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利用标识载荷试验技术,将具有两种不同显微组织TC4钛合金分别在三种应力水平下进行疲劳试验,在光学显微镜下对疲劳裂纹扩展断口进行观察,获得裂纹扩展过程中不同循环周次下的裂纹长度,以此建立了表征TC4钛合金原始疲劳质量的通用EIFS分布。研究结果显示钛合金双态组织比片层组织具有更好的原始疲劳质量,双态组织具有较高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及裂纹扩展系数。此外还分析了双态组织中添加标识载荷的疲劳断口形貌,认为其疲劳断口标识线的形成是由于加入标识载荷后,应力强度因子范围发生变化,导致疲劳裂纹扩展过程中断裂模式发生改变,从而在断口上形成了可判读的标识线。  相似文献   

2.
对某些型发动机涡轮盘榫齿裂纹的形成起因及裂纹继口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裂纹断口成特征与环境的相互联系。  相似文献   

3.
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对T7451状态7B04铝合金疲劳断口进行了研究,揭示了该合金疲劳裂纹萌生与扩展的微观特征。合金的疲劳断口可明显划分为疲劳裂纹源区、裂纹稳定扩展区及瞬断区三个区域:疲劳裂纹从材料夹杂(大小约为(7~10)μm×(11~14)μm的富铁脆性金属间化合物粒子)处萌生,在样品表面或近表面区域形成后呈放射状扩展;疲劳裂纹扩展区可以观察到疲劳破坏的一些典型特征;瞬断区的断口形貌跟静载断裂相似,形成不平坦的粗糙表面。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A357-T6铸造铝合金在应力比R=0.05及应力比R=0.7时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应力比R=0.7的裂纹扩展速率比应力比R=0.05的裂纹扩展速率快,这是由于应力比R=0.05时断口表面粗糙引起的裂纹闭合效应,降低了裂纹尖端的有效驱动力.断口表面的脱粘共晶Si颗粒和Si颗粒脱落后形成的凹坑表明裂纹沿着树状晶边界扩展.  相似文献   

5.
针对某型飞机铸镁合金螺栓孔裂纹和腐蚀问题,结合有限元应力分析,采用断口显微分析、金相检验、硬度检测以及成分ICP等方法对该裂纹进行研究,找到了裂纹形成的原因,提出了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焊接裂纹是焊接结构中危害性最严重的缺陷。液化裂纹是焊接热裂纹的一种,是在金属晶界被液化的情况下产生的。本文通过实验,测定了液化裂纹产生的温度,并用扫描电镜对应于开裂温度观察其断口形貌、总结出液化裂纹的断口形貌特征及产生液化裂纹的临界温度区。文中所例举的断口形貌特征及其对应的开裂温度对故障的断口分析工作及铝合金焊接热裂纹的研究工作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运用断口疲劳条带反推寿命的理论基础,采用断口定量分析方法,在断口上测量裂纹长度和裂纹扩展速率,建立二者之间的关系图.利用梯形法计算出裂纹的扩展寿命和萌生寿命,推断出A断口先于B断口萌生,证明了断口分析结论的正确性.此结论表明,断口定量分析方法可应用于疲劳试验首断件的判定.  相似文献   

8.
对AZ31B镁合金母材及其电子束焊接接头疲劳裂纹扩展速率进行研究,测试缺口位于母材、焊缝、热影响区(HAZ)时3组试验的裂纹扩展门槛值及扩展速率,并对3种试样疲劳裂纹扩展断口进行SEM分析.结果表明:缺口位于焊缝的裂纹扩展门槛值高于母材及HAZ,且疲劳裂纹扩展速率小于母材及HAZ.AZ31B镁合金母材及HAZ疲劳裂纹扩展断口都呈现河流状花样,为准解理脆性断口;焊缝的疲劳裂纹扩展断口中有许多撕裂棱、韧窝,表现出一定韧性,断口为以脆性为主的韧-脆混合断裂;随着裂纹扩展速率增大,三者断口中的解理台阶变粗大,疲劳条带变宽.  相似文献   

