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一种低轨卫星星座覆盖性能通用评价准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不同构形卫星星座的统一评价问题,提出了一种低轨星座覆盖性能的通用评价准则,可对不同构形和不同高度的星座对地覆盖性能进行统一评价。该准则将星座的对地仰角特性转化为具有相同覆盖能力的标准卫星数,以之同星座中实际卫星数的比值作为星座覆盖性能指数对星座实施评价。利用该评价准则,计算了Iridium、Globalstar、Celestri和NeLS四种星座构形覆盖性能的评价指数并提出了改进方法。  相似文献   

2.
具有星间链路的星座相位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艳  张育林 《宇航学报》2004,25(6):669-672,689
通过分析星座空间构形的变化规律,综合考虑星座空间构形对地面覆盖特性、星间链路、空间测量精度以及工作性能的影响,利用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对星座相位进行优化设计。通过对全球覆盖星座进行仿真,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3.
卫星星座区域覆盖问题的快速仿真算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卫星星座对地面区域的覆盖性问题,提出一种快速求解方法—经度条带法.首先将全球划分为若干个经度条带,并得到一个地面区域所在的纬度区间,然后根据球面几何关系和卫星覆盖与几何形状计算卫星对每个条带的覆盖情况,最后再综合统计得到覆盖率.基于此方法,推导了星座瞬时性覆盖和时段总覆盖的计算公式.数值仿真实验表明,该算法计算结果精确,具有较好的稳定性,计算效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区域观察小卫星星座重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小红  冯书兴 《宇航学报》2003,24(2):168-172
在对地观测任务中,经过优化设计的卫星星座通常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但是,当星座中某颗卫星失效或地面需求发生变化时,就需要进行星座重构,以恢复或增强对部分地区的观察能力。提出了小卫星区域观察组网的方法,重点探讨了在应急情况下区域观察小卫星星座的重构问题,研究了节省能量的卫星轨道机动方法,特别提出了保持轨道属性和星座基本构形的预置量机动方法,分析了应急机动星座重构的几种情况,给出了每种情况的星座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5.
区域覆盖混合星座设计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范丽  张育林 《航天控制》2007,25(6):52-55
针对我国邻海海上运动目标探测的需求,提出一种由多种类型卫星构成的区域覆盖混合星座系统方案。选择了合适的轨道类型,利用轨道动力学特性保持不同高度卫星构成的星座的构形;提出了星座配置方案,确定了不同类型卫星的协同工作方式和顺序等;在此基础上给出了轨道设计方法。最后设计了一个由海洋监视卫星簇、光学成像卫星和SAR卫星组成的星座。仿真表明,该星座能够实现预定的设计目标,保持一定的空间和时间关系对给定地区进行一定时间间隔的重访。  相似文献   

6.
邓勇  王春明  张中兆 《宇航学报》2011,32(1):123-128
针对探测冷背景条件下的空间目标的红外低轨系统,分析了红外低轨星座中凝视传感器对空间目标的探测特点,建立了红外凝视传感器的几何观测模型,考虑其探测距离和范围的约束,提出了一种红外凝视传感器对空间区域的覆盖判定方法,并给了一组表征星座凝视传感器对空间区域覆盖性能的指标。基于点覆盖数值仿真方法,得到了典型红外低轨星座凝视传感器的多重覆盖空间高度分层分布、纬度带多重几何覆盖分布以及立体空间区域多重覆盖高度分布等方面的性能特征,可以体现星座对空间立体区域覆盖的差异性。仿真结果表明了覆盖判别方法和空间覆盖性能指标的有效性,结论可为红外低轨星座设计及其空间应用设计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微小卫星星座在遥感、通讯、导航和深空探测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对于地区的经济发展、环保监督和应急预警都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托低轨Walker星座展开研究,通过分析轨道摄动影响下的传统星座构型,得到单颗卫星的地面覆盖面积。利用覆盖带理论建立星座构型设计模型,分析卫星星座的区域覆盖能力,实现星座构型参数的优化。以京津冀地区观测星座构型全时段设计为例,通过理论分析与STK软件仿真分析结果对比,验证了提出的星座构型设计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得到了京津冀地区观测卫星星座构型的最优参数。  相似文献   

8.
刘文  张育林 《上海航天》2007,24(4):43-47
针对区域覆盖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提出了一种改进遗传算法(GA)的优化设计。根据改进的区域覆盖星座模型,采用可变维数优化的整数与实数混合的染色体编码。给出了算法步骤。某区域覆盖低轨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星座优化设计算例结果显示了该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32颗GPS卫星星座空间覆盖特性建模与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PS卫星要准确完成定位功能可见卫星数应不少于4颗.通过建立针对低轨、中高轨和大椭圆轨道目标卫星的GPS信号空间几何覆盖模型,利用Matlab计算针对低轨、中高轨和大椭圆轨道的可见卫星数,对目前美国32颗GPS卫星星座的空间覆盖特性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显示,32颗GPS卫星星座不仅可以对低轨目标实现全轨道覆盖,而且对中高轨和大椭圆轨道也有所覆盖,大大扩展了24颗GPS卫星星座的空间应用.  相似文献   

