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本文结合某型涡喷发动机台架试验进行声强测量实践,重点研究了在常规试车台上噪声测量方法及实施方案,依据ISO9614-I标准对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及误差等指标进行了考核。对发动机侧面声功率辐射作出估算,进行声源识别并讨论了该型发动机的噪声级,主要噪声源及其特征,结果表明:在常规试车台上进行发动机声强测量其方法是可行的,数据是有效的,为在常规试车台开展发动机噪声测试研究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2.
常规试车台上航空发动机噪声及其测量技术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常规试车台上航空发动机噪声测量获取了对声源特性进行定量和定性分析的大量有用信息。试验与理论分析结果表明:噪声与振动、压力脉动信号同步测量并作相干分析是识别发动机声源特征的有效方法。成套系列声振仪器的选择和系统在线标定分析及试车台混合时间的确定为航空发动机噪声测量的精确性提供了保证。用声压级差值与声功率级差值量级相当方法验证了喷气噪声是发动机台试噪声的最主要贡献,且具有低频带特性;利用细化技术还诊断出发动机可能存在轴不对中故障,为进一步实现常规试车台上航空发动机状态的声学监测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航空发动机台架试验声强测试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某型涡喷发动机台架试验进行声强测量实践,重点研究了在常规试车台上噪声测量方法及实施方案。依据ISO9614-Ⅰ标准对测试数据的有效性及误差等指标进行了考核,估算了发动机侧面辐射声功率,进行声源识别,并讨论了该型发动机噪声级,主要噪声源及其特征。结果表明:在常规试车台上进行发动机声强测量,其方法可行,数据有效,对研制中的发动机开展静态噪声测试研究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固体火箭发动机喷流噪声测量及声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分析固体火箭发动机喷流噪声特性及其声场分布规律,设计实验发动机,采用LMS数据采集系统及噪声处理软件通过传感器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喷流噪声进行实验采集和测量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同一测量位置处,随着推进剂燃温的降低,噪声峰值降低;随着燃烧室压力及喷管出口马赫数的增高,噪声峰值升高;该实验工况下,发动机喷流噪声声压级分布在120-140dB,峰值频率4500-5000Hz。实验结果对固体火箭发动机喷流噪声场的预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5.
航空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测量方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动机试验时,通常采用在进气道出口和发动机进口之间加装测量耙的方式,来测量截面的总静压参数,进而获得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考虑到附面层影响,采用新型附面层压力组合测量耙进行测量。同时,对获取截面流场压力的不同测量方案进行了分析,并结合试验数据,分析了不同测量方案产生的误差。结果表明:采用压力组合测量耙能较为准确地获得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并且采用压差传感器获取截面流场压力,能显著减小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和附面层的测量误差。  相似文献   

6.
某环形燃烧室噪声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某环形燃烧室性能试验时,燃烧噪声的近场声压测量与谱分析,获取了有关燃烧室噪声源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大量有有信息,并对比国外相关的试验与理论计算进行了类比分析,给出了该环形燃烧室燃烧噪声的特征频率范围。利用燃烧过程中进气流量,压力,温度和余气系数改变时噪声谱测度与分析,得到了燃烧噪声值随进口气流参数和余气系数的变化规律,并且初步识别出该燃烧室进口温度对其火焰筒二股气流进气孔产生的进气喷射噪声频率变化范围,为进一步开展航空发动机燃烧室声疲劳激励源研究提供了必要依据。  相似文献   

