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小春  子衿 《航天员》2009,(2):18-23
自1957年苏联把全世界第一颗人造卫星送上天,人类在太空中纵横翱游,享尽自由与辉煌的同时,仿佛弹指一挥间,数以亿计的太空垃圾布满了我们头顶的天空。愕然也好,惊诧也罢,人类飞天,众多的“冷杀手”已然横空出世,并将越来越多地抢占我们的太空,成为人类开拓太空不可小觑的对手,甚至成为不少事件的主角。可以说,人类征服太空的豪情之下,不经意或率性种下的苦果,必须由自己慢慢消化、解决。  相似文献   

2.
《太空是个有趣的地方》是一本有趣的书,它采用文字加漫画的形式,从另一个视角重温了第一颗人造卫星发射至今人类50年的太空探索和科学发现。早在太空竞赛之前。漫画家们就已经在不断地对地外生命和彗星奇观进行想象和描绘。近年来,月球、火星和其他星球的探索任务(尤其是在任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为太空漫画的内容提供了丰沃的土壤。书中的文字精辟优美,配以丰富的彩色插图——这些插图包括漫画(古今各国170位漫画家创作的220余幅漫画)和几十年太空探索留下的影像,其中很多内容带有历史和政治背景。  相似文献   

3.
居住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阿什维尔市的NASA退休科学家唐纳德·克斯勒尔经常在自己住宅的后院平台上架起塞莱斯特望远镜观测太空。虽然这台望远镜算不上是最先进的,但却是克斯勒尔最珍爱的物品。1978年,克斯勒尔发表的一篇论文《人造卫星频繁碰撞:碎片带的产生》,使他在航天界名声鹊起。  相似文献   

4.
美国Highlift系统公司不久前宣布,它将实施一个近乎天方夜谭的工程项目——建造通向太空的“电梯”,太空电梯这种垂直升降装置最终将取代不太安全的火箭,从而开创人类征服太空的新纪元。如果此项目真能实现,人类未来可以利用“电梯”来发射人造卫星和宇宙探测器,运送太空站设备,也可以乘坐“电梯”直上云霄,邀游天际……  相似文献   

5.
太空对抗与太空武器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志澄 《卫星应用》2005,13(2):28-35
介绍了美国的太空安全战略和美军发展太空对抗的新动向。总结了国外对太空系统面临的威胁和太空对抗特点的普遍认识。讨论了太空武器化对国际军备控制的挑战。  相似文献   

6.
像以往的探险家一样,我们也进行了太空探险,这种探险带来的回答可以使我们探知远离我们的世界。在太空探险过程中,我们对自己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空间生命科学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使人进入太空,在地球以外的空间中正常生活。现在,我们已经具备了可以使人在太空中生活一年以上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美国太空对抗发展态势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志澄 《卫星应用》2006,14(3):7-14
介绍了美军发展太空对抗的转型,在此基础上对美国太空对抗的发展态势进行了评估,重点分析了美军最近几年在太空对抗策略和政策方面所经历的新变化。指出美国太空威慑战略正在从太空对抗转向太空对地打击;不再提太空支配权,而更强调太空知情权和发展防御性太空对抗措施。  相似文献   

8.
士元 《中国航天》1999,(8):15-18
今年5月10日我国第一颗采用公用平台思想设计的小型科学试验卫星——实践5号小卫星顺利升空了。该卫星质量为298公斤,尺寸约为1.10米×1.20米×1.04米,主要用于空间单粒子事件测量及对策研究、空间流体科学试验和小卫星公用平台技术试验等。清华大学...  相似文献   

9.
段丽娟 《航天》2010,(8):8-9
由中国宇航学会和美国海因莱因基金会共同主办的第二届亚洲地区“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活动,于7月4日~8日在北京举行答辩终评暨颁奖会,至此,历时一年多的竞赛活动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10.
太空盛会     
卡奇 《航天员》2012,(5):F0002-F0002,1
《秋词》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唐代诗人刘禹锡眼中的这别样秋景确实令人陶醉。然而,继盛夏中一道“龙”“凤”齐翔的亮丽风景,绘成跨越天地的彩虹,在穹苍演绎“天”“神”鹊桥相吻的传说后,2012年太空绽放的秋色风光更是令人心潮澎湃。它将再次奏响太空盛典的乐章。  相似文献   

