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收益管理系统功能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过近20年的发展与完善,收益管理已成为世界上许多航空公司的一项重要的辅助决策工具。在美国,几乎各大航空公司都已建立了自己的收益管理系统。经过多年的营运,这些系统已为各公司带来极大的额外收益。所采用的方法及建立起来的系统包括下列这些主要功能。即:需求预测(Forocast),优化控制(Optimization),价格校正(Pricing),资源管理(InventoryControl),结果监测(PerformanceMonitor)和较互式咨询(Whatif)。这些功能块即可单独存在,完成某种程度的收益管理。也可综合应用,以期达到最大限度的收益。本文拟结合一…  相似文献   

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航班需求预测模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航班需求预测是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的关键技术。BP神经网络用大量的历史数据进行学习,能够记忆复杂的历史订座规律和销售趋势,提出了一种基于BP神经网络的航班需求预测模型。通过对历史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获得该模型,用一元回归法和相关系数法对训练质量进行评估,对模型作了置信区间分析。将该模型与增量法、回归法进行了对比,具有在线预测速度快、预测精度相对较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收益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自诞生以来就在航空公司获得广泛的应用。美国航空公司的前董事会主席、首席执行官Robert Crandall曾把收益管理方法称为是“自1979年美国航空管制撤销以来在航空运输管理方面发展起来的一项最重要的技术”。许多航空公司在收益管理理论和方法体系的指导下提升了经营业绩,与此同时收益管理方法也在培育有序的航空市场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收益管理是近20年来兴起的航空公司客运科学管理方法和研究热点之一。针对收益管理对中国民航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根据目前中国航空企业的管理水平,就收益管理的概念、方法和手段进行了精辟地说明。其中主要就超售的预测、超售量的确定方法、团体座位管理思路、团体最低票价计算及网络化全航程的收益管理问题通过理论联系实际进行了研究和阐述,力争通过对收益管理的研究,对我国航空企业的收益管理工作提出一些有益的见解。希望更多的民航界人士能够更深入、更全面地了解收益管理,从而创造条件,尽快在中国的航空公司中全面实施收益管理,把航空公司的管理水平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相似文献   

5.
AProbetotheRevenueManagementintheCaseofMarketingEconomy推行收益管理,是今后国内航空公司为适应市场竞争的必经之路。票价多等级多舱位管理、座位的超售、团体管理分析及航线网络优化等等收益管理手段,在1998年已为国内航空公司全部或部分采纳,那为何还会出现航空公司收益大规模亏损?亏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负面影响,有国内市场疲软的因素,但关键是中国民航的票价多等级多舱位的管理失控引发的,收益其实就在航空公司自己手中不知不觉地流失。航空公司引进了多等级多舱位的管理,却忽略了其他相应的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6.
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的理论与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nAnalysisoftheTheoryandApplicationoftheAirlinesRevenueManagement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的概念早在五六十年代就已经有人提出来了,但是直至70年代末,伴随着美国航空业放松管制化(deregulation)政策的推行,航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收益管理作为一种管理手段才在实际中真正得到运用。概括起来说,航空公司收益管理就是将机票差异价格管理与航班座位盘存管理相结合,旨在短期内将航空公司的总收益最大化,从而达到提高航空公司利润的最终目的。收益管理在西方的航空公司经营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各航空公司每年因此可以增加2%-6…  相似文献   

7.
上世纪80年代以来,收益管理系统在西方各航空公司经营中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目前,世界排名前列的航空公司都使用了收益管理系统。1998年,美国的独立研究机构SH§E公司对世界上所有的航空公司作了宏观调查,以找出哪些因素对收入的影响最大,结论是:决定航空公司收入的主要因素是收益管理,航空公司亏赢与否,近50%是由于收益管理决定的。下面以中国东方  相似文献   

8.
70年代末美国政府对航空业放松了管制,航空公司之间的竞争更加激烈,大航空公司开始利用计算机定座系统进行收益管理,取得成功。在90年代初世界航空业普遍亏损的大环境下,美利坚航空公司运用收益管理,创造了年收入增长6%的记录。这一成就不仅引起世界各大航空公司的关注和效仿,而且在那些与航空业相似的服务业中引起强烈的反响。收益管理作为90年代航空业竞争的有利武器,它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使用的技术、适用的条件和环境是各航空公司的研究热点,也是巾国民航改善经营管理、参与国际竞争应该学习和借鉴的。本文中所说的收益管理是…  相似文献   

9.
与六家领先的宇航公司合作,EURESAS公司提供范围广泛的、特别是为航天和航空专业人员设置的商务培训课程。航空公司航空公司经济与商务规划飞机评定与对比航空公司机队的规划和飞机的经济性航空公司管理航空公司市场营销飞机维修的商务订座系统收益管理通用的市场营销和销售危机通信管理国际合作市场营销和销售中的公共关系宇航领域中的市场营销管理军事国际军事销售和市场营销投标管理人员素质  相似文献   

10.
对航空公司需引进的飞机如何科学地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从而保证人机数量比例的合理性是一项新课题。公司人力资源需求可划分为一线部门人力资源需求和非一线部门人力资源需求。一线部门按照飞机制造公司设计要求及行业标准、公司运行标准中的相关规定进行预测,而非一线部门利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建立的预测模型,可有效地进行人力资源需求预测。  相似文献   

11.
运用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方法,系统地探讨了收益管理的演变发展和基本理论,对收益管理在中国航空公司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调查。据此提出了完善中国航空公司收益管理系统的建议:航空公司收益管理应注重以人为本,只有让员工满意和员工忠诚,才能最终获得顾客满意和顾客忠诚,真正实现公司收益的长远化与最大化。  相似文献   

