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一种可以产生任意阻抗模和阻抗角的有源模拟阻抗标准器-复阻抗标准器。作为一种有源模拟阻抗,复阻抗标准器以数字模拟阻抗技术为核心,采用数字波形合成技术、全数字锁相技术、DDS等关键技术,控制幅值和相位可调的电压波形和电流波形,模拟出具有任意阻抗模和阻抗角的复阻抗,在整个复平面内校准RLC数字电桥。本文基于被校对象RLC数字电桥的工作原理,设计复阻抗标准器的原理和软硬件实现方法,并给出复阻抗标准器的校准数据和测量不确定度分析。  相似文献   

2.
基于数字模拟阻抗的概念,采用数字化的方法,利用了数字波形合成技术、幅值比例调制技术、相位差拟合技术以及频率锁相跟踪等关键技术研制出了数字模拟阻抗标准器,从而证明了这个新概念的正确性。研制出的数字模拟阻抗标准器可适用于校准电压和电流分开测量的数字电桥或LCR阻抗测量仪,为模拟阻抗量值传递方法开辟了数字化途径。  相似文献   

3.
为了精确确定石英晶体谐振器的等效电路参数,已研制出一种自动测量系统。该系统的主要部分是 HP4191A 射频阻抗分析仪,它是一种使用反射系数电桥而频率范围为1到1000MHz 的可程控仪器。通过使用合格的阻抗标准,就可以使测量结果溯源于国家标准。完整的测量系统由阻抗分析仪、可程控频率综合器和合适的控制器组成。已经制作出一种专用设备来提供标准的晶体组件。介绍了该系统的硬件和主要软件的特点,并且给出了测量例子。除了测量等效电路参数外,此系统还允许用一个模拟负载电容来测量谐振频率和电阻。也可以测量寄生模的参数。此系统还适用于 SAW 谐振器以及体波谐振器的测量。  相似文献   

4.
直流电源输出阻抗测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直流电源输出阻抗是新的特性参数,一些电源产品开始把它列入技术指标手册中。本文分析了电源阻抗的定义,总结了电源阻抗的特点,综述了当前电源阻抗测量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基于数字电桥的一种测量方法,提出了直流电源阻抗测量中的技术难点和尚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5.
本文基于单直角电桥原理,以数字式直角电桥源作为双路正交电压信号输出,搭建了交流电阻校准装置,利用单直角电桥的平衡方程,计算出待测交流电阻的阻值作为校准值。在频率1.591 55kHz、幅值有效值1V下,以标准电容100nF、交流电阻1kΩ为测试点,对交流电阻校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建立了基于单直角电桥原理的被校交流电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计算了交流电阻标准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最后根据测量不确定度传播公式对其进行合成,计算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并通过扩展不确定度得到整个交流电阻校准装置的校准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基于单直角电桥原理,以数字式直角电桥源作为双路正交电压信号输出,搭建了交流电阻校准装置,利用单直角电桥的平衡方程,计算出待测交流电阻的阻值作为校准值。在频率1.591 55kHz、幅值有效值1V下,以标准电容100nF、交流电阻1kΩ为测试点,对交流电阻校准装置的测量不确定度进行了评定:建立了基于单直角电桥原理的被校交流电阻的数学模型,分析了测量不确定度的来源,并计算了交流电阻标准不确定度的各个分量。最后根据测量不确定度传播公式对其进行合成,计算得到合成标准不确定度,并通过扩展不确定度得到整个交流电阻校准装置的校准结果。  相似文献   

7.
数字和模拟正弦机是检验随动系统性能指标的专用测试设备。介绍了数字和模拟正弦机校准装置的研制过程。该装置是一套便携式校准装置,可以对数字和模拟两种原理不同的正弦机进行现场校准。  相似文献   

8.
本文介绍一种采用四个已知反射系数的反射标准来校准任意的实际多端口反射计的简化方法。文中表明,这四个标准反射系数的模值可以使之都等于1。计算机模拟证明,反射系数的相位分布,在很宽范同内,对理想的和非理想的五端口和六端口反射计,不会出现奇异性(Singularity)。列出了对一种实际的简单六端口的一组校准结果,以表明这种校准过程;利用这些已校准的网络参数得出了某些测量结果,并与美国国家标准局(NBS)所测得的数值进行了比较。计算机模拟结果和实际的结果值表明,在多端口校准过程中可能碰到的那些数值上的奇异性不是多端口的固有特性,而是与数学处理有关。  相似文献   

