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2 毫秒
1.
第一次知道飞碟这个名字,是在1981年上初中的时候。当时,一位姓季的要好同学同我交换杂志看,我用那个时代很流行的《电影介绍》和《大众电影》换着看他的一本已经破旧的《飞碟探索》,巧的是居然还是创刊号。我之所以被吸引住,开始是因为杂志名称上的“探索”两个字。那个时候刚  相似文献   

2.
郑军 《飞碟探索》2008,(11):19-19
《世界之战》终于公演了。许多影迷骂它是“烂片”,我觉得他们完全误解了这部电影的初衰。关于该片的背景及延伸的意义,传红已经有过介绍,这里我就从另外一个角度聊一聊。  相似文献   

3.
1978年的美国影片《“摩羯星1”号》,从片名上看似乎与科幻有关,其实是一部政治幻想电影。上映后不久曾被引进中国内地公开放映——那时美国电影还是很难在中国内地公开放映的,《“摩羯星1”号》获此殊荣,可能和它有助于“揭露资本主义的腐朽黑暗”有关吧。而30年之后,我重新回顾这部当年并不走红的影片,却有许多新的东西,可以让我们联想和思考。  相似文献   

4.
众议院     
《飞碟探索》2011,(7):28-28
lja448:我是《飞碟探索》的忠实读者,近来发现你们最近二期杂志的装订质量存在问题,新的杂志总是掉页,没有订牢!影响观瞻。望及时改进!谢谢!  相似文献   

5.
UFO 信箱     
UFO信箱★★黑龙江张希龙:我是贵刊的忠实读者,十几年前,当我第一次见到《飞碟探索》这本刊物时,我就为它的奇异的风采,慎密的论断和扣人心弦的案例所吸引。从此,它便成了我学习、生活的伙伴。《飞碟探索》开阔了我的视野,拓宽了我的知识领域。它使我知道和懂得...  相似文献   

6.
读者与编者     
大约在十年前,我在图书馆第一次看到《航天》杂志,非常兴奋。我真想买到它,订阅它,可是都失望了。于是,我便给编辑部写信。很快就寄来了函购的《航天》。 一年夏天,我到北京出差,在短短的几天里,特意抽出半天时间走访了《航天》编辑部。只见编辑部的同志在那拥挤的办公室里,冒着暑热,编辑着精美的《航天》。这使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当时接待我的是一位男同志和一位女同志。我把来意介绍之后,那位女同志非常热  相似文献   

7.
周武 《太空探索》2010,(7):16-16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宇宙发展史概论》中写道:世界上有两样东西为人所赞叹和敬畏,一个是头上的星空,另一个是人内心的道德准则。  相似文献   

8.
江晓原 《飞碟探索》2006,(11):24-25
一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Crichton)的科幻小说,许多都拍成了电影。著名的如《侏罗纪公园》(Jurassic Park)《、失落的世界》(The Lost World)《、侏罗纪公园》的续集《、重返中世纪》(Timeline)等,皆有同名电影,而且这些电影也都名声响亮。事实上,他迄今出版了14部小说,其中13部  相似文献   

9.
迟惑 《太空探索》2012,(5):14-18
早在上世纪80年代,电影《星球大战》及其同名小说就风靡世界,在中国也拥有大量拥趸,许多青少年是被这本小说点燃了对宇宙和航天的兴趣。在《星球大战》中,有两个主角是机器人。其中一个是不会说话的维修机器人,叫做R2D2,小说的中文版中称它为"阿图迪图";另外一个是碎嘴唠叨的勤务机器人,叫做C-3PO,中文版中称它为"希斯瑞普"。两人一唱一和,为影片和  相似文献   

10.
我是一名天文爱好者,也是《飞碟探索》的热心读者。平时,我经常于傍晚骑摩托车带女儿到县城郊外看星星,并教女儿辨认星座。2003年5月31日傍晚,和平常一样,我们到县城南郊火车站附近观星。近20时,我们缓慢地开车往回走,一边开车,一边还时不时抬头望向天空。这时,我和我那13岁的女儿几乎同时发现在室女座角宿偏东约0.5度处有一颗比金星还亮的星星,正向东北方向匀速直线飞去。这时我看了一下时间,是19时59分。这颗星飞经牧夫座时,从大角星东约3度处经过,我们停下车一直看到它飞到天边隐入云层消失后才回去。消失时我又看了一下时间,是20时2分,…  相似文献   

11.
国外的星际冒险电影已经有近百年历史,从最早的《从地球到月球》到最近的《太空堡垒卡拉狄加》。这些电影不但激励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走进航天事业,也为航天工程贡献了很多奇思妙想。更重要的是,这些电影可以把很多科学探索的设想"可视化",用来影响公众和国家权力机构,为航天事业争取社会关注和经费。  相似文献   

