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中国航空学会航空辅机精密和超精密加工学术交流会于1984年4月18日至24日在重庆市召开。航空工业部、航天工业部和中科院等有关厂、所及高等院校的代表共60人参加了会议。重庆市科委、四川省兵工学会和重庆市仪表总厂等单位约20人列席了会议。会上交流学术论文42篇,内容有航空辅机精密加工工艺、加工和测试设备、国内外超精密  相似文献   

2.
由中国航空学会工艺专业委员会举办的“第四届精密、超精密加工及珩磨技术研讨会”于1993年10月20日至25日在广西桂林召开。会议交流的论文既有高水平的专家——清华大学教授、全国生产工程学会精密、超精密加工学会副主任王先逵教授关于精密加工最新发展及国内精密加工新技术动态的报告,又有来自厂、所、院校科研生产第一线的最新科研成果和新工艺、新技术应用总结。反映了近年来我国航空工业精密、超精密加工及珩磨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材料表面精密加工及成套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下简称“中心”)成立于2005年,依托重庆三磨海达磨床有限公司和重庆大学,以三磨海达专业技术研究和丰富的管理及市场运作经验为支撑,结合重庆大学以硕士、博士及博士后培养建立的产学研流动机制,成为国内专注于各类材料表面精密加工以及相关成套装备工程化研发及推广技术应用研究机构,通过不断加强在材料表面精密加工技术、磨料与材料表面交互作用机理、精密机床结构设计与优化技术、强力高速高效复合磨削技术等方面的研究与创新及科技成果转化,为国内广大企业引进、消化、吸收先进材料表面精密加工技术提供技术支撑和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4.
由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主办的超精密加工技术学术研讨会于1997年7月28日至7月31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共收集35篇有较高学术水平的论文,内容涉及超精密加工的最新发展、超精密加工机床、超精密加工工艺、超精密测量及超精密加工的元部件等等,这些文章反映了我国超精密加工技术的最新发展。会议首先由实验室吴明报研究员作《发展我国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对策》的报告.报告中说,超精密加工技术在先进制造技术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由于投入大.运行费用昂贵.严重影响在我国的推广应用,因而提出了通过降低设备造价等技术措施和集中应…  相似文献   

5.
《航空精密制造技术》通讯员工作会议于1990年5月7日~10日在北京三○三所召开。来自航空机载设备厂、所、院校29个单位的35名代表出席了会议。这是本刊首次通讯员工作会议,目的是进一步明确办刊宗旨、刊物的专业范围和通讯员职责,正式建立《航空精密制造技术》通讯员网,落实刊物的组稿计划。会议对部、院、机载设备总公司、各有关厂、所、院校领导对刊物的重视、关心和支持表示衷  相似文献   

6.
介绍当前国内外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技术发展概况及其在国际经济竞争和产品革命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超精密加工技术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第二届学术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04年3月16日至17日在北京召开。学术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等十一位专家教授和上级主管部门领导、实验室有关人员也参加了此次会议。  相似文献   

8.
2003年1月14日,中航第一集团公司组织召开了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以下简称实验室)验收会议。在2002年11月23日实验室建设项目竣工评审的基础上,验收委员会听取了实验室建设总结报告和专家评估报告,查验了安全、消防、环保、卫生等各专家组评估意见,验收委员会一致认为: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航空科技重点实验室已达到预期的建设目标,具备集团级重点实验室的基本条件,符合验收大纲的各项要求,同意验收。建议批准该实验室投入正式运行。航空精密加工制造技术中心通过验收$303所综合室  相似文献   

