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发射短讯     
<正>Space X公司发射带有着陆支架的猎鹰-9火箭据美国今日航天网2014年2月25日报道,美国空间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正在为其猎鹰-9火箭安装着陆支架,并准备于3月16日利用该型火箭发射"龙"飞船执行"国际空间站"货运任务。不过有消息称,虽然安装了着陆支架,但此次发射火箭第一级不需要利用着陆支架着陆,火箭仍在海面降落,目  相似文献   

2.
正2018年10月15日12时23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成功执行"一箭双星"发射任务,将2颗"北斗"全球导航卫星发射升空。随后,火箭上面级顺利与双星分离,将其送入预定轨道。执行此次发射任务的"长征"三号B/"远征"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此次发射是"长征"三号A系列火箭2018年第10次发射,  相似文献   

3.
2000年11月10日午后12时14分(北京时间11日凌晨1时14分),一枚德尔它2号运载火箭在卡纳维拉尔角发射场起飞,25分钟后,火箭准确地将一颗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生产的GPS卫星(未改进的BLOCK2R型卫星)送入了距离地球表面大约17710km高的椭圆轨道。此次发射是德尔它2号火箭进行的第33次GPS卫星发射。第一次发射任务是在1989年2月14日进行的。德尔它2号火箭是由波音公司研制生产的。1974年波音公司开始参与GPS计划,负责研制GPS卫星和接收设备。1987年,该公司又获得了使用德尔它2号火箭发射GPS卫星的发射合同。目前波音公司正在开展的GPS计…  相似文献   

4.
三、奋争阶段 (1996年2月~2001年9月) 1996年2月15日,长征三号乙火箭首次发射失利,在国际宇航界和保险界产生巨大影响,对长征火箭在国际市场上的声誉和我们的市场开发工作产生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同年8月18日,长征三号火箭发射再次失利,更进一步加重了我市场开发  相似文献   

5.
正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载人龙"飞船2020年5月30日由"猎鹰" 9-1.2型火箭从卡纳维拉尔角肯尼迪航天中心39A发射台发射升空,执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商业载人运输计划下的一次载人验证飞行任务,任务代号"验证" 2。火箭于美国东部时间15时22分45秒(北京时间5月31日03时22分45秒)点火起飞,12min后船箭分离。飞船于美国东  相似文献   

6.
正2021年1月24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SpaceX)公司利用"猎鹰" 9火箭搭载发射143个载荷,成功完成首次专用拼单发射任务,打破了印度"极轨卫星运载器"于2017年2月创造的单次发射部署104颗卫星的记录。发射情况。本次任务名为"运输者"1,由一子级已使用4次的"猎鹰"9火箭发射。火箭发射至高度约525km、倾角为97.5°的太阳同步轨道后开始释放卫星,部分卫星由搭载的"夏尔巴人" FX1及"D轨道"轨道转移飞行器送至目标轨道,30min后完成143颗卫星部署;任务完成后一子级和整流罩也全部实现回收。  相似文献   

7.
发射短讯     
<正>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10颗卫星据新华社2017年10月10日报道,10月9日,美国Space X公司使用猎鹰-9火箭成功将美国铱星通信公司下一代全球卫星计划第3批10颗卫星发射至目标轨道。随后,火箭第一级再次成功实现海上回收。Space X公司计划分8次为铱星通信公司发射75颗卫星,预计2018年完成全部任务,今年1月和6月,猎鹰-9火箭分别将计划前2批共计20颗卫星送入轨道。迄今为止,猎鹰-9火箭第一级已成功实  相似文献   

8.
一、发射失败事件回顾 2013年2月1日,海射公司使用"天顶"3SL运载火箭发射"国际通信卫星"27失败.发射过程为: 1.世界标准时间2013年2月1日6时55分59秒,"天顶"3SL火箭从"奥德赛"海上平台点火发射;发射前火箭按程序进行测试,所有系统及发射状态符合要求; 2.火箭飞行11.4秒时,箭上飞行控制系统探测到"天顶"3SL箭体的滚转超出预先设定的界限值,火箭随即自动做出响应,启动箭上推力终止程序;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2006,(9):45-45
洛马公司7月中旬宣布,其A2100通信卫星的累计在轨正常工作时间最近已达到150年。该系列卫星由洛马商业航天系统公司设计和建造.已发射的29颗星携带了1156台转发器,转发器累计在轨正常工作寿命超过6000年。首颗A2100型卫星AMC-1是1996年9月8日发射的。洛马商业航天系统公司在其45年历史中,已发射88颗静地轨道商业通信卫星,累计已在轨工作714年。今年,该公司又向卫星运营商新交付了3颗A2100卫星,即2月15日由海射火箭发射的“回声星”X、4月12日由海射火箭发射的“日本通信卫星”(JCSAT)9和4月20日由宇宙神5火箭发射的“阿斯特拉”1KR。  相似文献   

