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利用多功能雾化沉积装置制备了Ni-Al-Mo 系Ni3Al基高温合金。拉伸性能测试表明,喷射沉积Ni3Al-Mo 合金的屈服强度具有明显的“R”特性。利用TEM 位错结构分析,阐明了合金微观结构与屈服强度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试验合金所具有的屈服强度随温度的变化规律主要是由不同温度下γ′及γ相内的位错缠结状况、位错对的形态及数量和六面体滑移系的开动程度决定的。  相似文献   

2.
研究了Fe对XD工艺原位生成NiAl-TiB2复合材料室温压缩性能的影响及其微观机制。加入25at%Fe元素后,其室温压缩变形量可达20%。分析透射电子显微术和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术研究表明,NiAl(Fe)-TiB2复合材料中,除β-Ni(Al,Fe)、γ′-(Ni,Fe)3Al相及TiB2颗粒外,还生成了一种新的Fe(Ni,Al,Ti)相。和基体相比,该相有较高的Fe含量,分布于枝晶间,可提高材料的塑性。Fe(Ni,Al,Ti)相属面心立方结构,点阵常数为a=1.068nm,它与基体和增强颗粒之间结合紧密,界面无反应产物。  相似文献   

3.
非晶态Al83Y10Ni7(at%)合金晶化动力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应用DSC技术研究了Al83Y10Ni7(at%)非晶合金晶化动力学。在恒加热速率晶化曲线上,随升温率在1~40K/min范围变化,分别出现3~4个放热峰。利用Kisinger法,Ozawa法和Arhenius法分别计算了晶化激活能,认为Al83Y10Ni7非晶合金在Al-Y-Ni系有较高的结构稳定性,晶化时第一个放热峰晶化相的等温晶化动力学在0.15<x<0.85范围内符合J-M-A方程,Avrami指数n=2.5;引用阶段Avrami指数和阶段激活能,研究了等温晶化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形核和长大行为  相似文献   

4.
NiAl基金属间化合物多晶和单晶合金的力学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i50Al30Fe20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多晶和单晶室温下拉伸,Ni50Al30Fe20和Ni50Al40Ti10金属间化合物合金多晶和单晶在室温和高温下的压缩性能,以及表面镀镍处理对Ni50Al40Ti10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新型MCrAlX包覆型涂层是国外70年代发展的第三代高温防护涂层。以GH220合金为基材,采用磁控溅射沉积MCrAlX涂层,并通过对涂层的成分及其复合结构、梯度系统优选试验,获得了Ni-20Co-18Cr-12.5-0.6Y-Si-Hf/Al梯度涂层,该涂层的抗氧化性,抗腐蚀性、塑性与脆性得到合理统一,表现出优异的高温防护性能。  相似文献   

6.
NiAl单晶合金的精密铸造NiAl合金在熔点、密度、导热性和抗氧化性等性能上优于高温合金,所以很可能用于制造叶片等零件。虽然对研制NiAl合金和确定其最佳性能条件已做了大量的工作,但对这类合金成批生产的方法仍关注较少。人们已经认识到,精密铸造是生产N...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Ni51.8Al48.2,Ni50.7Al49.2Zr0.1和Ni51.7Al48.16B0.14三种成分金属间化合物的多晶铸造组织,结果表明,NiAl由于热导性好,凝固迅速,获得的均为完全等轴晶组织,并且易形成疏松,铸造表面的Si,O高含量层的厚度一般为20μm三种金属间化合物的显微硬度按Ni50.7Al49.2Zr0.1,Ni51.8Al4.2,Ni51.7Al48.16B0.14的顺序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反应铸造TiC/NiAl(Fe)复合材料压缩、拉伸性能和强韧化机制。NiAl(Fe)合金的室温拉伸延伸率达11%。含20%TiC颗粒的NiAl(Fe)基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率为2.5%。与多晶NiAl合金及其复合材料相比,20%TiC/NiAl(Fe)复合材料的室温拉伸延伸率明显提高。原位合成的TiC增强颗粒在高温下具有明显的增强效果,含20%TiC增强颗粒复合材料的高温强度比基体合金高100%。塑性的枝晶间区域的存在是NiAl(Fe)及其复合材料在室温塑性得以改善的主要机制。XD+RC工艺导致的晶粒细化作用是NiAl(Fe)基复合材料的主要强化机制,位错强化和弥散强化对强度也有一定贡献。  相似文献   

