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苏联一直利用卫星和“联盟”、“礼炮”载人飞船进行遥感活动。苏联跟美国不同,它自1961年首次发射“东方-1”以来实际上保持一项从没有中断的载人空间飞行计划。遥感飞行任务用的卫星包括许多多种用途的“宇宙号”系列和气象卫星的“流星号”系列。“宇  相似文献   

2.
今年4月14日,美国国务卿舒尔茨和苏联外交部长谢瓦尔德纳泽分别代表本国政府签署了美苏空间合作协议。该协议包含了一个16个项目的合作计划,计划的头4项,也是最重要的4项,集中在火星探测上。这项协议为双方科学家相互参加对方火星探测项目提供了一条正式途径,这包括美国研究人员参加苏联明年的火卫一飞行任务和苏联研究人员参加美国“火星观测者”项目。协议还保证了苏联在跟踪火星飞船  相似文献   

3.
不论回收型科学卫星还是洲际弹道导弹的机动再入舱,其再入控制原理都是一样的。美国早期空间计划中,“水星”、“双子星”和“阿波罗”再入舱采用的是弹道式再入方式。目前,苏联的“联盟 T”载人飞船仍然采用这种方式。这种再入方式要求对  相似文献   

4.
苏联现正期待出售于1991年3月31日从拜科努尔空间中心发射的“钻石”大型地球资源卫星发回的图像资料。制造这一卫星的苏联切洛迈机械制作科学机构,已表明他在进行高性能的后继星的预备设计方案的研究,但面临资金困难,正准备将其纳入美国的“行星地球使命”计划中去。“钻石”卫星图像的销售计划,可算得上苏联最大的空间商业计划。“钻石”卫星获取的图像资料曾销售给西方两家公司。与苏联空间  相似文献   

5.
本月动态     
2月12日日本发射实用广播卫星 BS-2B。2月20日苏联发射“和平”号轨道站,这是苏联第三代空间实验室,能同时对接六艘载人和货运飞船,组成六个试验舱。2月22日阿里安火箭第16次飞行,发射两颗卫星:法国的“斯波特-1”地球观测卫星和瑞典的“维金”科学卫星。2月27日苏联“宇宙”1714号进入大气层陨毁。这是一颗海洋监视卫星,1985月12月28日发射的。  相似文献   

6.
苏联1985年7月10日发射了一颗载有两只猴子的生物卫星,其中一只猴子身上带有美国航宇局的传感器,这颗卫星已于7月17日返回地面。美国航宇局和苏联的生物空间飞行是一项科学交流活动。尽管在过去几年里美苏关系紧张,但是里根政府还是允许它继续下去。卫星的再入日期正好是美国“阿波罗”和苏联“联盟”飞船在空间进行对接实验的十周年。苏联政府机关报在阿波罗和联盟对接纪念日就空间合作的意义表示满意。美国官方相信这些合作为以后航天飞机同礼炮号空间站的对接飞行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7.
俄罗斯火箭     
“联盟”号运载火箭(苏联) 代号SL-4(A-2),芯级为2级 高49.3米,起飞质量310吨,低轨道运载能力7吨。1963年投入使用,用于发射“上升”号和“联盟”号载人飞船、“进步”号货运飞船、回收型照相侦察卫星、“宇宙”号观测卫星是世界上发射次数最多的火箭。  相似文献   

8.
据最近美国的英文新闻电讯报导,苏联7月30日用一枚新的中型SLV-16运载火箭,发射了一颗“宇宙—1767”卫星。据北美防空防天司令部密切跟踪结果表明,它是一颗重150吨的卫星,尺寸约有430平方英尺,与“联盟”飞船尺寸相同,估计是一颗新型照相侦察卫星。这是苏联用新火箭发射的第五次。美国空间观察家推测说,此次发射时是由一颗主卫星载着四颗小卫星入轨后,再由主卫星弹射出其它四颗小卫星,  相似文献   

