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正>从没有物质到有物质、没有生命到有生命来看,用量子力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无’中生有";仔细体察物质和生命产生的原因(或者说条件),用通俗的社会学语言来说就是"时势造英雄",细想想,没有相应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2.
寻找新世界     
碧声 《飞碟探索》2008,(2):14-15
以宇宙之广大,或许有可能诞生与地球生命形式完全不同的生命——基本成分不同(比如基础元素是硅而不是碳的硅基生命)、遗传物质不同(不是DNA和RNA)、生活环境和外在形态更是完全不同(八爪鱼或大蟑螂吗?参见各种离奇的科幻小说)。但人类认识地外生命的过程,还是要从寻找与自己相似的生命开始。此类搜索的第一步(除了派飞船到邻近行星上去挖细菌),  相似文献   

3.
地球上的生命起源于海洋,目前所知最早出现的生命是距今35亿年的最低等的植物——蓝藻和细菌类。到了距今19亿年前,真核细胞才开始出现,即细胞内有了细胞核。到了距今约12亿年前,多细胞的藻类终于出现了,最早的化石产于河北蓟县假铁岭叠层石中。从原核细胞到多细胞藻类、到植物登陆整整花了近30亿年,这是多么漫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4.
正"生命就是种质。"巴斯德在1864年声称,"种质就是生命。"有机和无机世界之间的连续统一体与生命自然发生的古老观念相吻合:这种观念相信生命可以由非生命物质自然发生,例如腐烂的肉里会长出蛆虫。到了19世纪中期,这个具  相似文献   

5.
二、何处有生命哪里有生命迄今在回答“哪里有生命”这个问题上,还受到很大的制约,因为第一,人们还无法给“什么是生命”下一个准确的定义;第二,我们还囿于太阳系一隅,对太阳系外行星的探测才刚刚起步,谈论那里是否有生命还为时过早。因此,我们只能立足于太阳系。而在太阳系,主要还是以地球为首指,因为地球是迄今已知惟一有生命的星球。1990年,“伽利略”木星探测器在飞行途中经过地球时,探测到地球大陆的表面上有一种绿色覆盖物——吸收阳光的植物,它们在吸收阳光进行光合作用的过程中,释放具有很强腐蚀性的气体——氧;还探测到一些奇特的…  相似文献   

6.
刘艳 《空间科学学报》2021,41(1):167-169
2020年中国空间科学学会成立40周年。回顾学会成立之初的种种不易,联想到了空间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从成立到成长、发展的点点滴滴,总结过往,展望未来。学会的健康蓬勃发展,必将为专业委员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交流学习平台,我相信在学会的带领下,通过专业委员会委员们的共同努力,空间生命起源与进化专业委员会定会越办越好。  相似文献   

7.
《飞碟探索》2014,(12):6-6
据报道,欧空局的彗星登陆器“菲莱”在主电池耗尽之前,已经探测到了有机分子。含碳有机分子是地球生命的基础,这一发现有助于我们了解地球生命的起源。  相似文献   

8.
船舷 《飞碟探索》2014,(12):24-25
说到生命和进化,我们想到的一定是动物、植物,或细菌、病毒。但有谁能想到,枯燥的数字也一样具有生命,也能复制、进化呢?数字进化的发现者、美国加州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克吉斯·阿加米说,数字是没有DNA的生命,是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之外的第四种生命体,别看它们是些无声又无形的家伙,可在复制进化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神奇本领,实在令人瞠目结舌。  相似文献   

9.
周伦 《飞碟探索》2007,(12):41-41
地球生命的起源,是科学家长期以来努力寻求答案的问题,但总结各个关于生命起源的推论,大致可分成两大类:第一是生命源于地球本身的演化,在地球成形之后,化学作用创造出生命来;第二是生命源于宇宙其他地方,经由一些天体传播到地球,再在地球上繁衍。两种见解各自有其拥护者。趋向接受第一类推论的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自然地产生出来的,如美国的  相似文献   

10.
每当触及地外生命探测的话题,总会有几丝激动之情油然而生。 为什么?因为如果能探测到地球之外有生命存在,特别是有不同于地球生命形态的生命存在,则关于“生命是否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的科学争论就可尘埃落定,人类从此不再孤单。不仅如此,它还会大大加深我们对生命现象的本质的认识,进而大大提高地球上生命的素质。 这又是为什么? 要回答这个为什么,先要说清楚  相似文献   

11.
高鹏 《飞碟探索》2012,(7):46-46
人们往往认为量子物理学那些希奇古怪的规则仅限于微观世界,但现在,科学家怀疑它们可能在生命生物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量子力学参与到了广泛的生物过程中,包括光合作用、鸟类迁徙,甚至是生命起源。这些理论和其他一些玄妙的论题,正是作为世界科学节  相似文献   

