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用发动机运转激振的方法测量了WP-7发动机各种全工作状态下高空台台架水平、轴向和垂直三个方向上的振动加速度信号,通过频谱分析获得了由发动机转子残余不平衡量激起的高空台台架振动的前三阶固有频率为25±5Hz、380±5Hz、430±5Hz。  相似文献   

2.
以0.55m×0.4m低湍流航空声学风洞某模型及其支撑系统为研究对象,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直接测量支撑系统和热线间接测量模型尾流相结合的方法,测量并分析了风洞模型-支撑系统的涡激振动模态,给出了测量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法。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功率谱分析方法,获得了模型-支撑系统的三阶振动频率分别为31.1、120.9和221.4Hz;采用基于加速度传感器的频域滤波和频域积分方法,提高了有效信号的信噪比,获得了模型-支撑系统振动的振型和振动节点位置;采用热线测量模型尾流分离涡脱落频率的方法,获得了模型一阶和二阶振动的尾流涡激频率分别为31.1和124.1Hz,并从测量尾流速度脉动量获得了模型振幅变化和抖振边界信息。实验结果表明,采用热线测量模型尾流从而分析模型振动的方法,有利于小尺度的模型振动测量,而且相对于加速度传感器装于模型表面的直接测量方法而言,对试验模型的绕流流场干扰较小,为测量风洞试验模型的涡激振动模态提供了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加速度波形失真度是振动台最重要的精度指标之一。由于种种原因,电液振动台的波形失真度一般都此较大,按 ISO 标准规定的“失真度”定义衡量,采用模拟电路控制的电液台经过很大的努力,共加速度波形失真度只能控制在小于30%以内。对于高频工作的电液台在一些频率点上加速度波形失真度可能达到50%,  相似文献   

4.
依据振动加速度信号绘制航空发动机转子轴心轨迹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飞机发动机的故障监测及诊断中,轴心轨迹是时域分析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可以直观地反映转子瞬时运动状态。但对于振动数据是振动加速度值而非位移数据的情况,由测得振动加速度数据求轴心轨迹,就要先对其进行两次积分得到位移数据。基于最小二乘法的积分波形修正算法,提出对振动加速度数据进行动态递推拟合去除趋势项,得到转子轴心轨迹,这为状态监测及诊断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
在航空及其他国防工业的测试技术领域里,振动冲击过程的测试是一个重要课题。对于脉冲作用时间较长(100毫秒以上)、频谱范围较低(几十赫芝以下)的振动冲击量,常用压电晶体式加速度计测量,但不能测量波形的直流分量,无法正确反映振动冲击过程的全貌,它的使用受到限制。张丝式加速度计是一种非粘贴式应变传感器,能够测量波形的直流分量,有较好的动态特性,比较适宜于作用时间较长、频谱范围较低的振动冲击过程  相似文献   

6.
谐波陷波法超低频标准振动台失真度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波形失真度是影响超低频振动计量校准精度的重要因素。本文提出了利用谐波陷波法反馈方式进行失真度控制的一种方案,分析了控制过程,并给出了反馈算法。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快速降低振动台的失真度,将失真度控制在2%以内。  相似文献   

7.
迟滞非线性二元机翼颤振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4,他引:7  
李道春  向锦武 《航空学报》2007,28(3):600-604
 采用多项式迟滞非线性模型建立二元机翼气动弹性运动方程,并用数值积分法进行求解。通过系统响应振幅随来流速度变化的分叉图和频谱分析发现,俯仰方向由于含有非线性因素,振动中的高阶分量随速度提高不断增加,并引起高次分叉。重点研究“机翼/空气”质量比以及“沉浮/俯仰”两个自由度的自然振动频率比对非线性颤振速度边界的影响,并提出可以通过提高自然振动频率比来减小迟滞非线性因素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葛国华 《推进技术》1985,6(5):19-25
本文研究了,在大型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过程中,由于测量技术方面的问题,在不能直接测定燃烧室脉动压力的条件下;采用测量、分析燃烧室头部机械振动的方法,来间接评定燃烧过程的稳定性及对发动机可靠性的影响。并介绍了用频谱图、量值历程图等手段对振动信号的分析方法。并详细介绍了这些分析方法在发动机研制中的各种应用。以及测量燃烧室头部振动方法的其它用途。  相似文献   

