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境减灾-1A、1B卫星技术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A、B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简称HJ-1A、1B卫星)是我国新一代民用光学对地遥感小卫星,具有48h对中国境内及周边地区实现无缝覆盖观测的能力.文章介绍了HJ-1A、1B卫星的主要技术方案、技术创新点和特点,以及在轨各种光学相机的使用效果和主要应用领域,可为我国后续环境减灾监测预报遥感小卫星系列发展提供有益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2.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环境减灾-1A、1B卫星经历了方案阶段、初样阶段、正样阶段的研制工作,研制中解决了星座设计与优化、全新载荷的研制难题,克服了主动段时间长和任务与接口要求变化大等问题,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教训,可以为其它型号研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环境减灾-1A、1B卫星星座轨道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谭田  杨芳 《航天器工程》2009,18(6):27-30
从工程应用的角度出发,对"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中的两颗光学卫星--环境减灾-1A、1B卫星进行了轨道和轨道控制方面的设计,对整个星座和两颗光学星的覆盖重访特性进行了设计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环境减灾-1A、1B卫星在轨性能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减灾-1A、1B卫星是我国第一个具有严格成像视场匹配要求的光学对地遥感星座.经过在轨测试,各项指标均满足要求.文章介绍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入轨后在轨测试的性能评估结果,对该星座后续业务化应用提供了宝贵数据.  相似文献   

5.
环境减灾-1A、1B卫星星务分系统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介绍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星务分系统的组成、方案设计、技术特点以及可靠性设计等方面的内容.主要阐述了整星安全模式管理、相对时间程控指令功能、时间管理、总线通信管理、双机自主切换管理以及高精度控温技术等.  相似文献   

6.
阎梅芝  李立  章雷  方博 《航天器工程》2010,19(2):113-120
描述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供配电测试系统的设计与构建方法,系统采用一套设备完成了双星的测试任务,具有集成度、可靠性高等特点。文章首先介绍了HJ-1A、1B双星供配电测试系统的硬件架构,主要包括数字量采集与控制集成化措施,基于星地隔离与卫星安全的内部功能模块设计方法,以及作为自动化测试对测试设备统筹管理的远程控制功能实现方法;其次介绍了控制与采集软件的结构与功能设计,以及软件设计过程中所采取的抗干扰措施;最后提出了供配电测试系统的设计原则,可为后续测试设备的设计提供理论与工程基础。  相似文献   

7.
环境减灾-1A、1B卫星热设计与飞行验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叙述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的热控设计、研制过程及解决的关键问题,并对飞行验证结果进行了分析.飞行遥测结果表明,热控分系统方案合理,设计正确,星上温度环境很好地满足了电子设备和光学栽荷的要求.  相似文献   

8.
卫星业主单位国家减灾委组织相关单位开展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在轨测试工作,并首次引入了卫星应用能力评价.结果表明,在轨测试完成了预定的测试内容,各项指标均满足<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研制总要求>的规定,且卫星数据在国内外重大自然灾害应对及环保应用等方面发挥了良好的应用效益.  相似文献   

9.
给出环境减灾-1A、1B卫星构型布局设计的技术需求,在继承海洋-1卫星平台设计的基础上,针对两颗星有效载荷以及亚太合作Ka频段通信试验分系统的特点,在不改变主承力结构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有限可变条件,对结构尺寸、太阳翼安装、贮箱安装、Ka频段板设计以及Ka频段天线布局等做了合理设计,提高了整星装填密度,对同类小卫星的构型布局设计具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0.
环境减灾-1A、1B卫星环境遥感业务运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桥  张峰  魏斌  王昌佐  李营 《航天器工程》2009,18(6):125-132
为了充分发挥环境减灾-1A、1B卫星(HJ-1A、1B)的社会和经济效益,保障HJ-1A、1B卫星在环境保护领域的有效应用,基于我国环境保护管理和决策的需要,针对HJ-1A、1B卫星平台和有效载荷,研究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内容,开展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系统的研制,建立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产品方案体系.HJ-1A、1B卫星发射成功后,开展了环境遥感业务化运行示范工作,初步为环境监测天地一体化体系提供了技术和信息的支撑.  相似文献   

11.
对环境减灾-1A、1B卫星数据传输分系统的研制技术和设计方法进行了总结,包括技术要求、功能、技术创新点、取得的技术成果等.此分系统采用的集成化一体化设计方法与按照功能单元分割设备的分系统设计方法相比,产品数量减少了3台,降低了分系统的体积、重量和功耗,减少了环境试验的时间和研制成本,适用于小型化、轻量化的卫星平台.此分系统中采用了多谱段CCD图像4:1压缩技术、多种速率不同类型遥感器的AOS编码技术和X频段QPSK微波直接调制技术,这些技术的攻关可为后续遥感卫星数据传输分系统的设计提供一种优选方案.  相似文献   

