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通过分析耐蚀软磁合金1J116与奥氏体不锈钢0Cr18Ni9Ti的物理性能、化学性能、化学成分及微观组织,探究了两种钢的可焊性。分析了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用冷气关断阀外壳体部件的结构,合理地设计了定位工装和散热工装。通过舍弗勒组织图分析了焊接参数对焊缝组织及性能的影响,制定了合理的焊接工艺。通过应力与变形机理分析,设计了合理的焊接顺序。经以上工艺攻关,成功焊接了一批产品,经外观检验和氦质谱检漏试验,焊接合格率达到100%。  相似文献   

2.
对新型双相不锈钢2205与奥氏体不锈钢1Cr18Ni9Ti进行钎焊性试验。通过设计波纹板结构模盒,模盒爆破强度试验,开展钎焊接头微观组织结构分析,钎焊接头元素扩散行为及其影响分析,钎焊接头元素扩散能力计算分析,结果认为2205与1Cr18Ni9Ti钎焊可形成结合强度优良的钎焊接头。  相似文献   

3.
针对异种金属1J50与1Cr18Ni9Ti氩弧焊后出现裂纹及气孔问题,分析了产生的原因,通过电子束焊接工艺试验,采用合理的焊接参数及对试件表面进行有效的处理方法,解决了裂纹及气孔问题。  相似文献   

4.
针对某型减压阀主弹簧座球头磨损的问题,利用仿真和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减压阀球头磨损的故障机理,计算了不锈钢2Cr13不同硬度组合下球头的应力与应变,结果表明现有结构存在应力超高的问题。同时对金属材料配对副磨损进行研究,从减小接触应力和避免黏附磨损的改进思路出发,提出了改进措施,通过磨损对比试验验证,确定了减压阀的最...  相似文献   

5.
针对2A12-T4铝合金薄板类零件在加工过程中,采用110℃保温6小时去应力处理后,对材料硬度略有升高的现象进行了不同参数的工艺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在240℃~260℃范围内加热4~6小时的去应力处理,既可降低材料硬度HRB4~7,又能满足设计要求的强度指标,对降低零件机械加工切削力、减小零件残余应力是十分有利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化学铣切工艺解决复杂模具型腔的加工是对常规工艺方法的改革。文章总结了T10、W18Cr4V、Cr12MoV几种模具材料进行化学铣切试验的数据。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Cr18Ni9Ti在三种不同热处理状态下,经过常规电解加工后,研究其表面光洁度与材料热处理状态和工艺参数的关系。对不同热处理状态的试件产生晶间腐蚀的可能性进行了对比试验,并用金属学和电化学的观点说明了产生晶间腐蚀的内因和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8.
针对高压角阀阀铊2Cr13钢在含氢介质中的早期断裂,本文研究了氢对该钢机械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2Cr13钢在淬火后不同温度回火状态下渗氢处理,使其拉伸强度,屈服强度和硬度有不同程度的降低,冲击韧性和断裂韧性不变。当250℃回火后,硬度高于HRc47以上时,其静弯曲破断功大幅度下降,回火温度升高,则下降数值减少。经生产考核证明,加大阀铊退刀槽缺口半径,提高回火温度,降低硬度到HRc40以下,则可避免阀铊断裂事故。  相似文献   

9.
采用电阻缝焊方法对航天推进剂贮箱用0.086 mm厚不锈钢网片(022Cr17Ni12Mo2)和1 mm厚不锈钢支板(1Cr18Ni9Ti)进行搭接缝焊工艺试验,通过控制不锈钢支板变形量和网片变形张力,检查焊缝外观质量、密封性和内部质量,解决了接头组合材料厚度比大于10:1和焊缝宽度1~1.2 mm的不锈钢薄板缝焊难题。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合适工艺参数可以避免缝焊过程焊缝成型不良等问题,保证了焊缝密封性;采用专用工装对缝焊过程不锈钢支板变形进行控制和焊后校形处理,可有效控制不锈钢薄板焊接变形;通过缝焊过程网片表面张力的调节,达到了控制网片性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针对1Cr18Ni9Ti不锈钢板材加工的波纹管零件在加工过程中发现的材料表面局部存在锈蚀的情况,采用力学性能试验、化学分析及金相分析等试验手段进行失效原因分析,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几点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不加填充的自动钨极旋转氩弧焊工艺,选择了φ6×1的1Cr18Ni9Ti导管的最佳装配方法和焊接参数,并对其焊接接头的质量和性能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采用YAG脉冲激光器焊接不锈钢1Cr18Ni9Ti的工艺过程,通过调整离焦量、焊点重叠率、峰值功率和脉冲宽度进行试件焊接,并对焊缝熔深进行检测。试验结果表明:离焦量对焊缝熔深影响较大,负离焦量时可以获得较大的焊缝熔深;峰值功率对焊缝熔深影响最大,但峰值功率过大易出现焊接飞溅;焊点重叠率与焊缝熔深有效性密切相关,对产品密封性能影响大;脉冲宽度对焊缝熔深影响较小,对焊缝表面成形状态影响较大。针对推进系统中阀门壳体激光焊缝熔深要求,优化了工艺参数。采用上述工艺规范焊接的阀门产品已经过飞行考核。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了一种Z1Cr18Ni9Ti零件的制造方法,即用铸造方法.这种方法可以节省材料,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有效的熔炼和铸造工艺.  相似文献   