11.
鲁波特 《航天》2014,(4):36-40
常言道:“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此话对航天这一高危行业来说,真是再合适不过了。去太空探索的航天员在执行真实的任务之前,都需要在地球上搭建的模拟太空环境中进行训练。  相似文献   

12.
《航天器工程》2010,(4):73-73
据人民网2010年7月5日报道,美国空军近日透露将发射一颗“太空监测卫星”,以便做到全天候地将所有在轨运行的人造卫星和太空碎片(垃圾)纳入美军的监控体系。目前,美国空军主要通过一套陆基雷达系统和光学望远镜来监控约1000颗现役人造卫星和2万多块太空垃圾。美联社报道,  相似文献   

13.
太空机器人     
谢志航 《中国航天》1993,(11):11-12
布莱斯·帕斯卡(Blaise Pascal)曾经哀叹:“在宇宙中,人就如同自然界中的芦苇杆一样脆弱”。人上升到距地面仅16公里的高度,就会由于缺氧而死;上升到距地面20公里的高度,人的体液就会透过组织膜而渗出;在木星表面,人会被自己的体重压垮;在海王星寒冷的表面上会被冻死;太靠近太阳,又会被太阳发出  相似文献   

14.
孙青 《中国航天》2007,(7):43-43
由中国宇航学会和海因莱因基金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亚洲地区“飞向未来——太空探索创新竞赛”决赛在北京举行,20个参赛组于7月4日~5日进行了现场答辩.角逐总金额为1.6万美元的各项奖励。评委由来自韩国、日本、印度、新加坡、以色列、中国大陆以及台湾和香港地区的12位专家组成。  相似文献   

15.
米广 《中国航天》1996,(1):9-9,13
危害日益严重的太空垃圾一份由美国航宇局出资、由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撰写的报告指出,空间轨道上的人造垃圾虽然目前对卫星的威胁还不大,但却正在变得日益严重,应弓愧全世界的关注。该委员会一位负责人指出,各航天国家应在太空垃圾问题还能控制之时,携手合力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6.
余青霓  魏巍 《航天员》2014,(4):65-67
雾霾肆虐,室仙室外空气双重污染,深受其害的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注空气污染问题。那么有人也许会问,太空没有雾霾,在太空飞的航天员还会面临空气污染问题吗?  相似文献   

17.
魏紫瑜 《航天员》2009,(2):52-55
2009年3月,Word之父、美国亿万富翁——查尔斯·西蒙尼再度成为世界媒体的焦点。在太空探险公司的撮合下,这位执著的航天发烧友支付了3500万美元的“船票”,如愿以偿地进行了自己第二次太空之旅,也创造了私人游客两度进入太空的历史。但他向自己的太太保证,这将是自己的最后一次太空旅行。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介绍了载人太空实验室的概念,及其与空间站的根本区别。简述了载人太空实验室的基本情况。  相似文献   

19.
邢燕子 《航天员》2011,(6):53-54
爱情,是人世间最美妙的情感。从古自今,人们都在用不同的语言和方式表达着自己的爱情。当人间的一对夫妇犹如“比翼鸟”先后翱翔于太空时,这又将成为多少有情人热切神往的佳话呢?  相似文献   

20.
左右 《航天员》2012,(1):57-58
在2009年广受好评的印度电影《3 idiots》开头,引入了一个关于太空笔的小插曲:教授指着胸前佩戴的太空笔对新入学的学生们说:“……这支(太空)笔是卓越的标志,32年前,我的老师把它送给我的时候对我说,等你遇见和你一样卓越的学生,请再传给他。32年过去了,我一直在等那个学生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