12.
《中国航天》2009,(12):7-7
2009年11月12日.环境减灾A、B星数据产品及服务系统在“环境减灾A、B星在轨运行一周年暨减灾应用服务大会”上正式开通。数据用户可以通过该系统进行环境减灾卫星数据标准产品的检索、查询、申请和获取等操作.系统具备支持超过100名注册用户并发访问的处理能力。  相似文献   

13.
肖川  李立 《航天器工程》2009,18(6):110-117
并行测试具有优化测试流程,降低测试成本的优势.文章说明了并行测试技术背景;介绍了实现并行测试的几种拓扑结构;针对环境减灾-1A、1B卫星双星并举的技术特点,对卫星的并行测试技术应用进行了研究,为后续型号提供了经验.  相似文献   

14.
自动化测试系统在环境减灾-1A、1B卫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环境减灾-1A、1B(HJ-1A、1B)卫星的研制中,双星并行电性能综合测试是一个非常复杂和细致的过程,为此应用了卫星自动化测试系统,实现了测试信息的集中管理、测试数据的综合利用和测试流程的自动化,提高了测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文章介绍HJ-1A、1B双星并行自动化综合测试系统,主要阐述测试实时数据库、自动化测试控制台、参数自动化监视软件等。  相似文献   

15.
简要介绍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姿态控制分系统的主要功能、指标要求、系统组成、工作模式、控制方案设计和主要故障诊断逻辑.根据卫星在轨运行数据,给出了卫星在轨运行的部分曲线和姿态控制、轨道控制的指标实现情况,对姿态控制分系统方案进行了在轨验证.  相似文献   

16.
"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星座"(以下简称环境减灾星座)是我国首个以防灾减灾和环境监测为应用目的的小卫星星座,应用环境减灾星座构建干旱遥感监测体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HJ-1A、1B卫星遥感器数据,分析其适用的干旱遥感监测模型,并在此基础上选择辽宁省阜新市作为研究区,实现了基于HJ-1B卫星宽覆盖多光谱CCD相机数据的垂直干旱指数监测模型.结果表明,利用环境减灾星座数据可以有效地实现干旱遥感监测.  相似文献   

17.
环境减灾-1A、1B卫星宽覆盖多光谱CCD相机技术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环境减灾-1A、1B卫星装载的宽覆盖多光谱CCD相机实现了地面像元分辨率优于30m、对地幅宽大于700km、4个谱段推扫成像.CCD相机自2008年9月8日首次开机成像后,不断获取地面可见光信息,图像清晰、层次分明,图像数据广泛应用于灾害监测与评估、灾后恢复重建等方面.文章就HJ-1A、1B卫星CCD相机的设计原理、技术难点、进步点及创新点等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8.
环境减灾A、B星应用能力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面对全球气候变化,提高综合减灾科技能力已成为各国十分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2008年9月6日,环境减灾A、B两颗光学小卫星(简称"环境减灾A、B星")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开展灾害监测有了稳定的卫星数据源,也是我国着力提高科技减灾能力的重要举措之一。作为环境减灾小卫星星座建设的第一步,A、B星成功发射以来,国家减灾中心(民政部卫星减灾应用中心)积极组织开展运行管理与应用工作。一年来,针对环境减灾A、B星的特点,国家减灾中心联合国内外相关单位和领域专家,共同开展了环境减灾A、B星CCD、超光谱成像仪、红外相机数据处理与应用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应用表明,卫星数据稳定、"三合一"、大幅宽、高重访周期等优势使得环境减灾A、B星颇受用户的青睐。  相似文献   

19.
环境减灾-1A、1B卫星地面综合测试总控系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袁媛  戴涧峰 《航天器工程》2009,18(6):118-124
介绍了环境减灾-1A、1B卫星地面综合测试总控系统的设计方案、主要设备组成和功能、系统的主要特点,以及应用先进的测试技术对地面测试的关键环节进行重点控制和备份的情况.旨在介绍一种多星地面综合测试总控系统的构建模式,以及当前自动化测试技术和数据库技术在卫星地面综合测试过程中所起到的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用撞击感度仪、摩擦感度仪和静电火花感度仪研究了几种导电聚合物及其复配对浇注高能AP/A1/CMDB推进剂感度的影响;初步探讨了导电聚合物降低推进刺感度的机理.结果表明,研究所涉及的导电聚合物均可降低推进刑的撞击感度、摩擦感度和静电火花感度,其中PER和BAZ的效果较好;同时表明,PER和BAZ的复配具有明显的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