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NEPE推进剂发动机振动安全性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评估NEPE推进剂全尺寸发动机在经受弹射和飞行振动载荷下的安全性,在不同试验条件下进行了NEPE推进剂165 mm发动机的振动试验。理论分析认为,NEPE推进剂全尺寸发动机在振动条件下因药柱温度升高及静电积聚而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很小,通过相关试验验证了该结论,说明采用NEPE推进剂165 mm发动机进行全尺寸发动机振动安全性评估可行。  相似文献   

2.
固体火箭发动机羽烟特征信号的分类及测试评估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国外低特征信号固体推进剂分类标准和固体火箭发动机羽烟特征信号分类及测试技术等方面的工作,主要内容涉及发动机羽烟特征信号的定义、产生根源、对使用的影响、理论预估及特征信号测试评估的各种实验方法和设施,并预示了羽烟特征信号测试与评估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针对发动机系统可靠性设计问题进行了研究,提出综合运用可靠性框图分析、故障主效应分析,、故障数据分析及故障树分析等可靠性分析方法,评估发动机不同设计方案的可靠性水平,并举例对某型号发动机的方案论证进行了典型分析计算。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绝热层厚度对自由装填固体火箭发动机烤燃响应特性的影响,针对某固体发动机建立了二维快速烤燃和慢速烤燃数值计算模型,分别对绝热层厚度为0、0.5、1、1.5、2.0、2.5、3.0 mm的发动机进行建模和仿真计算。研究结果表明,固体发动机在快烤条件下,推进剂温度达到520 K后,温升速率快速增长,自加速放热反应加剧,快烤着火温度为600 K左右;不同绝热层厚度发动机的着火位置无差别,均出现在后盖内推进剂端面边缘处;不同绝热层厚度的发动机的着火延迟时间有差别,随着绝热层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最短为71 s,最长为103.36 s;慢烤条件下,推进剂着火温度为550 K左右,着火延迟期约为25.15 h,着火位置出现在一级装药内部,且随着绝热层厚度的增加,着火点逐渐向一级装药端面偏移。  相似文献   

5.
针对一种自由装填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快烤响应特性进行了试验研究,搭建了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快烤试验平台,进行了自由装填固体火箭发动机的快烤试验,并对被试发动机的快烤试验过程和试验结果进行了分析。通过被试发动机快烤试验过程的分析,获得了被试发动机的分阶响应特性和各阶段的响应时间。结果表明,被试发动机的响应过程可划分为两次响应和三个阶段,两次响应分别为发动机点火和发动机解体,三个阶段依次为温度建立阶段、第一响应阶段和第二响应阶段。通过对被试发动机的解体过程和剩余装药残骸的分析,获得被试发动机的解体机理。结果表明,在外部加热的持续作用下,装药头部的推进剂来不及燃烧,在自分解作用下发生了装药结构破坏并点燃,导致装药燃面增大,发动机压强上升,最终导致发动机解体。  相似文献   

6.
简述了国外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现有型号、性能特点及应用情况。对各国现有型号作了较为详细的总结和对比,对发展历程和重大事件作了介绍。并总结了分段式火箭助推器研究现状、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为国内开展相关预研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7.
本文运用可靠性分析及设计技术、可靠性试验技术和可靠性管理技术对载人航天发动机可靠性增长研制过程进行了综述,对其它型号发动机开展可靠性增长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在临近空间和深空领域探测活动的推进,低密度环境模拟气动试验设施的缺乏极大地制约了相关技术的开发利用,发展相应的亚声速低密度风洞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介绍国外几座典型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设计特点、关键技术和试验能力,分析国内在空天一体化和深空探测发展中遇到的低密度低雷诺数气动力学问题,提出建设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需求。通过对国外几座典型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对比分析,探索我国亚声速低密度风洞的发展方向和技术需求。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液体火箭发动机研制中易出现的典型故障按组件进行了归类,并就故障特征进行了说明与分析,进而提出了将来有望发展的传感器检测技术策略,旨在对新型号发动机设计、改进和进行发动机故障诊断与防护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史超 《火箭推进》2021,47(1):1-12
分析了试验气体加热技术、变马赫数试验技术以及光学测量技术等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关键技术的发展趋势,梳理了美国、俄罗斯、日本、法国以及中国等国家的主要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设施运营管理机构,并对典型试验设施的能力进行了介绍.通过梳理分析国外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技术发展趋势和试验能力现状,指出了我国冲压发动机地面试验能力和技术与国...  相似文献   

