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为适应新时期单机产品量产需求,避免产品状态发散,促进供应链形成批产效应,引导产品规格更规范、健康、可持续发展,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以“提升产品通用性,兼顾满足型号需求”为指导原则,从产品规划、产品选用与立项管理、产品状态压缩和产品退出管理4个维度,针对单机产品系统性开展统型方法实践,强化产品自主规划牵引,严格产品选用与立项管理,对子型发散问题突出的产品进行状态压缩,全面梳理制定了研究所单机产品的统型状态,并在管理流程和信息化工具中落地应用,大幅压缩了单机产品的规格数量,有效提升了单机产品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2.
为提前识别单机电磁兼容性(EMC)试验超标情况对于航天器系统级电磁兼容性的影响,提出一种基于单机试验结果的航天器系统级电磁兼容性分析方法,即在单机EMC试验结果基础上,考虑安装位置影响,与系统级传导、辐射的敏感度限值和接收机灵敏度进行比较,获得安全裕量。对直立姿态两舱结构航天器的典型设备(包含非射频类产品、射频类产品和供配电产品)进行仿真计算,分析单机EMC试验超标结果对于整个航天器以及运载火箭电磁兼容性的影响。与实际测试数据的比较结果表明,所提出的分析方法能够实现利用单机EMC试验结果对航天器系统级电磁兼容性进行有效预测。  相似文献   

3.
开展东四平台成熟度认定与培育工作是宇航产品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宇航产品创新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从平台单机产品成熟度分布、平台内外部接口试验和控制验证、AIT过程控制及数据包管理、平台整体试验和验证程度以及平台管理措施5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在东四平台4级成熟度认定中开展的具体工作,从队伍和管理制度建设、平台文件体系建设及管理、系统级规范制定和IDS表签署、产品保证工作规范化、单机产品成熟度提升、东四平台健壮性及可靠性提升、批产模式探索等7个方面介绍了东四平台从4级向5级成熟度提升开展的培育工作,以及所取得的工程实践经验,对相关单位开展类似工作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结合项目管理与产品保证的概念以及产品保证的内容,阐明了产品保证是项目团队的“承诺”、“践诺”和“备诺”过程,是充分满足顾客要求的型号研制工作系统,是确保产品实现的型号管理和研制文件体系,是实行项目管理的客观要求,是质量管理体系应用于产品实现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5.
简要介绍了国内外Usability Engineering的发展现状.提出在计算机支持环境下的产品协同设计开发初期,通过对武器装备生命周期的Usability信息进行有效管理,实现武器装备研制有效性、效率和顾客满意度的挖掘,以此来促进武器装备系统Usability的提高。  相似文献   

6.
产品三类关键特性中的设计关键特性,对产品最终的质量与可靠性有决定性影响。在对航天型号单机产品设计关键特性识别过程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构造逻辑决断图识别模型实现对单机产品设计关键特性的快速识别,提高了识别过程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7.
航天产品工程作为实现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转型升级的重要举措之一,需要各院、厂(所)在传统科研生产模式的基础上实施探索和创新。以航天火工品为背景,就院、厂(所)两级在单机级产品的产品化工作开展过程中所涉及的管理与技术工作进行了探讨,对如何有效推广宇航单机产品体系管理模式具有一定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测控通信系统是飞行器的"眼睛"和"耳朵",为飞行器提供上下行通信链路,其功能是否可靠直接影响飞行试验的成败。应用质量功能展开(QFD)方法,将顾客需求转化为定量的系统指标,构建4层质量屋,确定了先进、高效、可行的测控通信系统方案,使测控通信系统产品真正地满足顾客需求,提高系统适应性和可靠性,减少后期更改,缩短研发周期,节约研制成本。  相似文献   

9.
针对参加运载火箭飞行的单机产品和分系统验收程序及方法进行探索,分别在设计、生产、装配、试验和使用环节量化质量控制措施,建立形成从分系统到单机的验收体系,开展量化评价,形成产品质量反馈和数据包,规范单机和系统的预验收要求,实施严格的工作程序,并成功应用于型号产品验收工作,确保型号研制中量化要求闭环落实。  相似文献   

