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RS-485总线在大功率液压能源系统中的应用。针对该系统大功率变频电机电磁干扰的问题,RS-485总线设计采取了多项硬件保护措施。实际运行结果表明,总线数据传输稳定可靠,能够适应恶劣的电磁环境,具有很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2.
串行通信口(RS-232C)是计算机上的标准配置,在系统控制的范畴中一直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不仅没有因为时代的进步而遭淘汰,反而在规格上越来越完善。本文介绍工业控制中利用微机串口RS-232C实现各种远近距离通信及控制。  相似文献   

3.
设计的推进剂贮罐群液位自动监测系统,利用超声波对贮罐内推进剂的液位进行连续检测,实现了真正的非接触式测量,仪器安装维护简便,工作稳定可靠;系统利用RS-485进行数据通信,实现了对罐区贮罐液位的远程集中自动监测,要以和其它的系统方便地进行连接。  相似文献   

4.
小卫星CAN总线网络物理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控制器局域网(CAN)总线是目前卫星采用的总线之一,CAN总线网络物理层的设计对通信性能有直接影响。文章对传输介质、阻抗匹配、信号反射、接口电路、位定时配置和网络连接等设计进行了分析,对网络物理层主要参数的影响进行了仿真和测试,提出了传输介质、防反射、接口电路和位定时参数等四个方面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5.
针对现有小卫星CAN总线通信能力无法满足大规模星载软件在轨重构需求,文章在剖析高传输速率灵活可变数据率控制局域网络(CAN FD)总线技术特点后,提出了适用于小卫星软件在轨重构的新一代CAN FD总线技术应用方法,设计了卫星数据模型(SDM)、总线动态数据实时管理协议,进行了小卫星CAN FD总线架构设计,以及基于小卫星即插即用技术、静动态信息融合的CAN FD总线时序设计,解决了传统CAN总线协议无法适用于小卫星即插即用、高传输速率下总线通信时间占用率过高的瓶颈问题;通过设计CAN FD总线节点,对星载星务主机与下位机之间CAN FD总线通信进行了测试验证,结果表明:CAN FD总线通信协议很好地支持节点的即插即用,通信速率可以达到5 Mbit/s,满足小卫星星载软件的重构需求,可为后续小卫星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为提升星上设备间信息交互灵活性,文章对现有小卫星星上CAN总线应用层通信协议进行了改进,新的应用层协议通过合理的地址域设计、地址编排、屏蔽策略设计,使得该协议可以灵活支持总线设备多主通信,同时为了确保卫星系统按照一定的节拍有序运行,建议对总线采取周期调度下的多主通信模式。文章通过构建多主通信场景对该协议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协议可以有效支持总线节点多主通信、组播、广播等,提升了总线通信的灵活性和通信效率。  相似文献   

7.
在航天器内部,短距离无线传输作为传统有线传输的替代,正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面向航天器设计的工程实践,通过对航天器短距离无线传输应用背景的分析,总结出三种常见的应用场景.针对广泛应用的RS485总线系统,分析了其转型为无线RS485系统所需要考虑的设计要素,提出了基于RS485总线的无线通信系统设计方案以及具体的低时延流控技术.该技术可以高可靠性地实现对有线RS485通信系统的"无感"替代,实现低时延的无线传输,扩展RS485总线的应用场景.  相似文献   

8.
为了对汽车内部的总线数据传输进行有效的测试和监控,设计采用内置的CAN控制器PIC18F6585单片机的CAN总线数据采集硬件系统,该模块接收CAN总线上的数据,经过缓冲后,转化为串口数据发送到计算机,通过计算机上的虚拟仪器软件接收并加以处理,实现与下位机通信、保存、显示数据及数据回放.应用结果表明,基于LABVIEw软件设计的该数据采集系统运行稳定可靠,具有一定的实时性、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9.
简介属于现场总线范畴的控制器局部网 (CAN)的主要技术性能及 CAN总线在远程监测系统的实际应用。描述 CAN通信接口的系统执行过程、硬件设计、软件设计。介绍 Microchip公司的带有 SPI(Serial Peripheral Interface)串行接口的 CAN通信控制器 MCP2 5 10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0.
面向全自主轮式移动车辆设计了基于CAN总线的控制-感知-导航通信系统。提出了CAN总线带宽分配原则及通信协议,并针对典型导航传感器系统进行了通信负载-可靠性试验,给出了多自主移动车辆的信息网络的建立方法。实验结果表明:基于CAN总线实现车体导航-控制可满足自主控制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