11.
对不同型号的Φ127mm发动机燃烧终点的确定方法进行研究,采用平均压强系数法对上千发不同型号BSF-Φ127mm发动机试验数据进行数理统计,并与以往的数据进行比较,燃烧时间测试误差在0.5%以内,平均压强冲量系数法的准确性可达80%以上。换算到标准压强条件下,平均压强冲量系数法的计算精度优于切线法的计算精度,并作出了计算验证。此方法能应用于各种类型BSF-Φ127mm发动机试验,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分段式固体发动机技术发展与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国外分段式固体发动机发展现状、发展规律和技术特点的系统分析,并结合国内分段式固体发动机的技术发展现状,系统梳理了分段式发动机需攻克的大型分段对接、大尺寸柔性喷管设计与制造、压力振动抑制、推力偏差控制等关键技术,最终提出了加大分段式固体助推发动机研究力度以及探索高性能低成本技术途径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3.
光缆通信由于容量大、重量轻、损耗低等优点,是航天器总线传输的重要发展方向,我国在部分航天器型号中已经尝试采用了光缆通信。文章在介绍航天器用光缆结构及特点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光缆的主要失效模式,综述了高低温、温度循环、空间辐照以及温度辐照综合环境对光缆可靠性及寿命的影响规律,还介绍了国内外光缆寿命评估的加速模型、加速试验方法,以及典型应用案例,旨在为我国航天器用光缆可靠性及寿命验证技术研究和型号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固体火箭发动机前封头内绝热层在飞行加速过程中的烧蚀率是地面静止试验的1.0 ̄2.3倍。概述了国外在飞行加速对烧蚀影响这方面的研究结果,对国内3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内绝热层烧蚀率进行了估计和分析,认为,由于绝热层设计安排裕度比较大,因而这三种发动机飞行条件下的烧蚀仍在安排范围之内。  相似文献   

15.
超薄铝蜂窝夹层结构板的弯曲刚度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Instron6025智能材料试验机上,对超薄铝蜂窝夹层结构板进行弯曲刚度试验、取得了抗弯刚度性能值。在国内尚无试验程序,又无性能标准的条件下,其试验方法与性能数据,为型号设计和材料研究及产品验收,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6.
总结和分析了国外对固体火箭发动机中出现的燃烧不稳定问题的理论、数值和实验研究.介绍了国外的研究思路和现状,详细阐述了固体火箭发动机中燃烧不稳定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目前国外公认的不稳定触发机理--声/涡耦合、抑制措施及预测理论方面的进展,总结了有关发展大型分段式固体火箭发动机可能存在燃烧不稳定的相关信息,以期对国内固体火箭发动机在该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在国外,针对特定的航天器,开展了离子火箭发动机羽流对航天器影响的的专项研究,国内还未开展氙离子火箭发动机的羽流分析及其对卫星太阳帆板的污染专题研究,受实验条件所限,缺乏必要的实验数据,并且也未能建立完整的理论分析手段.为此,本文主要借助于国外离子火箭发动机羽流的地面模拟分析和在轨实验结果,对氙离子火箭发动机羽流的污染进行简单的定性分析,并根据国外的研究经验,提出今后在氙离子火箭发动机羽流研究中需要进一步开展的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8.
针对某型号液体火箭发动机试验,介绍了液氢低温流量测量系统组成及原理。根据液氢质量流量测量数学模型,分析影响液氢流量测量不确定度的主要压力对贮箱容积的影响因素,依据不确定度评定相关标准和方法,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液氢质量流量扩展不确定度为±0.88%,满足发动机设计部门对液氢低温质量流量测量不确定度±1%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爆炸分离冲击试验方法标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概述了航天型号飞行中面临爆炸分离冲击环境的影响 ,介绍了国内外航天型号研制中所使用的有关爆炸分离冲击试验方法标准的情况 ,分析了国内航天产品有关爆炸分离冲击环境和试验方法标准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关标准制定 (修订 )的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20.
从推进剂及粘接界面力学性能、推进剂及粘接界面失效、发动机药柱及推进剂数值仿真方法、发动机药柱结构试验技术四方面,对药柱结构完整性发展现状进行了全方位多角度的评述,分析了目前固体发动机药柱结构完整性研究所面临的挑战,指出未来应重点发展推进剂和粘接界面力学特性及失效的多尺度表征和测试方法、先进数值仿真方法和发动机药柱结构试验技术,以及开发药柱结构完整性评估一体化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