10.
随着航天型号可靠性指标要求的提高,按照传统方式确定的单机产品综合环境可靠性试验验证的时间要求越来越长,有的甚至超出了实际所能允许的范围。为了减少单机产品的试验时间,并达到对可靠性指标充分验证的目的,本文以电气产品为例,对单机级试验与部段级试验相结合的试验方案进行了初步探讨,并给出了减少单机级试验时间后部段级试验的风险水平、单机产品在部段级试验时出现故障的风险水平的概率模型和典型算例,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结合惯性器件产品的研制、生产、试验特点,对质量问题技术归零工作的组织管理流程和技术流程进行系统梳理和总结,从工作流程、知识积累和工具方法等方面明确了惯性器件产品质量问题快速归零要点,实现快速、准确、彻底地完成归零工作,形成了具有单机产品特点的质量问题快速归零工作流程和质量问题归零工作机制。  相似文献   

12.
从规范开展公用平台和单机产品型谱建设、探索实践公用平台成熟度提升、强化新研产品全寿命周期管理、加强新产品的搭载试验等方面阐述了卫星产品体系建设综合策划的主要内容及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3.
多端口射频开关矩阵是卫星有效载荷单机产品自动检测系统的主要组成单元,文章主要介绍了多端口射频开关矩阵产品的射频链路构造设计、控制电路设计和控制软件设计,并给出了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4.
航天器电子设备是由一台台单机组成,单机的可靠性与航天器系统可靠性有更为直接的关系。为此,应把重点放在解决单机可靠性问题。航天器单机可靠性试验方法主要是“试验-改进-再试验”模式;试验体系分为试验条件制定、试验和故障分析;建立一系列环境可靠性试验平台,进行单机产品环境可靠性试验方法研究;为将来进行单机环境可靠性试验提供建议。  相似文献   

15.
杨军  蓝鲲 《宇航学报》2007,28(3):682-684
信息化集成设计技术是实现航天产品数字化的重要途径。为实现运载火箭的信息化集成设计,首先提出了信息化集成设计的内涵,即以单机智能化为基础,以接口标准化为途径,以系统平台化为目标,然后以运载火箭电气系统为例,给出了三层结构的通用信息化集成框架设想。研究表明,通过适应性的裁减与合并,此框架可满足不同规模运载火箭或其他航天运载器电气系统信息化集成设计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价值工程作为现代管理技术和思想方法,以功能需求为出发点,致力于提高产品价值。以顾客需求为牵引,将价值工程与质量监督管理相结合,思考并探索军贸产品监督管理的模式,使军贸企业适应形势、提升监督绩效。  相似文献   

17.
通过载人航天工程二步一阶段的成功飞行试验验证,载人飞船产品的设计质量得到不断提高,任务需求已经转变为天地往返的应用性飞行。在神舟十一号单机研制过程中,重点关注外协产品的"产品制造工艺成熟程度"和"产品过程控制成熟程度",加强精细化管控措施的落实,不断提炼提高神舟系列飞船产品成熟度的经验,以适应后续空间站阶段载人飞船产品批量化生产的需求。  相似文献   

18.
当参与热真空试验的单机产品热容较大或有内热源存在时,增加热传导的方式有助于提高试验控温能力。文章针对某类单机产品的试验需求,研制具有快速升降温能力的调温平台。试验时将单机产品安装在该平台的安装面板上,平台下端面由液氮冷板提供冷边界,利用多通道控温系统对调温平台实施控温。对平台结构设计进行了热仿真和试验验证,试验温度和升降温速率均满足试验技术指标要求。目前该调温平台已成功应用于多项单机产品的热真空试验。  相似文献   

19.
为使卫星包装箱系列产品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缩短开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在卫星包装箱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中,引入质量功能配置(QFD)技术,以顾客和市场需求为出发点,用层次分析法(AHP)定量识别顾客需求重要度,建立了产品规划质量屋,以质量特征的改善率为指导,提出产品质量改进措施。实践表明:用QFD可有效提高产品的质量和顾客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中型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简称"中型敏捷平台")是我国首个中等规模、敏捷遥感卫星公用平台研发项目,其研制目标包括完成平台设计开发、系统级试验验证、4项核心技术与8年寿命攻关、单机产品升级换代等。文章总结了中型敏捷平台的敏捷机动控制技术、高定位精度支持技术、通用化星载数据系统、高效率任务管理技术、整体式微振动抑制技术等方案特点,并对其应用效能进行了分析,例如平台模块化结构的良好任务适用性、通用电性验证平台的高效使用、核心技术的共享应用、新一代单机产品体系的广泛应用。该平台通用性强、任务适应范围广,后续可应用于低轨各类高精度、高效率遥感卫星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