9.
第二届欧洲精密工程和纳米技术国际会议于2001年 5月在意大利都灵市召开,这次会议受到了国际生产工程学会和欧洲共同体的支持,共有24个国家和地区三百多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共发表论文225篇。在这次会议上,我国清华大学王先逵教授、国防科技大学李圣怡教授和戴一帆老师等出席,共发表 7篇文章,分别是:   用原子力显微镜进行单点微切削研究 ;超精密加工的精度影响因素分析和误差来源识别 ;超精密切削机床横滑板的复合振动控制 ;金刚石刀具微振动对被加工表面粗糙度的分子动态仿真研究 ;中心定向工件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时的几何定位算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系统地论述了精密偶件的研磨、滚压、珩磨、超硬材料铰削、超精密车削、磨削及超精密平面滚研等精密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1.
极限精密加工技术 [日]/森勇藏等//精密工学会志 1991,1.36~42 将超微细粉末粒子施向工件表面,借助液体流动给微细粒子以能量,使其在工件表面上运动、分离的弹性发射加工——EEM(Elastic EmissionMachining),可以实现原子级加工,并获得无干扰的加工表面。  相似文献   

12.
由我部航空科学技术研究院组织的超精密加工技术考察团一行四人。于1992年6月5日至19日对日本进行了为期巧天的考察。这次考察的目的是,了解日本超精密加工技术的近况,超精密磨削,超精密研磨技术,为超精密加工实验室筹备仪器与设备,并了解日本同类实验室的设备、仪器的配置情况。  相似文献   

13.
精密偶件在航空、航天、航海等先进武器系统中应用广泛,本项目主要是提高偶件加工精度,从而解决偶件类零件装配的互换性及可靠性。项目在精密偶件的超精密加工技术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空白,使我国在精密偶件的加工装配水平跃上了一个新台阶,进入了国际先进行列。超精密外圆磨床采用天然花岗石,导轨、砂轮轴、头架等均采用高强性、高阻尼液体静压轴承技术,加工工件圆度可达0.1~0.3μm。精密偶件超精密外圆磨床  相似文献   

14.
以单点金刚石车削和超精密金刚石磨削为基础的超精密加工能够经济地制造光学、机械和电子部件,或生产在微米和毫微米范围内的成形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产品。辅助成形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测量技术在评估超精密加工表面质量中也起着重要作用。在香港建立了超精密加工中心,用各种设备和技术服务帮助当地企业对高质量超精密产品进行快速研制和试验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航天部质量技术司委托部技术交流总站和北京材料工艺研究所筹办的“扩大应用精密铸造技术座谈会”于1985年10月21日在北京材料工艺研究所召开。航天部和航空部有23个设计使用单位45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会议由部技术交流总站龚子云处长主持。首先由部质量技术司原副总工程师田立志、航  相似文献   

16.
2007年12月28日,<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杂志第四届编委会主任杨育中、副主任张聚恩、徐炳仑、关桥等十八位编委及<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杂志编辑部、高博特广告公司的负责同志共聚北京航空精密研究所(303所)会议室参加<航空精密制造技术>杂志编委会第二次会议.  相似文献   

17.
5月16日,航空工业党组副书记、总经理罗荣怀到航空工业精密所调研。首先参观了生产现场,听取了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科研生产前沿和关键技术、经营管理,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工作汇报,并与干部、党员代表进行了座谈交流。罗荣怀对航空工业精密所为航空和国防工业做出的贡献给予了肯定,他指出,航空工业精密所的专业技术和产业非常有特点,在精密测试、超精密制造等专业技术方面做出了贡献,保留了航空工业的精气神。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惯性仪表制造中对精密和超精密加工的要求,阐述了目前国内外已经应用的几种加工方法,如超精密车削、镗削、磨削等,以及精密数控计算机技术、各种特种加工方法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领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9.
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首先论述了现代制造技术所包含的内容及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而精密加工和超精密加工是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家工业水平和国民经济有重要作用.从美、日等国家在精密加工技术和微型机械这两方面介绍了超精密加工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我国在精密和超精密机床、精密切削刀具、超精密检测等精密切削的关键技术方面与德国、日本、美国等制造强国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随着机床和刀具技术的发展,精密切削技术将朝着更高精度(分子去除、原子去除、量子技术等)等方面发展。因此,要达到甚至超过国外精密切削技术水平,我们仍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还需要20~30年的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