9.
赵子杰  高超  张正科 《航空学报》2016,37(2):491-503
通过试验方法分析了三角翼前缘分离涡与垂尾抖振之间的关系,深入研究了尾迹流动对垂尾抖振各阶模态的激励作用。计算得到了垂尾模型固有频率及各阶模态。在风洞试验中,应用激光片光烟流场显示技术,得到了三角翼模型在风速为30 m/s下,各迎角的涡结构;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测量了垂尾翼根和翼梢的抖振响应;使用热线风速仪测量了垂尾翼根和翼梢位置的脉动速度分量。结果表明:前缘涡破裂后产生的高湍流度的尾迹是垂尾抖振的直接原因,抖振边界与涡破裂的强度和位置有关;涡破裂后尾迹与垂尾产生共振,使得抖振加速度响应频率与垂尾固有频率一致;涡破裂后,在较小迎角下,尾迹对垂尾的高频振动模态的激励较为明显,在较大迎角下,涡破裂流动对垂尾低频振动模态的激励加强了。  相似文献   

10.
根据接触刚度在锯齿形叶冠结合面上非均匀分布的特性,提出一种基于定义和有限元计算相结合的接触刚度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将微-宏滑动摩擦模型作为叶冠结合面处的摩擦模型,推导微滑动和宏滑动状态下摩擦力表达式。利用谐波平衡法将非线性摩擦力转化为等效刚度和等效阻尼进行振动特性分析。针对叶冠结合面相对位移幅值动态变化的特点,提出了一种迭代求解的振动响应分析方法。与文献提供的带摩擦阻尼结构悬臂梁振动响应实验数据相比,共振峰附近的振幅误差为1.99 mm,相对误差为3.9%。振幅的最大误差为5.53 mm,出现在远离共振峰的位置,验证了响应分析方法的可行性。将该方法应用于带冠叶片上,结果表明当激振力频率为812.3 Hz时,振幅为0.56 mm。  相似文献   

11.
本文首先概述了某压气机试验中观察到的1/2阶副谐波振动现象,然后根据旋转机械振动的研究结果,并结合该压气机试验件的具体结构,分析了该试验件可能产生1/2阶副谐波振动的主要原因,最后给出了排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针对力矩电机驱动角振动激励源频率难以超过100Hz、波形失真大、不能满足高频角振动测试需求的现状,提出采用杯式结构磁电驱动方法。显著降低驱动线圈电感以实现驱动力快速响应,采用橡胶扭转弹簧实现轴系支撑,以克服轴承摩擦力,结合有限元分析仿真,将转子与励磁线圈骨架进行整体优化设计,使轴系固有频率提升至2400Hz。所研究角振动激励装置经实际测试,最高工作频率可达700Hz,主要工作频段内角加速度波形失真度小于3%,可广泛用于高频角振动校准或角运动传感器动态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13.
设计了接触平面法向振动的静摩擦系数测定实验台,分别进行了平面摩擦副干摩擦时振动条件下的不同材料(45#钢、QT80-2、HT35-61)、不同加工方法(铣削、磨削)、不同表面粗糙度、不同激振振幅、不同激振频率、不同激振波形等情况的静摩擦系数测量,最后给出了各种影响因素对静摩擦系数的影响关系。  相似文献   

14.
本文针对某高频角振动转台在200Hz频率正弦激励下实现波形失真度小于2%的要求,对基于直流无刷电机的高频角振动转台控制系统进行了设计,并在Matlab/Simulink中进行了基于PD控制/重复控制的复合控制策略的控制系统建模、仿真与分析。  相似文献   