7.
在某型发动机进口空气流量测量中,设计了一种组合测量耙,对发动机进口空气流场和附面层压力分布同时进行测量。组合测量耙的测点分布依据飞行台被试发动机附面层特性模拟计算结果,结构形式有效减少了测量耙的数量及安装空间。试验结果表明,利用组合测量耙测量数据计算的空气流量,与被试发动机理论设计的空气流量基本一致。介绍了组合测量耙的研制过程、附面层模拟计算、测量方案布局及试验结果,并例举出附面层测量结果及空气流量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火箭燃气射流近场噪声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徐强  廖光煊  李军  曹从咏 《推进技术》2002,23(4):318-320
火箭燃气射流噪声特性是武器系统集成化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单室双推力实验发动机近场射流噪声的测量与分析,得到噪声峰值频率的变化范围,联合时频分析结果表明,同一测量位置处射流噪声的峰值频率与燃烧室压力的变化无关,而噪声幅值则依赖于燃烧室压力,实验结果对火箭燃气射流噪声场的预测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9.
面向高马赫数超燃冲压发动机推阻性能测量需求,基于FD-21高焓激波风洞,建立了基于自由飞原理的发动机模型推阻测量技术,创新引用了电永磁铁悬挂释放技术与高精度时序控制技术。设计了梯形多孔圆形阵列标记板,使用基于圆形特征阵列标记与图像识别技术的模型典型特征追踪方法,并对位移原始数据进行最近邻离群点剔除,用二阶中心差分求取模型加速度并进行傅里叶频谱分析,通过巴特沃斯低通滤波方法去除微分运算引入的高频噪声。进行了发动机模型自由落体运动试验和通流试验,探讨了自由飞测力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获得了发动机模型的受力数据,给出了测量技术的精准度。在自由落体运动试验中,获得的加速度与当地标准重力加速度值偏差约为±2%。在FD-21风洞名义马赫数10模拟条件下进行了两次冲压发动机通流试验,获得的水平方向加速度相对偏差为2.32%,竖直方向加速度的相对偏差为7.44%。  相似文献   

10.
张颖哲  倪大明  Incheol LEE  林大楷  杨志刚 《航空学报》2018,39(12):122446-122446
为深入了解涡扇发动机喷流噪声特性,验证喷流噪声降噪方法,建立发动机喷流噪声数据库,在法国国家航天航空研究中心的CEPRA19声学风洞开展了缩比发动机喷嘴热喷流噪声试验测试工作。针对发动机热喷流模拟系统,设计加工了面积比(外涵喷嘴面积与内涵喷嘴面积之比)为5和7的两种喷嘴构型试验模型。通过减小高温区域单个零件长度尺寸和零件壁厚的方法,降低热膨胀对模型尺寸的影响。在声学风洞中完成了不同工况条件下两种面积比圆形喷嘴和锯齿形喷嘴的远场噪声特性测试。通过对远场测量噪声频谱进行分析,发现随着来流速度的增大喷流噪声会减小,采用锯齿形喷嘴设计在中低频喷流噪声水平降低,在高频噪声水平有所增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声强测量的有效性作了较全面分析,为精确的声测量奠定了基础。分析结果应用于某型飞机的声强测量中,为该型飞机的降噪工作提供了可靠的数据来源。  相似文献   

12.
Anpredictionsystemforthein-ductsoundfieldinaeroenginecanprovidethetheoreticalfoundationforthepracticalengineeringsup-pressing...  相似文献   

13.
舱内声环境是决定飞机乘坐舒适性的主要因素之一,而声品质是声环境的一个重要特征。目前声品质分析通常采用主观评价和客观评价两种途径,其中声品质客观评价通过分析噪声数据的频谱特性等物理参数,能更客观的反映声音特性。本文通过高精度的双耳采集设备实测了国内主流机型在巡航阶段的声环境数据,并对相关数据进行声品质客观分析。根据本文测量结果的分析,飞机客舱内的A声级在69.4 dB(A)~83.9 dB(A)之间,响度在28.4 sone~52.5 sone之间,尖锐度分布较均匀,数值在1.1 acum~1.4 acum之间。根据频谱云图结果,噪声源主要集中在200 Hz~400 Hz频段,并且噪声强度在客舱中后部有明显增强。总体来说,各个采样机型客舱内的声品质表现整体处于可接受的水平,其中客舱前部的声品质表现要优于客舱中后部位置。  相似文献   

