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梁巍 《国际太空》2006,(8):10-13
德国研制的"合成孔径雷达-放大镜"(SAR-Lupe)卫星将于2006年第4季度发射.它是德国雷达侦察卫星项目的首颗卫星,将作为德国军方的战略侦察资源,为军方提供全天候空间侦察和监视能力,特别是对冲突、热点及灾害地区进行观测.该卫星的发射将创造多项军事领域的"第一":它是德国第一个军用侦察卫星系统,欧洲第一个军用雷达成像卫星系统,也是目前世界上质量最小的军用雷达成像卫星.  相似文献   

2.
2009年,美军宏大的"转型通信卫星"(TSAT)计划取消,军事通信卫星"大而全"的发展思路在现实中被否定,未来发展方向陷入迷茫。此后,美军陆续开展多个专项研究,思考军事航天体系的发展方向。2013年8月,美国空军航天司令部(AFSPC)发布《弹性与分散空间体系》白皮书,该白皮书是美国军事航天领域的顶层指导文件,为未来军事航天装备向"弹性"转型提供了方法和指导。但是,对卫星通信来说,未来体系的细节情况尚未确定,相关研究和论证工作也正在积极开展之中。  相似文献   

3.
□□为加强军事航天作战能力,美军近年来加紧了新一代军事航天系统的研制和转型工作,本文基于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最新研究报告,主要对通信、导航、侦察监视、气象、导弹预警和空间控制等美国军事航天系统发展状况、投资变化以及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概括与分析.  相似文献   

4.
2015年1月21日,美国宇宙神-5火箭发射了第3颗"移动用户目标系统"(MU05)。今年8月,还将发射第4颗"移动用户目标系统"。在"转型通信卫星"(TSAT)项目取消后,美军通信卫星逐步形成了"窄带、宽带、受保护"三位一体的体系。其中窄带通信卫星为"移动用户目标系统"卫星,其主要用户是美国海军,用来替换传统的"特高频后继"(UFO)卫星;宽带通信卫星为"宽带全球卫星"(WGS),用来替代"国防卫星通信系统"(DSCS);受保护通信卫星为"先进极高频"(AEHF)卫星,用来替换"军事星"(Milstar)。当然,所谓"替换"并非一蹴而就完成的,目前仍处于新旧军用通信卫星共存期,其中,美国海军的主要通信卫星即窄带系统,就是"特高频后继"和"移动用户目标系统"。  相似文献   

5.
徐冰 《国际太空》2013,(9):57-61
据"每日航天"(SpaceDaily)网站2012年12月14日报道,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将"提高军事作战效能的空间系统"(SeeMe)项目的第一阶段研制合同授予雷声公司,合同价值150万美元。根据该合同,在未来9个月内,雷声公司将与内华达山脉公司、亚利桑那大学和斯坦福国际研究所组成团队,共同完成SeeMe小卫星的设计工作。另外,在SeeMe项目的第二阶段中,雷声公司团队将负责建造6颗卫星,并完成地面测试。未来,雷声公司导弹系统分部的侦察与监视领域专家还将协助美国军方,按需向前线基层  相似文献   

6.
美国天基微透镜阵列干涉光学成像技术发展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7年8月,洛马公司先进技术中心(LM ATC)公布了具有颠覆性影响力的新型天基光学侦察相机的首幅测试图像。这种新相机简称为"蜘蛛",全称为"用于光电侦察的分段平面式成像探测器"(SPIDER),该项目获得了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的资助。第一阶段,得到DARPA的"军事作战空间使能效果"(SEEME)项目的资助,开发原理样机。第二阶段,计划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研制可以变焦的望远镜,它由DARPA的"蜘蛛变焦"(SPIDER Zoom)项目资助。"蜘蛛"相机由洛马公司和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研制。"蜘蛛"相机技术既可以用于成像侦察,也可以用于空间目标监视等领域。  相似文献   

7.
欧洲两大新型雷达成像卫星系统比较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引言 □□随着欧洲管理地区事务能力的增强和推动军事一体化进程步伐的加快,近年来欧洲在军事航天领域正逐渐摆脱对美国的依赖,建立自己的航天侦察体系,其中雷达成像卫星系统就是一例.  相似文献   

8.
法国航空航天公司最近透露,法国正在与意大利、西班牙谈判制造第2颗欧洲军事侦察卫星埃利奥-2号卫星,以加速建立独立的欧洲军事侦察卫星系统。法国航空航天公司人士指出,建立独立的欧洲军事侦察卫星系统的设想是在海湾战争之后提出来的。在这场战争中,人们认识到卫星军事情报的重要性和“拥有起码的卫星侦察手段与摆脱对美国人的依赖”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正>1月19日,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的德尔塔4H运载火箭在范登堡空军基地发射了美国国家侦察办公室(NRO)的一颗保密军事卫星,代号NROL-71。据分析,这有可能是"锁眼"11光电侦察卫星系列的第17颗卫星。联合发射联盟公司约1.5小时后宣布发射成功。KH-11系列最初又称"凯南"(Kennen),1982年后改称"晶体"(Crystal),由洛·马公司主承包,是美国第一种采用光电数字成像的侦察卫星,具备实时光学观测能力。第17颗和拟在2020年发射的第18颗卫星属于该系列的  相似文献   

10.
1960年5月1日,一架神秘的美国高空侦察机从巴基斯坦的白沙瓦起飞,穿越中亚、欧洲地区进入前苏联,秘密侦察前苏联的军事目标,特别是洲际导弹的部署情况。  相似文献   