10.
针对Starlink星座对我国空间域的潜在影响,构建了空间域影响分析模型。首先,基于Starlink星座的轨道参数和卫星数量,使用STK软件搭建了其星座模型;其次,在我国大陆、台海地区和台湾省分别划定覆盖区域,并以最大可见卫星数、被覆盖时间占比和无覆盖时段的时间间隔为指标,分析了Starlink星座对各覆盖区域的覆盖特性,重点关注台海区域和台湾省两个热点地区;接着,搭建了Starlink星座对我国特定地球静止轨道(GEO)卫星和不同地面信关站的下行通信的干扰模型,以载干比(C/I)和干扰时间百分比为指标,对其进行干扰分析;最后,基于覆盖分析和干扰分析的结果,使用地理信息系统(GIS)生成了覆盖特性可视化的态势图。通过仿真实验得出的结果,可以为我国评估Starlink星座的影响程度和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低轨卫星网络可以提供广覆盖、低时延、大容量的通信服务和随遇接入的网络服务,可有效弥补地面通信网络和高轨卫星网络的不足。近年来“星链”“一网”等星座项目推动了低轨巨型星座的飞速发展。卫星网络容量是网络性能评价的重要指标,传统方法计算复杂度高、耗时长,且计算开销随网络节点数迅速增加,在巨型星座网络评估中产生巨大计算开销。面向低轨巨型星座网络容量评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最大流的网络容量评估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计算复杂度和计算耗时大大降低。以“星链”星座为例,分析了星座构型、星间链路拓扑连接方式、链路容量及用户需求量对巨型星座网络容量的影响。仿真分析结果对未来低轨巨型星座网络建设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一种具备星间链路的中轨对地观测星座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轨道高度为2165.6 km、回归周期为1天的太阳同步回归轨道建立了一个包含6颗卫星、具备星间链路的中轨对地观测星座。通过卫星自身的侧摆姿态机动功能,可以实现对同一目标1天之内的多次观测,以完成区域性准实时成像、灾害灾情监测等任务,极大地提高了观测的时间分辨率。在星座内部,相邻两颗卫星之间建立了5000 bit/s码速率测控和250 Mbit/s码速率数传的星间链路,能够充分利用单颗卫星在境内的可视弧段,通过地面与单颗卫星建立星地链路就可以同时完成与所有卫星的星地通信。  相似文献   

13.
The inter-satellite electromagnetic force presents several significant advantages that help to expand its space applications to the multi-satellite missions gradually. For a satellite swarm, whether the electromagnetic force is applied to enable collective maneuver and how to provide a better performance and broader applications for such swarm highlight an important issue. Considering the trajectory planning problem of satellite swarm using inter-satellite electromagnetic force, a behavior-based collective planning scheme is developed by designing the desired velocity of each satellite as the sum of several different behavioral contributions, which are used to represent the internal and external interactions of the swarm. Therefore, the desired configuration is associated with the equilibrium points of the pre-designed kinematical field. Furthermore, the trajectory planning problem could be translated to a parameter optimization problem considering the swarm dynamics with inter-satellite electromagnetic force. Then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applicability and advantages triggered by integrating the inter-satellite electromagnetic force into such behavior-based planning scheme, the collective trajectory planning problem with sole electromagnetic force actuation and hybrid actuation with thruster are studied respectively. Numerical simulations are carried out to verify the validity of the proposed algorithm, and the satellite swarm performance enhanced by inter-satellite electromagnetic force is discussed at last.  相似文献   

14.
一种绕飞编队卫星星间链路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建立高精度相对定位编队卫星的星间链路,提出了一种基于GPS的绕飞编队卫星星间链路系统设计方法。针对我国首次以InSAR为背景的任务,以某绕飞编队星座星间链路系统总体方案为例,利用STK/MATLAB分析软件,对天线覆盖区与组阵进行了仿真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做了系统优化,包括星间轨道构型、天线设计组阵图、天线安装位置、链路预算、星间通信措施设计分析以及电磁兼容性分析等。结果表明:基于GPS的编队卫星能够从系统角度优化设计建立星间链路,从而完成编队跟飞、绕飞期间的星间通信与测量任务,为卫星建立星座构型、相对定位测量提供了可靠、稳定的传输通道。该设计方法可为同类卫星或其他类型卫星星间链路系统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龚宇鹏  张世杰 《宇航学报》2022,43(9):1163-1175
针对期望覆盖重数为偶数重时连续覆盖Walker星座的构型设计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覆盖带理论的构型设计方法。首先分析同轨道卫星组成覆盖带时的构型设计特例,随后将结论推广,改进了传统Walker星座的构型表征形式并提出覆盖带构型参数。基于轨道参数的相平面映射,给出了异轨卫星组成覆盖带时特征宽度的计算方法。通过分析相平面上覆盖带的拼接情况,给出了轨道倾角的优化策略和偶数重覆盖任意纬度的Walker星座设计步骤。所提出方法能显著提高构型枚举效率,且能满足不同纬度范围的覆盖需求。仿真表明,该方法能减少约10%覆盖所需的卫星数量,并能通过调整构型参数进一步优化轨道面数量。  相似文献   

16.
北斗2导航卫星星间测距与时间同步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北斗2导航卫星之间通过星间链路进行距离测量和时间同步以实现星座自主导航功能,提出了一种动态环境下基于伪码高精度距离测量和时间同步技术.它根据狭义相对论中光速不变基本原理,扩展了静态环境下双向测距和时间同步(Two-Way Ranging and Time Transmit,TWRTT)技术,使之适用于北斗2导航卫星这样的动态环境之下.理论、仿真以及工程可实现性分析表明:利用该技术,北斗2导航卫星星间测距精度可达厘米级,时间同步精度优于1ns.  相似文献   

17.
低轨星座网络具有覆盖范围广、传输时延少、顽存能力强等优点,在宽带互联网接入服务、物联网、导航增强等方面具有重要应用。星间路由是星座网络的关键技术,直接影响其服务性能。众多学者对路由展开广泛且深入的研究。首先基于拓扑获取方式、传输数据方式、路由计算地点及计算方式等分类方法分析并归纳了低轨星座路由。其次从时间虚拟化、虚拟节点、动态拓扑更新路由以及拥塞避免角度介绍了典型路由及其改进,总结并对比了主要路由的特点,最后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低轨星座路由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