9.
在工程设计中常采用复合材料壁板与金属材料骨架的混合结构。本文对复合材料与金属材料混合结构的寿命展开了研究,进行了疲劳试验并用全寿命方法计算了金属结构裂纹形成寿命和裂纹扩展寿命。通过对疲劳试验件的断口反推与计算结果得到了较好的吻合。  相似文献   

10.
基于断口分析的钛合金轮内部缺陷损伤容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行某轮损伤容限设计,开展了裂纹扩展断口分析和仿真分析研究。由断口分析可知:疲劳源为一处内部自然缺陷;依据疲劳辉纹确定了裂纹扩展速率;在裂纹长度为2 mm附近,裂纹扩展速率明显增大,为第一、第二加载阶段转换区域;裂纹稳定扩展区裂纹长度与裂纹扩展速率呈双对数线性关系;应用列表梯度法和Paris公式法反推了第二加载阶段的疲劳寿命,与该阶段实际循环次数的最大误差是163%。裂纹稳定扩展阶段裂纹扩展仿真值与断口反推值吻合;非稳定扩展阶段仿真值与断口反推值的最大误差为-215%;基于以上研究,合理确定了某离心轮内部裂纹表面扩展停机检测周期。该类轮非稳定、失稳扩展阶段寿命占内部裂纹表面扩展阶段寿命的比例达248%~357%,因此准确计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杜昊龙  贺晓军 《航空制造技术》2012,(13):111-114,118
对某30CrMnSiA材料TIG焊接壳体焊缝区域裂纹进行了分析,利用X射线、显微硬度计、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等对断口进行了观察和检测。通过分析断口物、化特征,认为该裂纹为热处理淬火保温过程中出现的再热裂纹,亦有小部分可能为微小尺寸未检出的焊接热裂纹,均属于冶金裂纹,通过一系列措施加以控制,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2.
4种典型航空钛合金材料高温裂纹扩展性能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试验测定了4种典型航空钛合金材料(即TC18、TC21、TC4 DT、Ti 6Al 4V/ELI)在两种温度(25℃和250℃)下裂纹扩展性能,在试验数据的基础上,进行裂纹扩展性能对比分析,并对试样断口进行扫描电镜(SEM)分析,研究了高温和载荷联合作用对裂纹扩展的影响机理,结果表明:不同温度下,不同钛合金材料裂纹扩展速率之间存在很大的差异性;与室温断口相比,高温断口表面呈现浅黄色,并伴有大量二次裂纹;钛合金的裂纹扩展性能是受温度和载荷的联合作用影响,裂纹闭合和氧化作用共同决定了其扩展历程。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航空铝合金疲劳与裂纹扩展行为和机理,测试2种常用航空铝合金2524-T3和7050-T7451在常温25℃和低温–70℃下的疲劳与裂纹扩展性能,借助断口金相分析微观机理。结果表明:相同应力加载水平下,铝合金低温疲劳寿命延长而低温裂纹扩展速率减慢,–70℃低温对2种航空铝合金疲劳与裂纹扩展行为产生有益影响;–70℃低温环境下疲劳裂纹萌生区出现明显的台阶状小平面,两侧断面间形成凹凸错位,疲劳裂纹萌生困难;而在裂纹扩展区疲劳条带和韧窝特征减弱,且出现明显的沿晶特征,裂纹趋向于沿着晶界曲折扩展,疲劳和裂纹扩展寿命延长;随着加载应力水平提高,断口表面凹凸错位和沿晶特征减弱,而疲劳条带和韧窝特征增多。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某型飞机外翼下壁板与肋典型连接厚件疲劳试验的破坏件进行断口金相分析和试验特征分析发现,在多种应力综合作用下,处于三向应力状态下的螺栓孔内壁形成疲劳源,最终发生疲劳断裂,且在出现裂纹之后,裂纹扩展寿命很短.  相似文献   