10.
日本H-2A火箭2月4日顺利升空,火箭发射本身取得了巨大成功,这标志着日本向世界商业卫星发射市场迈进了一步。但是日本宇宙开发事业团的官员说,在火箭发射9小时后其上携带的两颗试验卫星中的一颗没有进入预定的轨道,这颗卫星名为大气再入系统验证星(DASH),其设计是用来测量火箭再人大气所产生的高温对火箭本身的影响。而另外一颗卫星任务验证星-1已经进入其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11.
<正>2018年1月21日13时42分,"长征"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将"吉林"一号光谱01星、02星和2颗搭载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十一号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中小型航天器的单星和多星组合发射,700km太阳同步轨道的运载能力为420kg。此次发射是"长征"十一号火箭继2018年12月使用去任务化飞  相似文献   

12.
海射公司的天顶3SL火箭2月1日在太平洋赤道海域的发射平台上发射了国际通信卫星公司的"国际通信卫星"27,但火箭升空后不久便出现故障,导致星箭坠入距发射平台不远的海中.据报道,火箭几乎刚一起飞就出现了问题,第一级发动机于起飞后约25秒紧急关机.海射公司在发射后约1小时发表声明,称火箭升空大约40秒后便失去了全部遥测信号,表明发射任务失败.俄罗斯媒体报道说,发射在火箭偏离预定飞行路线后被中止.本次失败将给因2007年的上次失败而一度陷入困境的海射公司造成又一次沉重打击.  相似文献   

13.
<正>2018年12月22日7时51分,"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一飞冲天,成功将"虹云"工程首星送入预定轨道。"长征"十一号火箭由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抓总研制,是我国"长征"系列火箭家族第一型固体运载火箭,也是目前我国新一代运载火箭中唯一一型固体型号,使用灵活,可实现多发连续高密度发射。自2015年9月首飞至今,"长征"十一号火箭已连续5次取得圆满成功,体现了高性能和高可靠性。此次发射是该型火箭首次执行1000km以上太阳同步轨道发射任务。  相似文献   

14.
<正>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第一研究院,以下简称航天科技集团一院)是我国最大的运载火箭研制基地,也是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祥地和"长征"火箭的摇篮,在"长征"系列运载火箭发射任务特别是重大宇航发射任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继"长征"火箭300次发射、"长征"三号A系列火箭100次发射之后,2019年5月17日,航天科技集团一院又迎来了其第200次发射。  相似文献   

15.
正2018年2月7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成功发射了近地轨道运载能力为63.8吨的"猎鹰"重型火箭,这是30年来全球研制并发射的最强大的航天运载工具,运载能力是我国现役"长征"5号火箭的2倍多。我们并不否认中美航天实力存在差距,这种差距主要源自两国航天发展脉络与发展环境的迥异性,但绝不会为此动摇传承和发扬钱学森系统工程思想、积聚"八大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提升、建设航天强国的初心。  相似文献   

16.
<正>北京时间2015年6月28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 X)的猎鹰9-1.1火箭在执行第7次国际空间站货运补给任务(CRS-7)时,火箭升空2分19秒后出现故障发生爆炸,"龙"飞船及其携带的1.9t左右的载荷也全部损毁。此次任务是"猎鹰"9系列火箭的第19次发射,也是Space X公司在2015年的第6次发射。  相似文献   

17.
正京城迎瑞雪,酒泉送新星。3月17日15时10分,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顺利升空,成功发射陆地勘查卫星四号,卫星随后顺利进入预定轨道。陆地勘查卫星四号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所属航天东方红卫星有限公司抓总研制,主要用于开展陆地资源遥感勘查。执行本次任务的长二丁火箭由航天科技集团八院抓总研制。此次发射是长二丁火箭进入2018年以来的第4次发射,充分验证  相似文献   

18.
正由阿里安航天公司经营的"联盟" 2-1b/"弗雷盖特" M型火箭2020年2月7日在拜科努尔发射场发射了一网公司的34颗组网卫星,标志着该公司低轨宽带互联网星座全面组网部署工作的启动。火箭于阿斯塔纳时间03时42分(北京时间05时42分)点火起飞。卫星部署在3h45min后结束。卫星被送  相似文献   

19.
发射短讯     
《航天器工程》2016,(3):137-138
正Space X公司再次实现海上回收猎鹰-9火箭据腾讯太空2016年5月6日报道,当日,日本JCSAT-14通信卫星搭载猎鹰-9火箭成功发射,卫星顺利进入地球静止轨道,同时,Space X公司再次成功进行了海上回收火箭第一级试验。这是公司第3次完成火箭回收,第2次在海上实现火箭回收,也是全世界首次在地球同步转移轨道发射任务中实现火箭回收。相比4月8日的火箭回收任务,此次回收的难度更大。4月8日的发射属于低地球轨道任务,轨道高度较低,一级火箭分离速度较慢,剩余推进剂充足,能够让一级火箭在海上平台着陆时有足  相似文献   

20.
许彤 《中国航天》2003,(4):15-16
欧洲阿里安航天公司的阿里安44L型运载火箭2月15日在法属圭亚那库鲁发射场成功地把“国际通信卫星”907送入地球同步转移轨道。这次发射是阿里安4型火箭的最后一次飞行,也是第一代阿里安火箭(阿里安1~4)的最后一次发射。从1979年12月24日起,阿里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