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基于单DSP的双通道图形发生器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某些应用场合需要适应苛刻工作环境要求的高性能、高可靠性嵌入式图形发生器。本文介绍一种基于SHARC数字信号处理器的“一驱二”图形发生器,可实现单处理器同时驱动两路独立的视频通道,完成复杂动态画面的实时生成,并能满足苛刻的使用条件。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了一种生成反走样直线和圆的原理,然后用基于FPGA的硬件方法研制设计出该反走样图形发生器,提高了图形生成的速度。相比于100MHz-CPU的计算机软件实现,大约快4倍。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一种采用FPGA芯片构建硬件加速器的图形发生器的设计。在24位色模式下该图形发生器可支持最高分辨率为SXGA(1280×1024),实际应用和试验表明,在XGA(1024×768)分辨率和24位色模式下可完成场景复杂度1.5以内的二维图形实时生成,并能满足高可靠性和苛刻环境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4.
地形图是描述战术信息的基本图形之一,它和快速环境评价所需要的信息处理能力是一致的。开发以地形图为基础的环境显示所遇到的主要困难是把战术图象和地形图汇集到同一显示平面上。综合现代符号发生器和机载处理能力的一种数字式地图能够克服这一困难。机载处理器可用于解释字母数字战术数据,并把它转换为图形表示,而符号发生器能把形成的战术图形嵌入到地形图上。由于这项技术具有灵活性,增加了被管理数据的数量和复杂性。因此合成显示的最后运用取决于简化数据交互的有效操作接口。本文综合介绍OH58-D飞机上用于战术数据显示的一种数字地形图。  相似文献   

5.
纵向涡对矩形通道内湍流流动特征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用风洞实验对矩形通道湍流边界层内嵌入的涡发生器参数进行了筛选;测量了单个涡发生器沿纵向对双侧壁面近壁边界层流场的干扰特性和通道嵌入涡偶的流动特性。找出了通道内嵌入涡发生器形成对近壁边界层流场干扰的较理想的涡发生器参数和涡偶的布局形式。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基于NI公司的软件开发平台LabVIEW的虚拟仪器设计方法。利用LabVIEW图形编程语言。设计了基于PXI机箱和PXI5412的实用性很强的常用虚拟信号发生器以及针对民用航空ATC(air traffic control)系统的询问信号发生器,说明了虚拟仪器在现代测试领域中的重要地位及其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7.
当图像发生信号源质量一定的情况下,采用感兴趣区技术可以尽可能发挥显示系统的分辨率水平。在过去几年里,出现了多种感兴趣区显示技术,其主要特点是用光学方法去合成高低分辨率图形。本文将介绍另外一种方法,将图像发生器和显示系统互相配合设计,在同一幅图像里出现不同分辨率的图像区域。第一台用CAE公司MAXVUE图像发生器制作的这种双分辨率视景系统,已于1994年夏交付用户,现用于战术训练。  相似文献   

8.
苗淼 《红旗技术》2003,(3):10-13
针对某国产燃气发生器特点采用工艺喷口模拟动力涡轮流通能力,测取试车性能数据;进一步分析径向间隙,喷口面积变化对燃气发生器各性能参数的影响,为准确计算动力涡轮的焓降和输出功率提供了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9.
激波/边界层干扰(Shock Wave/Boundary Layer Interaction, SWBLI)是高超声速进气道中常见的流动现象,当其诱导边界层发生显著分离时往往会导致进气道气动性能严重下降。为此,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新型振荡式涡流发生器阵列的SWBLI控制方法,采用基于动网格技术的非定常仿真方法对该涡流发生器阵列流场进行了研究,验证了该控制方法的有效性,并研究了相关参数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振荡式涡流发生器可在超声速边界层内诱导产生振荡强度可变的涡系结构,增强了边界层流动与高速主流的掺混,同时该涡流发生器振荡过程中独特的“挤压”“抽吸”效应持续对气流进行充能,边界层内速度分布饱满程度显著增加。在控制效果方面,随着涡流发生器振荡频率增加,其对边界层低速气流充能的效果增强,对SWBLI流场的控制效果更加明显,形状因子最高可以降低28%;当激波入射在涡流发生器下游34hv时(其中hv为振荡式涡流发生器最大高度),控制效果最佳,激波诱导边界层分离区长度相比无控制时可减少25%;在涡流发生器下游x=270 mm处截取高度30 mm(z=30 mm)设置为监控面,相比于定几何涡流发...  相似文献   

10.
采用EPLD设计视频同步信号发生器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叙述了视频同步原理和设计思路;介绍了采用 E P L D 来设计视频同步信号发生器的方法和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11.
针对大推力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35%~100%推力深度调节的需求,建立了发动机系统仿真模型,开展了燃气发生器燃料路和氧化剂主路联合调节方案与调节特性研究。通过试车数据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选择了三工位液氧主阀的节流工况和流阻参数,根据各工况稳态参数拟合了调节函数,通过仿真分析了调节过程动态特性。研究结果表明:当燃气发生器温度低于额定值56%时,将液氧主阀流阻系数提高至额定值的15倍,可以保证调节过程中燃气发生器温度高于稳定燃烧下限温度;拟合的调节函数能够实现偏差不超过3%的推力调节与混合比保持;应尽量降低液氧主阀节流速率,并使其与推力调节速率匹配,以降低节流过程的冲击振荡。  相似文献   