15.
扭转/拉伸复合载荷下的弹塑性疲劳裂纹扩展行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从中碳钢圆棒试样的环状预裂纹开始的疲劳裂纹扩展行为,分析了扭转/拉伸复合加载时不同载荷比对弹塑性疲劳裂纹扩展的影响。在高应力水平下,裂纹断口为宏观平坦。无论是简单加载还是复合加载,裂纹扩展速率都可用J积分的指数方程表达。对于同样的J积分范围值,Ⅰ型载荷下的裂纹扩展速率最高,而Ⅲ型载荷下的速率最低。在复合加载条件下的疲劳断口上观察到疲劳条痕同Ⅰ型加载条件下的相同,其间距与裂纹扩展速率相等。  相似文献   

16.
某型橡胶软管装机使用半年后外表面出现裂纹,外观检查,对橡胶软管外胶层两种不同形貌的老化裂纹断口进行宏观观察,采用视频显微镜及扫描电子显微镜对外观损伤特征进行检查,并对"星状"裂纹断口表面的颗粒物进行能谱分析,确定了两种不同形貌的老化裂纹开裂性质,分析软管外胶层开裂原因,并从延长橡胶软管使用寿命角度出发提出了在设计和使用...  相似文献   

17.
针对某航空发动机供油管钎焊焊缝边缘出现裂纹而导致的供油管渗油故障,对其断口及源区附近表面进行宏、微观检查,明确了供油管裂纹性质为高周疲劳裂纹,疲劳源区呈沿晶开裂特征。利用能谱分析手段发现裂纹源区存在外来Cu元素,通过对焊缝及开裂部位进行金相分析,发现钎焊料中的Cu元素沿基体晶界发生扩散,导致晶界粗化,在拉应力作用下,Cu与基体形成的脆性相开裂形成沿晶裂纹。晶界粗化和沿晶裂纹是供油管过早发生疲劳开裂的主要原因。建议将Cu基钎料更换为Ag焊料。  相似文献   

18.
通过采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研究了5A06铝合金高周疲劳断口的微观特征。研究结果表明:该合金在疲劳极限附近发生疲劳断裂时,裂纹主要萌生于杂质粒子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处,较高应力水平下疲劳裂纹的萌生呈现多源性,并且裂纹主要起源于杂质粒子自身的开裂。随着应力水平的提高,裂纹的偏转路径更加复杂,疲劳辉纹间距不断增大,断口中疲劳裂纹扩展区所占比例减少。疲劳裂纹扩展的初期,疲劳微裂纹的偏转主要取决于相邻晶粒间有利滑移面的方向。  相似文献   

19.
通过AA7075-T6铝合金在不同加载角度下的Ⅰ-Ⅱ复合高周疲劳裂纹扩展试验,利用FRANC3D中M-积分计算了复合型裂纹尖端的等效应力强度因子幅值,结合七点递增多项式对数据处理,得出了复合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分析了复合疲劳性能,并探讨了复合裂纹扩展的路径及断口特性。结果给出了纯Ⅰ型疲劳裂纹扩展速率曲线在稳定扩展阶段的Paris公式的参数;并表明:Ⅰ型疲劳裂纹扩展寿命最长,复合疲劳裂纹扩展寿命都有不同程度的减少;复合疲劳裂纹开裂方向的数值分析及实验结果与理论吻合;复合疲劳断口表现为脆性断裂。  相似文献   

20.
某型风扇叶片工作后在凸肩工作面发现裂纹,断口分析后判断为疲劳裂纹,起始于盆侧凸肩工作面下侧靠近尖部边缘。建立凸肩工作面接触模型,分析了凸肩工作面挤压应力分布和位移变形,并对其压痕和磨痕进行了检查。结果表明:裂纹起始位置存在局部挤压应力集中。由于叶片工作载荷和凸肩初始紧度导致的凸肩变形错位而形成不均匀接触;同时凸肩工作面的初始装配错位和边缘倒角较小进一步加剧了裂纹起始位置的挤压应力集中程度,较大地局部挤压应力导致凸肩工作面耐磨涂层在工作过程中出现微裂纹,进而形成初始裂纹,在振动应力作用下,最终扩展到基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