12.
<正>一、全面收益管理的创新(一)传统航空公司固化的收益管理观念收益管理最早在航空领域实行,指的是航空公司通过预测和优化等科学手段,使每一个航班每一个航段的每一座位以最好的价格出售,从而获得最大的收益。航空公司客运收益管理是指把座位按不同的价格适时地卖给不同类型的旅客,从而获得最大的利润。收益管理的关键是在制定价格时,以市场为标准,而不是以成本为标准;在营销过程中,要着眼于微观市场,考虑到不同顾客类型的不同需求,而不要价格单一化;同时要设法把产品卖给愿付  相似文献   

13.
收益管理的理论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ASummeryoftheRevenueManagementTheory一、研究背景收益管理是在旧的供求管理对策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管理技术,这一名称是美国的航空公司在80年代初期为解决激烈的市场竞争问题而提出的。收益管理的许多概念和理论研究虽然比较早,但是直到70年代末期随着航空运输业的飞速发展,航空公司为适应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将价格管理与航班座位管理相结合以使收益最大化,才将收益管理这一管理手段提到实际应用中。随着航空公司最先研究与应用并且取得巨大成功,收益管理已经广泛应用于旅馆、货运、租车和旅游等领域,目前正在向通讯…  相似文献   

14.
AProbetotheRevenueManagementintheCaseofMarketingEconomy航班控制人员管理水平现有航空公司的航班控制人员中的大多数仍未从前几年航空市场供小于求的管理观念中走出来,对航空公司收益管理观念的理解不深,航班控制手段不能紧跟市场步伐和适应市场变化对航班收益理解不够,仍偏重于客座率等指标;没有熟练的业务技能和市场竞争环境下的工作经验,不能适应多变的市场竞争。我们可以从一个实际战例对比一下航空公司航班控制人员管理水平的高低对航空公司收益的影响。这是1998年9月30日某航线的航班起飞后Y船订座情况。CC123为国际航班…  相似文献   

15.
目前,先进航空公司都拥有自己的收益管理系统,其中一些航空公司已经实现了与订座系统实时交换数据的O&D模式的收益管理。在国内,收益管理的理念已经深入人心,一些航空公司也已购买了收益管理系统(主要是PROS),个别航空公司自己开发收益管理系统。但这些收益管理系统并没有发挥出应有的效用。这是由我国的航空运输市场的特性所决定的。这个“洋方法”到了中国似乎有些“水土不服”,我们需要寻求适合于我国航空运输市场的收益管理新思路、新方法。前不久我们发现了一种可能适合于我国市场特点的新思路,感到值得向我国民航界推荐,并引起我民航界注意的收益管理办法,这就是可召回票制度。  相似文献   

16.
舱位控制在航空收益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目前已有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于航空客运方面,而对航空货运舱位控制方面的研究比较少。航空公司要提高货运收益,应和客运一样尽量将货舱提供给运价高的货物,但由于各个等级舱位请求到达时间不同,从而如何控制各个阶段的舱位销售数量以及合适的超售水平成为影响航空公司货运收益的关键。基于此,基于收益管理的思想,采用动态规划方法建立了考虑超售时的多级运价体系下航空货运舱位分配模型,由该模型得出航空货运舱住动态优化控制的策略,从而试图为航空公司实现每阶段货运销售的卖时控制提供方法和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7.
AnAnalysisoftheFrequentFlyerSystem一、常旅客系统概述国际航空界第一个常旅客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出现在美国。70年代美国政府放松对民航运输业的管制以后,一些中小航空公司纷纷压低票价,引发航空公司之间的价格大战。原先属于大航空公司的客源纷纷流向低票价的航空公司,单一的价格策略使得像美利坚航空公司(AA)一样的大型航空企业陷于困境。如何根据航空公司客源的构成,通过不同结构的票价吸引旅客,固定客源从而提高收益,是航空公司要面对的问题。这就导致了航空公司常旅客计划和收益管理的出现,造就了航空信息管理系统的两…  相似文献   

18.
国内航空业在日趋竞争激烈的环境下,改革现有的航空市场营销体制,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是唯一一条出路。收益管理是目前最适合国内航空公司采用的生存之路。收益管理的使用并不是买几台电脑,引进一套软件就可以实现的,尤其是在实施收益管理系统之前需要解决一些问题,才能保证它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国内航空公司的经营理念落后于世界很多,如果不在使用收益管理系统之前理顺内部关系,即使是使用最先进的技术,也不会有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在航空公司新的库存模式中,零备件需求预测软件、物流管理专家、零部件分销商、制造商将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过去,航空公司为了保障航班的正常运营,会贮存大量的库存件。而现在,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高成本压力下,航空公司逐渐开始改变原有库存模式,寻求可靠的备件配送方式,以尽量缩短其周转时间。可靠的备件配送方式要求必须在正确的时间将正确的备件运送至正确的地  相似文献   

20.
HowtoCarryoutRevenueManagementonGroups对于任何一家航空公司而言,团体需求都是它们运输总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对于亚洲的航空公司,有些航线的团体订座数量占全年订座的1矾一半认。对航线网上团体需求的有效管理,保证了航空公司可以彰她视理团体接收带来的风险。目前——些航空公司在接收团体的问题上存在着一定误区,面对当前航空市场的竞争环境,如何降低团体接收风险,提高航班整体收入是收益管理思想要解决的重要问题。灵活用好收益管理这一新鲜事物,可以很好的解决团体接收的问题。一、团体评估就是根据团体人教给予一个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