9.
谢超英  江伯鸿  胡赓祥 《航空学报》1994,15(12):1528-1531
通过显微组织分析和宏观力学,研究了Ni-Al-Fe-B合金中γ相的变形行为及其对合金形状记忆效应(SME)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应力作用下,Ni-Al-Fe-B合金发生应力诱发马氏体相变时,有少量γ相以滑移方式参与协调变形,以至合金在较小的应变量下也得不到完全的SME。合金的形状记忆恢复率随应变量增加呈现阶段性衰减趋势。当应变量为4%时,形状记忆恢复率可达75%。  相似文献   

10.
不同状态NiCrAlY涂层组织结构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DD2镍基单晶材料表面上采用阴极电弧镀(APD)方法获得NiCrAlY防护涂层的原始涂层、扩散处理涂层、塑变涂层以及塑变后时效处理涂层等的表面与内部的相结构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厚度约130μm的涂层中主要由Ni3Al基体(有序或无序)、简单立方NiAl和Cr三种物相构成,但不同状态的涂层由不同的相结构组成,且沿着涂层深度有着各自不同的分布;塑变使扩散处理析出的NiAl新相又发生回溶,而在高温(1100℃)下对塑变涂层时效处理后,NiAl相又重新析出。  相似文献   

11.
实验观察和研究了Al-Al3Ni自生复合材料的高周疲劳损伤断裂行为以及应力比R的影响,结果显示在R=-1疲劳过程中孔洞沿界面区基体的优先萌生、联接和扩展是其损伤断裂的主要机制;并且发现R对疲劳寿命及断裂过程有明显影响,当R=0时滑移带裂纹生长相对容易,寿命减小,而R=∞时,裂纹集中在类似于压缩变形的宏观形变带内发展,寿命很长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控制和调整合金中位错分解方式,最终达到控制蠕变机制和提高合金持久寿命的目的。应用实空间Recursion方法,计算了Ni3Al强化相中[111]层错的电子结构及加入微合金化元素Co的效应。建立了Ni3Al中沿[111]方向生长的晶体模型和产生层错后的晶体模型,给出了体元的电子态密度,费米能级和层错能。通过计算得到了以下结论:(1)在Ni3Al晶胞中Al对于总态密度的贡献在整个能量范围内较小,总态密度主要来自过渡金属Ni。(2)用Co原子代替Ni3Al中Al原子可以降低Ni3Al层错能。  相似文献   

13.
以 Al2 O3微粒为分散相,进行了周期换向脉冲复合电沉积工艺研究,快速电沉积出了 Al2 O3/Ni 复合镀层。利用扫描电镜及能谱分析技术对 Al2 O3/Ni 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及组成进行了表征,考察了脉冲参数对复合镀层中Al2 O3含量及镀层微观形貌的影响;并就周期换向脉冲电沉积与直流电沉积复合镀层的微观形貌、镀层应力及沉积速率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周期换向脉冲法快速电沉积可以得到组织致密、内应力小、沉积速率高的 Al2 O3/Ni复合镀层。  相似文献   

14.
Ni-30Al-1Hf 合金的微观结构及相变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定向凝固技术制备的Ni-30Al-1Hf合金,是一种由γ相增强的树枝状β-NiAl基双相合金。在铸态时β和γ相存在着确定的取向关系。经不同冷却方式的热处理后发现,合金组织结构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空冷或油淬后Ni-30Al-1Hf的枝晶干区大部分转变成了NiAl马氏体相。在900℃经拉伸变形后,NiAl马氏体组织已完全消失,而在β-NiAl相内部重新析出块状或条状的γ相。  相似文献   