11.
沈永言 《国际太空》2016,(11):44-50
1 全球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的发展态势 星座化覆盖 全球化发展必然要求信息基础设施的全球覆盖.相比于地面信息基础设施,空间信息基础设施,特别是基于星座技术的卫星网络,在覆盖和互通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国际移动卫星-2~5(Inmarsat-2~5)、"全球星"(Globalstar)、"铱"卫星(Iridium)、"轨道通信"(Orbcomm),以及正在部署的"另外三十亿人"(O3b)、即将启动的一网公司(OneWeb)和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卫星互联网,都是面向全球的星座通信系统.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正在建设之中的欧洲"伽利略"(Galileo)和我国的"北斗",都是面向全球的星座导航定位系统.  相似文献   

12.
正2020年2月9日,日本在种子岛航天中心用H-2A火箭成功发射了情报采集卫星-光学-7(IGSO7),提升了日本的天基情报获取能力。本文对日本"情报采集卫星"(IGS)系统的发展背景、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进行介绍。1发展背景"情报采集卫星"(IGS)是日本发展的成像侦察卫星星座,由两对共4颗卫星组成,每对包含1颗光学成像侦察卫星和1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IGS卫星的目标是通过光学和雷达两种卫星协同工作,实现全天时、全天候成像侦察,密切监视东亚、中国大陆  相似文献   

13.
航天简讯     
法国太阳神侦察卫星计划法国第一代两颗“太阳神”军事侦察卫星将于1994年和1995年发射,新一代的“太阳神”卫星和导弹预警卫星还正在研制中。法国发展军事航天系统的计划,要追溯到60年代初,那时开展了侦察卫星的可行性研究。1977年,国防部制订了“萨姆罗”(SAMRO)军事照相侦察卫星计划,1986年2月,经国防部长批准,更名为“太阳神”卫星。“太阳神”卫星系统的整个研制工作,  相似文献   

14.
徐菁 《国际太空》2015,(2):50-55
<正>2014年,美国"全球定位系统"(GPS)、俄罗斯"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NASS)和"印度区域导航卫星系统"(IRNSS)均有新的卫星发射。中国正在加紧研制"北斗"卫星,将于2015年进行全球系统卫星的首次发射。欧洲"伽利略"(Galileo)系统建设遭遇重大挫折,或将无法按期完成星座组网。1 GPS系统现代化进程受阻截至2014年年底,美国GPS星座有32颗卫星在轨,其中工作星31颗,分别是GPS-2A卫星4颗、GPS-2R卫星12颗、GPS-2RM卫星7颗、GPS-2F卫星8颗。  相似文献   

15.
天兵 《太空探索》2007,(6):38-41
欧洲现正在努力建立和发展自己独立的军用卫星系统,特别是侦察卫星。在发展了两代光学成像侦察卫星之后,欧洲于2006年12月19日用俄罗斯宇宙-3M运载火箭发射首颗雷达成像侦察卫星——“合成孔径雷达-放大镜”(SAR-Lupe),它也是德国的第1颗侦察卫星,可为德国提供天基军用侦察能力,使德国在构建本国太空侦察体系方面迈出重要一步。  相似文献   

16.
"空间雷达"(SR)计划是由"天基雷达"(SBR)计划演变而来的,是美国为开发下一代雷达侦察卫星而制定的.由于资金短缺的问题,该计划一直步履艰难,到目前仍未进入实质性的设计阶段.  相似文献   

17.
1960年5月1日,一架神秘的美国高空侦察机从巴基斯坦的白沙瓦起飞,穿越中亚、欧洲地区进入前苏联,秘密侦察前苏联的军事目标,特别是洲际导弹的部署情况。这种神秘的飞机,就是绰号为“黑小姐”的著名高空侦察机——U-2。U-2在前苏联境内的侦察活动已经进行了4年之久,前苏联方面用尽雷达跟踪、飞机拦截、导弹射击等方法都不奏效。因为U-2飞得太高,通常在22000米以上,苏式歼击机的升限够不上,加之U-2飞机行动诡秘,很难抓个正着。这一次的侦察飞行,是美国最高层煞费苦心做出的决策。他们深知有极大的风险:如果计划败露或U-2被击落,将会招致前苏…  相似文献   

18.
在美国空军提出的各项军事航天任务中,最具军事转型特点的是太空对地打击。太空对地打击是一种关系到国家安全的战略任务。美国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就进行了"太空作战飞行器"(SOV)系统的任务分析和概念研究,研究结果确认太空对地打击是"太空作战飞行器"系统最重要的作战任务。后来,太空对地打击成为美军快速全球打击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方面,从美国大陆投送和应用兵力(FALCON)计划及X-37B计划已取得了较大进展,并带动一批能"改变战场游戏规划"的技术。  相似文献   

19.
台湾国民党空军第6大队,又名“虎瞰”大队.寓意是虎翔空中、俯视大地。该大队于1955年正式成立,是在原独立第12侦察机中队基础上扩建而成的。隶属于国民党空军第5联队。驻于台湾桃园基地。它是国民党空军战术侦察机部队。主要执行昼间对大陆东南沿海地区重要军事目标的侦察任务。实际上也是由美国情报机构严密控制的以空中照相侦察为主的间谍部队。使用的飞机也全部是由美国制造和提供。  相似文献   

20.
目前,美国空军正计划在未来的航天飞机飞行中进行11项载人军事实验,以确定用宇航员进行战略侦察、弹道导弹预警、监视苏联海军及其它军事作战目标的效用。这些军事实验现正处于最后的研制阶段。由空军、陆军和海军研制的上述军事实验项目,预计将解决一个长达25年的国防部辩论问题,即载人系统与不载人系统相比较,它们各有长处,载人系统能补充极需的军事行动计划,例如条约核实和战术侦察。美国空军空间部正在汇总的航天飞机试验,许多将直接与地面活动协调进行,包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