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淬火加热温度的合理选择,在9Cr18钢热处理工艺中,省掉了传统的深冷处理工艺、满足了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2.
针对硬X射线调制望远镜(HXMT)卫星低能探测器(CCD)的散热需求,开发了一种乙烷工质深冷槽道热管。在传热性能测试设备中,采用抽真空方式,对深冷热管的传热性能及最大热流密度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乙烷工质深冷槽道热管在-80℃时最大传热能力不小于18W·m,热管最大传热温差3.2℃,满足低能探测器晶体的散热需求;深冷槽道热管设计过程中,应考虑气液剪切力对最大传热能力计算结果的影响。该设计可为其他工质深冷槽道热管的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深冷热管、深冷环路热管等为基础的深低温热收集与热传输技术主要用于军用天基红外探测、对地观测及天文卫星中光学仪器的冷却及深低温制冷系统的低温废热排散。本文介绍了国外从深冷热管、深冷环路热管等基本传热元件的研制到系统集成试验、飞行搭载,成功应用于航天器深冷热控的发展情况。还简单介绍了我国在该技术领域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面临的技术挑战和任务。  相似文献   

4.
采用深冷处理装置对微小型高速钢W6Mo5Cr4V2钻头进行深冷处理;通过比较处理前后刀具的磨损、硬度、以及金相组织的变化,得出经过深冷处理后,微细刀具材料的微观组织结构发生变化,使微细刀具的耐磨性增强,刀具的硬度提高和刀具的表面粗糙度降低;因此经过深冷处理后能使微细刀具的性能有较大的提高性,从而延长微细刀具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5.
为解决某运载器伺服机构曲柄与发动机游机摆轴不锈钢连接螺钉"咬死"问题,通过对不锈钢材料在液氮深冷条件下的特性分析,提出了"液氮深冷"的拆卸方法。利用"液氮深冷"方法,实现了在发动机游机摆轴螺纹完好的情况下,顺利地将伺服机构曲柄连接螺钉分解下来,确保了某运载器的按时出厂,避免了重大经济损失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航天器工程》2016,(3):63-68
基于红外探测器光学敏感元件深低温热控需求,开展了脉冲管制冷机和氮工质深冷环路热管集成系统的传热特性的试验研究。文章针对单脉冲管制冷机和单氮工质深冷环路热管的集成系统(单回路),进行了深冷环路热管超临界启动特性、传热能力、漏热量及隔离机械振动特性的试验研究;针对双脉冲管制冷机和双氮工质深冷环路热管的集成系统(双回路),进行了正常运行模式、无缝切换模式、故障切换模式及共同运行模式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该集成系统可以满足未来红外探测载荷光学敏感元件深低温热传输及排散的需求,并有效隔离制冷机机械振动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验,从超临界启动特性、传热能力、周期性载荷适应能力等方面,对自行设计的一套小型深冷环路热管进行了研究,并对实验现象进行了描述与分析。结果表明该深冷环路热管能够顺利完成超临界启动过程,且副蒸发器功率越大,主蒸发器降温越迅速;完成启动后主蒸发器具有独立运行能力,主蒸发器独立运行时具有12W×0.5m的传热能力;该深冷环路热管对周期性载荷具有很好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要解决空间羽流污染问题,首先必须精确掌握羽流场的特征。为此,在真空深冷背景环境下进行了CO2气体模拟发动机羽流压力场的数值计算和实验研究。采用经典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和直接模拟Monte Carlo(DSMC)相结合的方法进行羽流场的数值模拟。试验模拟空间高度在100公里以上,在整个测试过程真空舱内压力维持在10-3Pa量级,冷阱温度为93±5K。计算结果与测试数据吻合较好,表明文中计算方法和物理模型可以准确描述真空深冷空间环境下的羽流场特征。  相似文献   

9.
电镀热处理     
电镀工艺主要是改善钢件表面性能 ,将它与热处理搭配起来就成了电镀热处理。将电镀后的零件加热到 5 5 0℃左右 ,然后通入氮气再水冷 ,通过这种电镀热处理 ,使镀层自身硬化 ,更加牢固 ,特别是在热处理温度下水冷 ,使镀层表面产生热应力 ,这对防止镀层脆性极为有利。把电镀 热处理进行综合使用 ,这就成为填补电镀与热处理之间的热处理边缘技术。电  镀热处理电镀热处理钢表面镀锡 560℃导入氮斯塔纳姆高锡合金热处理钢表面镀铜—锡 560℃导入氮高利士铜锡合金热处理铜表面镀铜—锡 40 0℃特尔卢萨铜锡或锡铜合金热处理铝表面镀铱 1 50℃吉…  相似文献   