9.
光明 《国际太空》1991,(4):24-24
苏联正在研制一种新型科学卫星,卫星命名为“瑞佳塔”(Regatta)。这种卫星将利用太阳光压进行姿态控制。苏联计划在1993至1996年期间至少发射两颗这种卫星,此外还制定了另外三项飞行任务,其中包括一项绕月飞行任务。研制这种卫星的苏联空间研究院已向美国海洋大气局提出建议,希望美国使用这种卫星进行太阳爆发预警。美国私立空间研究院将代表苏联促成这一建议的实现。苏联新型科学卫星的任务包括等离子物理研究和磁层测量,至少有一颗星的使命与国际日地物理计划有关,美国、日本和欧空局都将在这一计划中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小朱 《飞碟探索》2010,(7):38-39
俄罗斯曾于2009年初宣布,最早将在2009年10月向火星的卫星(简称“火卫”)福波斯发射“福波斯一土壤”飞船,飞船将登陆福波斯,并提取这颗火卫的一些表面样本带回地球。这引起了国际天文学界的广泛关注,天文学家称“福波斯一土壤”计划是有史以来“最大胆的无人太空探测计划之一”。  相似文献   

11.
1990年总目录     
政策方针规划计划美国1990年航天飞机计划1一1日本二元化空间机构受到批评1一2美国新修订的国家空间政策概要2一8苏联的t’2o05计划”2一30美国航宇局提出重返月球/探索火星方案3一3意大利提出机器人飞船草案8一4台湾计划研制卫星8一10亚洲卫星即将在中国发射4一8苏联确有过载人登月计划4一15日本空间开发三步曲4一19欧空局推迟研制赫尔墨斯航天飞机 和哥伦布空间站6一9伊拉克将发射卫星5一30美国国会议员要求保证空间站计划6一2美国Shuttle-C计划出现分歧6一8法美将联合行动阻止中国发射阿拉伯卫星6一8戈达德中心退出空间站工作6一9日本航…  相似文献   

12.
苏联现正实施一项长期的载人航天计划,它把空间站、载人/货运飞船和航天飞机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紧密结合的航天基础。去年苏联暴风雪号航天飞机的发射成功使其信心倍增,同时也证明其已掌握了所需的复杂计算机技术。苏联一航天官员说:“现在,我们己具备了创造大型在轨基地的基本条件。”苏联长期航天计划的内容如下: 1.研制数架航天飞机——苏联打算至少建造3架航天飞机。苏联计划官员认为,3架航天飞机足以满足一段时期内需执行的在轨服务、  相似文献   

13.
6月24日,苏联发射了联盟T-6载人飞船,次日该飞船与礼炮-7—联盟T-5的轨道复合体对接。整个大轨道复合体科学仪器工作正常,宇航员自我感觉良好。根据法苏空间合作协议规定,一名法国宇航员也乘联盟T-6进入礼炮-7号轨道站。并在此站上进行科学和技术试验,试验内容包括宇宙医学、宇宙生物学、天文学及宇宙冶金学等4个学科,共计10项,这些试验是:  相似文献   

14.
空间扫描     
马来西亚计划发射5颗第3代卫星,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与波音公司终止2吨级卫星合作计划,联盟号载人飞船的任务可能增倍,太空技术-5计划中的3颗微卫星将于2006年发射,英国应重新考虑人类太空探索任务。  相似文献   