15.
Sprayatomizationandco-depositiontechnique,bywhichreinforcementparticulatesandmetalmatrixaremixedtopreparecomposite,belongstothecategoryofrapidsolidification[lj.Comparedwithsqueezecasting,stringcasting,powdermetallurgyandin-situmethod,sprayatomizationandco-depositiontechniquehasitsparticularadvantages["'J:Thestrengtheningfunctionofthereinforcementfineparticulateismadefulluseof;volumefractionofreinforce-mentparticulatecouldbeadjustedwithinacertainrange,andtheinterfacecohesionisgreatiyimprovedlha…  相似文献   

16.
Al 量对 Ni-Al-Hf-Cr-W 系合金显微组织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Ni-20Hf-8Cr-8W-(4~6)Al系列合金的显微组织以及Al含量对共晶组织的影响,结果表明:此系列合金中,随着Al含量的微小变化,会析出不同的共晶组织;当Al含量大于5.5wt%时,出现(β-NiAl+Ni7Hf2)或(γ′+β-NiAl+Ni7Hf2)共晶:当Al量小于5.5wt%时,会出现(γ′+Ni7Hf2)、(γ+γ′+Ni7Hf2)或(γ+Ni7Hf2)共晶组织。并且得出(Ni-20Hf-8Cr-8W-5.3Al)wt%的合金具有(γ′+Ni7Hf2)共晶,适宜选做为以Ni7Hf2增强的共晶复合材料的合金成份。  相似文献   

17.
含Ni夹层SiCp/2014Al铝基复合材料扩散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中间添加Ni层,在610℃保温60min工艺成功实现了SiCp/2014Al铝基复合材料的真空扩散焊接.焊接之后利用金相显微镜(OP)、扫描电镜(SEM)、电子探针(EPMA)等对焊接接头进行分析.分析表明,Ni和Al之间相互扩散形成由金属间化合物构成的中间过渡层,主要由Ni3Al//NiAl//NiAl3组成.在理论上,计算出Ni和Al元素扩散浓度与焊接温度和保温时间之间的关系,以及元素的扩散距离与焊接参数之间的关系呈抛物线形变化.  相似文献   

18.
硼的添加增强了晶界的结合力 ,使合金相界面的位错组态改变 ,提高了持久断裂寿命 ;硼的添加细化晶粒 ,增加界面数 ,使持久寿命下降。Ni3Al定向凝固横向试样持久性能不稳定与取样位置有关  相似文献   

19.
The thermal fatigue behavior of Ni3Al based superalloy IC6E during the cycles between 900 ℃/1 000 ℃ and the room tempera-ture was investigated. The experimental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primary and secondary thermal fatigue cracks initiate inside or round the borides and then spread away along grain boundaries and/or in interdendritic areas. The fracture of borides and their separation from the matrix at interfaces are mainly responsible for the crack initiation and its spreading. At temperatures higher than 1 000 ℃, the grain boundary oxidation combined with cyclic stresses accelerates the crack growth.  相似文献   

20.
利用DSC对真空甩带法制得的Ti_(46)Zr_(26)Cu_(17)Ni_(11)非晶薄带进行热分析,据此选择在693 K(T_g),753 K(T_g~T_(x1)),813 K(T_(x1))下对非晶合金进行不同时间真空热处理,分析非晶晶化行为,并以Ti_(46)Zr_(26)Cu_(17)Ni_(11)非晶合金、TA2和纯Al为原材料,利用Gleeble-3500热模拟试验机在873 K/10 MPa/8 h下制备层状复合材料,采用SEM、TEM、显微硬度计并结合热力学和元素扩散理论对界面层相组成、析出次序和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Ti_(46)Zr_(26)Cu_(17)Ni_(11)非晶玻璃转变温度T_g=720 K,初始晶化温度T_(x1)=788 K;非晶晶化首先生成亚稳相I相,随后进一步析出三元或四元Laves相和Ti Ni相;热压后,纯Al和非晶晶化层间界面由薄层Al_3Ni和晶粒细小结构均匀的Al3(Ti0.6Zr0.4)层组成,界面平直无缺陷,总厚度与纯Ti、纯Al间界面层厚度比约为6.5∶1;Al_3(Ti_(0.6)Zr_(0.4))和Al_3Ti硬度相近,分别为(564.20±10.46)HV和(579.83±15.26)HV,但Al_3(Ti_(0.6)Zr_(0.4))层塑性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