14.
魏龙  秦朝红  任方  张忠  黎敏  刘学 《航空学报》2019,40(11):123100-123100
基于传声器阵列的声源定位算法的性能优劣决定了气动噪声试验检测中气动噪声源定位成像的准确性。为了提高相关声源定位方法的稳健性和准确性,提出一种改进的声反卷积相关声源定位方法——D-MACS(Developed-Mapping of Acoustic Correlated Sources)方法。该方法的特点是:在传统MACS方法的基础上,将声反卷积模型进行改进,使模型体现出声场空间扫描点声压互谱矩阵与互谱波束形成输出矩阵之间的数学关系,其最终获得的声源定位结果,能够提高MACS方法声源定位辨识的稳健性和准确性。通过仿真信号研究和声学风洞环境中的声源定位试验研究,比较了DAS(Delay And Sum beamformming)、DAMAS-C(Deconvolution Approach for the Mapping of Acoustic Correlated Sources)、MACS和D-MACS这4种方法的声源定位性能,验证了D-MACS方法在声源定位性能上的优势。  相似文献   

15.
尹坚平  胡章伟  张强 《航空学报》1994,15(6):712-715
为使建立在双传声器互谱声强基础上的识别方法在飞机上应用,进行了模拟测量。分别以带号筒的扬声器和激振器模拟空气传声和结构传声。模拟测量结果表明:空气传声和结构传声平均声强级识别值的误差分别为1.7dB(A)和0.4dB(A),满足工程应用要求。在此基础上,对AD-200轻型飞机在发动机工作下进行了地面测量。结果表明机舱内噪声主要来自座舱后隔板的空气传声。  相似文献   

16.
采用模拟退火法阵列优化设计技术设计了对数螺旋麦克风阵列,开发了基于“波束成型理论冶的阵列试验数据处理软件。将风洞麦克风相阵列噪声识别技术用于SCCH模型增升装置气动噪声研究,开展了增升装置气动噪声源的远场定位探测和强度测量,并用数据处理软件对风洞试验数据进行处理。试验结果表明,随着观察频率的变化缝翼噪声声源的位置与强度会发生变化,襟翼侧缘噪声是一个宽频噪声,不同频率下其强度分布存在差异。同时也发现缝翼安装支架对缝翼和襟翼气动噪声声源有较大影响。文中也给出了多种工况下缝翼和襟翼噪声源分布。  相似文献   

17.
CABINNOISESOURCE-PATHIDENTIFICATIONFORAD-200ULTRALIGHTAIRCRAFTYinJianping;HuZhangwei;ZhangQiang(DepartmentofAerodynamics,Nanj...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Y-12飞机舱内声强测量与分析,初步识别出该型飞机的主要噪声源及其向舱内传播途径,并提出了可行的降噪措施。  相似文献   

19.
乔渭阳  Ulf Michel 《航空学报》2008,29(3):527-533
 发展了一种平面传声器阵列数据处理新方法——洁净信号处理算法,通过对传声器阵列混淆和旁瓣信号的有效抑制,改进了对声源的分辨。基于改进的数据分析方法,研究了真实飞机结构和真实飞行条件下飞机起落架、襟翼等声源的频谱特性、指向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新的信号处理算法可以更加清晰地分离出飞机表面的气动噪声源。起落架噪声的频谱是由宽频随机噪声与一些较为明显的单音噪声源组成,在不同辐射角度时,起落架噪声的声级在不同频率范围有一定的差异。襟翼侧缘噪声频谱是一个包含有个别明显单音噪声的宽频噪声谱,襟翼内侧缘噪声谱和外侧缘噪声谱有明显的差异,在低频范围,襟翼侧缘噪声的指向性比较明显,但在高频范围,襟翼侧缘噪声没有明显的指向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