14.
采用深冷处理装置对微小型高速钢W6Mo5Cr4V2钻头进行深冷处理;通过比较处理前后刀具的磨损、硬度、以及金相组织的变化,得出经过深冷处理后,微细刀具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使微细刀具的耐磨性增强,刀具的硬度提高和刀具的表面粗糙度降低;因此经过深冷处理后能使微细刀具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性,从而延长微细刀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5.
不锈钢薄板焊接工艺研究已向超薄、特硬的方向发展。1990年,承接了制造精密薄板焊接设备及研究超薄特硬材料焊接工艺的任务。选用了经特殊冷作硬化处理的1Cr18Ni9薄带材。通过操作方法与接头结构,解决了超薄特硬材料的焊接坡口失稳;采用下料时切口留一定的毛刺,使焊缝饱满;选用45°对接接头,提高焊缝的承载能力;在操作上使用等能量输入法,消除了热裂纹等缺陷;通过对焊缝冷作硬化处理,提高了焊缝的机械强度。  相似文献   

16.
一、引言 金属硬度试验方法与其他机械性能试验方法相比较,具有工作效率高,工件表面的压痕一般不影响工件使用以及硬度值与抗拉强度有近似对应关系等优点,在工厂和科研单位广泛地成了测定材料机械性能,检查产品质量、确定合理的热处理工艺规范和机械加工工艺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7.
在不同的工艺条件下,利用复合磁控溅射镀膜机双直流溅射靶,镀制了大量的试验样品,通过XP测定不同工艺参数条件下三个试样膜层的硬度。经过仔细分析发现,磁场的分布、靶基距和温度对薄膜的硬度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8.
为了确保遥感器能够承受发射过程中的力学环境,需要在地面对遥感器及其部组件进行充分的振动试验,随机振动试验是主要的试验方法之一。对于反射镜组件,除了需要关注常规的刚度和强度特性,还需要重点关注试验前后的面形变化。在多个型号的研制过程中,均出现过随机振动试验后反射镜组件面形发生退化的现象。因此,亟需研究随机振动试验引起的反射镜面形退化机理。文章通过对反射镜安装界面进行受力分析,研究了随机振动等效准静态加速度、连接刚度、预紧力以及摩擦力之间的关系。通过仿真分析发现横向残余应力是导致面形退化的主要因素,并给出了残余应力的估算公式。最后,结合某空间相机主镜组件的随机振动试验,验证了横向残余应力引起反射镜面形退化的机理。分析和试验结果表明,当达到产生横向残余应力的条件时,反射镜面形开始退化,横向残余应力越大,反射镜面形退化越严重。  相似文献   

19.
搅拌摩擦焊接与弧焊有本质的不同,材料经历的温度循环特征、约束状态与弧焊区别明显,应进一步开展长期服役性能的研究。归纳了搅拌摩擦焊接的特殊性,针对Al-Zn-Mg系T4态铝合金材料,测试分析了焊后随时效残余应力分布、硬度变化特征,测试焊缝及前进、退出侧的极化曲线,发现了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的焊接残余应力回升现象。结合接头硬度、组织特征,实际生产中搅拌摩擦焊接缺欠特征及位置概率,与搅拌摩擦焊接接头电化学测试结果印证,对应力回升引起的应力腐蚀风险等工艺风险性进行了预测。上述工作对认识、规范搅拌摩擦焊接生产,保证焊接质量具有重要的工程价值。  相似文献   

20.
阐述了高速钢W9M03Cr4V的工艺性及用以制造的立铣刀、锪钻、错齿三面刃铣刀在生产中的应用,重点说明了切削用量与效果。和W6Mo5Cr4V2一样,可代替W18Cr4V,缓解了钨元素供应紧张的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