12.
电影《回忆未来》在前苏联放映后,激发了不少观众的想象,掀起了一阵宇宙来客热.顺便说一句,该片是应一家旅游公司和汉莎航空公司之约拍摄的,目的是做广告,结果这里闹得沸沸扬扬,后来被爱挖苦人的观察者讥为患“飞碟综合症”.这种综合症最具特征的标志是:讨论不明飞行物问题时完全丧失幽默感.我的朋友维克多是电影摄影师,看了这部影片后就发狂地追踪起飞碟来.  相似文献   

13.
UFO是现代世界的一个大谜。虽然美国前总统卡特、“阿波罗”号上的飞行员以及一些著名科学家都说看到过它,但是UFO究竟是什么却至今还弄不清楚。然而,UFO并不是今天的新生事物,在2000多年前,它可能不止一次地访问过中国。在浩瀚的中国古代文献中,曾有过许多不明飞行物的记载:这种飞行物光芒四射,来去神速,很像现在所说的UFO。最早记载飞碟的是《晋阳秋》这本古书。其中写道:“有星赤而芒角,自东北西南投于亮(诸葛亮)营。三投,再还,往大,还小。俄而亮卒。”这件事在《三国志》的裴松之的注、郑樵的《通志略》及马端临的《文献通考》中都…  相似文献   

14.
据英国《独立电视新闻》元月十六日报道,航天飞机在第九次飞行时拍摄了苏联的绝密火箭的照片。这枚火箭高88米,是苏联迄今研制的推力最大的火箭。该火箭在提尤腊塔姆发射场的发射架上被发现的。以前,它一直被网状物掩蔽着,即使是侦察卫星也难发现。这次能够拍到照片是因为网状物被取掉。这张照片是航天飞  相似文献   

15.
《世界航空航天博览》2004,(9):i002-i002
《太极旗-生死兄弟》这部以朝鲜战争为主要背景的战争电影投资140亿韩币,拍摄历时8个月,动用了25000名群众演员。可以说是韩国历史上超大规模的制作,不仅重写韩国商业电影的新纪元,更是冲击国际市场的首要之作。它不仅原封不动地再现了s0年代韩国的风貌,而且将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场景原汁原味地全部重现。但《太极旗一生死兄弟》并不仅拘泥于战争场面,而是以主角兄弟在战争中所经历的曲折及战争的残忍,还有两兄弟之间的手足情深。  相似文献   

16.
天地大冲撞     
摩天大楼崩塌;泰坦尼克沉入大西洋;高悬在洛杉矶市头上的火山突然爆发;龙卷风将一座城市连根拔起,这些都是好莱坞最扣人心弦的灾难镜头。 相对于《天地大冲撞》来说,这些镜头不过是小巫见大巫。2038年3月某日,广播里传来一条惊  相似文献   

17.
目击实录     
发光的“蟠桃”  2000年5月15日晚21时,晚自习下课,我与同学宋鸣等人一出学校便骑车往西走。骑到离学校门口50米处,突然在天空看到了一个UFO。于是我大叫起来:“看,天上那是什么东西!”它发出不很耀眼的白色光芒,形状像一个蟠桃,飞行速度非常快,比我看到的军用飞机的飞行速度快多了。当时它往西南方飞去,自身慢慢旋转,所发出的光芒也随之转动。最让我感到奇怪的是,在它飞行时没有任何发动机的声音。大约两三秒后,此飞行物飞远了。我和宋鸣拼命追赶,但再也没有看到UFO的身影。这时再看表已是21时04分。  陕西兴平平晨曦…  相似文献   

18.
《太空探索》2010,(3):36-39
<正>如果说《哈利波特》是人类想象力的试金石,电影《阿凡达》则是人类未来科技的一面镜子。新年伊始,好莱坞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执导的《阿凡达》在全球热映。这部最新科幻大片打造了一个瑰丽神秘的世界,尽管人人知道这  相似文献   

19.
爻辞——九五(续)牛顿识破天机在很长时间内,人们弄不明白,叶落为什么总是归根;苹果熟了只能往地面掉;被大风和上升气流卷入空中的沙尘和鹅毛,在气流平静以后也要落回地面;人不能离开地面半步,你用力往上跳,在须臾之间就会跌回原地;你生气  相似文献   

20.
阿波罗登月飞行丁百祥编译嫦娥奔月是中国古代传说,它反映了我们聪明的祖先想往登月,却只能借助于神话和幻想,幸运的是在我们的年代,登月已成事实。80年代初我有幸在成都观看了一部美国纪录片,它全面而真实地记载了阿波罗飞船登月全过程。最近我又收集到一篇关于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