15.
“斯巴达”(Spartan)过去属于多余军用装置。为了使军用品转为民用,并为空间科学研究作出贡献,目前已利用它作为探测恒星和太阳的一种特殊飞行器。最早用在探空火箭上,短暂地观察大气和进行天文学研究,用来研究高能天体物理学、太阳物理学、紫外天文学,这样斯巴达又象一颗天文学卫星,只不过飞行时间比卫星短,但灵活性大,能回收,可多次使用。“斯巴达”将是一个长久性空间科学研究平台。美国航宇局想用“斯巴达”飞行器进行国际空间合作,以色列准备在“斯巴达”平台上置放一台观测太阳仪器。美国期望中国能参加进来,以示两国空间合作的开端。“斯巴达”飞行器目前已改用航天飞机发射和回收。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费用低,效用高。美宇航局已改设计成功三种不同的“斯巴达”空间探测器:第一种是高能天体物理学“斯巴达”飞行器,有一个平台,置放光学观测仪器,适用于各种矩形阵探测器,使之定向恒星天体;第二种是太阳物理学“斯巴远”飞行器,装备有一架43厘米直径望远远。它能精确地定向观测太阳面上选定的点;第三种为紫外天文学“斯巴达”飞行器,采用了前两种“斯巴达”的设计概念和装置。它将携带一架55厘米直径的望远镜,观测恒星,其外形似第二种“斯巴达”的望远镜,也用了一个类似第一种“斯巴达”的精确定向系统。下面介绍一下“斯巴达”探测器发展经过及未来探空目的。  相似文献   

16.
六月十九日,印度用欧空局的阿里安火箭发射了其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艾普尔”(Apple),这颗卫星的发射是印度向同步通信卫星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印度空间活动的经历是从研制360公斤重的“阿里亚哈塔”科学卫星开始的。根据印苏合作计划,这颗卫星于1975年由苏联免费发射。从此,印度拥有了设计卫星和制造卫星的能力。接着,在1979年6月发射了一颗重447公斤的地球资源卫星——巴斯卡拉。星上的主要遥感仪器是两台电视摄象机和两个微波辐射  相似文献   

17.
1引言 迄今为止,美国、苏联/俄罗斯的载人登月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在第一阶段(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美国和苏联为了政治目的展开了载人登月竞赛。美国执行了规模浩大的阿波罗计划,使用土星-1B运载火箭进行了不载人或载人“阿波罗”飞船的地球轨道飞行试验,并使用土星-5运载火箭发射“阿波罗”载人飞船登月。苏联也为执行载人登月计划研制了N-1运载火箭,但飞行试验全部失败,最终取消了登月计划。第二阶段是进入21世纪之后,  相似文献   

18.
美苏空间科学合作计划曾于1987年4月5日签订协定,之后,又于1988年、1991年7月美苏首脑级会谈时一致同意扩大合作范围。除1991年8月15日苏联发射的“流星-3”气象卫星上搭载美国的臭氧全量分光计(TOMS)这一合作项目外,还有下列一些: ·在苏联命名的“生物卫星(BIOSAT)”这一微重力实验卫星上,搭载美国的实验装置(1992年)。  相似文献   

19.
阿容 《飞碟探索》2003,(3):14-14
在20世纪70年代末期,科学家从“旅行者”号太空飞船传回的资料发现,木星有两个光环。后来,他们又发现了木星的第三个光环。由于这个光环比较透明,被科学家称为薄纱光环。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教授根据“伽利略”太空飞船搜集的资料发现,木星的光环,是由于流星撞击木星四个小卫星所产生的尘埃产生的。因为木星的卫星体积不大,没有足够的引力,所以不能阻止流星的尘埃飞离卫星表面。木星的直径约为14.3万千米,而尘埃形成的光环分布在离木星核心9万千米~25万千米的上空。红色的光环约16千米宽,是由流星撞击离木星最近的两个卫星所产生的尘埃…  相似文献   

20.
1965年和1967年,保加利亚、匈牙利、东德、古巴、蒙古、波兰、罗马尼亚、捷克和苏联九国代表在莫斯科举行的会议上,讨论了题为“社会主义国家和平利用外层空间合作”计划。会上,苏联提出了一项“苏联集团空间合作计划”倡议,要求每个参加国联合承担空间研究任务,这项提议1967年4月正式通过。由上述九国通过的这项多边利用和研究外层空间的“国际宇宙号”计划包括:(1)研究外层空间和高层大气;(2)联合研究空间物理、生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