12.
WJ9是我国第一台按适航条例研制的涡桨发动机。本文阐述了该机的研制概况,总体结构和技术性能;介绍了压气机、燃气发生器、涡轮、减速器等部件先进的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  相似文献   

13.
小流量温度畸变发生器工作特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罗玛  李建中  向立军  刘博强  成本林 《推进技术》2017,38(12):2836-2842
为了研究涡轴发动机温度畸变发生器工作特性,以氢气为燃料、空气为氧化剂,依据V型槽稳焰和传焰原理,设计了小流量温度畸变发生器,建立了小流量温度畸变发生器试验平台,针对两种不同结构温度畸变发生器进行了大量试验,获得了温度畸变发生器的总压恢复系数、总压不均匀度、面平均温升和温度分布不均匀度等工作特性,绘制了温度畸变发生器出口温度畸变图谱。结果表明:温度畸变发生器主要性能参数和出口温度图谱能够满足涡轴发动机进口温度畸变的工作要求。  相似文献   

14.
根据空气/煤油富油燃烧的特点,提出了两种空气/煤油燃气发生器富油燃烧组织方案,设计了采用钝体稳定火焰和旋流空气、二次喷注空气稳定火焰的两种燃气发生器.为了对比两种方案的点火和燃烧特性,对两种燃气发生器进行了一系列热试,结果表明余氧系数是燃气发生器最重要的工况参数.随着余氧系数的增加,燃气发生器的状态逐渐从启动失败变为中途熄火,最终呈正常启动状态.采用钝体稳定火焰的燃气发生器稳定工作的余氧系数边界为0.518,采用旋流空气和二次喷注空气稳定火焰可将该边界延伸到0.237,极大地扩大了燃气发生器的工作范围.与钝体稳定火焰的燃气发生器相比,旋流空气和二次喷注空气稳定火焰的燃气发生器的富油燃烧的燃烧效率提高了20%.两种方案结构复杂性相当,旋流空气和二次喷注空气稳定火焰的燃气发生器不需要冷却火焰稳定器,可提高燃气发生器的工作时间.   相似文献   

15.
某型号燃气发生器燃烧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对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提供可靠的设计方案,对燃气发生器各种设计方案的工作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及稳定性能研究。根据燃气发生器的特点对该燃烧室进行了数学建模和数值仿真,针对不稳定燃烧的类型对该型号燃气发生器进行了低频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数学模型能够很好地对燃气发生器工作过程中各物理参数进行预估;通过提高氧的喷注压降、减小氧的燃烧时滞等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该型号的燃气发生器的工作稳定性。  相似文献   

16.
S形进气道流动控制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FD技术,结合试飞数据,对某S形进气道进行了加涡流发生器的流动控制数值模拟研究.着重分析了三个不同位置加涡流发生器后,进气道内部二次流的发展;之后比较了不加涡流发生器及不同位置加涡流发生器时进气道出口总压恢复、畸变等情况.结果表明涡流发生器明显地影响着进气道内部二次流的发展变化,涡流发生器对进气道出口周向稳态总压畸变有较大程度改善,但是对于提高总压恢复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17.
横向二次流是制约叶轮机气动负荷进一步提升的主要因素。在叶片通道内施加涡流发生器有抑制通道横向二次流的潜力,但涡流发生器的最优施加方案很难确定。基于涡流发生器经验统计模型(BAYC模型)和响应面方法建立了一种端壁涡流发生器的高效设计方法。基于这一方法,实施于NACA 65直列叶栅,得到了三种涡流发生器优化方案,并在设计工况下和非设计工况下讨论了涡流发生器对端壁横向二次流的控制机理,发现具有更大的涡流发生器高度和更多的涡流发生器数量的方案在面对大攻角下的强横向二次流情况时能够有更强的余力对横向二次流加以控制,大大扩展了叶栅的攻角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传声器校准用活塞发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简要介绍了传声器校准用活塞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和技术关键,综述了传声器校准用活塞发生器整体设计、活塞位移测量、影响因素修正、初始条件确定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对活塞发生器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关于基本形体的DXF与STL文件格式之间的转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DXF与STL的文件格式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三维图形信息的DXF文件,有大量的密码信息;在STL文件中。三维图形数据主要是以顶点坐标形式存储的;但可对基本形体的DXF与STL文件格式进行转化,这在理论上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陈小前  杨涛  王振国 《推进技术》1999,20(5):44-47,52
介绍了一种宇航用的利用产生燃气做功并通过提升机构完成提升动作的微型燃气发生器的设计。建立了描述燃气发生器内部流场的数学物理方程。通过数值方法模拟了燃气发生器内部的燃烧和流动以及提升机构的运动过程。由模拟结果及理论分析来指导药柱的设计, 使得燃气发生器能满足高性能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