12.
多年来,为大家都能接受的一个信念是:地球与其他天体大不相同,它有着许多形形色色的生命.直到目前,还有很多科学家认为,维持生命所必需的碳、氧和氮在其他行星上是下多的.天体物理学领域中最新的发现告诉我们,这些元素过去被称为构成生命的物质基础,在宇宙中并不缺乏.事实上,最近在星际空间就发现了它们.今天要提出的问题,不是除我们之外是否还有生命,而是在其他太阳系中生命多不多,进化到厂什么程度,以及我们又怎样才能与之取得联系.  相似文献   

13.
原子、离子和电子融合后变成庞杂的生物体系统,该系统能使生命从微观水平上的相互作用转换到宏观水平上的相互作用,必要时,还可从宏观水平转换到大尺度超宏观水平.  相似文献   

14.
地球以外的世界是什么样子?那里是否存在生命,甚至是有智慧的生命?这是从古代先哲到现代的科学家都孜孜探究的问题.在时光已经跨入21世纪的今天,人类已经不再满足于仅仅停留在哲学的思考与凤毛麟角的观测上,人类已经进入到了利用现代科学与技术手段寻找这些问题答案的技术时代.  相似文献   

15.
李祥 《飞碟探索》2003,(5):38-39
生命源于天地,天地演化着生命,生命的起源与演化,应追溯到宇宙诞生之初。从最新的宇宙学研究推论看,宇宙的年龄至今约有130多亿年的历史。在这极其漫长的岁月中,不知有多少重大天文事件发生,影响着生命的演化进程。事实上,也正是由于各种变化因素的综合,才使人类进化为高智能生命成为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应当庆幸宇宙间曾发生过的种种事件。假如没有这些有利于生命形成的事件发生的话,宇宙生命又将是一种什么情况呢?我们不妨从宇宙的起源到宇宙未来的演化过程中,选择出已经发生的和将来可能发生的若干事件加以证明和假设,探究天地生命…  相似文献   

16.
巨尤 《太空探索》2002,(8):13-13
火星上没有高级生命,这已是确定的事实,但许多人根据种种迹象提出,在那里可能有低级生命存在和过去的火星人或外星人留下的遗迹。 美国生物化学家吉·利文研制的一台进行生物实验的仪器,1976年7月20日由“海盗Ⅰ”号探测器带到火星表面。这台仪器把一种含有示踪元素的液态化学药品注入到火星表面九个地点的土壤中,然后检测土壤中有关生命的信息。结果,利文的仪器探测到了微生物的“打嗝”声。  相似文献   

17.
天际"播客"     
地球生命的起源,是科学家长期以来努力寻求答案的问题,但总结各个关于生命起源的推论,大致可分成两大类:第一是生命源于地球本身的演化,在地球成形之后,化学作用创造出生命来;第二是生命源于宇宙其他地方,经由一些天体传播到地球,再在地球上繁衍.两种见解各自有其拥护者.趋向接受第一类推论的科学家,认为地球上的生命是自然地产生出来的,如美国的尤里和米勒.他们曾多番尝试,在实验室内重演远古的地球生命诞生历程.尤里和米勒都发现实验结果中有氨基酸的成分,而氨基酸正是地球生物体内不可或缺的蛋白质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陆放在地球诞生以来的40亿年时间里,地球上的生命,包括植物和动物,几乎没留下任何实质性的痕迹。然而,在此后不超过500万至1000万年的这段短短的时间里,却产生了生命的大爆发,这一时期出现的生命的形状同今天的生物已很相近,从星形对称的海星到左右对称的甲壳...  相似文献   

19.
钱丹 《飞碟探索》2011,(11):33-33
会合点39: 欢迎真细菌! 时间: 在20亿年前到38亿年前生命起源的某个时刻,但早于与古细菌的会合时间。  相似文献   

20.
绿岸公式从“奥兹玛”计划、“独眼人”计划,到“哨兵”计划,再到“沙提”计划、“凤凰”计划,人类寻找外星人的活动分分秒秒都在延续着。早在1960年,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天文学家法兰克·德雷克在领导“奥兹玛”计划的同时,就发明了一个计算地球外文明数的方程式,即“德雷克方程式”,又名“绿岸公式”:N=RfpNefIfifcL。其中:N代表智慧文明的数量,其值等于右侧七项要素的乘积;R代表银河系内的恒星数量;fp代表银河系内拥有行星的恒星的比率;Ne代表行星中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数;fI代表适合生命存在的行星中,真正有生命诞生的行星比率;fi代表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