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9 毫秒
1.
介绍我国军民融合培养飞行人才的历史脉络,研究我国通用航空的发展对飞行人才培养带来的影响,提出了借鉴外国空军经验、大力普及航空知识、不断改进飞行员培训机制和模式,以及建立科学的飞行军官服役退役制度等措施,以实现飞行人才资源能军民共享、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现代信息化联合作战条件下,空军战斗力生成模式呈现出信息主导、综合集成等一些新的特征.在空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背景下,武器装备的信息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武器是战争的重要的因素,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1],转变过程中加强人与武器的结合是最终目标.尤其是尖子飞行人才,其数量多少和能力强弱是衡量院校办学水平和航空兵部队战斗力高低的标志,尖子飞行人才自身能力素质决定了空军的战斗力水平.  相似文献   

3.
空军航校是培养飞行员的基地,这里的核心装备就是教练机。中国教练机的发展与我国航空兵的装备发展密切相关,而作为飞行员培养基地的航校又是与空军一起成长的。追根溯源,可以看出我国空军的飞行教室是这样起步和发展的。中国空军航校的发端可追溯到1946年3月1日,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史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土耳其、埃及空军军事教育训练的突出特点,指出其空军规模虽小,但在飞行员培养上求真务实、自成体系、各具特色:战训一致的训练指导思想鲜明突出,学为战、练为战的理念融入到组织训练的方方面面,内化为每个人的思想和行为;重视飞行人才培养和教员队伍建设,注重能力培养,执行标准严格;注重建立科学高效的训练体制模式,使其更加符合飞行技能掌握规律。对提高我军飞行院校训练水平进行了理性思考,提出:要更新办学理念,放眼世界飞行教育训练前沿引领发展;要紧贴实战需求,优化飞行院校训练模式机制科学发展;要完善政策制度,畅通院校与部队飞行员双向交流渠道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5.
文章认为,制约空军飞行教育训练质量效益提高的主要原因是:院校、部队和装备研制部门缺少信息共享交流平台,新装备部队长期背负人才培养和改装训练包袱,院校没有将理论优势、技术优势与部队实践优势整合起来,造成院校和部队教育训练内容方法、组训模式和制度机制与信息化装备出现明显"落差"。提出要以"融合式"理念为指导,以信息化装备发展为契机,统筹兼顾好飞行教育训练各个环节,使装备研制单位、飞行院校与航空兵部队在资源、人才、优势上共享共用、互补互动、联教联训,确保飞行教育训练整体推进、质量效益全面提高。  相似文献   

6.
飞行院校作为生成空军主体战斗力的源泉,面临的形势和担负的任务正发生着深刻而剧烈的变化,顺应时代发展潮流,抢抓变革机遇,将学院建设成为一流创新型飞行院校,着眼未来战争需求,提升教学质量,培育出一流信息化空天英才,既是飞行学院建设目标和发展方略,也是飞行学院核心使命所在.  相似文献   

7.
民航强国战略部署的实施及新一代民航航行系统的建设,不仅对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培养提出了“量”的需要,而且也提出了“质”的要求。本世纪以来,在中国民航跨越式发展的宏大背景下,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需求呈现不断攀升的势态。据民航相关部门的统计,航线运输飞行人才在“十一五”期间需增加11000名,在“十二五”期间需增加19000名。为满足航空运输发展所需的飞行专业人才,我国在2006—2015年间每年必须培养出3000名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根据当代民航发展的需要和我国既往的培养经验,航线运输初始飞行人才应当具备以下“质”的要素,即…  相似文献   

8.
军事飞行人才早期培养是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赢得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参与和支持.论文在全面分析国内外飞行人才早期培养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军事飞行人才早期培养当前面临的主要挑战,并针对军队开办青少年航校有待体系化设计教育训练体系的需求,初步构建了飞行人才早期培养的认知元素,组合设计了航空精神培育、航空知识传递、航空体能训练...  相似文献   

9.
信息化、知识密集和科技密集已经成为现代军队的基本特征,空军作战及其未来发展以精确度、非线性战场、网络战、无人机系统、情报监视与侦察以及协同作战为主要核心.国防生是我国军队面对军事变革,实施人才战略工程的重大举措.地方院校教学资源丰富,师资力量雄厚,培养的空军国防生知识扎实、更加适应世界新军事变革的挑战.地方院校要高度重视对国防生的培养,增加信息技术课程,进行教学和毕业设计改革,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和军事素质训练.  相似文献   

10.
教-8飞机装备飞行院校以来,以其优良的飞行性能和良好的可靠性、维修性,受到广大空、地勤人员的赞誉,为共和国培养出大批歼击机飞行学员,该机型已连续10多年保证飞行安全,为空军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然而,与世界上任何一型军机一样,该机也走过了艰难曲折的研制、试用道路.作为当时空军机关训练部门介入教-8较早较多的参谋人员、首批改装的飞行指挥员与教员之一,该机研制、试用过程中的许多动人画面,至今仍令我难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