼型NA-CA0012和层流翼型NACA64-210两种半模机翼的低速风洞振动试验。通过专门研制的半模振动模型,选取5种激振方式,用直接测力法得到了模型在静态和不同激振方式下升力特性变化曲线,分别研究了振动频率、雷诺数、自然转捩和固定转捩、数据采集方式等参数对机翼气动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半模机翼振动的气动特性与二元翼型和数值计算情况有所不同,其影响因不同翼型构型、不同采集方式和翼面不同流动模式等会产生不同效果。并对产生原因进行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7.
有侧壁干扰的机翼半模型风洞实验的N-S方程数值模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焦予秦  乔志德 《航空学报》2001,22(2):140-143
应用三维可压、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数值模拟了机翼半模实验风洞侧壁干扰和三维机翼半模与安装侧壁结合部流场。计算采用中心有限体积多步Runge-Kutta时间步长格式,将Baldwin-Lomax两层代数紊流模型扩展应用于三维拐角区流动。用本文方法计算了3个算例 ,并与国外的有关实验数据进行比较,计算和实验吻合良好。  相似文献   

8.
在文献[1-5]的基础上,利用半拓扑空间中的半开集性质,讨论了拓扑空间的SH-连通性。并且得到了一些关于SH-连通性的新结果,推广了文献[5]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通过运输机气动设计要求来说明目前国内运输机风洞实验所存在的一些实验技术问题,例如半模实验技术,运输机的支架干扰与修正,对流场品质要求,发动机与机体干扰,对运输机模型的要求等,并通过分析国外研究的经验提出了一些具体解决办法,供运输机实验研究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0.
介绍三维技术在模线样板设计中的使用方法。包括平面组合件、单双曲度零件的模线样板设计中有关数据和图形的取制以及有关角度的计算过程,并通过几个典型实例详细描述了三维技术应用于模线设计的有关技巧。  相似文献   

11.
文章研究了一类非线性三点边值问题正解的存在性。运用一种新的方法得到格林函数的一些性质,然后运用Guo—Krasnoselskii不动点定理建立了边值问题在满足很弱的条件下解存在的条件,推广和改善了相关文献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针对中小型SP服务商的短信平台的运营特点,提出了一种适合于此类平台的软件模型.此模型能自适应多种通信协议以及在同一短信平台挂接多个短信业务.在模型的设计阶段采用了通信模块和业务模块分离、动态分配业务和用户状态可控制的方法.随后介绍了实现此软件模型过程中使用到的关键技术,CMPP协议的消息包解析和SOAP方式接收短信请求  相似文献   

13.
In this review paper, the physical properties of the Saturnian and Uranian rings as derived from ground-based observations are first discussed. Focus is then shifted to the study of the orbital dynamics of the ring particles. Numerical simulations of the evolutionary history of a system of colliding particles in differential rotation together with theoretical modelling of the inelastic collision processes are surveyed. In anticipation of the information returned from in situ measurements by space probes, interactions of the planetary rings with the interplanetary meteoroids and planetary magnetospheres are briefly considered. Finally, models of planetary ring origin are examined. In this connection, some recent work on the satellite resonant perturbation effects on the ring structure are also touched upon.  相似文献   

14.
FAA-P-8110-2《飞艇设计准则》相关条款明确了飞艇起落架载荷的适航规范要求,为了使飞艇起落架 设计更好地满足适航条款,本文提出基于双弹簧振子模型的飞艇起落架载荷计算方法。根据经典动力学理论, 推导飞艇起落架系统的振动微分方程组;运用 Python语言的科学计算模块对模型进行编程、封装,形成便捷友 好的可视化仿真工具;以某载人飞艇型号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起落架载荷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仿真计算起落 架载荷。结果表明:提出的基于双弹簧振子模型的飞艇起落架载荷计算模型满足FAA-P-8110-2条款对起落架 载荷计算的要求;在给定的气囊内外压差下,起落架载荷随着气囊压力的增加而减小。  相似文献   

15.
单元体结构发动机总体结构尺寸控制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单元体结构发动机中,在各小的维修单元体或大的单元体内部,通过逐级控制一些关键尺寸,来满足单元体本身互换性要求,同时满足发动机总体结构设计的要求,这也是单元体发动机设计和装配中需重点关注的问题。以国外某发动机为例,通过尺寸链的分配和必要时在内部设置调整环,使单元体内部的这些关键的总体结构特征尺寸达到一定的精度要求,贯穿至发动机总体结构设计和协调、传装及总装装配的各环节中,使发动机总体结构尺寸如转、静子轴向间隙等更加合理可靠,避免发生干涉等问题。  相似文献   

16.
针对某三环驱动轴对称推力矢量喷管,将喷管驱动结构分解为三个子模块,应用空间机构位置分析法、解析几何法、坐标转换法分别对上、中、下子模块进行分析,建立了完整的喷管驱动机构逆运动学模型,利用实体实验与仿真测试相结合的方法验证了喷管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所建模型用于喷管控制的有效性。所建模型准确率达到98%,为下一步喷管优化设计及控制器的研发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7.
基于586-Engine的无人机飞控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微控制模块586-Engine为核心,设计了用于某小型无人机的一种飞行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小型化、高集成度等特点。详细介绍了该系统的体系结构和各模块的作用,给出了相应的飞行控制策略;还介绍了飞控软件的开发环境和相应的软件流程图。半物理仿真实验表明,该无人机的飞控系统功能完善,具有较高的控制精度。  相似文献   

18.
基于共架发射的通用化发控系统的集成设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文章主要研究在满足各种类型导弹共架发射条件下,如何实现发控系统的模块化、通用化、小型化;同时为了使设计的发控系统能够兼容多种火控系统和各型导弹,采用成熟的以太网络和1553B总线技术,搭建一个由多个功能模块构成的通用发控系统,并对模块间的通讯接口进行了标准化。文章还深人研究了片上系统技术,并把这项技术应用到通用发控系统中,最后在QuartusⅡ4.1软件平台下设计出通用发控系统中的主控模块的片上系统芯片。  相似文献   

19.
The class-specific (CS) method of signal classification operates by computing low-dimensional feature sets defined for each signal class of interest. By computing separate feature sets tailored to each class, i.e., CS features, the CS method avoids estimating probability distributions in a high-dimension feature space common to all classes. Building a CS classifier amounts to designing feature extraction modules for each class of interest.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the design of three CS modules used to form a CS classifier for narrowband signals of finite duration. A general module for narrowband signals based on a narrowband tracker is described. The only assumptions this module makes regarding the time evolution of the signal spectrum are: (1) one or more narrowband lines are present, and (2) the lines wandered either not at all, e.g., CW signal, or with a purpose, e.g., swept FM signal. The other two modules are suited for specific classes of waveforms and assume some a priori knowledge of the signal is available from training data. For in situ training, the tracker-based module can be used to detect as yet unobserved waveforms and classify them into general categories, for example short CW, long CW, fast FM, slow FM, etc. Waveform-specific class-models can then be designed using these waveforms for training. Classific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comparing the performance of a probabilistic conventional classifier with that of a CS classifier built from general modules and a CS classifier built from waveform-specific modules. Results are also presented for hybrid discriminative/generative versions of the classifiers to illustrate the performance gains attainable in using a hybrid over a generative classifier alon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