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杨莹  郭伟  董道鹏 《宇航计测技术》2013,33(4):58-61,53
为保证时间服务器系统能够提供不间断授时服务,可采用双机热备技术,结合嵌入式技术和双机热备技术,用AT91SAM9X25嵌入式微处理器作为核心搭建硬件平台,设计了一个基于嵌入式Linux的时间服务器双机热备系统,提高了系统的可用性。实验测试结果表明,系统运行稳定,实现了双机热备。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一种体积小(180mm×120mm×100mm)、重量轻(2.0kg)、功耗低(10.8W)并适合于在空间应用的紫外可见光谱仪. 同时提出一种将紫外可见光谱仪连接到空间生物舱总控器上的接口方案. 利用该方案设计的接口电路, 成功地将紫外可见光谱仪中的光谱数据传送到空间生物舱的总控器上, 使得地面监控人员能够直观地看到紫外可见光谱仪的测量数据. 介绍了紫外可见光谱仪与空间生物舱中总控器接口的通信协议和接口结构, 通过RS232接口从光谱仪中获取光谱测量数据, 通过CAN2.0B接口将光谱数据传送给空间生物舱的总控制器, 进而给出系统测试结果.   相似文献   

3.
基于Casper硬件平台的射电望远镜数字系统正在被广泛应用.在Simulink中通过调用Casper模块可以实现复杂的数字信号设计,加快FPGA开发射电望远镜系统的效率.利用Casper模块和Simulink中Xilinx模块设计射电望远镜单元样机的数字信号处理单元,完成子带的抽取、下变频和整体频谱分析等功能.在Casper通用硬件平台ZYNQ7020上进行相关功能的仿真,验证了利用Casper模块和Xilinx模块设计基于FPGA的射电望远镜单元样机信号处理系统的可行性和高效性.   相似文献   

4.
结合研制工作实际,介绍一种以ARM9为核心的宽频功率源接口电路设计方案和程序设计方法。给出了电路设计方案,介绍各电路模块的功能和设计思想。在介绍VxWorks操作系统架构的基础上,给出了应用程序设计的详细流程。  相似文献   

5.
设计了一种高性能跳频信号源。该信号源以FPGA为控制电路核心,在FPGA内部实现了信号源数字部分相关电路功能,利用高性能的AD9777实现数模转换,通过串行通信SPI接口控制AD9777的工作模式;该跳频信号源采用改进的L-G模型电路作为跳频序列发生器,采用正弦波直接频率发生器作为跳频信号源的基础。实验测试证明:该跳频信号源性能良好,能满足实际工程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激光火工品起爆系统的功能完整性影响着火工品的正常起爆。为了检测起爆系统的完整性,设计了一款以FPGA为核心的多通道激光火工品等效测量装置。该装置利用光电转换电路、放大滤波电路、A/D采样电路以及双SDRAM存储机制对每个通路的起爆激光功率进行连续采样,并通过板载CPCI总线与上位机完成控制指令和数据交换。试验表明,该装置激光功率采样精度和时序采样精度均满足设计要求,系统设计方案可行。  相似文献   

7.
嫦娥三号巡视器有效载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嫦娥三号巡视器配置了全景相机、测月雷达、红外成像光谱仪、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四种科学探测有效载荷. 介绍了有效载荷的科学探测任务、系统设计方案和系统组成,描述了各有效载荷的方案设计要点,设计中的主要关注点及主要技术指标等.   相似文献   

8.
有效载荷是实现科学目标最直接的工具,其技术手段和水平影响科学目标的可实现程度。简要回顾了中国月球与深空探测的科学目标与有效载荷配置。介绍了"嫦娥1号"和"嫦娥2号"月球环绕探测器中采用的CCD立体相机、干涉式成像光谱仪、激光高度计、微波探测仪、伽马射线谱仪、X射线谱仪、太阳风粒子探测仪、高能粒子探测仪等遥感探测类有效载荷的技术实现、探测结果和取得的成就。同时,也介绍了"嫦娥3号"月球着陆器和巡视器中采用的地形地貌相机、月基光学望远镜、极紫外相机、红外成像光谱仪、粒子激发X射线谱仪、测月雷达等就位和巡视探测类有效载荷的技术实现、探测结果和取得的成就。分析了有效载荷技术的发展趋势,展望了我国未来有效载荷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空间成像光谱技术中,最基础、最核心的是信息获取手段。文章指出了信息获取技术中的四个关键问题,着重分析了星载成像光谱仪的光谱、辐射定标技术;同时,还对解决星对地传送数据拥挤等空间成像光谱信息传输技术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0.
在分析了坐标旋转计算机CORDIC算法原理的基础上,建立了一种用于数字信号处理数字鉴频器的模型,它采用以裁剪后的8051 IP核为控制核心,基于CORDIC算法的流水线结构和差分结构,完成了数字鉴频实时电路的设计,并在FPGA中实现数字鉴频器功能,它能显示两路基带信号I、Q之间的频率差。  相似文献   