9.
校准微波功率计所需要的仪器已重新设计成可用计算器控制,并且能在0.5至11毫瓦的11个功率电平上提供0.01到18千兆赫的校准。用这些仪器组成的系统(系统II)可以以每点1.5秒的速度确定校准因子,几乎不需要操作者看管。高度对称的电阻功率分配器用来在整个频率范围内给被测器件和校准用标准提供接近于相等的入射功率。利用校准用标准和射频功率电平控制器,使送入功分器的功率保持在所选择的电平上。被测器件的输出用热敏电阻座或镇流电阻座Hogelarsen双电动势(Two-E.M.F)电桥和数字电压表进行测量。从电压表或被测功率计的IEEE488接口母线的输出可用计算器读出。要使辐射热测量座长期稳定,就需要进行温度控制。利用一对电桥和具有电阻功分器的温度控制器可以对两个辐射热测量座进行交替比较。本文介绍一种自动校准微波功率计、辐射热测量座和其他功率传感器的计算机辅助测量系统,提出了用功分器校准辐射热测量座的理论,讨论了该系统的使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鉴于失真度指标在评价波形总体质量方面具有的独特优势并获得广泛认可,在对任意波形失真度定义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使用波形非线性拟合方式进行任意波形失真度的评价方法.对于待评价的任意波形,首先通过模型平移,从时间维度上与被评价任意波形进行“相似拟合”,然后通过最小二乘拟合,在幅度上与被评价任意波形进行拟合,从而得到被评价任意波形的最佳拟合曲线,进而计算得到任意波形的失真度.实验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较强的可行性与适应性,能够解决对于任意波形失真度的评价问题,并进而解决对任意波形以及任意波发生器的计量校准问题.   相似文献   

11.
针对由两个角锥棱镜组成的定距长度标准器校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定距角锥棱镜长度标准器校准方法。采用一种角锥棱镜光学顶点直接瞄准和快速装调方法,实现了角锥棱镜光学顶点的快速瞄准和定位,配合三支路激光干涉精密测长装置,搭建了角锥棱镜长度标准器校准装置,提高了角锥棱镜长度标准器的瞄准和校准准确度。  相似文献   

12.
本文较详细地介绍了HP4191A射频阻抗分析仪的技术性能、工作原理、校准方法和该仪器的各种用途。  相似文献   

13.
针对由两个角锥棱镜组成的定距长度标准器校准问题,提出了一种定距角锥棱镜长度标准器校准方法。采用一种角锥棱镜光学顶点直接瞄准和快速装调方法,实现了角锥棱镜光学顶点的快速瞄准和定位,配合三支路激光干涉精密测长装置,搭建了角锥楼镜长度标准器校准装置,提高了角锥棱镜长度标淮器的瞄准和校准准确度。  相似文献   

14.
自动阻抗调配器在微电子行业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国内还没有计量技术机构开展该类仪器的计量校准工作,本文介绍了其机械结构、工作原理,设计了控制模型,组建了校准系统,实现了主要参数矢量重复性、驻波比和插入损耗的校准工作。  相似文献   

15.
作为负载牵引测量系统中的重要器件,谐波阻抗调配器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但是目前国内有关该类仪器的校准工作尚无报道。本文以谐波阻抗调配器的工作原理为基础,设计了校准方法,并重点分析了矢量重复性的三种定义,提出了最佳校准方法。通过与出厂测试数据对比,验证了校准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了提高8mm微波小功率敏感器的校准准确度,利用原有的SYSTEMⅡ微波小功率标准系统,通过研制偏置功率匹配器,在8mm频段构建了新型波导小功率敏感器校准系统。本文详细叙述了偏置功率匹配器的设计及其工作原理,该系统具有操作方便、性能稳定等优点,可实现对8mm波导小功率敏感器的准确校准。  相似文献   

17.
精密的微波群时延校准装置采用双通道混频技术,以宽带微波放大器作为隔离器,低频数字相位计作为测量标准器。在2 ̄18GHz的频率范围内,测量不确定度为:(0.1 ̄0.2)ns+0.2τg%。详细论述了装置的工作原理、技术特点、不确定度分析、技术指标的确定等。  相似文献   

18.
高阻计、数字源表等仪器在半导体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但目前市场上1MΩ~100GΩ高值电阻器准确度(±1.0×10-3~±1.0×10-2)无法满足高阻计、数字源表等仪器电阻参数的溯源需求。本文提出了一种高精度的高值电阻器的校准方法,该方法由两个多功能校准源和指零仪组成的比较电桥实现。根据校准方法组建了1MΩ~100GΩ测量系统,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为3.0×10-5~8.0×10-4,可满足市场上绝大部分高阻测量仪器的校准需求。  相似文献   

19.
脉冲多卜勒引信实时校准技术主要对引信回波模拟源的无线电引信技术指标进行准确评定,以达到校准的目的。目前对该类专用测试设备的校准仍停留在分项校准的状态,无法全面地对整个专用测试设备进行评定,本文利用"宽带数字接收+软件无线电"技术和解调算法,实现对引信回波模拟源的系统级校准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对高阻和超高阻进行测量,采用全等电位屏蔽电桥线路、比例校准技术,并配以高灵敏指零仪和精密高压电流,研制出了 JRH 型精密超高阻测量系统。该系统是一个高精度、自校准、在0~5000V 下能测量高阻、超高阻、电阻比、电阻变化和电阻电压系数的电桥系统.其测量范围为10~3……10~(15)Ω,测量准确度最高为5×10~(-5)。文中还叙述了电桥系统的工作原理、结构与线路设计、误差分析和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