10.
1 概述 近年来,国内外热处理工艺的发展,概括地讲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a.根据产品的特殊要求,进一步挖掘材料潜力,科学地修订传统的热处理参数; b.离子氮化、多元共渗、流态床热处理、真空热处理、氮基保护气氛热处理等工艺在应用中不断更新和发展; c.激光束、电子束,离子束热处理等新型表而强化热处理技术已在生产中获得了应用;  相似文献   

11.
国内外热处理技术的一个主要发展趋势是对热处理工艺全过程实行微处理机定向控制。显然,微电子学数据处理的结果,增强了对热处理工艺全过程的控制能力。电子计算机在热处理工艺中的应用包括对过程的控制和管理,建立工艺过程的模型通过计算机进行热处理工艺设计及CAD/CAM一体化热处理设计,热处理车间的柔性化(FHS)。欲使电子计算机、微处理机能准确、可靠地发挥所要求的功能,其数学模型必须建立在可靠的基础上。此处,以控制炉气碳势和高频热处理为例,讨论电子计算机对热处理的程序控制及热处理参数的直接控制。  相似文献   

12.
热处理对PBO纤维分子链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红外光谱分析(FTIR)、示差扫描量热法(DSC)和磷含量分析方法研究了热处理对PBO纤维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热处理使PBO纤维分子链中聚合后期少量的未关环反应趋向完全,使得PBO分子的共轭链长增加,弱键消失,提高了PBO纤维的力学性能;提高了分子链与链之间排列的有序性,使链与链之间堆砌更加紧密,使得热处理后的纤维较难溶于MSA中;热处理使PBO纤维表面化学组成发生变化,并使其表面粗糙化,能改善其表面润湿性能;热处理对纤维强度影响甚微,提高热处理温度、延长热处理时间和增大热处理张力,能提高PBO纤维的模量。  相似文献   

13.
在深冷与超高真空环境下,光学精密机械传动与测控的设计是无法按常规方法进行的。特别是运动付的润滑形式、材料的选择,测试传感器的选用等都是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给出了结构设计与测控方法,并在实践中进行了应用。  相似文献   

14.
循环热处理工艺主要是通过在回火过程中的不连续粗化反应细化合金的组织,循环次数和保温时间对循环热处理的效果有明显的影响。循环热处理工艺通过细化熔模精铸Ti-48Al-2Cr-2Nb合金的组织改善了其力学性能,经过循环热处理后合金的室温最大拉应变也达到了0.68%。对合金的室温拉伸断口分析可知,热处理后合金的室温拉伸断裂方式仍以穿层片断裂为主,没有出现明显的屈服。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介绍了30CrMnSiA钢的九种不同的重复热处理工艺,结果显示B种热处理工艺能使30CrMnSiA钢具有最佳的抗疲劳性能并证明不同的重复热处理状态对钢的疲劳性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16.
真空炉在钢和有色金属以及各种超合金的热处理上的应用稳步扩大,正取代包括保护气氛或盐浴这样一些早期的热处理方法。真空炉具有发展用于飞机发动机及其零件的各种超合金热处理所  相似文献   

17.
文中叙述了弹上气瓶的材料选择及热处理工艺。弹上气瓶在设计合理,材料质量保证的前提下,结构强度主要由热处理工艺决定的,文中提到的热处理工艺参数是改进后的工艺参数,是目前较为先进的热处理工艺。  相似文献   

18.
对炭布叠层针刺C/C复合材料分别进行了不同温度的高温热处理,研究了热处理温度对C/C复合材料热学、力学和抗热震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经过高温热处理,针刺C/C复合材料的导热率升高,线膨胀系数降低,材料的抗热震因子从未处理的42 kW/m提高到70 kW/m以上,表明热处理后材料具有更佳的热稳定性,但材料的弯曲强度随热处理的升高从126 MPa降到70 MPa,且经过2 000℃及更高温度处理后弯曲强度降低幅度较大。  相似文献   

19.
65Mn材料多用作既具有较高强度、又具有较大韧性的尺寸较大的零件或弹簧零件,其强韧化多通过等温热处理或其它先进热处理手段来实现。文中介绍了对65Mn采用普通盐浴热处理,通过对淬火介质、热处理零件夹具的改进,来获得65Mn特薄弹簧钢阀片零件HV593的较高硬度,平面平整度达到0.01~O.02mm。  相似文献   

20.
热处理是金属材料机械加工中必不可少的工序之一,热处理工艺过程与标准密不可分,涉及选材、工艺参数的制定、热处理操作、产品性能等方面。文章阐述工件选材、产品性能与标准的关系,讨论如何根据材料种类及相关标准选择与优化工艺参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