11.
工字钢结晶器内腔尺寸多维坐标测量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测量工字钢结晶器内腔尺寸的专用测量机的结构、原理、功能及测量准确度。将硬件与软件有机地结合于一体 ,经软件处理后能自动给出测量结果。该测量机通过数控软件可自动控制测头的上下、左右移动及转动。由数据处理软件完成数据的处理、误差分离与修正等功能。采用大位移高准确度的光栅位移传感器能精确的测出测头X、Y及Z方向的位移量。  相似文献   

12.
研究一种基于G2的集故障注入、故障模拟和故障诊断为一体的半物理仿真系统,包括基于VxW orks的实时硬件模拟系统、星载姿轨控计算机、数管及遥控遥测模拟器和专用接口箱等.开发了基于G2的以某一类典型卫星控制系统为对象的故障诊断专家系统,并对G2外部接口进行了扩展设计.最后,以典型故障为例,在半物理仿真平台上进行了演示验证.  相似文献   

13.
针对铯光泵磁强计对原子气室温度高稳定性及无磁干扰的要求,设计了一种用于铯光泵磁强计的无磁恒温控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无磁加热器件与无磁恒温控制电路。无磁加热器件采用微机电系统工艺的双层对称四线结构,可有效抑制电流产生的磁场;无磁恒温控制电路通过交流加热进一步减小恒定磁场干扰,以现场可编程门阵列为核心,使用直接数字式频率合成技术产生高频加热信号,再经功率放大进行无磁恒温控制,减少硬件电路资源。测试结果表明,气室恒温控制的温度噪声峰峰值可达到0.02 ℃,满足光泵磁强计的性能要求。  相似文献   

14.
为了验证遥测系统姿态角变换器的功能可靠性,研制了一种基于PXI总线的高精密测试系统。姿态角变换器高精密测试系统以PXI的模块化设计为平台,各功能模块板卡即插即拔,增强了硬件上的可扩展性;整个测试台为一体式设计,内嵌显示器。软件设计中采用针对测试系统的开发软件LabWindows/CVI,采用C语言进行编写,为了充分利用系统资源,采用多线程技术,通过软定时器来控制各个线程的运行和停止,并实时刷新显示数据。实际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为了验证遥测系统姿态角变换器的功能可靠性,研制了一种基于PXI总线的高精密测试系统。姿态角变换器高精密测试系统以PXI的模块化设计为平台,各功能模块板卡即插即拔,增强了硬件上的可扩展性;整个测试台为一体式设计,内嵌显示器。软件设计中采用针对测试系统的开发软件LabWindows/CVI,采用C语言进行编写,为了充分利用系统资源,采用多线程技术,通过软定时器来控制各个线程的运行和停止,并实时刷新显示数据。实际测试结果验证了设计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为满足飞行器发射平台不水平倾角的高精度测量以及与外部工控系统SSI实时通讯需求,设计了一款基于SSI串行通讯的高精度吸附式水平测量仪。本文详细阐述了水平测量仪的基本原理、机械结构组成、硬件电路原理以及SSI通讯接口的方案设计。经试验验证,该产品具有测量精度高,测角精度误差优于10″(3σ),工作性能稳定性好等特点,可广泛应用于发射平台、三轴转台、大理石平板等使用基准面的倾角测量领域,具有较高的工程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单片机控制无刷直流电动机速度伺服系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一种稀土永磁无刷直流方波电动机速度伺服系统,该系统以8098单片机为核心,外加GAL芯片构成控制器,主回路开关器件采用IGBT,用EXB840驱动,组成功率变换电路,实现了PWM波单极半调制方式的电机伺服控制。  相似文献   

18.
为了对物体表面形貌进行精准的无损测量,设计了一种基于激光位移传感器的物体表面形貌测量系统,该系统由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组成,硬件部分包括激光位移传感器、光栅位移平台、PCL833三轴正交编码计数器卡,软件部分包括数据采集软件和MATLAB数据处理程序。被测物体在光栅位移平台上按一定的轨迹移动,数据采集软件将X、Y、Z方向的离散点坐标数据进行存储,最后采用高斯滤波,由MATLAB程序对数据进行处理,并绘制被测物体的三维形貌图。  相似文献   

19.
立方星是一种模块化的微小卫星,在科学探测与专业人才培养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目前立方星任务逐渐从近地轨道向深空扩展的发展趋势,以立方星月球深空任务为背景,利用商业器件设计并实现了初步的立方星姿态控制系统,以及姿态控制系统所必需的结构、电源、计算机等立方星子系统,同时给出了姿态测试平台的设计方案及其硬件实现。在所搭建硬件平台上,通过测量飞轮控制器的阻尼系数,对控制模型进行参数辨识与标定,获得了与数值仿真一致的实物测试结果。针对姿态控制系统设计了PD控制律,并在控制实验中实现了至任意姿态角的机动控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