15.
汪勇  张海波 《推进技术》2018,39(3):695-702
为了解决直升机机动飞行时涡轴发动机控制系统扭振不稳定性问题,根据扭矩动力传递链特点,设计了一种基于最小均方差(LMS)的自适应滤波器,以抑制自由涡轮转速中的扭振动态,并与常规的陷波滤波器效果进行了对比。仿真结果表明,在定旋翼转速下,陷波滤波器和基于LMS的自适应滤波器均能抑制1.90Hz对应的固定扭振分量,但后者能使扭振幅值降低至5%以下,滤波效果明显优于前者;同时,变旋翼转速飞行时,发动机端的扭振基频率会随着转速变化在1.30~2.20Hz变动,此时常规陷波滤波器不再适用,而基于LMS的自适应滤波器仍可显著抑制扭振动态。  相似文献   

16.
回顾了机翼和箱梁的气动迟滞效应研究现状,介绍了大振幅下获取薄翼和流线型箱梁自激气动力的风洞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薄翼在超过失速角的振幅条件下,升力并没有出现明显的失速现象,但气动力的高阶谐波分量显著增加;大振幅条件下,流线型箱梁的气动力高阶谐波分量也比较显著,并以第2和第3阶谐波分量为主。此外,在大振幅条件下,流线型箱梁的气动力矩迟滞曲线可出现“8字环”,即气动力在一个振动周期内既做了正功也做了负功;其中,迟滞曲线“8字环”的气动正功部分随着振幅和折算风速的增大而增加。该现象可导致桥梁也出现类似于失速机翼的极限环震荡。最后,基于不同振幅下流线型箱梁的力矩迟滞曲线,简要讨论了大跨度桥梁在颤振后状态可能出现的振动形式和气动稳定性。  相似文献   

17.
将翼面绕基准状态作任意形态的振动,用Fourier级数展为n个不同振幅、不同频率的谐波;用Green函数法计算每个谐波引起的非定常气动力;然后在时域中将它们叠加,即可求得该翼面在时域中以给定的波形作振动时的非定常气动力。重点讨论了翼面作接近方波形振动时的非定常气动力。算例表明,该方法所得结果与其他方法及实验结果吻合。  相似文献   

18.
压气机内部噪声特征与转子叶片声固耦合机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赵奉同  景晓东  沙云东  王晓宇  栾孝驰 《航空学报》2019,40(5):122669-122669
航空发动机压气机转子叶片故障多由机械激励和气动激励造成,而高强声波对转子叶片的激振因素不容忽视。通过开展某型涡扇发动机压气机内部噪声测试试验,研究压气机转子叶片振动机理及其与噪声信号的对应关系。阐述了压气机内部旋转不稳定性非定常压力波作用机制,提出了基于刚性壁声波导管技术的导出式噪声测量方法,完成了某型涡扇发动机压气机内部噪声信号测试,对噪声信号进行了频谱分析和声传播特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某型涡扇发动机压气机内部噪声信号频谱呈现高峰值纯音分量1 402 Hz,并且该纯音分量与转子叶片通过频率呈现特定的频率组合关系。该纯音分量的噪声源在压气机内部沿发动机顺航向方向从后向前传播。利用旋转不稳定性理论,将声源频率在不同坐标系下进行转换,当噪声源周向模态数为13时,该纯音分量可调制出与高压一级转子叶片一阶振动频率相对应的激振频率。  相似文献   

19.
基于谐波平衡法的含Iwan模型干摩擦振子非线性振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谐波平衡法,研究了由Iwan模型和1个质量块构成的干摩擦振子系统的自由振动和受迫振动问题.对于自由振动,推导了系统卸载和加载过程中各自对应的非线性运动方程;通过谐波平衡法,求得了各方程的1阶谐波解;为了得到方程正确的数值解,提出了确定零速度时刻的策略;数值算例结果表明:谐波平衡法与数值方法得到结果吻合较好,从而验证了谐波平衡法求解此类问题的有效性.对于系统微滑移下的受迫振动,采用谐波平衡法求得了系统的幅频关系.最后,对Iwan模型阻尼特性的研究发现,模型等效黏性阻尼比与其振幅存在非线性关系.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利用正交的零差激光干涉仪测量安装于振动台面被测靶体的位移,实时计算出运动速度和加速度,从而实现对位移达1m的超低频振动传感器的实时绝对校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